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儒”人物中“仁”的精神

2022-06-30 02:29刘一洁
民族文汇 2022年36期
关键词:和而不同

摘 要:儒家派别所影响的不止是文化,更能侧面塑造一个人的素质与品德。电视剧《觉醒年代》以知识分子这一视角进行叙述,将时间定格在新旧文化、儒家文化与西方文化交叉的十字路口,所讲述的人物故事与历史进程均或多或少的折射出儒家文化精神精髓与当代“仁”学思想的真实观照。

关键词:仁、恭、义、忠、和而不同、尊儒

一、研究问题的提出

提到《觉醒年代》中的传统儒家代表人物,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张长礼叔侄那种思想守旧的政客,眼中无国家前途,只有自己的利益,他们守的不是儒家文化,而是传统社会中的个人身份。另一类是辜鸿铭、黄侃、刘师培等文化復古派,特点是对传统文化的高度自信,是对中国千年文化的尊重与信心,他们认为老祖宗留下的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比如儒家义理、文言文。

有趣的是,在这样一个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年代,出现了几位“反儒”的代表人物。学术界多将他们掀起的运动冠上“打倒孔家店”的称号,但他们骨子里早已养成了儒家文化的厚重人格,并不是真的反儒、反孔,严格意义来讲,他们对传统文化所做出的批判性主张并没有涉及仁学思想

二、“仁”的含义

孔子率先提出“仁”的思想,并将它最终确立为儒家的核心思想。在《论语》中,提到“仁”的地方有 58 章,“仁”字出现了 109次。仁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孔子及世人认为一切美好的品德都包含在仁中。[1]仁的内涵可以概括为两点:一是仁人,即仁义之人,有宽厚之德,仁爱之心。二是爱人,即泛爱,博施,具有普遍的人类之爱。归根结底就是,仁者爱人。总体来说,《觉醒年代》的几位主人公,都以博大宽厚的胸怀来爱护祖国与民众,这都是仁的具体表现形式。

三、关于“仁”的精神的四大表现

(一)“仁”的精神:恭

“恭”即“恭则不晦”,主要指为人谦恭,虚心礼让,不自满,以恭敬的礼节对待所有人。蔡元培,中国近代革命家、教育家、政治家,这样一个伟人,曾三顾茅庐请陈独秀担任北大文科学长。前两次,陈独秀均婉拒了蔡元培的好意,但当他第三次到访时,陈独秀已备好热茶,短暂交谈之后,作揖鞠躬,礼成事成。

“恭”,在剧中体现的尤为明显。鲁迅深知时局难改,不愿“出山”,但因为敬重蔡元培先生,左右思量后同意来北大教书。保守派代表辜鸿铭因为敬重蔡元培,愿意同“死对头”——陈独秀等新文化派代表,“舌战”英国使团。胡适因为尊敬陈独秀,即使新文化运动发展到了后期,两人思想上出现严重分歧,但仍尊重他的意见。两人虽在思想道路上渐行渐远,但胡适始终尊重他的“恩师”。

(二)“仁”的精神:义

陈独秀对待胡适有如兄长之待小弟,在第一次接到胡适关于白话文的投稿时,便赞不绝口,十分爱惜胡适的才华,大赞后生可畏,可以说陈独秀给予了胡适莫大的帮助。在此之后,胡适尤其注重两人的情义。陈独秀一生命运多舛,先后八次被通缉,五次被捕。每次被捕,胡适都全力参与营救,他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关系,让陈独秀不是尽快走出了监狱,就是减轻了最终的判处结果。陈独秀待审期间,胡适特意发表《陈独秀与文学革命》的演说,高度赞扬他在新文化运动中的巨大功绩和一往无前的革命精神,更对他结合文学革命从事政治革命的实绩做出肯定评价。正是由于胡适等人的四处奔波,设法营救,才使陈独秀免于军法审判,交由普通法庭审理。

(三)“仁”的精神:忠

忠,抛开君臣关系,儒学中的忠是尽己为人,归纳为一般社会性道德观念,具有真诚、正直的含义,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不考虑回报。

在《觉醒年代》剧中,陈家满门忠烈。陈独秀之子,陈延年与陈乔年奉命归国,虽身处一南一北,但兄弟俩共同在为中国革命披肝沥胆。不久,蒋介石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大批共产党员和工农群众惨遭杀害。但陈延年为了党的工作,不顾个人安危,毅然从武汉“逆行”来到上海。后因叛徒出卖,被关押进了监狱。为从陈延年嘴里获得中共的核心秘密,敌人对陈延年严刑拷打,结果一无所获。因宣称“革命者只有站着死,决不跪下!”陈延年被凶残的刽子手们一拥而上,丧心病狂地将其乱刀砍死,情景惨不忍睹。牺牲时,年仅29岁。陈延年牺牲不到一年,因叛徒告密,陈乔年也不幸被捕。被关押期间,敌人同样对陈乔年使用了各种酷刑,但他始终咬紧牙关,使敌人的阴谋一次次受挫。

剧中的李大钊,用尽毕生忠诚于中国革命、中国革命。在军阀的残暴统治和北方的革命形势转入低潮的情况下,为保存和壮大革命的力量,他不顾个人安危,始终坚守阵地,领导北方革命。被捕入狱后,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李大钊坚守信仰,坚贞不屈,最终慷慨就义。李大钊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自己心中的信仰和正义,就像他书写的“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一样,把自己所有的一切都交给了祖国,奉献给了人民,用自己的铁肩担起在中国传播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真理的重任以及救中国人民于水火的民族大义。[2]

(四)“仁”的精神:和而不同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因为君子心胸坦荡、虚怀若谷、有容人之量,在生活中往往能求同存异和平忍让,与人和谐相处。

剧中人物多是文人墨客,他们虽道路不同,但都在寻求救国之道。李陈胡三人的友情如是,北大学者之间亦如是。在陈独秀离开北大时,辜鸿铭、黄侃等人来送,虽然依旧称他的刊物为不伦不类的杂志,甚至称之曰不可救药,但言语之间都饱含着离别的不舍与美好的祝愿。

君子和而不同,是这部剧所体现的另一层深刻的意义,它完美诠释了何为君子之交。这两个新旧文化阵营的交锋: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钱玄同等新文化代表者;辜鸿铭,黄侃,刘师培等复古派代表者,两派相争,常常唇枪舌剑,激烈无比,但是他们互相尊重,实事求是,对彼此的才华,学识更是敬佩有加,不存在人身攻击,恶意诽谤等小人行径。君子之风,为人敬佩。最后,新文化运动三剑客前期携手同行,并肩战斗,后期虽观点各异,各奔东西,但依旧惺惺相惜,为人敬佩。信仰虽异,友情笃深,这场新文化运动,却对中国的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影响,所谓君子和而不同。

四、关于新文化运动的“反儒”误区

第一,“反儒”言论,是将重点放在破坏礼法、破坏旧伦理,批判的层次始终停留在物质层面和制度层面,对儒家的理论层面,如仁,义,心,性等问题几乎没有涉及。这种情况表明,五四、新文化运动所反对的是礼教不是儒学。

第二,新文化派从未否定儒家学说的历史价值,反对的是用宗法社會封建时代的道德来支配现代社会。

第三,新文化派的“反儒”言论大都针对当时尊孔复辟的逆流而发,具有鲜明的现实色彩,反对的是被大小军阀所利用的儒家思想。

第四,新文化派即使在态度最为激烈的时候,也总是反复申明自己并不是真的反对孔子和儒学。[4]在剧中,曾经不止一次提到陈独秀对于新文化运动反对儒学的认识:“中国旧学,是世界学术中的一部分;儒家孔学,是中国旧学中的一部分;孔教三纲,是孔学中的一部分,甚至是很小的一部分。对于孔学本分之内的价值存在,我们并不反对,我们反对将一部分中的一部分的一部分的孔教三纲尊为道统,我们也反对将全体的全体的全体的中国旧学都一起踩在脚下,说得分文不值。”

新文化派不反儒,反对封建礼教,新文化运动对封建礼教的批判意义极大,它消极的反对儒家的躯壳,积极启发儒家的真精神,从这个意义上讲,它是儒学思想发展的一个巨大转机。

五、“反儒”的同时更应该“尊儒”

1988 年,75位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在巴黎发表的联合宣言,呼吁全世界:“如果人类要在 21世纪生存下来,必须回到2500 多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为什么现代还应该提倡儒家文化?因为儒家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核心,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基石。任何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传承,放弃自己的文化传承就必然沦为其他民族的附庸甚至奴隶,就像辜鸿铭先生等人,他们虽多被看之为迂腐、封建的顽固派,但他们骨子里的文化自信,让他们不愿意放弃中华民族的千年传统。他们身上流传的不仅是中华民族的血脉,更是中华文化的风骨。

洞察整个社会,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但精神方面却大不如人意,“拜金主义” “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腐蚀着我们的心灵,使一些人无视道德、无视法律。[1]而儒家义理在现代社会的各个领域起着重要作用,它的用途就是帮助我们发现现代社会存在的问题,并引导解决。比如,只有坚持以人民为根本的仁学才有百姓的安居乐业;只有承认人的差异尊重人的个性才是正确的管理和教育方式;只有按照天下一体的儒家思想把自己视为世界的一部分,进行改革开放才能有社会的进步;只有按照儒学的“安富济贫”政策才能解决贫富问题……

儒学义理的推动作用不在表面,而是在社会根源,不仅要认同它,更要将它践行在心中。儒家文化值得我们传承,但不否认的是,这其中仍存在糟粕,如封建迷信,繁杂的礼教制度,我们应其糟粕,留其精华。这样跟着时代的步伐传承,才是最有意义的。

参考文献

[1]张爱春,王胜.孔子的仁学思想浅析[J].现代职业教育,2021(40):78-79.

[2]杨栋彬.论李大钊精神的基本内涵[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21,43(02):1-6

[3]欧阳军喜.五四新文化运动与儒学: 误解及其他[J].历史研究,1999(03):42-56.

作者简介:刘一洁,女,汉族。研究方向:历史资源与文化产业。

猜你喜欢
和而不同
浅析艺术设计中传统文化价值
和而不同视阈的城市品牌建设研究
追寻“和而不同”的文化轨迹
天下兼相爱则治
“和而不同”的美好婚姻
中华文化中的全球治理之道
时代发展下的词汇意义流变
谈判要追求“和而不同”
谈判要追求“和而不同”
我们这样讲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