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初中历史教学中历史地图的运用

2022-06-30 23:29乔义文
天津教育·中 2022年6期
关键词:知识点学科历史

乔义文

历史地图是史证史料,也是历史教学的工具之一。教师可适当地指导学生运用历史地图,并将它与其他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以此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历史学科是初中教学的重点内容,将历史地图应用于教学工作中,创新历史知识点的呈现方式,让学生通过识图读图的方式,挖掘历史事件和时间,这样既可以提高历史学习效率,又能优化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本文首先将分析历史教学的现状,然后探究历史地图教学的运用策略,推进历史教育发展。

一、历史地图的教学应用优势

初中时期的学生刚刚接触历史这一学科,对学科内容是存在探究欲的,但历史这一课程在文字上的平铺直叙与丰富的历史事迹,确实给学生学习带来了较大的压力。相较于语文学科的学习,历史学科在人文属性上较弱,其更具有历史使命感与责任感,在学习上若难以获得学生的历史认同,则变成了灌输式的教育。因此,在初中历史课堂上教师要进行教学创新,积极应用历史故事形成具有新意的课堂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使其融入历史故事,深刻解读历史学科内涵与意义。对初中历史而言,教学目的是让学生通过了解各时间点的历史事件,宏观掌握中国的发展史,提升历史文化素养。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过度强调知识的“灌输”,忽视了历史地图的教学作用,再加上课程形式的单一性、教学理念的滞后性,影响了历史教学质量,也不利于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历史地图与教材内容紧密结合,在课堂教学中如果以历史地图为依托,以教材为资源,在因图释疑、以图叙史的基础上信图求义,就能有效地落实课程标准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教育教学目标。因此,在新课标背景下,如何创新历史课堂,如何发挥历史地图的教学价值,成为初中历史教学改革的关键。

(一)丰富多样的内容,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目前,初中历史课本中包含了多种多样的历史地图,如《明朝疆域图》《郑和下西洋路线图》《淞沪会战示意图》《唐朝长安平面图》等,其中一些是交通路线图,一些是城市平面布局图。与课本中的文字描述相比,这些丰富有趣的历史地图更具吸引力。因此在历史教学课堂中,教师应合理运用历史地图,把历史课堂变得有趣起来,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是现阶段教育研究的重点和核心,只有对学习具备较高的参与兴趣和探究欲望,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才会主动探索、求证和分析,进而在不断探索分析的过程中养成相应的学习能力和学科思维。而历史地图的引入,可以让课堂教学内容在学生的眼中色彩更加鲜明,让学生更愿意学习历史,进而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当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有效调动之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更高,并且在不断提升的过程中不断成长,教师要高度关注和重视。

(二)形象直观的内容,能帮助学生理解知识

直观形象是地图的特征之一,历史地图也不例外。运用历史地图进行教学比较直观形象,初中历史教材中的地图主要有疆域图、地形图、路线图等。历史地图在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首先,充分运用各种历史地图,有助于学生形成明确的历史空间概念。地理位置、时间点、环境等都是历史地图中常见的信息,通过结合历史地图资料,可以帮助学生把历史知识点串联起来,涵盖各个历史事件的时间、内容、人物和影响,有助于学生系统化地掌握历史知识。历史地图是以点、线、面的组合以及与其他特定符号的配合来表述历史的,这对中学生来说,识图有较大的困难,这就需要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和历史地图内容,描绘创设具体可感的地貌特征和人文景观,使学生身临其境,置身其中,进而走进历史,最大限度地获取历史地图的信息,扩展历史认知空间,发展历史学科能力。同时,相比语言文字表达而言,地图上的信息更加直观明了,因而将历史地图应用到历史教学中,能降低历史知识理解和记忆的难度,有助于优化学生历史学习质量。

例如,在学习“中国红军长征示意图”时,路线和过程比较复杂,要弄清楚不太容易,此时教师不妨设计一个“重走长征路”的活动课,让学生自己动手收集有关红军长征的历史资料,并参照示意图绘制一幅“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路线图”,再把与长征有关的重要地点、战役、会议及重要历史事件写下来,这样不仅能使学生认识到中国革命的艰难和革命党人坚持不懈的斗争精神,还能促使学生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努力学习,为建设国家而奋斗,从而使学生在历史现象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理性思考,所获得的就不仅仅是历史知识了。

二、初中历史的教学现状和问题分析

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已经认识到历史地图的重要作用,也积极地在歷史教学过程中,尝试采用历史地图这一新颖的教学手段。但总体而言,在历史地图的运用过程中尚存在着以下方面的问题。

(一)教学理念滞后,忽视了学生学科兴趣的培养

教师习惯采用传统的历史教学方法, 教学环节守旧,缺乏创新。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历史教学的主要引导者,同时也是历史地图的倡导者,理应顺应新课改的要求,积极利用历史地图来创新历史教学方法。但现阶段,部分教师在历史教学过程中,仍习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甚至认为历史地图的运用反而容易分散学生注意力,造成历史课时延误等。同时,部分教师可能具有较高的历史教学能力和素养,但却缺乏对学生心理特征的掌握与分析,在教学过程中无法实现历史地图运用与学生认知心理以及兴趣的高度契合,这无疑影响着历史地图的运用成效。12~14岁的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懵懂期,对万事万物充满了好奇心,思想观、价值观也处于不断成熟的过程。在这个年龄段学习历史课程,既可以了解从古至今国家的发展史,又能通过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接触到更多的思想文化、精神理念,有助于引导学生健康、积极地成长。但受到升学机制的影响,当前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过度强调知识点的“灌输”,忽视了历史地图的教学作用,并且一味地让学生“死记硬背”考点,导致学生学习状态过于被动,历史课程学习质量也不理想。与此同时,长期采用“灌输式”教育,会限制学生的思维发展,消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非常不利于学科兴趣的培养,这对学生成长发展而言非常不利。

(二)教学形式单一,忽视了学生历史素养的培养

在新课标背景下,我国初中教育改革深入推进,初中历史教学也在不断创新,学科素养培养成为教学工作的新目标。但从历史教学实际情况来看,教学形式仍然是比较单一的,历史地图的教学方法过于生硬,达不到预期的教学质量,也难以满足学生多元化、个性化的需求。据调查,当前初中历史课堂中,“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仍然占据主导,学生缺少自主思考和探索的空间,且思维常常被教师牵着走,很难养成独立的思维判断能力。同时,因部分教师历史地图运用意识不足,没有把课程知识与地图信息关联起来,使历史地图失去了教育价值。即便运用了历史地图教学,也是简单略过的模式,實践教学效果不明显,也不利于学生识图读图能力、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

(三)学校缺乏对历史学科的重视

历史学科近些年在教育中的地位不断提高,但由于历史学科并不是学生的主要公共课程,考试所占的分数比例也不是足够大,因此部分学校没有对历史学科进行足够的重视,甚至很多时候学校并没有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进行历史课程的安排,其他课程严重占用了学生学习历史的时间。因此,历史学科在目前教育阶段面临着时间紧、教学任务重等多方面难题。很多时候,由于校方没有对历史学科给予足够的重视,所以相应的教学资源以及教学材料都没有及时地采购和下发到学生手中,学生学习资料的短缺,也是学生对历史学习产生抵触情绪的原因之一。学校决定实践教学展开过程中的课堂氛围,如果学校给予的关注和重视度相对较低,那么无论教师还是学生,对历史学习投入的主观能动性都会相对较弱,进而让历史教学陷入恶性循环,同时教师在资源开发、教学方法落实的过程中也会面临重重困境,影响教学所能达成的效益。

三、历史地图在初中历史教学的运用策略

(一)运用历史地图信息,降低历史学习难度

传统历史教学中,通篇都是理论知识的讲解,历史事件的时间、地点、起因等信息的梳理,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率和质量也受到不利影响。因此,在初中历史课堂中,教师应巧妙地利用历史地图进行教学,把抽象化、复杂化的历史知识直观形象地呈现出来,突破文字描述的局限性,降低历史知识点的理解难度,优化历史教学质量。例如,在学习“繁荣一时的隋唐”时,仅仅通过阅读课本教材,很难体会到隋唐时期的繁荣,学生无法直观地看到繁荣的景象。此时,教师便可以引入《隋唐疆域图》《隋唐大运河》,让学生了解隋唐的交通情况、地理位置、疆土面积等信息,再结合大运河的交通路线,探究纵贯南北大运河与隋唐繁荣之间的关系,探索大运河开通带来的积极影响。通过参考历史地图,学生可以清楚地掌握隋唐繁荣的原因,感受开凿大运河的重要价值,让学生体会到交通的重要性,有助于深化学生对隋唐时代的认识。由此看来,运用历史地图教学,既能锻炼学生读图识图的能力,优化历史知识教学质量,又能增添历史课堂趣味,让学生发现学习历史的趣味所在。

对初中阶段的教育,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树立学科自信,然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此之后才可以强调能力和思维的培育。如果历史学习在学生眼中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艰难任务,那么很多学生将会望而却步,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历史学习的魅力,让学生更愿意参与历史学习,教师就要合理地利用历史地图来有效地减少历史学习过程中面临的困境和问题,在此基础上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当学生更愿意主动地去探究历史、学习历史时,历史教学将会进入一个良性的循环。

(二)借助历史地图工具,整体把握历史知识

基于初中生思维能力、逻辑能力尚未成熟,所以初中历史教材知识点设计比较分散,通常是一个历史事件就是一章节的内容,虽然整体内容不多、难度不大,但学生无法将知识衔接起来,记忆知识点比较混乱,常常出现记错、记乱的现象。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借助历史地图工具,让学生宏观地去把握历史脉络,掌握各知识点之间的关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全局观,也能优化学生的历史知识体系。例如,在学习“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单元时,可以引入《耕获图》《货郎图》,展现南方地区繁荣的局面等,学生可以基于这些地图信息,学习宋代时期南方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态势,再引入《转轮排字图》《秋郊饮马图》,展现宋代期间文化艺术的发展。这样的方式,既能让学生从多角度了解宋代时期南方地区的发展情况,科学地把课时章节的知识联系起来,又充实了历史课堂内容。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全局观,有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历史知识,还培养了学生历史思维,有助于提升历史教学质量。

很多学生历史学习的效率和质量偏低,主要原因在于在学生的眼中,历史知识是分散的、零散的,需要死记硬背。而从学生本身的认知规律、学习能力来看,初中生并没有足够的能力和素养将这些零散的知识准确地背诵出来,因此常常会出现知识点混淆的情况。为此,教师要让学生逐渐了解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将知识梳理成体系。

(三)通过历史地图资料,优化学生历史素养

从学生成长的角度考虑,学习历史重点不在于背诵了多少知识,记住了哪些历史事件,而在于通过学习历史的过程,学会用历史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认识到当今幸福社会的来之不易,进而树立正确的历史观、荣辱观和是非观,增强学生的爱国意识和民族自信心。例如,在学习“民族大团结”课程时,可以引入《民族区域自治图》《青藏铁路线路图》,以这些地图资料为参照,展示我国56个民族的特色文化,结合多媒体教学工具,向学生展示真实的民族图片,让学生深刻认识我国多元的民族文化、服饰等。同时,布置社会调查任务,把学生分为多个调查小组,让学生去学校、公园调查,看看生活周边都有哪些少数民族的人,让他们讲讲自己民族的生活习俗。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历史思维,让学生从多角度分析历史,还能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新课程改革要求下,以历史地图为工具,开展初中历史教学工作,对培养学生历史学科兴趣、提高学生史证史料意识、优化学生历史学科素养都非常有用。通过分析地图信息内容,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历史事件,全面掌握历史知识,帮助学生建立系统化的知识体系,不仅能够有效确保教学质量,提升历史课堂效率,还能锻炼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进一步提升学生历史素养。

猜你喜欢
知识点学科历史
关于口罩 这10大知识点你必须知道
科学构建超学科STEAM课程
深入学科本质的深度学习——以“表内除法”为例
“超学科”来啦
知识点自测
新历史
“二次根式”复习精讲
科学分析,高效决策
学生获奖及学科竞赛
历史上的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