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RADS 分级诊断标准和超声影像报告对乳腺疾病诊断的应用价值

2022-06-24 06:03容利依覃文聪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2年9期
关键词:肿块良性恶性

容利依,覃文聪

(河池市第一人民医院超声诊断科 广西 河池 546300)

乳腺疾病的发病机制比较复杂,发病原因比较多样化,主要由先天因素或后天激素水平、免疫功能或不良的生活习惯引发,当前临床上对于乳腺疾病的诊断主要采取影像学的方式进行检测,超声对乳腺的检查具有安全性高、可重复性等特点[1-2]。但影像学工具在诊断乳腺疾病过程中,对疾病的判断尚无统一标准,造成诊断效用受限,而且乳腺疾病的早期检测难度比较大,超声扫查难度较大,最易导致出现漏诊和误诊的情况,不利于患者的治疗。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手段进行配合诊断,提升诊断的准确率,便于患者后续的治疗。因此本文主要研究在乳腺患者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过程中应用BI-RADS 分级诊断和影像报告对诊断疾病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 年1 月—6 月河池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50 例乳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年龄为12~73 岁,平均年龄(41.13±4.12)岁。通过组织病理学诊断显示,纤维腺瘤患者25 例,年龄12 ~49 岁,平均年龄(23.13±2.22)岁;乳腺癌患者25 例,年龄33 ~73 岁,平均年龄(49.13±3.45)岁。两种类型乳腺疾病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排除标准:①患者病历本不齐全;②患者存在心脏病、肝炎等其他器官性疾病病史;③患者存在精神异常,语言沟通障碍等;④患者在诊断中途退出或转院;⑤患者处于妊娠期或者哺乳期;⑥患者存在心脏、肝脏等器官性疾病或脑血管疾病。患者及家属对本次研究知情,且自愿参与,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50 例乳腺患者均采取乳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选择Aplio300、百胜、迈瑞DC-80PR0 彩色超声诊断仪和高频线阵电子探头,频率设置为>7.0 MHz,在开始检查前,检查人员要给患者讲解相关注意事项,对于检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特殊情况进行说明,让患者有良好的心理准备。患者采取仰卧位,平躺在检查台上,双手放在头后面,脱掉上衣充分暴露检查部位,以乳头为中心进行常规扫描,联合横切面、纵切面以及斜切面进行多角度扫描,观察患者病灶的大小、形态、分布的位置、纵横比、边界、回声、后方回声、钙化、周围组织以及血管分布等。发现乳腺部位出现肿块后要采取多切面扫查的方式,仔细观察肿块的形态规则程度、后方回声有无衰减、边界清晰程度、周围组织的完整性、供血的丰富程度、腋下淋巴结有无肿大及淋巴结有无异常改变、内部回声强弱及有无钙化现象。将乳腺病变按BI-RADS分级诊断标准和超声影像报告进行分级评价。

BI-RADS 分级诊断标准:在50 例乳腺患者采取BIRADS 分级诊断标准进行诊断,主要包括7 个部分,如下所示。①0 级:乳腺患者通过采取超声检查未发现异常,需要采取其他影像设备检查进一步判断;比如患者出现乳头溢液、临床触及无肿块,需要进行乳腺钼靶检查,如果乳腺钼靶检查无异常,进一步采用磁共振检查,然后进行最后的评估判定。②1 级:指患者的超声检查无明显的异常,乳腺无明显的肿块,无钙化现象等,可以明确诊断为正常情况,临床建议随诊一年。③2 级:良性病变,边界低回声音,无明显的钙化,可以准确地排除恶性的情况,建议根据患者的年龄以及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每隔半年或到一年的临床复查;比如,患者是单纯的囊肿情况,或属于一级情况的乳腺内淋巴结,或患者是年龄<24 岁的纤维腺瘤,手术后,经过多次超声复查,无明显异常。④3 级:患者出现恶性的概率<2%,边界清晰,高回声,无明显的钙化,可能是良性,建议患者进行3 ~6 个月的随访检查。比如,患者年龄<38岁,边界清,乳腺肿块的纵横比例<1,考虑患者的肿块可能增大的情况,通过连续2 年的复查,数值没有变化,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降级。⑤4 级:可能是恶性,概率为3%~95%,乳腺的肿块有明显的异常表现,根据具体检查结果的不同又分为三个方面,比如,非良性鉴别表现为1 ~4 项,38 岁以上的超声显示为良性症状的肿块病变,此病变可能呈现无特征性的乳腺癌形态,根据患者的年龄判断,属于高发年龄阶段,有病变的可能。4A 级:低度可疑恶性,恶性可疑度>2%但≤10%,病理检验结果一般为非恶性。4B 级:中度可疑恶性,恶性可能>10%但≤50%,病理检验结果显示,部分界限清晰,部分界限不清晰。4C 级:恶性可能性比较大,恶性可疑度>50%但<95%,但是不具有典型的恶性特征。⑥5 级:高度可疑癌,有明显的钙化现象,血流RI >0.7。⑦6 级:确诊恶性病变。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 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在符合正态分布的情况下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50 例乳腺患者的乳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以及BI-RADS 分级诊断结果显示,最终检查出良性病变24 例,恶性病变23 例,诊断确诊率为94.00%(47/50),1 例良性病变和2 例恶性病变未诊断出,存在误诊的状况。不同BI-RADS 分级乳腺疾病患者超声病变特征进行比较,3 ~5 级患者超声检查结果中边界、回声、钙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下表1。

表1 BI-RADS 分级诊断和超声检查结果 单位:例

3 讨论

乳腺疾病在临床上比较常见,属于妇科疾病的一种,根据临床研究统计显示,乳腺疾病在近年来患病率与病死率均呈现逐年增高的趋势,且趋于年轻化,乳腺疾病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种是良性的乳腺疾病,比如乳腺纤维腺瘤、乳腺囊肿、乳腺炎等[3-4]。另外一种是乳腺恶性病变,比如乳腺癌、乳腺肉瘤等,如果没有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进行干预,会对患者的健康产生重要的影响,情况恶化的将会危害患者的生命,因此,对于乳腺疾病患者,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特别重要,早发现进行早治疗,有效地降低死亡率[5]。

目前在临床诊断乳腺疾病一般采取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方式,以及与BI-RADS 分级诊断相结合的方式[6]。但是乳腺疾病的超声扫查难度相对比较大,临床上最易出现漏诊和误诊的情况,乳腺超声影像报告BI-RADS 分级诊断标准最先由美国研究院提出,近年来在我国临床应用广泛,BI-RADS 分级诊断标准最开始提出主要应用于乳腺钼靶摄影中,在没有超声造影技术下,通过对患者的临床症状的进行分级判断,指导患者按时进行复查,通过对乳腺病变良性、恶性的预测,给临床医生提供指导建议,在乳腺疾病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作用[7]。BI-RADS 分级诊断标准和超声影像报告采用统一标准化的专业术语进行描述各种诊断方法所获得的结果,分为六个类别,建立不同的检查方法,使诊断结果更加标准、准确。通过统一专业的术语可以有效地指导医生进行相关疾病观察结果的描述,同时可以根据BI-RADS 分级诊断标准级别的不同进行不同治疗方案的制定[8]。BI-RADS 分级诊断标准可提高乳腺癌诊断的准确度,对4A 类病灶进行校正,可减少不必要的穿刺活检或手术,同时也降低了主管医生主观思想对检查结果的影响,还可以有效地减少不必要的检查项目,节约检查资源和患者的检查成本,检查的准确度得到有效的保障,为医生的治疗也提供了极大的便利[9]。

据研究统计,各大医院乳房疾病的治疗流程已经比较规范,乳房影像学检查方法较多。为了便于各种影像的比较,在超声诊断、乳房X 线检查和磁共振影像报告中经常使用BI-RADS 评价和分级[10]。BI-RADS 是乳腺超声诊断常用的分级评价标准[11]。分为7 个级别,包括0 ~6 级。0 级提示检查不能全面评价病变,需要结合其他影像学检查进行诊断。1 级:超声检查未发现异常,如结构障碍、肿块、皮肤增厚、微钙化等,需每年复查才能有效判定;2 级:单纯性囊肿、乳内淋巴结、乳房假体植入、40 岁以下、脂肪小叶等患者需要定期复查,便于筛查。3 级:40 岁以下,实性椭圆形,边界清楚,长径比<1,多发复杂囊肿,增生残留结节。它可能是良性的,需要定期复查和进一步检查[12]。4 级:纤维腺瘤不符合所有超声图像和其他良性病变,实性肿块病变,年龄40 岁或以上,有良性征象。可疑的例外。建议进行穿刺活检、穿刺细胞学检查和手术活检。5 级:特征性异常体征,恶性风险>96%。建议采用确定性治疗。6 级,病理活检证实为恶性病变[13]。BI-RADS 分类是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食品和药物管理局、美国医学协会、美国外科医生学院、美国病理学家学院和美国放射学会共同努力的结果[14]。本标准的建立使描述乳腺病变的特征术语和评价病变恶性程度的报告术语趋于标准化和规范化,减少了理解和阅读乳腺影像学报告的误差和不确定性。这对于乳腺癌的重新诊断尤为重要[15]。

本文结果显示,50 例乳腺患者的病灶检查结果,边界、回声、后方回声周围组织、钙化以及血管分布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最终检查出良性病变24 例,恶性病变23 例,诊断确诊率为94.00%(47/50),1 例良性病变和2 例恶性病变未诊断出,存在误诊的状况。结果表明,BI-RADS 分级诊断标准和乳腺影像报告相结合,可以有效地提升诊断的准确率,可以降低主管医生对检查结果的主观影响。对于临床乳腺治疗患者,BI-RADS 分级诊断标准对于乳腺病变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有利于患者治疗,对于乳腺患者的诊断为BI-RADS 4 ~5 级的病灶,需要积极进行诊治,并通过穿刺活检检测方法进一步获知病理结果,对于BI-RADS 4 级病灶的乳腺患者应在近期复查之外积极行穿刺活检。

综上所述,BI-RADS 分级诊断标准和超声影像报告在乳腺疾病检查中,可以有效地提升临床乳腺疾病的诊断率,提高乳腺癌诊断的准确度,有利于患者的后续有效治疗,临床应用效果比较好,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肿块良性恶性
NEAT1和miR-146a在结核性与恶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研究腹部超声在临床诊断盆腔肿块中的价值
小剂量左甲状腺素对良性甲状腺结节的治疗效果及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分析
探讨超声检查在甲状腺肿块良恶性鉴别中的诊断价值
The arrow that saved my life救命之箭
良性甲状腺结节需要治疗吗?
经腹及经阴道超声在诊断盆腔肿块中的应用
神回复
因为恶性通涨而消失的货币(下)
乳腺肿块二维及彩色多普勒特征与病理学对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