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工业大学学报》(2016-2020年)学术影响力分析

2022-06-30 09:52
湖北工业大学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办刊学报次数

裴 琴

(湖北工业大学期刊社, 湖北 武汉 430068)

《湖北工业大学学报》(以下简称“学报”)是湖北省教育厅主管,湖北工业大学主办的综合性科技学术期刊。其前身《湖北工学院学报》创刊于1986年,1990年由原国家科委核准为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季刊,2003年起改为双月刊。到2020年第6期已经出版170期。创刊以来,陆续被国内数家检索刊物收录,并由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社、北京大学图书馆、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四家权威机构认定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

从创刊至今,学报已走过35年。在多年的办刊实践中,学报一直坚持为湖北工业大学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科研工作服务的办刊宗旨,力求在推动湖北省经济、社会,尤其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建设绿色生态环境方面有所作为。为回顾学报发展历史、了解学报近年来的发展态势,以学报近5年(2016-2020年)所刊论文为样本,以CNKI数据库中的数据为统计对象,对学报近5年的载文量、学科分布、基金项目资助、影响因子、下载量、被引量等方面的情况进行了统计和分析。通过研究和分析,为进一步提高其办刊质量和学术影响力、明确学报发展方向提供参考。

需要说明的是,知网每年10月统计前一年的影响因子数据,如2021年10月公布数据为2020年的数据。因此这里近5年的数据为2016-2020年的数据。

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在CNKI数据库中,精确检索相关数据,对近5年间《湖北工业大学学报》可被引文献进行统计和分析。将时间范围设为“2016.01.01-2020.12.31”,文献来源设为“湖北工业大学学报”,共获取文献样本837篇。依托中国知网引文数据库的统计平台,主要运用统计学、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所得数据进行定量与定性分析。

2 载文统计分析

2.1 载文量

载文量是指某一期刊在一定时期内所刊载的论文数量。学报2016-2020年载文量见表1。5年间学报共出版正刊30期,载文量837篇,3600页,平均载文量27.90篇/期,篇均页数4.30页/篇。

表1 学报2016-2020载文量

由表1可知,学报近5年载文量总体相对稳定,呈逐年稳步下降趋势。与此同时,篇均页数呈逐年上升趋势。论文篇幅的适当增加有利于论文的深度表达,学报轻数量、重质量的趋势逐渐明显,这与近年来学报重视论文学术水平和写作质量的要求相一致。

2.2 学科分布

《湖北工业大学学报》一直坚持以湖北工业大学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科研工作服务为办刊宗旨。力求在推动湖北省经济、社会,尤其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建设绿色生态环境方面有所作为。因刊号限制,目前为文理合刊,其中1、2、4、5期为自然科学版,3、6期为社会科学版。2004年之前,作为自然科学期刊(刊号后辍是T),学报每期最后1到2篇偶尔发社科论文。2005年学校决定,停发社科论文,一心一意办好自然科学版的学报。2009年,出于多方考虑,恢复文理合刊(综合类期刊,刊号后辍改为Z),每年固定第3、6期发表社科论文。

由于学科交叉和细分,经过统计确定5年间刊发论文涉及不同学科113个,刊发文献涉及面广,体现了综合性学术刊物的特色[1]。学报2016-2020年载文位居前列的学科分布见图1。

图 1 学报2016-2020年载文学科分布图

由图1可以看出,学报2016-2020年载文涉及到工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艺术学、教育学等多个门类的多门学科。其中工学占绝对多数,建筑科学与工程、电力工业、计算机软件及应用、自动化技术、公路与水路运输这5个学科的论文在近5年一直处于领先,这与学校工科院校的身份相吻合。

另外,特别关注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类2016-2020年的载文量分别为2篇、2篇、3篇、4篇、7篇(2021年为9篇)。可以看出,2020年以后思政类的稿件较前几年有较大幅度提升。2020年1月,教育部公布《新时代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规定》,指出“高等学校应当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科研成果学术阵地建设,……,相关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要设立思政课研究栏目。”[2]根据教育部及学校相关要求,学报及时响应,按照上级精神对刊发内容作出调整,提高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政类文章刊发的数量和比例。

2.3 基金产文统计

刊载省部级以上基金项目资助论文所占的比例也是衡量期刊学术水平的重要指标。基金资助论文往往是该学科领域内前沿或热点问题的研究成果。一般而言,期刊刊载基金论文的总量越多,期刊的学术影响力越大[3]。这里对学报省部级以上基金产文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2016-2020年,学报发表论文中,基金产文共计449篇,占比53.64%。由图2可知,在载文量逐年下降的基础上,近5年基金产文占比呈稳步上升趋势。排名前12的基金产文见图3,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产文150篇,占基金产文总量的33.41%。

图 2 学报2016-2020年国家级和省部级基金产文情况

图3 学报2016-2020年论文基金分布(图片来源:CNKI)

学报刊载基金资助论文的比例逐年升高,一是与湖北工业大学近几年科研水平的提升有直接关系;二是学报主动吸纳基金资助论文的结果。学报近年来在办刊条件十分有限的情况下,力求突破自身发展的瓶颈,根据本校专业设置及学科优势,积极组织优秀稿源,努力提高期刊的学术质量。

3 学术影响力分析

3.1 影响因子

影响因子是测度期刊的学术水平乃至论文质量的重要指标[4]。一般来说,影响因子越高,期刊的影响力就越大。影响因子是以年为单位进行计算的。根据CNKI每年发布的《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统计数据,学报近五年影响因子分别为0.282、0.343、0.363、0.382、0.48(图4)。

图 4 学报2016-2020年复合影响因子变化趋势

从图4可以看出,学报近5年影响因子呈稳步上升趋势,其中最近的2020年较前一年提升幅度高达25.65%。可见,学报在近5年的发展中,

学术影响力持续稳步地提升。

3.2 被引次数

被引次数是指该篇论文发表后,截至目前被其他论文在参考文献中引用的次数。被引次数可以显示该论文被使用和受重视的程度,是衡量论文学术水平的标志之一。学报2016-2020年被引的论文篇数为621篇,被引论文占论文总数的74.19%,总被引1997次,篇均被引次数为3.22次。621篇被引论文中,被重要期刊引用的论文有158篇,其中被核心期刊引用147篇,被EI刊引用14篇,被CSSCI刊引用16篇,被CSCD刊引用68篇。

从出版年份来看,2016年被引论文数为142篇,2017年131篇,2018年142篇,2019年121篇,2020年86篇。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由于论文的扩散和受关注有一个时间过程,论文被引与论文刊载时间长短有一定正相关关系,通常刊载年份近的被引次数会相对较少,因此暂不能准确反映其学术影响情况。为此,选取2016-2020年被引次数排名前12的论文(表2)。不难看出,高被引论文中计算机、土建相关学科的论文占绝大多数,其中陈磊、刘伟的《基于RSSI的测距优化和三边定位算法研究》被引次数最高,达20次。

表2 学报2016-2020年高被引论文排名

3.3 下载次数

下载次数也是反映论文学术影响力和受关注度的指标之一。同样,论文下载也与论文刊载时间长短正相关,刊载时间越久远的论文累计被下载的次数相对越高;反之,论文刊载时间越近,累计被下载就相对较低。为此,选取2016-2020年下载次数排名前12的论文(表3)。由表3可知,高下载次数论文以经济管理类论文为多。其中刘洋、徐欣的《我国投资银行业务现状及发展策略》下载次数高达1791次,排在第一位。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出版的陈红军、曾旗的《<共产党宣言>中的阶级斗争思想及其当代价值》,出版时间不算长,但下载次数已达1550次,居第二。由此也可见,优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文章有较高的关注度。

表3 学报2016-2020年高下载次数论文排名

另外,根据CNKI数据,统计了学报2016-2020年发文量前10的学科被引频次及下载频次情况(表4)。从中可以看出,发文量前十的学科中,建筑科学与工程、自动化技术、金融、企业经济等学科的论文篇均被引频次较高,而篇均下载频次较高的主要集中在金融、企业经济、外国语言文字、中国语言文字等学科。

表4 学报2016-2020年发文前10学科的被引频次及下载频次统计

4 结束语

对《湖北工业大学学报》2016-2020年5年间所发论文进行了多角度统计分析,从相关数据看,5年间,学报轻数量、重质量的趋势逐渐显现,基金资助论文比例逐年上升,影响因子有明显提升,说明学报的学术影响力不断增大。同时,学报“为湖北工业大学教学科研服务”的办刊理念越来越清晰,论文的刊载情况以及被引频次、下载频次等大致反映了学校学科建设的特点和优势。为进一步提升期刊质量,学报未来的发展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争取文理分刊,走专业化发展道路。从期刊行业自身的发展规律看,专业化发展是提升期刊影响力的必由之路。现有的学报文理合刊状况,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很少见。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之下,还是要争取实现自然科学版和人文社科版的分刊,努力向专业化的方向迈进。

2)服务教学科研,彰显学科特色。学报在服务学校教学科研,特别是研究生教学科研上,作出了较大的贡献。今后,学报应进一步明确定位,围绕学校的学科发展方向办刊。考虑围绕“绿色工业”,按照学校重点发展方向设置栏目。突出重点,彰显学校绿色工业学科特色的同时,形成学报自身的办刊特色。

3)争取优质论文,提升办刊质量。受科研评价标准的影响,很大一部分校内高质量的教师论文流失。在客观条件有限的情况下,编辑们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掌握学校科研动态,主动与专家、学术带头人联系,争取优质稿源,提高论文的学术质量和学报的学术水平。

4)增加编辑力量,优化队伍结构。编辑是期刊的核心力量。我校学报编辑人数空缺较大,人员结构老龄化严重(2名专职编辑年龄分别为58岁、55岁),不利于开展工作,亟需引入新鲜血液,最好是具有理工科专业背景的年轻编辑,促进学报的可持续性发展。

5)进一步提升信息化水平。学报于2019年11月正式上线采编系统。两年以来运行良好,实现全学科、全过程运行,极大提高了稿件的处理速度和办公效率,特别是在疫情常态化背景下发挥了重要作用。后续将进一步提升学报信息化水平,探索数字化办刊,为作者和读者服好务。

另外,在《教育部社科司2022年工作要点》中,再次强调:“重点支持高校学报开设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和思政教学研究专栏”,对学报后续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阵地建设和意识形态阵地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也是学报今后努力的方向之一。

猜你喜欢
办刊学报次数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空气动力学学报》征稿简则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最后才吃梨
俄罗斯是全球阅兵次数最多的国家吗?
全省首届少儿期刊办刊经验交流会在长沙召开
“办刊育人”理念的探索与实践
如何在IMS网络中计算呼叫接通率
重要预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