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构建小学美术创新课堂

2022-06-30 23:29赵艳枝
天津教育·中 2022年6期
关键词:美术核心素养

赵艳枝

在当今,“核心素养”一词已经成为各界广泛关注的焦点,小学美术教师应通过以核心素养为理念的创新型教学,营造一个真正“以生为本”的新型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这对学生想象力、创造力、实践操作能力及鉴赏能力的培养极具意义。本文运用文献分析法、归纳总结法,探究了核心素养下小学美术创新课堂的构建策略。研究发现,美术教师要立足教学实践,着手构筑基于核心素养的美术创新型教学课堂。

在国家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发展的教育背景下,各种美术创新型教学模式竞相涌现,为美术学科教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同时对美术教育的未来也充满期许。与此同时,在教育体制改革的背景下,国家对小学生的文化素质越来越重视,开展了以小学美术课为核心的能力培养类课程,致力于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这就要求美术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不断完善自己,勇于尝试各种新型的教学方法。与此同时,美术教育工作者也应沉心静气地去思考,能否把美术素质教育的“灵魂”真切有效地应用到该学科常态课活动中。那么,如何构建一个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小学美术创新型教学课堂,就成为大部分美术教师需要探索和实践的问题。

一、基于核心素养构建小学美术创新课堂的重要性

审美情趣是核心素养九大要素之一,美术是小学阶段必修的一门艺术类课程,在培养学生审美鉴赏能力、艺术素养等方面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为了让学生在美术学科中感悟学科魅力,教师应让其了解文化内涵并同时形成一个自身良好的思维习惯及价值观。基于核心素养的美术教学关注于如何让学生的审美体验更具有丰富性,但要以学生个体对美术感知能力的强弱与自身的兴趣爱好等为基础。学生在美术学习中可以通过丰富的情感体验来扩充知识技能,教师应从多层次、不同渠道将核心素养教学进行有效推进,让学生在个性化学习中锻炼创新实践能力,通过美术教学增强其审美鉴赏能力。

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潜移默化地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在美術教学中拥有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提升。如何培养学生美术素养,应成为当前美术教师不可逃避的教学难题。想要提升小学美术教学的成效,就要符合学生内心实际需求与能力,利用小学美术课堂实践和课外拓展等方式,深度挖掘学生对美术鉴赏的兴趣、爱好,打破美术与实际生活中的藩篱,正视美术学科的学习价值,为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基于核心素养下构建小学美术创新课堂的重要意义

(一)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提高审美能力

小学阶段是教育的基础阶段,在开展小学美术教学的过程中,基于核心素养来进行创新可以使更多的小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活动,促进审美能力的提高。由于年龄比较小,小学生的心智处于启蒙发展的阶段,他们在面对新事物的时候难以有效辨别是非。教师通过课堂创新的形式对小学生进行积极引导,可以帮助他们明辨是非。

与此同时,小学生对外界的事物会表现出较强的好奇心,通过创新课堂的构建,教师可以将美术教学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利用学生的好奇心使他们参与课堂,使其在生活中更好地感受美术的魅力。通过这种方式,小学生能对美术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在这个基础上实现知识视野的开阔,同时可以更为细心地观察生活,这为核心素养的培养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促进个性化发展

作为一门艺术类的学科,美术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在开展美术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创新课堂的构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这个基础上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引导小学生发挥想象力,并将这种想象力转化为创新能力,在这个基础上实现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和提升。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小学生欣赏古今中外的美术作品,在这个过程中使他们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念,提高审美能力。还可以引导小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创作的形式实现思维的发展,使学生的想象力变得更为具体,这有利于学生个性化的发展。除此之外,在基于创新课堂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这样能基于生活化的教学手段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三、基于核心素养下小学美术创新课堂构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比较单一

当前,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很多学校和教师仍然受到应试教学理念的影响,将应试作为教学活动开展的唯一标准。在这样的背景下,由于小学美术课堂并不属于应试的学科,因此并没有受到重视。在创新课堂构建的过程中所使用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教学的内容也过于陈旧,学生难以接触最新的美术知识。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小学生的成长环境已经发生了变化,他们的兴趣点也发生了改变,传统教材内容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在美术课堂上,很多教师仍然采用陈旧的教学材料开展教学活动,并依据教材组织活动。在这个过程中采用的方法以口头传授为主,实践类的活动比较少,这导致美术课程难以发挥实际效果,对小学生审美水平的提升造成了不良影响。

(二)美术教师的专业素养有待提升

在美术学科建设的过程中,很多美术教师的专业素养比较低,在核心素养的视域下难以实现课堂创新的目标。很多学校在对师资力量进行培养的过程中,关注的主要是教师的绘画技术,对他们的教学能力不够关注,这导致很多教师虽然在美术方面有较高的造诣,但是没有采取合理的手段将这些知识传授给学生。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群体的专业素养有待提高。除此之外,部分教师所采取的教学手段缺乏新意,并没有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组织教学活动,而只是凭借个人经验,存在“重技轻道”的问题,这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也是不利的。在课堂创新的过程中,教师注重的是对学生绘画技巧的培养,忽视了美育,这对学生创新意识的提升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也带来了不良影响。

四、核心素养下构建小学美术创新课堂的有效策略

(一)以生为本,激发学习兴趣

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对教学创新的同时,也要对师生之间的关系进行改善,要建立一个以学生为教学主体,教师为引导、辅助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美术教学中自行进行探索,通过自身对知识的理解与思考,在教师的辅助引导下解决学习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这样,在自行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对所掌握的知识的理解会更加深刻,也更能激起求知欲,对美术的学习产生兴趣,在自行思考、探索中完成学习,使自行学习的能力有所增强。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应摒弃传统教学“机械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通过自行学习完成学习任务。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意识,根据其学情进行正面评价,让学生在教师的激励下加强主动学习与思考的能力,通过自身努力完成美术学习内容。例如,在讲授“色彩的明度”时,教师先让学生自行阅读教材学习内容,与教材的作品相结合进行理解,自己动手调配色彩的深浅变化,体验不同色彩的明度所表达的不同感觉。在学生完成自行学习后,教师可以抛出一些问题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进行检验。如教师利用多媒体投放一张自己拍摄有关蓝天的照片,“同学们,在大家的印象中云彩都是白色的,那么让我们看看照片上的云彩颜色相同吗?说说你们的发现吧”。当问题抛出后,对那些勇于回答问题的学生,教师应及时给予鼓励及表扬,让其在轻松活跃的教学中来增强自身对学习的积极性,使所有的注意力及精力都投入美术的学习。

现阶段的教育强调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教师一切教学方法的选择和教学内容的确定,都要以学生为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学生的主体特征,找到学生的主体规律,只有这样,才可以实现因材施教,让教育的针对性、科学性和有效性进一步提升。教师要引起关注和重视,认识到学生在教育工作落实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主体感受,通过教师的评价,教学方法的调整,让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进一步拉近,进而有效提高教学的影响和所能达成的效益。

(二)应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丰富教学内容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新信息技术的优势充实教学内容,这样不但能有效使学生对美术知识的学习产生兴趣,还能将教学形式变得更多元化,更具趣味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在使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创设情境的背景下,教师用投放出的图片对学生进行导入,把其注意力全部吸引到教学内容中,让学生始终可以保持一种良好的学习状态。教师还可通过多媒体技术将知识进行延伸,丰富教学内容,促进美术教学高质量、高效率地实现。例如,在学习“十二生肖”时,教师在上课前先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十二生肖的图片,将其注意力引向课堂,并讲授关于十二生肖的一些故事。比如,“同学们,知道生肖是什么意思吗?你们的属相都是什么呀?大家知道今年是什么年吗”等诸多问题,通过这些有趣的问题让学生对该教学内容产生兴趣,引起思考。当学生都了解有关生肖的知识后,教师开始讲授如何用彩泥塑造自己喜欢的生肖。在制作过程中,学生通过运用彩泥、卡纸、剪刀、胶水或双面胶等工具,增强动手实践造作能力,最终制作出一件件生动、新颖、独特的泥塑作品。

核心素养的培育不仅集中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更在于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状态。科学有效的教学课堂构建要从更综合、全面的角度作出相应的考量和分析,而教学内容作为教学工作实践落实过程中的重要基础和前提,将决定课堂教学的具体走向以及教学工作在实践落实过程中所能达成的效益和影响。教师要有效地利用信息技术,在实践教学展开的过程中引入更多的视频资源、音频资源和图片资源,以此为中心让课堂教学开展得更灵活,更具趣味性,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加强学生的理解,开阔学生的视野,让美术教学在实践落实的过程中所能达到的效益和影响最佳。

(三)渗透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

文化自信是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欣赏、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美术教师在教学中要对教材内容的文化精髓进行深入挖掘,在讲授美术知识时要通过文化视角诠释民族艺术特色,让学生真正感悟美术作品所带来的艺术魅力,实现传统文化素养的渗透。但是在美术课堂上进行传统文化素养的渗透时,不能只是单一的“机械式”讲解,而应为学生创设一个优秀传统文化情境,让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产生强烈的兴趣,从而实现文化育人的目的。例如,在学习美术鉴赏课“国宝—秦始皇兵马俑”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来展示秦兵马俑的遗址鸟瞰图,并播放有关的背景音乐,让学生在背景音乐的熏陶作用下欣赏这宏伟震撼的歷史遗留文化,感受雕塑艺术与美术绘画之间的异曲同工之妙,同时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民族文化的自信心。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对对兵马俑的分类、细节进行讲解,引导学生以“兵马俑”为主题进行绘画,由此唤醒学生对国家珍贵文物的爱惜之情。教师应找准时机以“兵马俑”为着手点,在绘画中传递历史文化与民族精神,打破现实文化与传统文化之间的藩篱,实现美术核心素养的融合衔接,开阔学生文化视野。

渗透优秀传统文化是十分必要的,小学生正处于思想观念树立的关键阶段,在该阶段强化优秀传统文化传输,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观念态度和思想认知。此外,优秀传统文化也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扩充学生的知识储备,而有了大量的知识储备作为基础和依托,之后学生在美术鉴赏过程中将更有着力点,分析得也更深入。这是一个良性循环,教师要引起关注和重视,找到教学内容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的契合点,引入更多的优秀传统文化。

(四)与劳动教育相结合,创新美术课堂

热爱劳动是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培育其积极的劳动精神,全面提高学生的劳动素养意义重大。为此,我校非常重视学生的劳动教育,开辟了专门的劳动基地,开发了劳动教育校本教材。作者结合“小麦的一生”课程,把学生每个阶段对小麦的观察与实践以及劳动收获的喜悦形成新颖的绘画课堂,如“我和小麦共成长”“小麦拔节真有趣”“丰收的喜悦”等,学生用绘画等各种表现形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美术课堂作业,收到了意想不到的学习效果。这种与实际生活贴近的美术课堂学生更喜欢,这样的创新课堂既巧妙地达成了课程目标,又使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了全面提高。

总而言之,要想打造一个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美术创新课堂,教师要深刻理解核心素养的主要内容和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以创新的教学理念设计教学内容,丰富美术教学的多元化教学形式,使学生在主动探索中掌握美术知识,提高欣赏能力,促进美术思维的发展,形成健康的审美价值取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美术核心素养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美术篇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
中国美术馆百年美术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