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肌激动器治疗青少年骨性Ⅱ类上气道改善的CBCT研究

2022-06-25 01:30妍,张良,刘浩,唐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22年6期
关键词:横径骨性气道

冯 妍,张 良,刘 浩,唐 娜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口腔正畸科,江苏 徐州 221000)

青少年骨性Ⅱ类是临床上很常见的错合畸形,主要表现为下颌骨发育不足,或者上颌骨发育过度[1]。研究表明,严重的骨性Ⅱ类错合畸形会造成上气道狭窄,呼吸功能受损及睡眠质量降低,甚至造成鼾症及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等[2-4]。本研究通过改良肌激动器治疗青少年骨性Ⅱ类下颌后缩患者,观察术前术后的临床治疗效果,并通过锥形束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评估患者上气道的改善情况。通过治疗前后患者的CBCT片,分析患者上气道形态变化,旨在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9年5月在本院因青少年骨性Ⅱ类下颌后缩接受治疗的青少年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均衡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6~12岁,平均(10.73±1.12)岁;治疗组男性20例,女性10例,年龄6~12岁,平均(10.21±1.26)岁。2组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5]:青春发育高峰前期儿童;年龄6~12岁;矢状骨面型为骨性Ⅱ类;侧貌为凸面型;磨牙为远中关系;ANB角>5 °;无正畸治疗史;能坚持配合治疗者;全身一般情况良好。

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情同意且签署知情同意书。

1.2矫治方法的具体步骤 对照组采用传统激动器进行治疗,研究组采用改良肌激动器治疗。具体步骤:①制取工作模型并采集颌位记录;②上合架,按照统一的标准制作改良肌激动器;③叮嘱患者在应用过程中首先将下颌后牙区基托内的蜡片去除,针对基托边缘进行修整及抛光处理,然后让上颌就位,叮嘱患者前伸下颌配合,下前牙切1/3嵌入基托帽中,佩戴时闭唇,叮嘱患者每天佩戴10 h左右,在进食及运动时将其取下;④1个月左右复诊1次,复诊时检查口内装置以及颞下颌关节情况;⑤平均矫正周期12个月,过矫正治疗后结束治疗。

1.3CBCT分析 所有数据采集均由医院放射科同1名技师完成。研究者将采集的CBCT数据转换保存为DICOM格式(图1),导入Dolphin Imaging 11.0软件进行测量分析。14 d后由研究者按照同一测量要求对测量项目进行重复测量,测量差异大于1 mm或1 °的测量项目进行第三次测量,取其中2次最接近的测量值,取平均值作为最后的测量结果。

图1 上气道不同分段部位的CBCT图像示意图Figure 1 CBCT images of different segments of upper airway

1.4研究指标 (1)各处上气道体积:①V总上气道总体积,自上气道穹窿顶至会厌底;②V鼻鼻咽体积,自上气道穹窿顶至硬腭平面;③V腭腭咽体积,自硬腭平面至软腭游离缘平面;④V舌舌咽体积,自软腭游离缘平面至会厌尖平面;⑤V喉喉咽体积,自会厌尖平面至会厌底平面;⑥V口口咽体积,腭咽和舌咽的体积。(2)上气道各截面的面积:①SHP,上气道于硬腭平面处的截面积;②SSP,上气道于软腭尖平面处的截面积;③STE ,上气道于会厌尖平面处的截面积;④SMIN,口咽段气道的最小截面。(3)上气道各处横径:①LHP,上气道于硬腭平面的横径;②LSP,上气道于软腭尖平面的横径;③LTE,上气道于会厌尖平面的横径。(4)上气道各处矢状径:①APHP,上气道于硬腭平面的矢状径;②APSP,上气道于软腭尖平面的矢状径;③APTE,上气道于会厌尖平面的矢状径。(4)横径与矢状径比值:①AP/LHP,HP平面处上气道的矢状径与横径的比值;②AP/LSP,SP平面处上气道的矢状径与横径的比值;③AP/LTE,TE平面处上气道的矢状径与横径的比值。(5)睡眠监测:采用多导睡眠(polysomnography,PSG)方式对青少年患者进行睡眠监测,指标包括呼吸紊乱指数(apnea-hypopnea index,AHI)和最低血氧饱和度(lowest oxygen saturation,LSaO2)。

1.5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0.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的t检验和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2组上气道不同部位体积比较 治疗前,2组上气道不同部位的体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上气道不同部位的体积均大于治疗前,研究组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图2,表1。

图2 治疗前后患者正位、侧位上气道结构变化Figure 2 Changes of upper airway structure in anterior and lateral position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表1 2组上气道不同部位体积比较Table 1 Volume comparison of different parts of upper airway between two groups

2.22组上气道各截面的面积比较 治疗前后,2组上气道各截面的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SHP、STE、SMIN大于治疗前,对照组STE、SMIN大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上气道各截面的面积比较Table 2 Comparison of the area of each section of the upper airway between two groups

2.32组上气道内径比较 治疗前,2组上气道内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LHP、LSP、LTE、APHP、APSP、APTE均大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LSP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上气道内径比较Table 3 Comparison of the diameter of the upper airway between two groups

2.42组治疗前后PSG指标比较 治疗前,2组AHI、LSa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AHI低于治疗前,LSaO2高于治疗前,AHI低于低于对照组,LSaO2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2组治疗前后PSG指标比较Table 4 Comparison of PSG indexes between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3 讨 论

在青少年常见的牙颌畸形中安氏Ⅱ类错合较为常见,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下颌平面角增大、下颌骨后缩、面高增长等情况,对患者心理健康、上气道形状和侧貌美观均产生不良影响[6]。但目前临床上对于安氏Ⅱ类错合是否导致上气道出现缩小的情况尚未明确[7-9],本研究将探究采用改良肌激动器治疗青少年骨性Ⅱ类的上气道改善情况。对机体而言,上气道的重要支架是颅面部骨骼,决定了上气道的形态和体积大小,在出现骨性Ⅱ类畸形后,有研究表明会对患者上气道形态、体积造成影响[10]。有研究报道称,在骨性Ⅰ、Ⅱ、Ⅲ类患者中,Ⅱ类患者上气道的形态受到压缩,体积最小[11-12]。本研究针对于上气道各部位,包括腭咽部、舌咽部等部位的体积、截面积、横径、矢状径及横径与矢状径比值等因素,采用CBCT方式进行测量,从而能够对青少年患者上气道各部位之间的形态、结构及大小等数据深入研究和分析,为后续的治疗提供数据参考。

本研究结果表明,研究组采用改良肌激动器进行骨性Ⅱ类治疗后,上气道各部位体积发生明显变化,相对治疗前均显著增加(P<0.05)。在上述指标中,研究组治疗后V总、V舌、V腭、V口等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表明在采用改良肌激动器对青少年骨性Ⅱ类患者进行治疗,上气道总体的体积及各部位体积均存在显著提升,有相关研究认为在治疗过程中,通过治疗,患者髁突前移,使得上气道体积进行调整[13],表明青少年骨性Ⅱ类与上气道或许存在一定相关性,建议在今后研究中深入进行分析,本研究结果与以往类似研究具有一致性,提示颞下颌关节位置与上气道体积可能存在一定相关性。

有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在采用肌激动器治疗后,能够有效改善青少年骨性Ⅱ类畸形的上气道狭窄情况[14]。本研究同样表明,在对肌激动器进行改良且治疗骨性Ⅱ类畸形后,研究组口咽段气道最小截面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高于对照组,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上气道各部位的截面积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增加,这与其他研究结果相符合[15],表明在采用改良肌激动器可显著增加气道舌咽部和口咽部最小截面积。

青少年骨性Ⅱ类畸形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OSAS等病症,而PSG监测是诊断患者OSAS的金标准,因此,本研究对治疗前后青少年患者的PSG

各项指标进行监测,结果表明研究组AHI及LSaO2均优于治疗前,且优于对照组(P<0.05),这一研究结果表明在采用改良肌激动器进行患者下颌后缩治疗后,不仅能够改善患者上气道的形态、体积,同样对缓解OSAS症状也有显著作用,与以往研究结论有相似之处[16]。

本研究不足之处:①处于就医成本及治疗需求等原因,本研究样本量有限,仅选择了少数骨性Ⅱ类青少年患者,将在今后持续性关注此群体的治疗效果;②由于前期设计的问题,未能充分对比不同骨面患者的各类情况变化,将在今后促成多中心研究。

综上所述,对骨性Ⅱ类的青少年患者采用改良肌激动器进行治疗后,患者上气道各部位体积、横截面积、内径发生显著变化,体积明显大于治疗前,PSG指标也显著改善。本研究通过观察CBCT变化情况,为骨性Ⅱ类的青少年患者提供有针对性治疗方案提供数据依据。但本研究仍有不足之处,将在今后扩大研究样本量,加强临床数据支撑的验证,对于患者治疗的远期预后效果、并发症情况进一步追踪观察。

猜你喜欢
横径骨性气道
精细化护理管理对人工气道患者气道湿化、并发症的影响
膝关节骨性关节病采用人工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的效果
中医护理干预在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探究
不同治疗对上气道狭窄伴牙颌畸形儿童上气道的影响
基于机器视觉的番茄横径测量技术研究
成骨细胞在骨性关节中发挥的作用
灰枣果实体积与单果质量的估算方法
‘富士’和‘国光’苹果果实发育过程中生理指标初步研究
基于Logistic模型的澳洲坚果果实生长发育研究
正畸—正颌联合治疗成人骨性Ⅲ类错畸形的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