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最懂得》跨文化传播中的“他者”共情分析

2022-06-25 11:39田茹
新闻研究导刊 2022年7期
关键词:跨文化交流

摘要:从“自我讲述”到“他者叙事”,是当前全球化背景下跨文化传播发展的重要趋势。美食纪录片《奶奶最懂得》以“他者”叙事视角讲述奶奶的传统美食故事,充分实现“自我”与“他者”的文化间性统一,用情感互通消解文化间的隔阂与差异,触发众多观众在内心深处对美食、故乡及亲情的情感共鸣,在共情传播中实现文化交流和价值共享。文章主要使用内容分析法对《奶奶最懂得》影片内容及其评论进行分析,旨在探索该纪录片是如何在“他者”视域下讲述中国故事,以及其赢得众多中外观众的认可并取得良好跨文化传播效果的原因。当今纪录片作为跨文化传播、塑造国际形象的重要渠道,应坚持文化间性,在真实传播中注入人文关怀,以真情唤共情。

关键词:《奶奶最懂得》;他者叙事;共情传播;文化间性;跨文化交流

中图分类号:J9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2)07-0058-03

一、“他者”视角:中国文化的独特展现

(一)“他者”内涵

所谓“他者”,指除了自我以外的一切。这一概念最早起源于西方哲学。柏拉图认为同者与他者是不可分割的;黑格尔指出自我與他者是矛盾且依存的关系;胡塞尔提出“主体间性”概念;列维纳斯认为他者具有威胁性,是陌生的、不可知的。从黑格尔到列维纳斯,我们看到主体地位消解、他者地位凸显成为趋势,而后他者概念被广泛运用到后殖民主义、跨文化传播等研究领域。

(二)跨文化传播领域“他者”含义

文章中的“他者”与传统哲学中的“他者”含义有所不同,文章所指的“他者”不是“自我”的对立或从属,二者趋于平等的地位。斯图亚特·霍尔在他者-表征理论中指出“他者”的本质来源于意识形态的差异,而不同文化表征系统则是“他者”身份的体现[1]。由此,跨文化传播领域的“他者”,更多指的是区别于本国人或本国民族的群体,是在平等场域中与“自我”进行交流的“他者”。

《奶奶最懂得》中的他者是相对的,身处不同文化背景的大米与奶奶互为“他者”,但从讲述中国故事的视角而言,文章中的“他者”则指主持人大米。大米与奶奶以美食为媒介,坚持中西文化碰撞时的主体间性,以共情打破中西文化壁垒,最终达成大米、奶奶与中外观众情感与价值的共鸣。由此可见,该片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自我”与“他者”统一的跨文化共情传播。

二、“他者”叙事:文化间性消解文化距离

“主体间性”最重要的代表人物是哈贝马斯,他认为主体间性即在承认彼此主体地位的基础上相互尊重与理解,形成共识。当涉及国际关系层面时,他提倡在全球范围内建立起一种“文化间性”,即既要坚守对自身文化价值的认同,也要在承认他者平等文化主体地位的前提下尊重包容,与其他文化积极对话,在“他者”视域中反观自己,探寻多元文化的共通区间,进行文化意义的重组与革新,从而达到多元文化的共生发展[2]。

纪录片《奶奶最懂得》中,英国人大米以“他者”身份走进中国传统村落,镜头以他之眼展现真实温暖的民俗风情。奶奶和大米都以真诚、包容的态度接纳对方,展开积极的文化对话,并在文化间性中传承与创新,寻求文化共通之处,进而消解文化差异带来的文化距离。

(一)白描式叙事——有限的叙事包含无限的解码可能

在叙事视角上,该片以第一人称叙述视角贯穿全片,该片的“我”即英国人大米。大米作为叙述者,以“他者”视角带领观众寻找怀揣绝技的奶奶学习传统村落美食制作技艺。第一人称叙述少了些冰冷与陌生,增添了真实感和亲切感,拉近与观众之间的心理距离。

在叙事语言上,主持人大米以平等谦逊的姿态向奶奶拜师学艺,用一种生活化、和朋友聊天的方式讲述自己的真实所见所闻所感,轻松治愈的观感增强了可看性和亲近性。海南篇中,新村港的陈奶奶只会说粤语不会说普通话,为了不让奶奶尴尬,“中文十级”的大米也说起了广东话,这样温情、充满生活气息的对话互动,缩短了因文化差异导致的文化距离。

时空叙事方面,《奶奶最懂得》仅用简单的线性时间叙事,但却进一步凸显了中国传统村落的平淡质朴。舒缓的叙事节奏让观众沉下心来,耐心倾听他们诉说美食背后的人文故事,并牵引着无数观众的乡思。空间上注重微观叙事,善于以小见大,将镜头聚焦于一个村落、一个家庭之内甚至个人身上,奶奶的亲切质朴还有大米的真诚幽默,都通过一点一滴的小细节真实地展现在观众面前,而且有限的社会空间更能引发观众对故乡烟火气息和家乡美食的怀念。

在“他者”视角的旅程中,我们看到了身处偏远传统村落的16位奶奶的真实生活状态和心理状态,而她们可以作为当代部分老年人的现实缩影,给许多观众一个重新认识这个群体的机会,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机会,也给中国一个反观“自我”的机会。所以这不仅是跨文化交流的过程,也是自己与自己对话的过程。

(二)身体在场——亲身参与讲述中国故事

《奶奶最懂得》采用“身体在场”的讲述方式,即亲身参与、体验真实的当地生活,它意味着讲述者身体能够与其他在场身体主体进行直接的互动,并产生刺激和相互作用[3]。大米作为《奶奶最懂得》的中国传统村落饮食文化的故事讲述者,仅带着背包和一口锅就踏上了这趟寻找传统美食之旅,走进偏远村落寻找奶奶拜师学艺,前方的未知既引发观众的好奇心,亲身参与的讲述也让观众更有代入感和沉浸感。

在奶奶与大米进行的在场式互动中,既介绍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也分享美食背后的人文故事,同时凸显主体人物个性,如大米的谦虚幽默和奶奶的淳朴可爱。浙江篇中,大米为买制作长寿面的食材向当地村民借了一辆三轮自行车,于是就有一个英国人骑着三轮车、扛着面袋、生吃油菜等新奇的画面。在和奶奶学习的过程中,大米得知奶奶50年如一日早起晚睡,每天锤面、拉面、晒面,并亲身体验了制作过程的耗时费力,感慨“下次吃面一定要想起做面的人的辛苦”。可见真实、接地气的在场式互动对于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传统饮食文化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除了传播主体间的在场互动,大米的在场式讲述也极大增强了中国故事的感染力,如对奶奶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的赞赏、对旖旎多姿的自然风光的惊叹及对博大精深的传统技艺的赞叹。大米用熟练的中文对中国美食进行解码与再编码,加深对中国文化的理解。浙江篇中,大米向张奶奶学习传统豆皮制作工艺时,张奶奶表示,虽然做豆皮烦琐辛苦,但一直有丈夫的陪伴。大米认为,这豆皮不仅仅是道美食,更象征着张奶奶夫妻二人的爱情。可见,大米以“他者”视角对美食的再编码,赋予其新的内涵与意义。

该片还采用中西文化交叉叙事的讲述方式,寻求中外观众理解的最舒适区域,如大米对食材的中英文介绍,将中西方饮食文化进行横向比较。云南篇中,大米和李奶奶学做纳西月饼时联想到英式的派,说西餐也会先把面粉蒸熟,感叹中西餐其实有很多相同之处;在制作中西合璧的美食时,大米会将当地食材与西方调料及做法结合起来,并穿插介绍西方饮食文化。可见,贯通中西文化不仅可以提高中外受众的文化接受度,也更利于跨文化传播。

(三)文化间性——在包容与传承中创新

《奶奶最懂得》以“他者”视角讲述中国故事,以中西合璧的环节巧妙地体现了文化间性与跨文化创新。大米作为英国人,不仅以一种谦逊的态度向奶奶拜师学艺,尊重中西方文化差异,而且他在中国传统手艺之上融入西方文化元素,实现中西合璧,做到传承与创新的统一,巧克力豆皮包、葡萄牙臭鳜鱼汤、气鼓鱼越南春卷……这不仅为节目增添了新意,而且赋予传统美食生机,为中外观众打开认识东西方美食的一扇窗。既让中国传统文化走出去,也把西方饮食文化引进来,具有更深层次的跨文化交流意义。

奶奶们在这场跨文化交流中也发挥了文化间性的重要主体作用。一辈子生活在传统村落传承老手艺的奶奶们,对前来拜师学艺的外国徒弟热情相待,将自己的拿手技艺倾囊相授,并以开放的心态对待大米创作的中西合璧的美食,在抱有期待与好奇的同时,更多的是对大米在美食中传达的心意的欣慰与感动。

在大米的中西合璧美食的背后,既包含礼尚往来的中国传统美德,更多传达的是文化间性以及美食无国界的思想内涵。这种文化间性不仅仅包含中外文化,还有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引发观众反思:应该怎样传承与发展这些濒临消亡的传统文化与美食技艺。而大米在纪录片结尾给予我们启发:“并非一切传统的都应该被取代,也并非一切现代的都应该被高抬。”

(四)共情传播——情感共鸣与价值共享

跨文化共情传播是指传播者在跨文化传播活动中巧妙地培养和运用共情,力求传播的信息内容获得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受众——“他者”的同向解读与情感共鸣,进而引发“他者”的行动反馈[4]。味觉反映的是人类的精神史,是每个人通向童年记忆的一道暗门。《奶奶最懂得》将镜头聚焦于奶奶的美食,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让大米念起自己90岁的英国奶奶,也唤起许多漂泊在外的人们心中深沉的乡愁。家是每个人的归属,美食属于每个家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奶奶则赋予美食温暖与力量,使家具有家的意义。大米与奶奶的温情互动,不仅打动了许多中国观众,也使西方观众深有感触。

在记录传统美食、唤起中外观众对于家的记忆的同时,通过对美食的解码与再编码,向观众诠释人生本质与生活意义。安徽的汪奶奶做米粿的时候讲述了她和身患疾病的老伴儿平淡却隽永的爱情,奶奶认为生活就是一家人相互照顾的过程,虽然有时很苦,但生活就是要吃苦,就像这米粿一样,只有先苦才能后甜。对此,大米表示非常认同。可见,虽然他们有迥异的文化背景,但在对待亲人和生活上却奇妙的三观一致。

大米与奶奶的共鸣与共情,实质上即“自我”与“他者”在文化间性上的有机统一。在诠释中国传统饮食文化内涵,赋予食物生活意义即对美食解码与再编码的过程中,实现其情感共鸣与价值共享。笔者在对纪录片的评论统计分析的过程中(见下图),发现无论是中国还是外国观众,“温暖”“感动”“奶奶”等词语都具有较高的出现频率。可见《奶奶最懂得》通过真实接地气的生活场景的代入与移情,促使国内外受众产生了认同感与身份归属感,引发了共情效应,从而有助于在态度与价值观层面深化对中国文化内涵的理解,传播真实、温暖且立体的中国形象。

三、“他者”传播:以“真”“情”唤共情

《奶奶最懂得》联通“自我”与“他者”,以食物为媒介、以文化为内涵、以情感为内核,跨越文化差异与圈层隔阂,唤起中外观众的情感共鸣,为我国跨文化传播提供一定启示。

一是真实、接地气,回归日常。《奶奶最懂得》没有设计的表演,大米和奶奶的对话语言、表情和肢体动作无不表现人与人之间的最自然的接触反应,而且利用极具当地特色却简单的食材勾起观众对故乡的味蕾记忆。在以往跨文化传播的纪录片中,语言风格大多官方且正式,难逃宣传嫌疑,而贴近日常、接地气的内容对国际受众而言更具有接近性。因为纪录片“被观看”的意味被消解,观众仿佛也成为故事中的一员,参与到纪录片呈现的日常生活中,体验人际交往的情感互动。

二是求同存异。整个纪录片的亮点之一就是强调文化间性,并通过中西合璧的环节将文化融合创新。大米和奶奶互为“他者”,却都没有贬低或抬高某一方文化,而是积极寻求文化共通与共鸣。而以往很多跨文化传播影片由于各种原因,在文化交流中抱有偏见或刻板成见,甚至出现夸大、歪曲传播等现象,极大地阻碍了不同文化间的正常交流。因此,只有传播双方抛开成见,以尊重彼此文化的态度交往,才能推动文化更好地传出去、走进来,共同促进文化繁荣。

三是注重走心传播,形成共情效应。共情是人类源于基因的一种天赋,是一种自然而然的感同身受,是不同圈层开启理解与沟通的钥匙。《奶奶最懂得》寓人情味于美食之中,在浙江篇潘周家,大米给奶奶做了法式潘周家鸭丝汤面,奶奶尝完之后感动地说:“儿子都没有这么好。”在视频评论区有网友说道:“大米太暖心啦,好感动!想我奶奶了,等我回去一定好好陪陪我奶奶!”可见,走心的传播可促进理解与共情。面对国际受众,我们应该善于利用共情去联通不同圈层的群体,消解交流隔阂,增进不同文化间的理解与尊重。

四是关注边缘群体,强调人文关怀。《奶奶最懂得》以纪录片的形式将弱势边缘群体和美食联系起来,大米对奶奶的暖心关怀不仅启示我们关注身边处于低话语权状态的边缘老年群体,并通过真实记录中国传统村落16位奶奶的生活状态来表现中国劳动人民的智慧与魅力,如生活艰苦却乐观向上的洪奶奶正是中华民族精神特质的具体体现。因此,软性的传播形式更有利于突破国际受众对中国的刻板印象,重塑温暖且强大的中国形象。同时在跨文化传播中,以社会中的边缘群体为着眼点,引发不同文化背景的觀众对其反思,也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文化理解与心理共鸣。

四、结语

通过《奶奶最懂得》这部纪录片,我们在“他者”视角下看到了一个真实、温暖、立体的中国形象,英国人大米与奶奶们用食物连接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并产生共情效应,跨越文化差异与圈层隔阂取得良好的跨文化传播效果,启示我们内容与形式的创新是当前跨文化传播纪录片发展的重要趋势,而情感是促进文化沟通的重要手段,因此与“他者”共情是当今跨文化传播具有巨大潜力的创新路径。

参考文献:

[1] 邹威华,伏珊.斯图亚特·霍尔与“文化表征”理论[J].当代文坛,2013(4):42-45.

[2] 阚侃.文化间性的理论根源:从主体间性到文化间性[J].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6):4.

[3] 禹菲.“他者”视域与共情传播下的中国文化走出去:以纪录片《做客中国》为例[J].中国电视,2020(3):32-36.

[4] 李成家,彭祝斌.论跨文化共情传播:基于国际互助抗疫的探索[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1,43(5):65-69.

作者简介 田茹,本科在读,研究方向:新闻学。

猜你喜欢
跨文化交流
跨文化差异对商务英语交流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
美式幽默文化研究
合拍片《风筝》的跨文化传播
文化差异对初入国际市场的法国中小企业影响分析
晚清美国传教士在华翻译出版史梳理
跨文化交流下国际经济贸易发展趋势研究
《中国合伙人》跨文化交流中的民族寓言
跨文化交流视阈下的文化误读与文化记忆
如何与外籍采访对象进行跨文化交流
论新媒体在跨文化交流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