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iteSpace 的国内步行性研究态势分析

2022-06-27 01:56李尚谦大连理工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
建筑与文化 2022年6期
关键词:列表

文/李尚谦 大连理工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 硕士研究生

陆 伟 大连理工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 教 授(通讯作者)

吴 亮 大连理工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 副教授

引言

“车行优先”的机动化时代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但私家车的过度使用不仅危害了人们的安全健康,也带来了诸多问题如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步行是最健康、环保的出行方式,受到学者们的广泛关注。20 世纪90 年代末,美国最早提出步行性一词,用于衡量地区步行友好程度[1]。国内的相关研究始于21 世纪初,我国学者主要从步行性测度和步行环境等方面展开,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本文尝试通过阅读相关文献总结步行性研究脉络,分析研究趋势。

1 数据获取与整理

本文以中国知网(CNKI)为文献数据来源,选取2000—2020年间主题词为“可步行性”与“步行环境”的期刊和博硕士论文共计825 篇,剔除卷首语、新闻等无效信息,初步筛选出675 篇有效文献,其中期刊论文436篇、博硕士论文239篇。采用CiteSpace 软件进行直观可视化分析,通过分析发文量、研究作者、研究机构、高频词等探寻国内步行性研究热点和发展脉络,为该领域研究提供一些借鉴。

2 步行性研究概况分析

2.1 文献数量分析

逐年文献发表数量体现了该领域的被关注度和发展速度。从2000—2020 年间,通过对步行性研究的文献统计发现,除2012 和2018 年发表数量有较大波动外,整体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图1)。

图1 步行性相关文献逐年发表量(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2.2 合作网络与发文量分析

利用CiteSpace 软件提取发文量为2 篇及以上的作者,得到作者间的合作关系(图2)。可以看到,作者间形成一定合作网络的有王德、刘珺团队,陆伟、吴亮团队,陈泳、龙瀛团队等。其中网络密度最大的是王德(同济大学)团队。除此之外,大部分学者都保持独立的合作状态。相关文献发表量最多的作者分别是王德和陈泳(同济大学),频次均为7 次;吴亮(大连理工大学)、刘珺(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分院),频次均为6 次。其中,发文量最多的机构是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发文量33 篇),其次是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发文量31 篇)、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发文量29 篇)。高校在此领域的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一些设计院和科研机构对该领域也有所涉及。

图2 步行性研究作者合作网络(发文量2 篇及以上)(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2.3 研究热点分析

研究热点来自文献中的关键词,步行环境、公共空间、步行空间、轨道交通等内容是可步行性的核心方向;公共空间、公共交通、建成环境等内容是步行环境的核心方向。这说明大多数研究集中在公共空间和交通规划的方向上,很少与其他学科产生关系。剔除“可步行性”和“步行环境”等词,选择频率大于或等于8 的高频词,并将其绘制到表格中(表1)。可见,出现频次前5 的分别是:步行空间、建成环境、步行系统、步行指数、可达性。

表1 高频关键词列表(频次大于8)(表格来源:作者自绘)

3 步行性研究进展分析

在关键词聚类的基础上,利用CiteSpace 中的膨胀词搜索(Burst Detection)功能,把频次变化率前六的关键词整理出来,通过高频词的变化确定步行性研究趋势(图3)。通过图4 可以看到,热点持续时间最长的词是商业步行街,热度持续时间为2002—2010 年。爆发强度最高的词是可步行性,在2017—2020 年里具有很大的关注度;其次是步行指数,在2018—2020 年里具有很大的关注度;再次是建成环境,在2015—2020 年里具有很大的关注度。因此,可步行性、步行指数、建成环境的相关研究是近几年的研究趋势。

图3 高频词与对应爆发时间(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图4 研究发展时间分区视图(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在对主题词聚类的基础上,选择视图为时区(Timezone)视图,得到研究发展时间分区视图(图4)。节点圆圈的大小表示关键词的变化程度,圆的半径越大,变化程度越高,此时期的研究重点也较为突出[2]。图中节点连线表示共现关系,用来表示多个关键词同时出现在同一文章的频次。联系强度通过连线的粗细表示,关键词的首次共现时间通过颜色表示。

将2000—2020 年国内步行性的研究发展历程分为3 个阶段。2000—2005 年为第一阶段,由图1 可以看到,从2000 年开始,2005 年以前每年发表的论文数量都在10 篇以下。图4 可见,高频词主要包含步行环境、公共交通、可达性、城市设计等。该时期的研究较为宏观,通过对国外城市规划和步行体系的学习,得出一些经验和展望[3,4],并对我国的城市展开定性研究[5-7]。

2006—2014 年为第二阶段,此阶段产出文献量逐渐增多,其中可步行性、步行空间、步行系统、轨道交通等词汇出现频次较高,学者们开始对步行性评价和步行空间量化方法展开研究。如卢银桃等指出步行城市是欧美等发达国家未来城市发展的新思路,并提出步行指数可以为我国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日常设施配置合理性研究提供新思路[8]。许建等在对步行交通特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用可达性作为步行网络评价指标,指标计算采用累积机会模型的方法,并对济南二环内进行实证研究[9]。

2015—2020 年为第三阶段,此阶段研究层面更微观,研究方式也从定量研究转为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式,注重人与环境的关系。高频词包含建成环境、步行指数、老年人、空间形态等。同时数据采集手段也更加丰富,例如地理信息系统(GIS)、Python 等。研究对象更加多元化,例如城市住区、轨交站域、地下空间等,同时注重弱势群体的诉求,如老年人、儿童、残疾人等。如董世永等以文献综述为基础,通过德尔菲法等确定可步行性指标体系,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通过模糊综合评价确定可步行性测度方法,最后,以重庆典型住区进行应用,并提出相应策略[10]。王莹亮运用GIS 和现场勘测法获取住区数据,借用SPSS 筛选影响老年人步行出行的空间环境变量,运用Logistic 回归模型,控制个体属性变量,着重分析环境因子对老年人不同类型步行出行的影响程度,关键指标由住区空间布局和微观环境感知两方面组成,探索适宜老年人步行出行的住区环境要素[11]。

结语

本文采用CiteSpace 对我国步行性相关研究综述进行统计分析,整理发展脉络、分析研究热点和发展态势,为今后的研究方向提供一点参考。通过对2000—2020 年国内步行性文献的研究,可以看到该领域有了很大进展,文献数量增长较快,有个别年份的文献数量呈现激增,说明该年份(如2012、2018 等)对步行性研究的关注度很高。总的来说,步行性研究热点呈现多元化,研究方法呈现多样化。目前国内步行性还缺乏对不同步行空间环境类型的全面研究,如历史街区等,还需补充空间量化标准和指标,缺乏跨学科的研究,缺乏不同机构间的学者合作。

自步行性一词提出以来,其研究热点逐渐从宏观向微观转变,研究内容更加精细化。在大数据的支持下,信息可以被快速处理,跨城市、跨领域、跨学科的研究能够为论文的问题解决和创新性提供支撑。此外,研究对象也开始注重特定人群、特定需求,总体以社会热点问题为导向,注重“以人为本”。总之,国内步行性研究由点到面、逐渐丰富和完善,多源数据下对不同城市、特定区域(如高密度住区、历史街区)、弱势群体等等进行更为细致的深入研究,或许预示着新的研究热点。

猜你喜欢
列表
山东航空新开航线列表
图形机器人
Python核心语法
学习运用列表法
PowerShell 如何管理SharePoint 列表项
Scratch算法练习
扩列吧
巧用列表法妙列方程组
列表“小策略”,突破循环“大难点”
列表法解分式方程问题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