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全育人”视角下计算机类专业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研究

2022-07-01 01:59张楼
装备维修技术 2022年7期
关键词:三全育人专业课专业课程

摘  要:随着“课程思政”这一教育理念的提出和不断深化,是新时代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政教育的工作的的客观要求,也是全面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在此背景下,高职院校作为育人的主阵地,应以课程思政为切入点,实现“三全育人”目标,培养出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在“三全育人”视角下思考和审视课程思政建设情况,积极探索专业课课程思政建设,有效推动专业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使“三全育人”落实到工作实处,对于提高育人质量,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三全育人一线教师课程思政实践研究

“课程思政”是以学校所有教育教学活动和课程为载体,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到“三全育人”过程中的一种理念。课程思政强调以课程为渠道,在学科中渗透思政教育,将思政元素融入到教学体系中,结合到具体的教学科目中,实现知识导向和价值引领相结合的协同育人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随着这一思想的提出,高校一线教师越来越意识到思想政治教育不再仅仅是思想政治理论教师的责任,而成为全体高校教师的共同责任,围绕这一共识,课程思政建设已成为国内高校重点研究内容。

一、“三全育人”视角下一线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研究目的

全面推进一线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在“三全育人”视角下,发掘专业课特色思政教育元素,制定专业课教学目标,实施课程思政全方位课程改革,拓宽课程思政教学手段,发挥好每门课的育人作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组建教学团队,对相应课程,集体研讨,深度挖掘思政元素,融入教学中,积极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做好总结成果,形成范式,努力打造专业课课程思政典型案例,以“课程思政”为导向做好师资队伍建设。

二、创新课程思政教育模式,提升课程思政育人的实效性。

以“三全育人”视角下一线教师开展“思政元素”挖掘与融入课程思政教育相应研究。积极探索计算机类课程思政工作体系,以计算机类课程作为依托,专业课程内容体系作为主线,专业教师作为主导,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构建思想政治理论、综合素养提升、专业课程三位一体的课程思政教育机制,修订基于课程思政的计算机类专业课程内容,在专业技能培养上融合思政育人。挖掘专业课蕴含的思政元素,准确把握住了本专业的专业育人点,深挖专业中的思政元素,对学生进行思政化教育,教学设计重点阐述专业知识与思政、育人元素的融合及课堂教学的整体设计,老师结合案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而在领悟中不断学习和成长。搭建多种课程思政实施模式,创新课程思政实现路径。教师讲课过程中通过讨论法、案例分析法、任务驱动法以及项目化教学等方法提高课堂效果。将精品在线课程和课程思政有机融合,实现线上线下双向育人,建设计算机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库,整合相关课程的课程思政优质教案、相关教学视频、案例等资源。以“课程思政”为导向的师资队伍建设研究,组建教学团队,对相应课程,集体研讨,抓出思政点,融入教学中,做好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努力打造计算机类专业课程思政典型案例。建立课程思政质量评价体系,重点考核思政元素的融入时机及关联度,评价课堂教学的参与度,课程思政育人的实效性。

三、构建三位一体的课程思政教育机制

专业课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构建,构建思想政治理论、综合素养提升、专业课程三位一体的课程思政教育机制,修订专业课程内容,在专业技能培养上融合思政育人,需要设计出新的课程思政内容,解决好“最后一公里”有效措施。在“三全育人”视角下,发掘专业课特色思政教育元素,制定专业课教学目标,拓展教学内容深度和广度,从而发挥好课堂育人的主渠道功能,这也是本课题中应解决的关键问题。专业课课程思政教学实施路径构建,创新教学方式,在转变“三全育人”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同时,不断创新教学手段的改革。课程思政建设要拓宽教学手段,有效推进课程思政教育融合,推动思政教学活动有效开展,可促使一线教师对课程思政的重视和管理。多年来,我们着重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研究,当然这是非常重要的。只是我们可以把眼光放得更宽,把教育教学建立在更加广阔的立德树人背景之上,对提升育人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一线教师应该对课程思政更加重视,加强创新教学设计,将其内化在课程设计、实施的各个环节中,真正做到润物细无声,实现专业课程也能全过程育人。这也是研究上的重点和难点。

四、创新载体将课程思政融入计算机类课程教学中

在“三全育人”视角下,发掘专业课特色思政教育元素,制定专业课教学目标,课程思政,设计先行,拓展教学内容深度和广度,实施“课程思政”全方位课程改革。通过“微手段”+思政元素+教学内容的方法将互联网+课程思政紧密结合,综合运用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延伸课堂思政。深挖思政融入点,使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将其内化在课程设计、实施的各个环节中,真正做到润物细无声,实现专业课程也能全过程育人。组建教学团队,对相应课程,集体研讨,抓出思政点,融入教学中,做好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建设计算机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库,努力打造计算机类专业课程思政典型案例,实现教学资源的交流与共享。

五、课程思政有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课程思政体系建设对建设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至关重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培养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结合专业研究课程思政典型案例及课程资源,可为职业院校的同类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提供理论依据。培养什么样的人,是教育的首要任务,课程思政是将课堂作为育人主渠道,实现专业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效结合,培养学生探索未知、追求真理、勇攀科学高峰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培养更多又红又专大国工匠,为社会输送高质量专业人才。大力推广课程思政建设先进经验和做法,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将课程思政教学典型案例与在线精品课建设融合,实现教学资源的交流与共享,拓宽应用辐射范围。

参考文献

[1]高职计算机专业在“三全育人”理念下课程思政融入的探討[J].卢喜朋,黄美益.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9(06)

[2]基于“三全育人”理念实施课程思政路径探析[J].杨健.教育教学论坛.2020(48)

[3]计算机基础课程中实施“课程思政”的有效路径研究[J].崔天明.数码世界.2020(11)

[4]计算机基础课程思政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研究[J]. 王志红,齐丽莉,刘卉. 数码世界. 2020(12)

[5]计算机基础课程中实施课程思政的路径研究[J].罗倬.福建电脑.2020(10)

本论文是辽宁建筑职业学院2021年度校级科研项目(职业教育研究类)JZXYJYKT-202102《“三全育人”视角下一线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张楼(1982—),男,汉族,辽宁辽阳人,工程硕士,辽宁建筑职业学院,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计算机、信息技术

猜你喜欢
三全育人专业课专业课程
网络工程专业课程中的“双创”教育与实践
“问题解决”教学模式与专业课程思政的融合实践探究
“立德树人”理念下动画专业课程思政教育进课堂的思考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的模具专业课教学探索与实践
英语笔记
高职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制约因素浅论
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工科专业优良学风途径研究
“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教师课外育人长效机制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