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新闻采编模式的创新路径研究

2022-06-25 11:42杨光植
新闻研究导刊 2022年7期
关键词:报纸新闻创新路径电视新闻

摘要:文章探讨新媒体时代新闻采编模式的创新路径。新闻采编是对新闻信息进行认定、采集、加工、制作的过程,主要包括采访和编辑两部分工作,需要把好政治观、事实关、知识关、技术关。新媒体时代,互联网技术、信息技术在传媒行业得以充分运用,新闻的来源越来越广泛,内容越来越丰富,人们对新闻传播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必须加快新闻采编模式的创新,使之能够跟上社会节奏,满足受众需求。文章针对新媒体时代新闻采编模式的创新路径进行研究,在明确基本理论的基础上,从报纸新闻和电视新闻两种主要类型展开探索分析,希望能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提高新闻采编人员的综合素质,积极更新采编理念,运用多种形式和方法,将有价值的新闻内容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最终实现新闻报道的价值。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新闻采编模式;报纸新闻;电视新闻;创新路径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2)07-0118-03

一、新媒体内涵及新闻采编新特点

(一)新媒体内涵

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是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产生的,通过互联网形成了一个强大的互动平台,让信息传播者和接收者能够充分交流互动,不断实现内容和形式上的创新。

从媒介形态上划分,新媒体类型主要包括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新媒体、数字化的传统媒体、基于无线网络终端的新媒体、基于网络融合产生的新媒体,新媒体是传播媒介相互融合的结果,有效实现了网络与传统媒体的和谐发展。新媒体的信息传递具有即时性、同步性特点,拥有更多的传播渠道,消除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新媒体的发展促使传媒行业改革创新,改变了传统的角色关系,普通群众的话语权逐渐扩大,信息监管效应逐渐降低,只有不断优化调整生产和传播模式,才能更好地适应新媒体时代的发展变化[1]。

(二)新闻采编新特点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促使新闻采编工作出现了新的变化。首先,新闻采编的信息来源渠道越来越多元化,内容越来越丰富,既可以从传统渠道获得新闻消息,又可以通过网络数据挖掘获取有价值的信息,这对采编人员的技术要求越来越高,需要对海量信息进行检索、过滤。

其次,新闻采编速度越来越快,为了实现即时传播,必须压缩采编流程,及时推送新闻内容,这样才能获得一定的市场优势,然而追求传播效率容易导致新闻的真实性难以得到全面验证,缺乏足够的广度和深度,长此以往会影响新闻媒体的权威性。

最后,新闻采编的互动性越来越强,在“信息为王”“渠道为王”的新媒体时代,只有获取到更有价值的信息,才能获得预期的传播效果。

从市场的角度来看,受众的需求和喜好成为判断信息价值的重要标准之一,在新闻采编过程中,必须积极与受众进行交流互动,掌握他们的核心诉求,生产出更多具有针对性的内容。

同时,人们的表达需求越来越旺盛,许多社会热点最初都是个人通过社交媒体爆出来的。广泛的交流合作,能够让新闻采编人员获取第一手资料,然后发挥自身优势进行深入加工。

除此之外,新闻采编工作精细化程度越来越高,无论是对新闻类型、新闻内容的划分,还是对传播渠道、受众群体的划分,都更有针对性,能够满足个性化需求,不同受众能够通过自己习惯的信息接收渠道获取有价值的新闻内容。

二、新媒体时代新闻采编模式的创新路径

不同媒介新闻的传播渠道和受众群体不同,虽然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促进了媒体融合发展,但是,不同类型新闻采编模式创新依然需要采取不同的思路和策略,必须保证创新路径的适用性和可靠性,满足原有消费群体的需求,在面对挑战时,要能够发现新机遇,不断寻求扩大市场份额的机会,实现行业转型升级发展[2]。

(一)报纸新闻采编模式创新路径

1.转变报纸新闻采编理念

报纸行业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上百年之前,经过历史沉浮之后,现在已经进入衰退期,但这并不代表报纸会彻底消失。新媒体时代,新闻采编人员应该正确看待报纸新闻的价值,虽然其不具备传播速度上的优势,但是对千篇一律的海量资讯而言,报纸在报道深度上的优势依然存在。要充分利用这一特点,积极寻求差异化报道,紧跟时代热点,找到合适的呈现方式,让报纸新闻焕发新的活力和生机。目前,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参考消息、环球时报、南方日报、广州日报、南方都市报等耳熟能详的报纸依然保持着较大的发行量。以人民日报为例,每日发行量约为300万至400万份,这些新闻报刊均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在人民心中占据重要位置。因此,新媒体时代,报纸新闻采编依然要坚持自己的特色,保证新闻采编质量,真正实现以质取胜。

2.注重报纸版面设计创新

作为传统的平面媒体,报纸新闻不可能像新媒体新闻那样具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不能设计出动静结合的新闻影像,因此,只有在现有环境和格局下进行突破。加强新闻版面设计创新,从视觉构成上看,报纸版面主要包括报头、标题、正文、栏数、图片、线条、留白、色彩等主要设计元素。要通过巧妙的解构、组合、修改,获得独特的视觉效果。当然,报纸新闻的版面設计需要根据意识形态、审美要求、价值判断、阅读习惯、技术水准等进行综合考量,既要保持特色,又要不断创新。从总体上看,版面设计应该尽可能简洁化,便于阅读。版式设计主要是针对各种内容进行编排布局,应该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和亲和力,能够体现报纸的态度和情感。要精心制作标题,使其具有一定的冲击力,选择合适的图片,激发读者的阅读意愿,适当进行点缀,通过留白、线条、字体的设置,达到锦上添花的效果,牢记形式为内容服务的设计原则,不能使新闻版面设计与新闻内容相脱离,这样可能会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3]。

3.积极与其他媒体平台结合

新媒体的发展促进了媒体的相互融合,作为传统媒体的代表,报纸必须走出舒适区,主动求变,积极寻求与其他媒体平台的有效结合,在保证自身特点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搭建多个内容展示平台,实现更广泛的新闻传播效果。南方都市报创刊于1997年,经过数十年的发展,从一张小报壮大成长为中国都市类报纸领军者,成为传统新闻信息生产机构向数据智库媒体转型的领跑者,目前是我国最具影响力和最有品牌价值的报纸之一。新媒体时代,南方都市报在保证报纸进质量的基础上,从网站、手机客户端、社交媒体公众号等方向发力,形成了报网端微刊的立体化传播体系,探索出了一条符合政策精神、行业趋势、自身实际的独具特色的智媒转型之路,为其他新闻报刊的改革创新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这种方式能够有效拓宽新闻报纸采编工作范围,必须根据传播渠道和受众特点,针对性地优化调整采编模式。

(二)电视新闻采编模式创新路径

1.新闻采集上的创新策略

相对于纸媒而言,电视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更加便捷,许多形式和内容既可以在电视媒体上传播,也可以在新媒体上传播,这大大丰富了电视媒体的信息来源渠道。电视媒体既可以从传统的报纸、杂志、广播等媒介获取新闻资讯,也可以从网站、论坛、微博、微信、移动客户端挖掘新闻热点,经过不同程度的加工制作,快速生产出一则电视新闻。

同时,为了保证新闻信息的真实性和有效性,记者应该尽可能深入现场,采访到当事人或现场其他人员,从而保证电视新闻应有的权威性。在采访过程中,要注意提升记者采访艺术,科学拟定策划方案,明确采访主题,并准确找到合适的采访对象,做好采访前的沟通交流,增进双方互信关系,对相关内容进行适当修饰,以满足节目传播需求。要运用多种采访技巧,通过逻辑性提问、具体化提问,让采访对话逐渐进入状态,由浅入深地铺开话题、聊透内容,为后续的编辑工作提供丰富素材。

除了形式上、内容上、技巧上的不断完善,还应该注重新闻采访内涵品质的塑造,透过现象探索本质,挖掘人性中的美好一面,宣扬充满正能量的价值观,让观众能够从生理到心理获得感染,为社会生活注入力量,让电视新闻节目能够展现出别样的美感和人文关怀,使电视新闻节目得到升华,对社会大众的生存状态、尊严自由、人性需求给予充分关注,让其真正获得感染[4]。

2.新闻编辑上的创新策略

在收集到丰富的新闻素材后,需要进行加工处理,加强新闻内容的选择和整合创新。根据受众心理和需求研究,人们在观看电视新闻时具有较强的随意性,如果节目内容难以理解,观众随时会换台,因此,需要从新闻语言、文字、声音、画面等各个方面进行合理设计。在新闻稿件整合上,应该注意软硬搭配,不能从头到尾全是生硬的专业词汇,也应该注意穿插一些软新闻,让新闻节目有点温度。对于一些时事政治之类的硬新闻报道,可以通过丰富资料性画面、改变文字硬稿语气等方式,让硬新闻也能别具一番风味。在播音文字稿的编辑上,应该在语言文字中注意与受众的平等对话,保持语言文字的简练,体现出完整的逻辑性,画面剪辑也要保持逻辑性,剪掉那些无效画面,可以有效配合播音文字稿,表现新闻主题。同时画面要生动丰富,能够有效激发观众的观看欲望,声音编辑也至关重要,应合理利用现场声、同期声、背景音乐,烘托现场气氛。要满足受众对电视新闻信息的需求,就要通过合理删减,提高有效信息含量,运用新闻背景、新闻链接进行适当补充,增强新闻内容的完整性,并达到辅助理解的目的,满足电视观众求真的需求,尽量选择那些有现场感的画面,使观众能够直接从画面上判别真伪,合理运用蒙太奇手法,不能出现恶意剪辑的情况,使用有说服力的现场声,将现场情绪和氛围不过度修饰地表达出来,提高新闻报道的可信度。除此之外,电视观众还喜欢收看与自己生活距离更近的新闻节目,所以要充分立足本地市场,满足本地观众的需求,注意选取观众最感兴趣的话题,从心理上拉近距离[5]。

加强电视新闻表现形式上的创新,综合运用多种形式符号,比如画面叠加、图表演示、动画演示、特技处理等,重点灵活运用可视形式元素,包括屏幕文字、图表动画、口播配图,增加画面的说服力。要不断优化电视新闻编排形式,合理运用单元式版块式,调整信息组合,尽可能满足电视观众求新求变的需求。新媒体时代,受众的互动需求越来越强烈,许多网络媒体正是凭借这一优势获得了成功,所以,在电视新闻编辑上也要充分体现互动性,设置互动版块,通过手机短信、微博互动、网络留言、社交媒体等方式进行话题讨论,充分释放观众参与和表达的欲望,构建良性的互动交流关系,形成正向促进作用。为了提升电视新闻的时效性,在编排上要多采用直播方式,实现同步传输、同步播放,这需要电视编辑提前做好充分准备,避免出现空档,同时将联系观众的各种手段有效运用在直播中,丰富电视新闻内容。为了满足电视观众对美的需求,可以从结构美、色彩美、节奏美等方面入手,塑造均衡、和谐、富有表现力的电视画面结构,表现出冷暖、动静、朴素、华丽、轻重、胀缩等不同的色彩感觉。要通过规律性的长短、强度变化,营造出和谐统一的韵律美,为电视新闻内容播报提供服务。除此之外,要从受众的多元化需求角度出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创新研究。丰富新闻节目形态,不但要有社会新闻、民生新闻、体育新闻,还应该有时政新闻、军事新闻、国际新闻,为不同喜好受众提供精细化、专业化的新闻内容;在新闻类别上,应该涵盖综合消息、新闻综述、新闻专题、新闻评论等多种类型。同时,可以对新闻节目进行分割式编排,明确划分不同类型的新闻界线,让观众能够根据自己的需求和时间进行灵活安排。另外,要积极拓展传播渠道,包括官方网站、视频门户网站、手机客户端、社交媒体等,根据不同渠道传播要求和特点,对电视新闻内容和形式进行优化调整,保证多渠道同时发力,让不同年龄段的观众能够通过自己喜欢的方式收看新闻节目,形成广泛的交流和思考,实现信息的多次传播。

3.提高采编人员综合素质

采编人员需要树立科学、正确的采编理念,在面对新媒体冲击时,要找到正确的融合方法,不能为了一味迎合受众需求,而使电视新闻媚俗化、娱乐化、肤浅化,这样会让电视新闻发展进入误区,不利于其长远发展。面对海量的数据信息,采编人员应该具备新闻价值挖掘能力,能够从各种信息中辨别真假,进行深度分析,通过有效加工,让新闻报道更加全面和深入。同时,要紧跟时代发展潮流,充分重视网络语言,关注新媒体发展趋势,根据市场变化,找准切入点,让电视新闻更具感染力和传播力。要提高新闻采编人员的沟通技巧,善于从平等对话中找到新闻线索,拉近与观众的距离,增强情感渗透,让新闻节目能够产生广泛的心理共鸣[6]。

三、结语

文章首先阐述了新媒体内涵和新闻采编新特点,然后着重从报纸新闻和电视新闻两个角度出发,研究新媒体时代新闻采编模式的创新路径,希望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帮助新闻采编人员充分认识新媒体时代传媒市场的变化趋势,积极寻求主动变革,提高适应能力,创造出符合受众需求的新闻节目。

参考文献:

[1] 吴文峰.新媒体时代新闻采编创新路径研究[J].新闻研究导刊,2021,12(17):155-157.

[2] 张卉.新媒体时代新闻采编模式的创新路径研究[J].记者摇篮,2021(11):26-27.

[3] 路建新.融媒体环境下报纸新闻采编工作如何创新突破[J].科技传播,2020,12(8):57-58.

[4] 崔亚琼.媒体融合下的新闻采编工作的創新路径[J].声屏世界,2020(11):67-68.

[5] 吕明.浅析新媒体时代电视新闻采编的创新路径[J].传播力研究,2018,2(33):89-90.

[6] 平原.新媒体环境下报纸新闻采编的路径探究[J].新闻研究导刊,2019,10(11):160,195.

作者简介 杨光植,本科,编辑,研究方向:新闻与传播。

猜你喜欢
报纸新闻创新路径电视新闻
从功能语用角度解析电视新闻采访的提问策略
壮语电视新闻制作创新探析
报纸新闻可视化编排的反思与操盘策略
报纸新闻采编技巧分析
极致新闻:回归受众本位的创新路径
以网络为载体的政府管理模式创新路径分析
新形势下高校安全稳定工作创新路径研究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
试论电视新闻的娱乐化现象
报纸新闻编辑工作特点与素养提升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