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意味的视觉形象:美术表现素养提升的凝聚点

2022-06-30 23:29何军
天津教育·中 2022年6期
关键词:意味质感营造

何军

创造有意味的视觉形象,是提升学生美术表现素养的有力抓手。为了创造更多的有意味的视觉形象,教师要鼓励学生在美术造型活动中进行二次创造,实现造型“生长”。可以通过追求韵味,打通二次创造的生长点;链接生活,开阔二次创造的视野;强化质感,渲染二次创造的氛围;营造空间,感悟二次创造的意境,从而提升学生的“美术表现”素养。

“美术表现”指运用传统与现代媒材、技术和美术语言创造视觉形象。“美术表现”素养是美术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之一,学生通过美术课程的学习,了解并运用传统与现代媒材、技术,结合美术语言,通过观察、想象、构思和表现等过程,创造有意味的视觉形象,表达自己的意图、思想和情感。

“有意味的视觉形象”通常具备“创新、趣味、生动、鲜活、符合学生年龄”等特点,是学生“美术表现”核心素养在造型活动中的具体体现。与“有意味的视觉形象”相对立的是“缺少观察、缺少想象、程式化表现、老气横秋、了无生趣”的视觉形象。提升学生的美术表现素养,美术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创造出“有意味的视觉形象”即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发现并指导学生对美术作业进行二次创造,表现有意味的视觉形象,实现造型“生长”是提升学生“美术表现”素养的重要策略。

下面笔者以苏少版美术教材相关内容为例,具体探讨在美术教学中运用二次创造,表现“有意味的视觉形象”,提升美术表现素养的策略。

一、追求韵味,打通二次创造的生长点,提升美术表现素养

英国艺术理论家克莱夫·贝尔在《艺术论》中提出了一个著名的美学观点即“有意味的形式”。贝尔的“有意味的形式”与中国古代的一些美学观点(如气韵生动)相似,线条与色彩的联系与结合,这些在审美意义具有美妙动人的形式,是贝尔对“有意味的形式”的一种定义,贝尔很明确地认为:审美情感为“有意味的形式”所激发,而“有意味的形式”则是各种艺术作品中线条、色彩等“形式因素”之特殊的结合。在中国古代,绘画又称为六法,其中的气韵生动、骨法用笔概括了绘画内容与形式的关系。追求“韵味”与贝尔的观点“有意味”不谋而合。

例如,教学“身边的物品”“耕牛·战马”“用心灵接触自然”“关注你我他”“水墨交融写青山”等造型表现课时,布置学生先进行造型初次临摹,再鼓励学生对造型进行有韵味的二次创造,用流动的线条、生动的造型表达个性化的创意,用“韵味”打通二次创造的生长点,提升美术表现素养。笔者梳理美术教学随堂作业,将学生初次临摹作业与二次创造作业进行比对,解析两组画面,从中体悟“生长”型作业蕴涵的韵味。

初次作业侧重传统临摹:临摹作为绘画基础训练的常规要求,也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但过分单纯依赖临摹会消磨学生对艺术形象鲜活的感受力。以“用心灵接触自然”一课为例,课堂练习临摹达·芬奇的《与西斯图合作的树的习作》,学生按照教材中的教学例图一板一眼地临摹,在粗大坚实的主干上逐步添加细细的枝干,把树的结构与造型塑造得中规中矩。可以说是临摹让学生真正理解了“树分四枝”的知识重点,同时又从大师的作品中深刻感悟到树的质感、体积、明暗的表现技法。但仅有临摹是不够的,临摹会让学生的作业千篇一律,难以实现“用心灵接触自然”的个性表达。这就需要教师带领学生走进校园或自然,用自己的眼睛观察、发现、写生树木的变化之美:春天吐出的嫩枝、秋天落叶的枯黄等。写生自然让学生体悟到:原来每一棵树都有着自己独有的个性。有了“临摹大师的树+写生自然的树”的铺垫,作业也就有了实现二次创造的可能。二次创造则侧重表现“树”的韵味:初次的临摹让学生对树的造型有了基本的掌握,为二次创造奠定了“生长”的基础。教师鼓励学生运用独特的视角,发挥联想率性大胆地表达“你心中的树”,造型上不一定要十分准确,但要突出趣味与韵味,要给人耳目一新之感。正是画面没有了“画得像不像”的保守束缚,造型活动变得相对宽松自由,从“大师的树”到“眼中的树”再到“心中的树”,创作的真情实感催生出一定的思想内涵,作品就有了感人的生命韵味。

值得注意的是,美术教学作为一门艺术类学科,在实践教学展开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关注学生能力和素养的成长和提升,更需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观看事物的角度和在观看完事物后内心的想法往往会有不同的呈现,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采用一套标准则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和成长,为此教师需引入渐进教学,首先让学生通过临摹的方式掌握绘画的技巧和方法,然后在作品中融入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让学生的绘画作品可以更好地凸显学生的个人特色和个人观点,为自己的绘画作品注入生机和活力,这不仅有助于学生的个性化成长,也给予了一定的探索空间和发挥空间,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绘画兴趣和创造兴趣,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而教师在这个过程需关注和重视的则是不应以自己的角度或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专业素养给予学生过多的干涉或设置过多的规则限制学生的观点和看法,相反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创造,让学生学会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勇于表达自己、展现自己,进而让学生学会赋予作品独特的生命力和灵魂特质。

二、链接生活,开阔二次创造的视野,提升美术表现素养

国产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上映后引起观众的强烈共鸣,特别吸引人的是动画片中哪吒的形象设计得与众不同——丑丑的烟熏妆,可谓突出了“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另类设计。新版哪吒形象前后共设计了百余稿,最终才被导演敲定,其身上体现了当前现实生活中大人眼中所谓“顽劣”孩童的影子,但又不止于“顽劣”——他的身上还有如“是魔是仙,我自己决定”等很多可贵品质,是与生活链接的“有意味的视觉形象”的典型代表。生活化教学是现阶段时代实践教学展开过程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法,通过生活情境的构建以及生活内容的融入可以让学生的共情能力进一步提高,进而更快更好地了解教师所讲述的内容阐述的观点传输的技巧。美术课堂的造型活动与当前的时代生活相链接,开阔学生二次创造的视野,从而提升其美术表现素养。例如,教学“变迁的家园”,教师注重挖掘家乡的建筑古迹,学习内容巧妙融合南京溧水山凹村的农家乐旅游文化资源,突显学生生活特色。导入环节以尝试绘画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互动点评迅速点燃学生共同参与学习的兴趣,营造轻松的课堂气氛;在视频短片中感受新旧建筑的变迁,在唐诗《回乡偶书》的诵读中,点出“家”的意义,升华爱家情怀;学生跟随教师的镜头一起探访家乡的“百子堂”“探花牌坊”等老建筑,从中体悟山凹村“马头墙、粉墙黛瓦”等古色古香的建筑文化特色,深刻理解其中蕴涵的激励学子求进的思想内涵;向艺术家学习创作方法,从画家经典作品中提炼出风景画的艺术表現元素,感悟速写艺术的形式美;作业实践环节分层设计两次作业,从初次的特写镜头向二次的大场景构图转换,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理解家园写生的构图方式,符合初中生的认知规律,易于消化吸收,逐步实现从“初步学习”到“深度学习”的递进;作业展评环节生生互评,关注作业中“桃花源”古村落高低错落、疏密有致的节奏美与秩序美;拓展环节关注生活与时俱进,以爱国主义影片《我和我的家乡》剪辑片段,进一步延伸对家对国的深情热爱。与生活链接、与时代接轨,提高美术表现素养,进而提高文化理解素养,坚定传统文化自信,收获美术核心素养发展的愉悦。

例如,学习“最亲近的家具”一课,发动学生到生活中寻找身边简便易得的材料,以物选材,将废旧物品变身艺术品装点生活,实现变废为宝“二次创造”的审美大逆袭,感受化腐朽为神奇的魅力,如此链接生活综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既是开阔视野提升美术表现素养,也是培育学生高阶思维、塑造自信心的过程。

总之,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教师在美术教学展开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培养学生的绘画技巧和绘画能力,更需要培养学生的绘画思维和绘画习惯,将美术教学与生活充分连接,一方面有助于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让学生认识到美术学习的作用和影响,认识到生活处处有美术,进而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观念,另外一方面培养学生的习惯和态度,让学生在生活中也学会发现美术同时更能利用美术思维和审美情趣来观看一些生活现象并且学会应用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进行美术创作,进而有效地打破艺术教育的时间和空间限制,让学生在课余时间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艺术创作。

三、强化质感,渲染二次创造的氛围,提升美术表现素养

艺术作品中的造型所呈现出的质感,是画家运用创作技巧表现的“艺术质感”,它是一种综合了光影、色泽、肌理、质地、情感等形式美要素的“复合式审美感受”,已不单单是真实物体原有的质感了。这种“复合式审美感受”与作品表现的主题内容是融为一体的,不能简单将其独立剥离游离出整体画面之外。在美术造型活动中需要有意强化这种“艺术质感”,以达到突出作品主题思想、渲染氛围、提升美术表现素养的目的。

例如,教学“画家笔下的质感”时,教师在课堂开始环节引导学生赏析名家作品中的造型特点,由感性到理性逐层深入了解质感。王迎春、杨力舟的水墨国画《太行铁壁》,画面中将朱德、彭德怀、邓小平、太行山老百姓等人物造型与太行山峰合二为一,表达军民携手并肩作战、毅如高山铁壁般的豪迈士气不可战胜。这里表现的人物质感已超越人物原有的真实质感,强化为审美的“艺术质感”——人即山、山即人、人山皆铁壁;在技法传授环节,采用讲解与示范相结合的方式,便于学生学习领悟技法;在创作实践环节,布置学生观察实物表现质感,做到了眼中有物、质存于物、学以致用。先尝试表现石块、断枝、羽毛、苹果、钢笔等物体“天然”的质感,接着进行质感表达的二次创造,在画面中适当进行氛围的营造,如“冬天的断枝”“星空中飞舞的羽毛”“跌落中的苹果”“手中紧攥的钢笔”,赋予其生命的创意,体验画面质感与主题表达、情感表现之间的内在联系。

因此,教师在艺术教育展开的过程中需关注画面的质感,培养学生学会用正确的方法技巧观看艺术作品,并且在自己创作的过程中学会应用这些技巧对自身作品做出相应的优化和改良,艺术不仅需要创造,更需要借鉴和参考,而很多艺术大家的绘画作品可以给学生带来启迪和帮助,教师则要给学生传递艺术观摩的钥匙,让学生了解如何有效地观赏艺术作品,如何有效地分析艺术作品,在自己创作的过程中也会更加关注如何有效地凸显画面的质感,让自己的艺术作品呈现得更具高级感。

四、营造空间,感悟二次创造的意境,提升美术表现素养

“理解和运用不同的空间形态,是美术表现的基础。”北宋郭熙在《林泉高致集》中提出营造空间“三远法”理论,即中国山水画作品在艺术空间处理上有平远、高远、深远三种方式。其作品《早春图》从前山窥后山,就是深远空间营造的代表性作品;隋代展子虔的《游春图》运用了平远的空间营造方法,在这幅保存最早的山水画作中,作者从近山到远山,山体渐远渐小,营造咫尺千里的艺术空间;被誉为“宋画第一”的宋代范宽《溪山行旅图》则运用高远的空间营造方法,从山脚看到山顶,山体顶天立地,为世人呈现出北方山水雄浑高大沉稳厚重的意境。在山水画的造型表现教学中需着重强调空间营造,感悟二次创造的意境,提升美术表现素养。

例如,教学“水墨改画”时, 教师在创作实践环节巧借谭维维以音乐演绎的北朝民歌《敕勒歌》,带领学生感悟山水画意境,营造北国茫茫草原的意象空间,提升美术表现素养。“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在谭维维连绵不断、苍凉浑厚的高音长音中,学生打开联想与思维创意,脑海浮现策马奔腾草原的深远空间,用水墨手段表现《敕勒歌》的山水意境。学生课堂创作的山水画“敕勒川”有墨色浓淡的变化,有计白当黑的留白,更有意境空间的营造,可谓美术与诗歌、音乐共舞,意境与空间互生,传统与现代融合,实现经典流传的二次创造。

简言之,意境是中国山水画的灵魂,意境离不开空间的营造。在中国画教学中,需要教师采用多样手段和多种视角引导学生感悟、理解、掌握空间营造的方法,在灵活自由的散点透视中,形成空间意识,创造出有意味的视觉形象。

五、結语

综上所述,“现代社会需要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美术造型活动中追求韵味、链接生活、强化质感、营造空间,实现二次创造,创造有意味的视觉形象,是提升学生美术表现素养的有效策略。

注:本文为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乡村中小学美术‘裸课’教学能力培养研究”(课题编号:B-a/2020/02/15)的阶段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意味质感营造
诚心为“侨” 营造“家”温暖
印章的意味
美的意味
美丽可持续
层叠荷叶边
Colorful you
浓郁质感色来袭 这个秋冬有色可循
轻盈雅墨
Chinese Architecture Meets Globalization
名人读《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