心脏彩超和心电图在高血压心脏病诊断中的作用意义

2022-06-24 06:03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2年9期
关键词:内径左心室主动脉

姚 灿

(重庆市黔江区妇幼保健院超声科 重庆 409000)

高血压心脏病是高血压严重并发症之一,主要是由于长期的体循环压力升高,给心脏带来较高负荷,特别是对左心室负荷加重,引起左心室代偿性肥厚、扩张以及室间隔增厚,最终可发展为高血压心脏病[1]。高血压心脏病的发病,使得患者左室舒张功能逐渐下降,长期发展可致室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甚至猝死,严重损害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2]。因此,早期诊断和治疗,及时阻断病情进展,对改善心功能、预防不良预后有重要意义。心电图是各类心脏疾病的常用检查手段,能够显示某一时间段内的心电活动,判断有无心脏器质性病变存在[3]。但心电图对于高血压心脏病的诊断效果有限,对于心脏结构及功能变化的显示效果不佳[4]。近年来,心脏彩超在心脏疾病中应用广泛,具有无创、简便、可重复性高等优点,能够显示心脏各腔室结构特点,测定血流动力学指标,综合分析判断有无病变存在,有明显应用优势[5]。本研究进一步分析心脏彩超和心电图在高血压心脏病诊断中的作用意义,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 顾 性 分 析2020 年1 月—2021 年11 月 在 重 庆市黔江区妇幼保健院治疗的120 例疑似高血压心脏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均为女性,年龄12 ~81 岁,平均(51.91±4.53) 岁,1 级 高 血 压35 例,2 级 高 血 压54 例,3 级高血压31 例;高血压心脏病83 例,单纯高血压37 例。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有高血压病史,均采用心电图、心超、血生化等检查综合诊断;②所有患者均可积极配合本研究,精神状态良好,无其他心脏病病史;③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既往有心肌梗死病史、肥厚性心肌病、冠状动脉搭桥术者;②精神或意识障碍者;③临床资料不完整。

1.2 方法

心脏彩超检查,选用西门子公司Acuson S1000 型彩色超声仪,探头频率(2.0 ~3.0)MHz,患者取左侧卧位,探头置于肋骨左缘旁第3~4肋间常规扫查,取长轴切面,对左心室长轴切面M 型取样,调节增益,显示左心室内外轮廓,再于心尖四腔和五腔作切面,测量左心房内径、主动脉内径、左心室隔厚度、室间隔厚度,记录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舒张期的血流频谱、左室舒张早期快速充盈的充盈峰E 峰与舒张晚期(心房收缩)充盈的充盈峰A 峰的最大速度等。左室壁或室间隔绝对厚度>11 mm 为左室肥厚,左房内径>40 mm 为左房扩大[6]。

心电图检查,选用日本医疗器械公司6511 型三导心电图检测仪,患者取平卧位,常规用酒精棉球擦拭连接导联的部位,记录1 ~2 min 的心电活动,由专业心电图医师操作。男性RV5+SV1 >4 mV,女性RV5+SV1>3.5 mV 视为左室肥厚。PV1 负向波>0.04 s,深>0.10 mV;PⅡ出现双峰,峰距>0.04 s,时间>0.11 s;P 波宽度比P-R 段>1.6;3 项指标中符合1 项或多项视为左房增大[7]。

1.3 高血压心脏病诊断标准

心脏彩超:左心室后壁与室间隔之间的绝对厚度>11 mm,左室肥厚、扩大,左房增大。心电图:左心室高电压,RV5 >2.5 mV,RV5+SV1 中,男>3.5 mV,女>4.0 mV,QRS 电轴向右移,RV1 >1.0 mV,V1 室壁激动时间>0.03 s,ST-T 段下移,T 波倒置,P 波增宽且出现切迹,可伴有心律失常[8]。

1.4 观察指标

记录三组的阳性、阴性病例;计算诊断效能,包括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统计左心室肥厚、左心房增大、主动脉扩张、主动脉弹性减退、心律失常、ST-T 改变等不同类型心脏病变的检出率;记录左心房内径,计算左心房内径/主动脉内径、E/A。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频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组诊断结果比较

病理结果显示,阳性83 例,阴性37 例;A 组阳性81 例(真阳性75 例、假阳性6 例),阴性39 例(真阴性31 例,假阴性8 例);B 组阳性78 例(真阳性70 例、假阳性8 例),阴性42 例(真阴性29 例,假阴性13 例);C 组阳性82 例(真阳性81 例、假阳性1 例),阴性38例(真阴性36 例,假阴性2 例),见表1。

表1 三组诊断结果比较 单位:例

2.2 三组诊断效能比较

C 组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高于A、B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三组诊断效能比较[%(n/m)]

2.3 三组各类心脏病变检出率比较

C 组左心室肥厚、左心房增大、主动脉扩张、主动脉弹性减退、心律失常、ST-T 改变等检出率高于A 组、B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三组各类心脏病变检出率比较[n(%)]

2.4 三组心脏结构指标比较

C 组、A 组左心房内径、E/A 大于B 组,左心房内径/主动脉内径小于B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三组心脏结构指标比较(±s)

表4 三组心脏结构指标比较(±s)

组别 左心房内径/mm 左心房内径/主动脉内径 E/A A 组(n=120) 4.23±0.42 1.33±0.21 1.59±0.27 B 组(n=120) 3.08±0.35 3.24±0.30 1.28±0.21 C 组(n=120) 4.31±0.43 1.31±0.22 1.60±0.28 F 11.237 12.076 12.325 P<0.05 <0.05 <0.05

3 讨论

高血压是临床常见的慢性心血管疾病,长期发展可引发诸多并发症,严重危害患者健康,甚至造成不良预后[9]。高血压心脏病是高血压常见严重并发症之一,主要由于机体长期体循环动脉压升高,给心脏带来较大负荷,特别是左心室的负荷增加,代偿性的增厚左心室肌和扩大左心室,来满足心脏舒缩功能,长期发展使得左心室结构发生不可逆变化,致使左心室的舒缩功能逐渐下降,心排出量无法满足机体需求,逐渐进入失代偿期,引发一系列症状及体征[10-11]。

高血压心脏病发病早期的症状不明显或不典型,患者的重视程度不够,而当出现明显的胸闷、心悸、头痛、喘息、乏力等症状后,病情大多较为严重,心脏病变不可逆,容易进展为心衰,导致预后较差[12]。目前,临床对高血压心脏病仍缺乏特效治疗手段,仅能采用药物延缓病情进展,但早期诊治利于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抑制病情进展。因此,临床早期的诊断并干预至关重要。

心电图检查是各类心脏疾病的基础检查手段,检查便捷,费用低廉,能够反映心脏电生理活动,但对高血压心脏病的灵敏度、特异度较差,特别在发病早期常提示无心室肥厚、增大,待到病情发展至中晚期才出现明显ST-T 段改变,导致整体诊断效果不佳,容易延误治疗时机[13-14]。心脏彩超利用超声波可直观显示心脏结构,观察有无左心室肥厚和舒缩功能障碍,还可观察血流情况,提高对高血压心脏病诊断效果[15]。同时,心脏彩超通过各个腔室的不同切面扫查,全面观察各腔室结构及主动脉结构有无改变,并能获取血流信号,显示血管分布、管径大小等,测定心脏血流各指标,反映心脏功能有无改变[16]。心电图和心脏彩超各具优点,联合应用可融合两者的优势,更全面、完整的反映患者的心室活动,提高对高血压心脏病的诊断效果[17-18]。

本研究结果显示,C组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高于A、B 组(P<0.05);C 组左心室肥厚、左心房增大、主动脉扩张、主动脉弹性减退、心律失常、ST-T 改变等检出率高于A、B 组(P<0.05);C、A 组左心房内径、E/A 大于B 组,左心房内径/主动脉内径小于B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充分证明心脏彩超结合心电图检查能够全面、客观的反映高血压心脏病的病变特点,提高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性。

综上所述,与心电图检查相比,心脏彩超在高血压心脏病中的诊断效果更好,但心脏彩超联合心电图在高血压心脏病中诊断效能最高,能提高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性,临床可综合两者检查结果进行诊断。

猜你喜欢
内径左心室主动脉
内径千分尺示值误差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分析
主动脉也会长溃疡
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如何选用降压药?
不得不防的“健康杀手” ——主动脉夹层
窄内径多孔层开管柱的制备及在液相色谱中的应用
心脏也需“减肥”
心脏也需“减肥”
还原主动脉夹层疾病
关于主动脉夹层的那些事
内径侧轴向引出分接线段的可调模绕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