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螺旋CT 与数字X 线摄影术平片在急诊外伤疑似骨折患者的诊断价值分析

2022-06-24 06:03陈金国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2年9期
关键词:放射科外伤螺旋

陈金国,王 勤

(杭州市临平区星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放射科 浙江 杭州 310000)

急诊外科在医院里面属于常规科室,而急诊外伤患者在放射科更是常见,患者通常是由于自己摔伤、交通事故、高空坠落以及相互殴打等原因造成身体不适来急诊外科就诊,以上几点原因可能会导致患者身体某个部位的骨折、脏器损伤等,轻则消毒休养,重则手术危及生命[1]。因此,放射科医生及临床医生能够快速地掌握急诊外伤患者身体的骨折部位及其并发症,及时提高患者的初期治疗效果及后续病人实际病情是非常有必要的。通常情况下,急诊外伤患者最常见的就是身体骨折,临床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实际外伤情况而选择检查设备,而选择最多的当属放射科检查设备,其中以数字X 线摄影术(digital radiography,DR)平片检查最为多见,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检查次之。DR 平片检查其优点有DR 平片能够快速成像及时了解患者情况,对患者所受的辐射剂量降低来保护患者,价格便宜给患者减少了经济负担等[2]。虽然DR 平片检查优点很多但是也有明显的缺点,对身体部位的小关节及重叠部位骨折显示并不是很理想,比如头颅及足部检查,由于部位特殊、骨头小及关节重叠多容易出现误诊、漏诊等,给临床医生及患者造成一定的误诊。而放射科另一检查设备多层螺旋CT 也是临床医生的选择之一,很好地避免了DR 平片检查的缺点,扫描速度快并可实现全身无遗漏扫描,强大的后处理技术及高分辨率清晰显示骨折,无需多次移动病人可以直观反映患者骨折部位及周围组织变化。因此,在急诊外伤患者中,多层螺旋CT 检查逐渐扮演了重要角色[3]。本文收集了杭州市临平区第一人民医院放射科收治的30 例急诊外伤疑似骨折患者,均进行了DR 平片检查、多层螺旋CT 检查,分析两种放射检查设备的诊断结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 年1 月—2022 年1 月来杭州市临平区第一人民医院放射科就诊的30 例疑似急诊外伤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14 例,女性16 例,年龄为7 ~84 岁,平均年龄(45.3±27.2)岁,其中跌倒摔伤8 例,高空坠落3 例,交通事故19 例。

纳入标准:①具有明显外伤的患者;②临床病史资料完整的患者;③自述正常配合的患者;④均采取DR平片及CT 检查的患者;⑤无其他骨质疾病的患者。排除标准:①无临床病史资料及相关检查的患者;②意识不清晰及精神疾病的患者;③有严重的心脑血管及肝肾疾病的患者;④无法配合及躯体功能障碍的患者;⑤药物过敏史及碘过敏史的患者。

1.2 方法

本次所选患者先进行DR 平片检查再行多层螺旋CT检查。DR 平片检查:检查设备为飞利浦Digital Diagnost数字化X 射线摄影系统,拍摄方法为自动曝光,对急诊外伤疑似骨折部位进行常规检查并在检查过程当中严格按照X 线检查规范,检查结束后形成的图像上传到PACS,所有图像均可满足诊断及临床要求。

多层螺旋CT 检查:检查设备为美国GE 公司的Optima CT 620,扫描部位根据急诊外伤患者受伤部位来定。体位选择:根据急诊外伤患者实际情况及常规体位综合考虑,选择患者最舒适体位。检查参数:管电压为120 kV,自动管电流,层厚及层间距根据各部位设置的实际层厚及层间距,薄层层厚1.25 mm,矩阵512×512。患者检查结束后图像上传至PACS,由诊断医生诊断。

1.3 观察指标

研究多层螺旋CT 检查、DR 平片检查对急诊外伤患者骨折的发生检出率、漏诊误诊情况,并对数据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使用(±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频数、百分比(%)表示,行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多层螺旋CT、DR 平片对骨折发生的检出情况对比

多层螺旋CT 对于骨折的检出率高于DR 平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多层螺旋CT、DR 平片对骨折发生的检出情况对比

单位:例

2.2 多层螺旋CT、DR 平片诊断骨折的准确率对比

多层螺旋CT 诊断骨折的准确率高于DR 平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足第2、3 跖骨近端骨皮质断裂,对位对线良好,对于左足第1、4 跖骨未见明显骨折异常。诊断见图1。

表2 多层螺旋CT、DR 平片诊断骨折的准确率对比单位:例

图1 DR 平片检查左足正斜位图像

DR 平片检查结束进行多层螺旋CT 检查,发现左足第1、4 跖骨骨折。分别采取横断面、冠状面、VR 显示骨折部位。诊断见图2 ~图4。

图2 多层螺旋CT 检查扫描横断面图像

图4 多层螺旋CT 检查后处理VR 图像

2.3 DR 平片检查、多层螺旋CT 检查典型病例对比分析

患者,女,55 岁,1 天前不慎扭伤左足,感疼痛伴活动不利,自行在家休息,今感患处疼痛,未见好转,故来杭州市临平区第一人们医院进一步检查,行DR 平片及多层螺旋CT 检查。患者采取DR 平片检查,发现左

图3 多层螺旋CT 检查后处理冠状面图像

3 讨论

人体全身有206 块骨头,而骨折是临床上很常见的一种疾病,骨头结构经过长时间的磨损或突然外力导致出现完全不连续或者半连续的情况,患者会表现出疼痛、局部淤血、周围软组织肿胀,更有甚者会出现无法直立行走等[4]。其中外伤骨折患者是放射科检查中比较常见的,通常是由于患者摔伤、高空坠落、交通事故等原因造成身体部位的骨折,骨折会由于外伤部位不同导致的骨折及周围组织并发症不同,常见骨折有足部扭伤的骨折,跌倒着地的骨盆骨折,交通事故导致的全身性骨折[5]。一般情况下,临床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外伤情况及身体疼痛部位选择合适的检查方法,其中放射科有DR 平片检查及多层螺旋CT 检查。早些年,DR 平片检查占据绝大部分,因为DR 平片检查简单易操作、检查时间短,对于上下肢长骨等或者身体组织重叠少有较大优势,而头颅、肋骨、足部等小关节显示较差,或者由于技师操作不当、摆位角度不当等因素,DR 平片容易造成漏诊误诊等,不利于诊断医生或两次医生的进一步诊断治疗[6]。因此,临床医生或者诊断医生会寻求更有效的检查方法,而多层螺旋CT 检查刚好能满足这样的需求。随着放射科设备的不断丰富发展,多层螺旋CT 被临床上广泛应用,多层螺旋CT 的出现给病人带来了更大的利益及效果。因为多层螺旋CT 检查能不间断扫描全身,有效降低了DR 平片的漏诊率;空间、密度分辨率高,图像显示清晰,能发现隐匿性及细微骨折;扫描时间短,可为患者争取更多的救治时间;后处理技术能重建出三维图像,从冠状面、矢状面等不同角度观察骨折线走形,能够无重叠地真实反映患者的病情,于是多层螺旋CT检查是渐渐取代了DR 平片检查,是急诊外伤患者的常规选择。

本文结果发现,多层螺旋CT 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DR 平片检查(P<0.05),多层螺旋CT 诊断准确率显著高于DR 平片检查(P<0.05),以上说明多层螺旋CT 检查比DR 平片检查更具有优势,原因如下:D R 平片检查对于不易移动的患者容易造成二次伤害,同时由于身体部位的对比度差、重叠部位多、小关节由于角度不易显示等,增加了骨折遗漏的风险及辐射剂量的增多,造成检查时间过长影响了患者的实际病情和治疗[7]。多层螺旋CT 检查对于外伤患者,尤其是不容易搬动的外伤患者来说,可以直接放置扫描床进行全身无遗漏扫描,防止病人二次搬动造成的加大伤害,检查结束后通过后处理技术对扫描部位进行后处理,对于小部位小关节显示清晰,减少了检查时间和辐射剂量,诊断更多的并发症,同时对于其他周围组织亦可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周围的组织情况及并发症,有效避免病灶遗漏[8]。

综上所述,对于DR 平片检查来说,多层螺旋CT 检查更容易检测出外伤性骨折,同时对于骨折的周围组织及其并发症显示效果更好,临床及时了解病人情况并帮助病人确定治疗方案,临床价值更高,值得借鉴推广。

猜你喜欢
放射科外伤螺旋
多层螺旋CT诊断急腹症的临床效果分析
16排螺旋CT在肝细胞癌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改良外伤大骨瓣手术在重型脑外伤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肠梗阻放射诊断中多层螺旋CT的应用分析
心理护理在急诊外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探讨影像学技术在放射科的作用与现代影像质量研究
医院影像学发展与放射科数字化改造
护理与影像技术一体化管理在放射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奇妙的螺旋
1例严重复合性外伤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