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城市河道景观的角色转变

2022-06-27 01:56谢双双合肥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
建筑与文化 2022年6期
关键词:文脉韧性河道

文/谢双双 合肥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 硕士研究生

1 各发展阶段下人与城市河道景观的关系

城市河道是城市文明的起源地,是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载体与组成部分。城市河道作为城市公共空间中的线性景观形式,既是一条独特的风景线,又是生态景观、休现娱乐及生态旅游的重要景观承载面[1]。

在农业文明社会时期,人类对自然充满着深深的敬畏与崇拜,城乡聚落选址、城市水资源管理、城市形态等适应性景观体现了人适应水,呈适水而生状态,城市河道穿城而生,为人们提供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工业革命阶段,科技进步,大自然神秘面纱被揭开,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崇拜被他们的征服、利用自然之心所取代,人们开始忽略城市河道对人的生态价值,大力开发其生活、生产价值的背后是城市河道被垃圾、工业废水所填埋,而利用科技手段筑堤建坝、挖掘地下水、生态河道渠化等措施严重破坏了河流乃至河道景观的生态系统,生境破坏、生物多样性降低、河道环境恶化反之遏制了人们的生产、生活空间的进一步发展,源远流长的适水而生、城水相依的和谐关系被打破;工业革命结束后,人们开始重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以景观生态学为原理,借鉴昔日城水相依的水生态智慧,由此提出一系列生态理论与措施。在此背景下,人与河流、城水河道呈亲和、共存关系。

2 河道景观提升策略

通过思考如何转变过去城市化进程加快背景下河道“城市动脉”的角色,重构新时期高质量发展社会下人与河道景观间主客体关系,本文旨在基于对城市河道景观角色由“——-趣味游憩序列”“意识形态——场所文脉传承”三大途径,共同形成“人、城-河道空间”“河道-河道空间”“河道-河流海域空间”命运共同体关系,重塑往日河道景观“灰空间”局面,以期更好地适应于高质量发展社会①下城市及居民对公共空间品质的需求。

2.1 空间——韧性生态修复

城市河道在城市生态环境维护和改善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对河道生态景观空间进行规划不仅具有美化城市环境的功能,也承担着协助河道系统防洪排涝的重任。自“海绵城市”“生态文明”“弹性城市”等相关理念的提出后,相应地开展了一系列关于河流生态治理的措施以修复破碎化的生态系统来恢复河流空间自然的弹性适应力,但是当面对各种突如其来的自然和人为灾害,城市安全系统逐渐暴露出脆弱性,城市的生态安全问题严重制约着城市生存和可持续发展,为提高城市系统面对不确定性因素的抵御力、恢复力和适应力,“韧性城市”②概念应运而生[2]。在此,针对河道景观的一系列生态问题,构建人-河道景观-河流海域命运共同体关系,充分思考“河道-河流海域空间”“河道-人”“河道-城市基础设施空间”关系的基础上,故提出“斑块修补、蓝绿交织”“与水共舞、防灾减灾”“降噪减噪、桥绿共融”三大途径。

2.1.1 斑块修补、蓝绿交织

当前社会,城市高楼林立,城市居民向往“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意境。为促进宏观尺度上“斑块-廊道-基质”空间整体完整性,应将河道线性廊道空间中的局部因高速路桥、人为破坏等因素影响下的破损斑块及时修补,通过中观尺度“乔、灌、藤、草”空间以及微观尺度“花、果、茎、叶”的生态修复以净化水质[3],辅以游憩公共空间的建设,共同建造一处具有环境与民生协调统一、景观与生态高度融合、城市与自然和谐共生,载体在园,核心在民,既有景观的“高颜值”,又有生态的“高品质”的高质量河道景观空间。

(1)生态植草沟

植草沟即具有生态功能的植草沟,一般为依绿地或绿化带建设的浅沟,沟内种植草本植物,通过下渗,植物吸收、储存和过滤等原理净化和削减雨水径流的工程设施[4]。慢行游憩道边为减少雨水径流,利用植被、卵石、微地形形成凹槽以缓解地表径流,从而进行对雨水的储蓄及过滤。

表1 不同时期城市河道的角色与功能(表格来源:作者自绘)

图1 提升策略(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2)生态透水走廊

一方面减少地表径流,另一方面,通过下渗,收集储蓄雨水。

(3)人工湿地

人工湿地是基于湿地的特点,人工营造的模拟湿地功能的系统。人工湿地可以通过对污染物质的降解作用构建综生态系统,提升区域环境效益,同时,人工湿地作为海绵体的一部分,也同时发挥其生态效益。

(4)生态植被

多层次的植物配置不仅可以提高该区域的生物多样性,也为营造丰富多变的林冠线、林缘线提供条件。河道植物造景,利用水生和湿地植物净化水质,营造碧水蓝天的生态印象,采用乡土植物,构成的生态景观基底,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湿地和陆地生态景观。通过湿地植物、水生植物、近景林、背景林、疏林草地构建陆地和湿地生态基质[5]。生态河道边,湿生、水生植物为河道景观营造以及水污染治理提供了基础,形成了优美的水际线。

2.1.2 与水共舞、防灾减灾

为打造一处既具有生态游憩价值的城市河道空间,又具有极端气候背景下对灾害的防御、适应、恢复能力,不仅仅利用一系列生态海绵措施修补绿地斑块,打造蓝绿交织空间,同时也通过防灾避险空间的设置提高整个线性空间的防灾避险能力。

2.1.3 降噪减噪、桥绿共融

高速路以及高架桥的阻断为河道景观带来了噪音的污染,景观改造中,通过Revit 软件分析,对噪音影响范围较大的区域予以物理、生态化处理。除利用植物和地形进行降噪,在高架桥下适当悬挂垂直绿化、摆设小品构筑物也可降低噪音污染,而桥蹲上悬挂垂直绿化也促进了交通基础设施的生态化,更好地与绿色廊道融为一体,净化美化河道景观空间。

2.2 时间——趣味游憩序列

综合考虑河道原有的地质地形、水系空间,通过建筑小品设施辅以不同层次植物配置所呈现的空间性质体现“起始”“高潮”“过渡”“结尾”的空间序列,增加河道空间韵律感及趣味性。

2.2.1 起始

起始阶段作为空间序列的开篇,设置具有突出视觉标志软硬质景观以增强游览者的视觉吸引力。

2.2.2 高潮

河道空间的高潮段作为整体空间序列的重心,结合河道空间及高架桥设置桥底文化剧场、网红灯光步道、跳房子汀步、亲水阶段等,空间功能应满足各年龄段人们驻足、游憩、社交等功能,提高河道空间可玩性,增强空间动态感。

2.2.3 过渡

过渡段,在整个游赏故事序列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引入文化的因子,让人们在体验喧嚣的市井百态后漫步林间以细品场地历史文脉,增强当地文化认同感。

2.2.4 结尾

为体现结尾的幽静,辅以不同层次的水生植物,营造一处赋有自然野趣的生态化景观,而人工湿地的营造是韧性规划策略的又一体现。

2.3 意识形态——场所文脉传承

“生态”“游憩”韧性规划策略的实施促进着“人文”韧性策略的落实,三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以“古今相融,文脉传承”“风貌树立,场所感知”两大措施予以改造。

2.3.1 古今相融、文脉传承

充分挖掘河道及其周边场地物质与非物质文脉因子,保留修建场地历史古迹,尽可能还原场地建筑原真性,避免因城市化进程中粗放式推倒重建破坏其文脉印记。规划设计中,现代化小品设施结合历史印记,在古今碰撞之下,彰显当地文化自信。

2.3.2 风貌树立、场所感知

城市化快速发展,“千城一面”现象屡见不鲜,河道空间及场地中建筑小品、植物等应尽可能体现地域特色,避免城市空间均质化且缺乏特色,特色风貌及场所精神渐失等现象。除此之外,河道空间应注重与城市整体山水格局的关系,形成“山-河-湖-海”体系化格局,由点及面塑造空间特色风貌及场所精神。

结语

审视各阶段人与河道景观空间的关系,本文通过“空间——韧性生态修复”“时间——趣味游憩序列”“意识形态——场所文脉传承”社会高质量的发展,需要我们重新认识河流与自然、人工空间命运共同体的关系,重新审视全球气候变化、人们对高品质公共空间追求的背景下河流、河道空间与整个城市及市民的关系,需要我们重新找回河流、河道作为“城市静脉”所发挥的角色,该关系、角色的转变也从侧面契合当下新一轮国土规划空间改革关于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建设的思想,为推动各城市公共空间的高品质、高质量的建设,更好地适应高质量发展的社会提供一定理论借鉴。

注释:

①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基本特征就是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②“韧性”(resilience)一词源自拉丁文resilio,意为“弹回”。韧性最早被物理学家用来描述材料在外力作用下形变之后的复原能力。1973年,加拿大生态学家Holling首次将韧性概念引入到生态系统研究中,定义为“生态系统受到扰动后恢复到稳定状态的能力”。“韧性”的理念为破解这一难题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和规划视角。由此,“韧性城市”应运而生,并在全球掀起了韧性城市规划和实践的新浪潮。2016年,第三届联合国住房与可持续城市发展大会(人居Ⅲ)将倡导“城市的生态与韧性”作为新城市议程的核心内容之一。当前,一场城市安全的保卫战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韧性城市规划的理念和策略已被广泛地应用于气候变化应对和灾害风险管理等领域。梳理和总结相关研究和规划案例,可以看出韧性城市应具备的主要特征包括:多样性(Diversity)、冗余性(Redundancy)、鲁棒性(Robustness)、恢复力(Recovery)、适应性(Adaptation)、学习转化能力(Abilityto learn and translate)。

猜你喜欢
文脉韧性河道
强化粮食供应链韧性
二十四节气的历史文脉
关于河道治理及生态修复的思考
强化粮食供应链韧性
生态修复理念在河道水体治理中的应用
设计的文脉 第一季
设计的文脉 第一季
设计的文脉 第1季
河道底泥脱水固化处理处置技术的研究
房地产市场韧性犹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