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立德树人教学任务的教学“闭环”模式的建立与实践
——以《中国建筑史》为例

2022-06-27 01:56张建坤潍坊科技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副教授硕士刘潍坊科技学院贾思勰农学院
建筑与文化 2022年6期
关键词:重构教学内容模块

文/张建坤 潍坊科技学院建筑工程学院 副教授 硕士刘 杰 潍坊科技学院贾思勰农学院 教 授 博 士

引言

《中国建筑史》是建筑学专业的核心课程,是学生进行建筑学理论学习的重要课程组成,与《建筑设计理论》等课程共同构成建筑学理论教学课程群。而作为华夏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见证者和承载者,传统建筑在现代却出现了断层,作为优秀民族建筑文化集大成者的传统建筑形式在现代被钢筋混凝土建筑代替,从文化传承的角度来看,是由于传统建筑文化缺失导致的。基于此,加强以《中国建筑史》课程为载体的传统建筑文化的历史性和体系性教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传统建筑观念并解决现代城市建设同质化问题是当前课程教学的使命。

1 课程特点及存在问题

中国建筑受礼学、美学、文学等众多文化支脉的影响,历史时间跨度久、分布地域广泛、建筑类型多样,所以课程教学中存在知识点多且碎的特点。

受梁思成先生开创的风格研究、潘谷西编纂《中国建筑史》这部广为普及的教材的影响,在当前的建筑史课程教学中主要采用以建筑类型为主要章节划分、以时间为轴线、以建筑形式和构造方式为主要教学内容的授课模式。基于以上课程和教学内容特征,结合现代建筑思潮和城市建筑的突出问题,原有的教学过程中存在着课程教学目标维度多与教学课时有限冲突、传统教学内容与现代城市建造活动割裂、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增长脱节三对主要矛盾。

结合建筑学专业应用性、综合性强的专业特点,如何立足民族建筑传承,通过教学内容的重构和信息化教学手段,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与专业自觉是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之一;围绕“传承文化基因,创新民族建筑”实践主题,如何依托地域建筑资源,优化教学途径与课程评价,实现知行合一,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和创新学习能力是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之二。

2基于“内容重构-知识内化-能力外现”的“闭环”教学模式

针对原有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以OBE理念为指导,着眼于学生综合素养提升需求,通过课程内容重构、教学途径互动化和课程评价的多样性三个方面进行课程建设。

2.1 内容重构,使其更具有趣味性、普适性、体系性、延展性

教学内容是进行教书育人、提升学生综合素养提升的核心,而建筑史论相关课程的教学无疑是提升学生人文修养的首选。传统建筑是中华民族文化体系的集大成者,也是保留最完整、文化体系完整性体现最彻底的器体。因此,以传统建筑为学习对象,通过专业课程的教学以及适当的通识化重构,将日常生活与专业知识结合起来,领悟匠心精神和人文精神[1]。如果将本课程比喻成一棵大树,那么美学就是融入了建筑之树的树干部分,成语与文学就是点缀其上的树叶,历史学、民俗学与地理学就是土壤。

基于课程性质及内容特点,追本溯源,将建筑形式作为知识结构的辐射源起,从哲、艺、工、文等角度出发,强调优秀传统建筑的脉络教学,聚焦建筑文化的历史性、传承性和融合性,将原有建筑现象“点”的教学视角转译为来龙去脉“线”的教学视角,重构“历史-文化”“空间-哲学”“形式-美学”“构造-工学”的内容模块,形成以“文化自信、美人之美”为主的七大课程思政模块、三大审辨性思维模块和两大人格培养模块,实现育人教育的入微和入味。

以建筑与文学的融合为例,把成语和古典文学作为媒介进行知识性导入,以建筑知识来揭示文学的内涵,增强建筑与文学的联系,让学生学习的是有意思的知识,同时还提升了学生的人文修养,培养了学生的爱国情怀。我们立足课程与文学词语、著作的结合,自建了微课《“语”出建筑》在院系公众号及社会媒体上进行推送,对课程进行补充学习。通过重构,一个个耳濡目染的成语,如“门当户对”“八面玲珑”“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等重新展现在我们面前,学生们通过学习理解了成语的内涵、民俗的发展以及建筑的构造知识。

结合知识琐碎的特点,将课程教学内容回归到横向的“建筑历史及理论”课程体系和纵向的建筑学专业课体系中,对知识点进行主次、详略、轻重的逻辑设计,如此一来,课程学习的不是内容而是专业知识链条,知识体系性更强。经过横向教学视角的转译和纵向课程知识的逻辑处理,实现了知识的融合,解决了有限学时与多维教学目标的矛盾。例如,在教学中增加“建筑形式的时代创新”知识模块,将传统建筑置于现代建筑学语境下,从生态性、功能性等角度对传统建筑进行分析,向新工科课程建设标准靠拢,提升解决城市问题和审辨性思维的能力,开拓了学生视野、扩展了学生思维、提升了学生人文素养和美学修养(图1)。

图1 课程知识难度划分及授课措施示意图(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2.2 进行有效的教学组织,实现知识的内化

课程教学以线上线下信息化教学为技术前提,通过线上和线下、课内与课外不同的教学环节对课程知识进行难度划分,对于不同教学形态进行不同的教学处理。主要遵循两大教学原则:

原则一:“课程知识讲一半”。首先,低阶知识不讲。通过线上必修课程《中国建筑史》(青岛理工大学)、自建课程《“语”出建筑》和任选自修课程《“趣”看中国古建筑》建构的线上弹性课程组,基本能够满足建筑现象的个性化学习要求。其次,鼓励学生发散探究的,无标准答案的知识不讲。新增的“建筑现象的时代创新”知识模块通过学生课后查阅文献、制作PPT 实现自主学习,是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和创新思维的主战场,也是进行课中教学组织的前置环节,教师主要对此部分内容进行点评并且推荐优秀作业进行课堂展示,并进行酌情加分。

原则二:“能力培养伴始终”。在现代教学环境下,学生能力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重于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并落脚于解决民族建筑文化缺失的城市同质化问题。首先,线下教学衔接于线上学习,以“建筑现象的历史脉络”为教学内容,通过优秀调研汇报、实体模型搭建、同学发言与评价的方式进行重点的互动教学。其次,将“触摸教学”作为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以场域理论为指导,与《古建筑测绘实习》《认识实习》等课程进行联合现场教学,建立一套主辅相成共处模式[2],助力学生理论与实践知行合一。通过有效的教学组织,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场域协作和发散思维能力。

2.3 以OBE 理念为指导,通过评价来检验教学过程的合理性,即学生能力的外现

提高形成性评价的考核比重到课程评价的50%,通过“新四军”(思维导图、线上线下、PPT 展示、实践操作)的多样化考核形式,聚焦学生对知识理解和应用的考核(图2)。

图2 课程考核多样性与过程性示意图(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从“后视镜”的角度看,重视思维导图的作用。在要求思维导图图文并茂的基础上,将建筑现象和时代创新的知识模块合并,逆推建筑历史模块,将断裂的建筑之树脉络连通起来,这是对线上线下所有教学内容的整体表达;强调信息化技术与传统建筑形式的深度融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审辨性思维。

从“望远镜”的角度看,聚焦城市同质化问题,通过真题真做、假题真做,模拟提出解决方案的形式,提升学生知行合一的能力。反过来,课程评价又作用于内容重构和知识内化,构建了“内容重构-知识内化-能力外现”的“闭环”模式(图3)。

图3 教学过程的“闭环模式”(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3 教学评价

通过课程建设,学生不仅对建筑现象能够分析得清,讲述得明,不仅知其然,而且还知其所以然。自2017 年起,学生发表课程论文十余篇、参与山东省大学生建造设计大赛获得二等奖15 人次、三等奖和优秀奖若干、创新创业大赛获得省级优异成绩,另外还积极参与传统村落建筑改造等社会服务活动(寿光市小官村社区改造、寿光市李家官庄景观规划与建筑方案设计)。近三年来考核成绩呈现差异缩小的合理性正态分布,育人与成才两条线实现了正和博弈。

团队教学能力有了很大提升。以学生创新发展为研究内容的教学研究得到学校推广并取得较大成就,课程团队一作发表教学研究论文多篇;课程负责人在山东省青年教师教学比赛、山东省民办高校教师比赛、2021 年山东省首届教师教学创新比赛、校级教学比赛均获得优异成绩,获得“教坛新秀”等称号。本课程也在2019 年被认定为省级首批一流课程,2021 年立项为学校课程思政示范课。

结语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现阶段所有教学理论的基础和核心。而以人文修养的提升为代表的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无疑是当代教育界必须要面对的问题。文章以此为出发点,进行教育教学的创新与思考,架构了“内容重构-知识内化-能力外现”的“闭环”模式。我们从以史为鉴和向史而新两个方面进行育人元素的全过程融入,思政教育设计严密,克服了专业和思政“两张皮”的困难,引导学生思考职业生涯规划和养成健全的人格。建构了以“文化自信、美人之美”为主的七大课程思政模块、三大审辨性思维模块和两大人格培养模块,实现了育人教育的入微和入味。

当然,在看到进步的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课程建设还有待加强,尤其是推进评价改革方面。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课程建设也是持续的、长期的过程。我们将不忘初心,坚持摸索与实践,努力培养具有优良品德、知识储备丰富、审辨性思维发散、解决问题能力强的新时代建筑人才。

猜你喜欢
重构教学内容模块
综合利用单元教学内容进行整体单元复习
28通道收发处理模块设计
“选修3—3”模块的复习备考
视频压缩感知采样率自适应的帧间片匹配重构
长城叙事的重构
高盐肥胖心肌重构防治有新策略
北京的重构与再造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集成水空中冷器的进气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