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双减”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落实减负提质探究

2022-07-01 23:29林小馨
民族文汇 2022年37期
关键词:减负提质小学语文课堂双减

林小馨

摘 要:传统的教育方式为了提高教学质量预留大量的课后作业和参加一系列的课外辅导班,不但对学生的学习压力造成严重的影响,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也非常不利,所以提出了双减政策,减少不必要的课后作业和课外辅导班的培训。在此情况下,语文教学就需要贯彻减负增质的策略,在减轻学生的负担的同时提高授课质量,促进学生未来有效发展。

关键词:“双减”政策;小学语文课堂;减负提质;教学策略

引言

在“双减”的总体背景之中,对教师有了新的定位和标准,教师的眼光和教学措施不能仅仅拘泥于以往的教学模式中,对学生的整体思维性发展是具有封闭性的,使得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变得复杂化和生硬化,依照着新背景中氛围影响,教师开始了语文教学减负提质的路径探究,给学生提供了很大的发挥空间以及自主性,对学生的成长过程减轻了负担和压力,进而促进课堂效率的快速提升。

一、情境搭建,增强课堂灵活性

小学语文的教学内容涵盖十分广泛,综合性极强,其中包含了大量的故事与诗歌等内容,十分适合小学生的天性。可以利用情境搭建真切的感受文章内容,这也是提升课堂质量的有效形式。比如,在《坐井观天》的教学中,为了让小学生能够有效的理解其中的教学内容,保证教学的质量,教师采用创设情境来展开教学,让学生在情境的帮助下快速的理解所学内容。如:教师利用一些较大的纸板做成一个圆筒当作“井”,在旁边放一把椅子当作“井口”,随后,让一名小学生熟读课文内容并扮演“青蛙”进入到“井”中,并让另外一个小学生同样熟读课文并站在椅子上扮演“小鸟”,以此来完成情境的模拟,最后让扮演“青蛙”的学生描述一下自己对“青蛙”的理解与认识,另一名“小鸟”也同样如此,然后,让其他小学生也简单的体会一下“青蛙”与“小鸟”的感受。

二、融合现代教学技术,提高课堂有效性

现阶段的语文教学还是以用语言和板书的方式进行教学,学生无法真实的理解古诗词真正的含义和作者想要表达的内容,因此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可以对运用现代化技术的教学方式,增添教学的趣味,提升教学质量,让语文中的知识通过影像、音乐等声音表达出来,从而达到提质的目的。比如,在学习《从军行》诗词时,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将盛唐时期的景象和边塞的景象以视频的方式展现出来,让学生感受到盛唐时期主要城市的繁华和边塞的荒凉形成鲜明的对比,然后可以根据诗词的最后两句感受到将士们热爱祖国的精神,和将士们不打败敌人发誓不回还的精神,通过视频的形式让学生能够了解盛唐时期的历史背景,并从中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内容。在学习诗词的过程中也感受到艰苦的环境下将士们还能保持着舍小我保大国的爱国精神。

三、创新授课模式,提升课堂趣味性

想要实现“减负提质”,需要對陈旧的小学语文教学方式进行创新,实施趣味教学的方式,减少学生的心理负担。教师要避免传统的知识讲解,而是设置趣味性的教学设计,吸引学生的自主参与。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心理逻辑和知识逻辑相互结合,让学生在趣味体验中,完成对知识逻辑的建构学习。例如在《小英雄雨来》的教学中,可以将文本内容的学习转变为故事剧目的表演。通过角色还原与对文章内容的细致剖析,给与学生沉浸式的角色体验学习,让学生对于文本内容的学习,不再是孤立的刻板记忆。而是通过听读说演的情境还原,为学生构建完善的逻辑知识认知。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学习,不再是枯燥的课堂知识记忆,而是以内在兴趣为驱动的趣味表演体验。在趣味教学结束之后,鼓励学生通过情境表演的形象认知,立足主题知识概念,围绕情境故事的逻辑发展,整合文本结构要素,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思维导图,进而使学生在欢乐的课堂氛围中进行高效学习。

四、拓展教学思路,保障教学效果

若想保证课堂质量,就要拓展教学思路,丰富教学方法,以多元趣味的教学手段吸引学生关注,集中学生注意力,构建双向互动的现代化语文课堂。一节成功的语文课堂需要教师正确的引导和学生积极的配合,两者缺一不可,教师要通过丰富教学方法来实现这一目标,改变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刻板印象。比如,在《愚公移山》这一课教学之后,教师要充分发挥中国古代神话故事趣味性的优势,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角色扮演任务,展开想象力和创造力,丰富故事内容和情节,让人物形象更加丰满。通过亲身参与的方式走入文本深处,体会主人公的思想行为和心理活动,与作者产生共鸣,体会作者想要通过此篇神话故事阐述的道理。

五、优化作业设计,实现减负不减质

减负的理念不是单纯减轻作业量,而是要求教师要摒弃机械的、低效的作业,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既减轻了负担,还能增强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思维。因此,改善作业形式,注重实践性作业,有利于实现减负增效的目标。以往的作业形式以抄写、默写、背诵为主,往往会引起学生的厌烦情绪。在双减背景下教师要优化作业设计,为每一个学习层次的学生设计最适合的作业内容,让学生在作业完成的过程中能够找到学习的自信。同时,教师也可以改变作业布置思路,多布置一些复述、开放形式的作业。比如,在开展《纸船和风筝》教学之前,可以让学生在课后制作纸船与风筝,并在纸船上写下自己的愿望,在课堂中进行相互交换,以此种形式与课文内容进行融合,有助于学生感受文章的中心思想,也更容易理解,降低学习难度,保证课堂的高效性。除此之外,教师还要丰富作业形式,作业不仅仅可以是一些书面的练习,还可以是一些实践活动。比如教师可以通过主题教学,让学生录一段小的视频,或者是让学生根据这个主题进行创作。通过这两种形式,让学生更好的体悟到这个主题所要传达的内涵与理念。

结束语

总体而言,在“双减”的背景中,教师要遵循其学生发展特性,不能盲目的局限于陈旧模式中的教学手段,教师要以新的观念和思想来应对教育背景下的进程发展,尤其是针对减负提质的策略研究,教师要充分发挥其优势性,重视此方面的影响,才能够推动小学语文教育的发展路程,让学生从策略中获取新的收获和感知,使得教师语文的课堂效率有了明显的提升和增加。

参考文献

[1]马艳春.“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有效落实减负提质的路径探析[J].新课程,2022(21):8-9.

[2]周艳.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增效减负”的策略[J].江西教育,2022(16):58-59.

[3]蒋秀琴.“双减”背景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策略[J].新课程,2022(18):8-9.

猜你喜欢
减负提质小学语文课堂双减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智慧型小学语文课堂创设思路与教学方式研究
课堂教学的“催化剂”
心灵之窗
转变教学行为 落实“减负提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