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后东南亚殖民当局对华侨教育的压制与华侨抗争

2022-07-01 05:30陈奕平
八桂侨刊 2022年2期
关键词:殖民华侨东南亚

王 岚 陈奕平

(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华侨华人研究院,广东 广州 510632)

在近代东南亚华侨教育史中,西方殖民者的态度是影响华侨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学人研究的重要对象。民国时期就已有华侨杂志和社会调查关注殖民当局对华侨教育的影响,包括近代东南亚地区的华侨教育概况、殖民地教育及殖民政府对华教的政策演变等诸多方面,这些社会调查和原始述评是关于东南亚殖民教育政策的宝贵资料,但尚不构成系统的分析①早期的相关研究成果有:李文海主编:《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从编·华侨卷》,福建教育出版社,2009 年版;朱敬先:《华侨教育》,台湾中华书局,1973 年版;孝胥:《东南亚实地调查录》,商务印书馆,1918 年版;《荷印华侨教育鉴》,南洋荷属华侨学务总会,1926 年;吴体仁:《南洋各属之教育制度》,商务印书馆印行,1938 年版;刘士木,钱鹤等:《华侨教育论文集》,国立暨南大学南洋文化事业部印行,1929 年;梁绍文:《东南亚旅行漫记》,新文丰出版公司印行,1982 年版;钱鹤编:《东南亚华侨学校之调查与统计》,暨南大学东南亚文化事业部,民国十九年初版;(荷)凡登·波须著,费振东译:《荷属东印度概论》,商务印书馆,1938 年版;邝国祥编:《槟城散记》,星洲世界书局有限公司印行,1958 年版;等等。。而目前,学界对近代东南亚各殖民当局华侨教育政策的研究多集中于时代背景、政策实施原因、内容及其对当地华侨教育发展的影响等方面,而有关华侨对殖民者压制华侨教育的抗争及其效果的关注有所不足②相关研究成果有:陈国华:《先驱者的脚印——海外华人教育三百年(1690-1990)》,加拿大:Royal Kingsway Inc,1992 年版;(马来西亚)郑良树:《新马战前的华文教育》,载《马来西亚、新加坡华人文化论丛》,新加坡东南亚学会,1986 年版;Yung Yuet-Hing,Contributions of the Chinese to Education in the Straits Settlements and the Federated Malay Sates 1900—1941,Kuala Lumpur:University of Malaya,1967;柯嘉逊:《马来西亚华教奋斗史》,马来西亚华校董事联合会总会,1999 年版;Philip Loh Fook Seng,Seeds of Separation:Educational Policy in Malay 1874-1940,Kuala Lumpur: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5;周聿峨:《东南亚华文教育》,暨南大学出版社,1996 年版;别必亮:《承传与创新:近代华侨教育研究》,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年;叶舒,徐华炳:《教育与社会的互动:印度尼西亚华文学校经费来源探析(1901—1966)》,《八桂侨刊》2019 年第4 期;周南京:《印度尼西亚泗水华文教育的历史沿革》,《八桂侨刊》2003 年第1 期;王琛发:《陈新政与钟乐臣的忧患岁月:马来亚华人反抗〈1920 年学校注册法令〉一百年祭》,《闽台文化研究》2020 年第3 期;庄国土:《从民族主义到爱国主义:1911—1941 年间东南亚华侨对中国认同的变化》,《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 年第4 期;等等。。

20 世纪初期,东南亚华侨教育获得了迅猛发展,而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以英、荷、法为代表的西方殖民者惊愕于华侨教育的快速发展,并采取了压制政策。面对压制,东南亚华侨团结起来,通过抗争保住了华侨教育的果实,并成功维护了华侨教育的存续。基于上述既有文献的不足,本文将以一战后英荷法殖民当局对华侨教育的压制及华侨抗争为分析对象,关注压制政策的内容,并分析该政策激起华侨一众反抗的缘由、方式、效果及其对20 世纪20—30 年代华侨教育获得持续发展的意义。

一、一战前后东南亚华侨教育的发展概况

1912 年民国成立后,大力改革旧制,提倡新学制。东南亚华侨对此积极响应,开办新式侨校,华侨教育迈入了新的历史发展阶段。至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夕,无论是东南亚侨居地的华侨教育,抑或东南亚华侨教育与中国本土的跨国互动都保持着良好的发展态势。

(一)东南亚的华侨教育发展

东南亚的华侨教育,即华侨在东南亚侨居当地开办的、专供华侨子弟就读的教育学堂(或机构)。辛亥革命后,华侨日渐觉悟,且知教育事业之重要。尽管经济困难,东南亚华侨仍尽力维持侨校存续,使得侨校和侨生数量不断增加。至一战结束,在东南亚英属、荷属及法属等地共新增华侨学校98 所。

表1 1912—1918 年东南亚英荷法殖民地华校增长概况

就数量而言,东南亚各地的华校以英属地区增长最多,荷属其次,法属及美属地区有少量增长。除数量增势外,东南亚各地的华侨教育发展还呈现出以下特点:第一,各埠华侨“学堂”多改称为“学校”,新式学校渐成主流。第二,学校多设于各会馆内,由当地侨领或教育热心人士创办维持,办学经费以募捐为主。第三,董事部为学校最高行政机关,下设校长、总理以及教职员。第四,女子教育应运而起,如:槟城璧如女校、务本女校、毓南女校、星洲侨英女校、星洲南华女校、菲律宾华侨女校等在东南亚各埠开办。第五,实用主义教育(或职业教育)兴起,菲律宾怡朗乙种商业学校、棉兰华商学校女子部以及星洲东南亚工商补习学校等职业学校先后创设①1916 年,吉隆坡尊孔学校将该校高等小学改办为商业班,为马来亚的华侨学校重视实用教育、培养华侨商业人才起到了良好示范。此后,马来亚和新加坡的华侨学校相继效仿,在校内开设职业实习教育。如:柔佛新山宽柔学校附设五七公司;吉隆坡坤成女校开设职业学习、怡保育才学校附设学生贩卖部等。参看陈国华:《先驱者的脚印——海外华人教育三百年(1690—1990)》,加拿大:Royal Kingsway Inc,1992 年版,第130—131 页。。

华侨学校数量增长的同时,华侨教育机关的创建也随即提上日程,荷属华侨率先掀起筹建华侨“教育总机关”的激烈讨论。“久处同一艰危之境,而犹无同一之图存教育”,1906 年8 月,荷印华侨学务总会应运成立,“坚贞蒙难,崛起于素若散沙之华侨教育界中,发奋有为,意者南中华侨教育,其将由此勇猛精进,大方光明矣”②荷属华侨学务总会编:《荷印华侨教育鉴》,荷属华侨学务总会编辑委员会,1928 年版,第67 页。,该机构当即成为当地有力的华侨教育机关。在东南亚其他地区,类似荷印华侨学务总会这样的华侨教育领导机构也相继成立,如:法罗南华侨学务总会(1913 年)、英属华侨学务总会(1914 年)、菲律宾华侨教育会(1914 年)、缅甸华侨学务总会(1915 年)等。这些机构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以往东南亚华侨教育各自为政的局面,为华侨教育实现统一发展和组织管理开启了新局面。

(二)东南亚华侨教育与中国本土的跨国互动

除华社自身的活力外,东南亚华侨教育的发展也得益于中国政府的助推。北洋政府上台后,奉行“移”“殖”“保”“育”的侨务宗旨。其中,“育”即华侨教育,是保侨的桥梁,也是建侨的基础,足见政府对华侨教育的重视①周尚:《战后华侨教育》,《教育杂志》第三十二卷第一号,第96 页。。

落实到政策层面,北洋政府扶植华侨教育发展的措施有:第一,建立华侨教育视导管理制度。1915 年,高登鲤、梁家义二人受北洋政府派遣,首次以驻外视察员身份赴海外视察侨教②二人后在泗水期间与振文学校教员产生意见分歧,不得已折返中国。此后的1916 年、1917 年及1919 年,奉命到东南亚调查华侨教育情形的北京政府官员还有熊理、黄炎培和林鼎华等人。。1913 年北洋政府颁发《教育部公布领事经理华侨学务规程令》,首次明确驻外领事对海外华侨教育的视导管理职责③该法令共八条,明确规定了领事对海外华侨教育的职责。如:向华侨学校宣达教育法令;处理华侨学务上之纷争;必要时向各学校表达意见,指导改良;处理华侨学生回国就学事项;考核小学校教员及负责褒奖各学校教职员等事宜。参见《教育部公布领事经理华侨学务规程令》,载《中华民国教育新法令(第六册)》,商务印书馆出版,出版年代不详,第35—36 页。。第二,出台侨民子弟回国就学的政策。1914 年2 月,北洋政府颁布《侨民子弟回国就学规程》,明确回国侨生的年龄限制、保送流程及选拔录取方式等,该规程也是近代中国首部针对归国侨生教育的规定④该规程规定:回国就学的侨生年龄需在15 岁以上,在各居留地华侨学校毕业后由各地领事官酌加试验后保送;国内各学校对侨生在试验成绩所差十分以内从宽录取;为国语未甚熟练之取录学生设立国语补习班等。《教育部公布侨民子弟回国就学规程令》,载《中华民国教育新法令(第六册)》,商务印书馆出版,出版年代不详,第60—61 页。。第三,制定华侨兴学奖励机制。1914 年的《捐资兴学褒奖条例》规定,“凡是以私财在国外创立学校或捐助学校,培育侨民子弟之华侨,都可向各驻在领事开列事实表册详请褒奖;对以私财创办或捐助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宣讲所的,也可准照前项办理及以捐资金额多少给予不同等级褒奖。”⑤福建省档案馆编:《福建华侨档案史料(下)》,档案出版社,1990 年版,第1351—1352 页。

表2 北洋政府时期的华侨教育法规

北洋政府的相关措施还是富有成效的。1918 年《教育部公布全国华侨教育状况》显示,海外华校所受捐助不断增长,且以月捐居多。1917 年,荷属学务总会总理陈显源因贡献突出,获得由北洋政府授予的三等嘉禾奖章和“菁莪赞化”匾额。1919 年,又有淡目、安班澜及三宝垄的中华学校等40 余名华侨校董(或校长)同样获得奖励⑥黄昆章:《印度尼西亚华文教育发展史》,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年版,第45 页。。这一时期,华侨办学十分积极,东南亚及国内的侨校数量明显增多。在荷属东印度地区,1919年已有侨校215 所,学生15 948 人⑦《荷印华侨教育鉴》,荷属华侨学务总会编辑委员会编,1928 年版,第376、408 页。。在英属地区,至1920 年,马来联邦有侨校181 间;海峡殖民地有313间⑧[马来西亚]郑良树:《新马战前的华文教育》,载《马来西亚、新加坡华人文化论丛》,新加坡东南亚学会,1986 年版,第95 页。。1918 年,缅甸有侨校达70 余所。国内侨乡的侨校数量也有增长,梅州中学(1912 年)、东山中学(1913年)、晋元中学(1914 年)、泉州华侨女子公学(1917 年)、集美学校(1918 年)、厦门双十中学(1919 年)等相继开办。1918 年,暨南学堂正式复办,更名为“国立暨南学堂”。该年3 月,该校就接收了来自英、荷属的东南亚侨生共计53 名;至9 月暨南学校开学典礼,时有侨生共70 人①吴学谦:《百年暨南史(1906—2006)》,暨南大学出版社2006 年版,第16-17 页。。

民国成立后的10 年内,东南亚华侨兴学风气渐浓,并与中国政府建立了良好的教育互动,总体呈现振兴发展的趋势。

二、一战后英荷法殖民者对华侨教育的压制

华侨教育发展的突飞猛进,是东南亚殖民政府始料未及的,也标志着殖民政府早期想要与侨校竞争华侨生源以推行殖民同化政策的企图破产。1919 年五四运动爆发后,学生爱国浪潮在东南亚华侨社会高涨,令东南亚的殖民者歧视华侨教育日甚,英、荷、法属东南亚殖民政府决定对当地的华侨教育施以政策压制。

(一)英国殖民者对华侨教育的压制政策②英国殖民者针对东南亚华侨教育的压制政策主要集中于海峡殖民地、马来联邦地区,至于其在东南亚的其他属地,如英属缅甸地区,或被英国殖民者认为华侨教育进展不突出或对殖民利益威胁较小,少有压制政策出台。

1920 年10 月29 日,英属海峡殖民地及马来联邦颁布《1920 年学校注册法令》(Registration of Schools Ordinance 1920),成为英国殖民者压制华侨教育的开端。该法令规定:1.殖民政府随时有权封闭学校;2.教科书须由政府编辑;3.教员须经政府许可,方可担任,否则驱逐出境;4.查有不合政府之意旨之学校,当重责该校负责之人③Yung Yuet-Hing,Contributions of the Chinese to Education in the Straits Settlements and the Federated Malay Sates 1900-1941,Kuala Lumpur:University of Malaya,1967,pp311-318.(附录A)。法令表面声称管制对象为所有学校,矛头实则指向华侨学校,意图控制华校以维护英政府的殖民利益④1925 年,东南亚英属殖民政府再次颁布《1925 年学校注册修正法令》,赋予教育总监更大权力,以拒绝让任何参与所谓“颠覆”活动的教师注册。同时禁止学校采用一些“不合适”的课本,这些课本主要是含有反殖民主义和反帝国主义内容的书本。参见柯嘉逊:《马来西亚华教奋斗史》,马来西亚华校董事联合会总会,1999 年版,第23 页。。

《1920 年学校注册法令》对海峡殖民地及马来联邦华侨教育的冲击是巨大的。随后,英国殖民者在东南亚其他属地也出台了类似的法令,如:《英属砂捞越禁止华侨教授国语条例》(1924 年颁)、《英属砂捞越之学校注册条例》(1925 年颁)及《英属三州府1926 年学校注册条例》等。其共同点,也都是以“注册”之名,行监控华校教职员及削弱华校之实。那些在条例出台后三个月内无法获得殖民政府所颁注册证的华校,即被认定为违法者;凡是未经注册或从事政治宣传损害殖民地利益的学校管理者和教员同样也被殖民当局认定违法⑤Yung Yuet-Hing,Contributions of the Chinese to Education in the Straits Settlements and the Federated Malay Sates 1900-1941,Kuala Lumpur:University of Malaya,1967,pp311-318.(附录A)。

除此之外,英国殖民政府又于1923 年增设了1 名欧人副教育提司和1 名华人督学,以监督和管制华侨学校⑥Philip Loh Fook Seng,Seeds of Separation:Educational Policy in Malay 1874-1940,Kuala Lumpur: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5,p.96.。据统计,1925 年至1928 年间,至少有315 所华校被英殖民当局认定为损害殖民地利益的政治宣传工具而导致取消注册,其中包括为华裔工人和成年人而设的夜校⑦柯嘉逊:《马来西亚华教奋斗史》,马来西亚华校董事联合会总会,1999 年版,第31 页。。

(二)荷属东南亚殖民政府对华侨教育的压制政策

荷印政府对华侨教育由同化至压制的政策转变,以1923 年《荷属东印度学校条例》为标志⑧20世纪20 年代前,荷印政府对华侨教育以同化政策为主。1908 年,荷立华侨学校成立。该校由荷兰殖民政府开办,欲与华侨开办学校争夺生源以遏制华校发展。类似的荷属官办学校还有荷立土人小学校、荷立土人初等补习学校、荷立土人师范学校等。“这些学校,虽由殖民政府设立,却无一白种人后代就读。”殖民政府的华侨学校开办后,与华校基本保持并立竞争的态势。参见孝胥:《东南亚实地调查录》,商务印书馆,1918 年版,第26 页。。该条例规定:任何不受政府公款的“非欧洲人”,想要自行开办教育,必须将其设教的意图、教授性质、教授地点等具呈报告说明;教育必须接受政府派定的官厅、视察员监视和检查(包括问询以及进入学校、学生宿舍检查等)。而对于有违上述情节者,地方长官按情节轻重有权对其施以拘留、罚金甚至作犯罪处罚①林之光,朱化雨:《东南亚华侨教育调查研究》,载李文海主编:《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从编·华侨卷》,福建教育出版社,2009 年版,第614—615 页。。通过条例,荷印殖民当局对限制、处罚甚至取缔华侨学校及教员拥有绝对权力②乐天:《东印度华侨国民教育概论》,载《巴城新报二十五周年纪念刊》,1935 年,第89 页。。《东南亚旅行漫记》曾记载:“凡是新客登岸,如果带着书箱,或是行李内夹有书籍的,不问而知是斯文人,一定扣留无疑……还有一种是荷兰人发明的‘不注册的注册’(每个学校要招生开学的时候,一定要将学校用的教科书,教员的姓名、籍贯、年纪、学生的数目及种类列一个详细的表册送给政府,然后由政府审查过教科书的内容,他们信得过没有宣传国家主义的思想了,没有赤色的教员了,然后才准你开学”③梁绍文:《记英人摧残教育始末(二)》,载《东南亚旅行漫记》,新文丰出版公司印行,1982 年版,第204 页。。

1920 年,荷属华侨学务总会视学员熊理被荷印殖民政府驱逐出境,该事件在荷印华侨社会一度轰动。至1930 年,因“教授三民主义”“携带或教授新时代书籍”“教授含有政治意味的书籍”“学生作文抵触法律”被荷印殖民政府驱逐出境、拘禁扣押及停职的华校教员达33 人④《华侨学校教职员出境及被捕表》,载钱鹤编:《东南亚华侨学校之调查与统计》,暨南大学东南亚文化事业部,民国十九年初版,第555—556 页。。有荷印报纸对此甚至得意宣称:“荷印政府设立荷华学校之步骤已收奇效。在数年内中华学堂将自行消灭。”⑤乐天:《东印度华侨国民教育概论》,载《巴城新报二十五周年纪念刊》,1935 年,第89 页。

(三)法国殖民者对华侨教育的压制政策

汉字和儒学教育在越南历史悠久,其影响让该地的教育殖民同化在短时期内难以实现。因此,法国殖民者来到越南后,也仅是取消了南圻的汉字教育。在封建势力和儒学官僚影响较大的中圻和北圻地区,汉字和儒学教育仍被允许与法文教育同时开展。因此,法属东南亚殖民政府的教育限制政策,也主要针对南圻地区实施。

1924 年4 月,法国殖民当局颁布《南圻中文学塾规则》,规定:1.华文学塾仅为华侨儿童开设,分为文字学塾(私塾)与初等小学塾(国民学塾)两种。2.中文学塾创办人应为在越居住至少2 年及在其所设学塾地方居住1 年,具品行证书须经当地官员允许。3.教职员须经每年举行的华文考试资格,取得文凭。初等小学塾教职员持有中国公立学校文凭者,须经法国驻华领事馆调查承认,否则仍须参加当地政府的考试。4.同时,学塾高级班每周须教授法文4 小时⑥周南京主编:《华侨华人百科全书·教育科技卷》,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1999 年版,第212 页。。该规则的颁行,使得法国殖民政府对华校校长、教员的资格核定拥有绝对的权力,对该地华侨教育发展诸多阻碍。1925 年,法属殖民政府又颁布了《私立学校教职员处分条例》,对私立学校的教职员要求制定了更为严格具体的规范。

(四)英荷法殖民者压制华侨教育的原因

相较于20 世纪初期东南亚各殖民政府对华侨教育的“宽松”态度⑦所谓“宽松”态度,是相对20 世纪20 年代而言:20 世纪初,英属殖民政府对该地华侨教育的态度总体是自由放任发展。尽管有英属殖民地政府设立之华侨学校(1907 年开始),也仅为向华侨子弟推广英文教育,对华校无多限制。在荷印地区,如前述,殖民政府主要以同化为主,亦非强制压制。在法属越南,殖民政府对华侨教育较少限制。,20 世纪20 年代殖民当局出台苛令的原因有:

其一,经过20 世纪头10 年的教育振兴,华侨学校快速发展,侨校和侨生数量的激增非东南亚殖民者所愿见到的。其针对华侨教育的实质,如荷兰人凡登·波须所言,“或就是害怕华人自办教育发展太快,担忧这些学校过分鼓吹国家思想,对东印度殖民利益造成威胁。”⑧[荷]凡登·波须著,费振东译:《荷属东印度概论》,商务印书馆,1938 年版,第432—433 页。

其二,殖民者担心华侨教育与中国本土的跨国互动将使中国本土的民族主义思潮和革命思想引向东南亚。殖民者已经明显感受到“华侨之气已不像从前的颓唐;加以俄国革命的影响,深恐华侨染着此项思想,殖民政府实万分危险,故消除华侨学校,便无传播的凭藉……”①梁绍文:《记英人摧残教育始末(二)》,载《东南亚旅行漫记》,新文丰出版公司印行,1982 年版,第34 页,第36 页。而注册法令背后的政治意图,正是预先针对民党的“可能影响”先发制人②王琛发:《陈新政与钟乐臣的忧患岁月:马来亚华人反抗〈1920 年学校注册法令〉一百年祭》,《闽台文化研究》2020年第3 期。。

其三,五四运动的爆发是20 世纪20 年代东南亚殖民政府压制华侨教育的直接动因。当中国国内的青年在五四运动中号召惩办卖国贼,抵制东洋货,华侨学生亦感触这种轰轰烈烈的精神,开始在东南亚各埠开展类似运动③梁绍文:《记英人摧残教育始末(二)》,载《东南亚旅行漫。1919 年6 月,华侨学生在新加坡、槟城和吉隆坡等地发起反对凡尔赛和约、反日示威及针对殖民政府的抗议,这些抵制活动使东南亚殖民政府对华侨教育提高了政治警惕。“所以,英国人开始加大力度对付宣扬反帝反殖一事的董事、老师与课本来源,是站在保护政权的立场”④王琛发:《陈新政与钟乐臣的忧患岁月:马来亚华人反抗〈1920 年学校注册法令〉一百年祭》,《闽台文化研究》2020年第3 期。。

三、东南亚华侨捍卫教育权利的抗争

苛令一出,东南亚华侨随即与殖民政府展开交涉,以捍卫合法教育权利。其中,以英属海峡殖民地和马来联邦的华侨抗争最为激烈。

1920 年学校注册条例公布之初,槟城华侨钟乐臣便组织当地华人成立“槟城华侨学校联合会”,向英国殖民政府公开请愿反对这一条例。新加坡华侨庄希泉、余佩皋等人随即发动当地的华侨社团积极响应,并成立“东南亚华侨学务维持处”,希冀继续扩大反对学校注册法令⑤王琛 发:《陈 新政 与钟乐 臣的 忧患 岁月:马来 亚华 人反 抗〈1920 年学 校注 册法 令〉一 百年 祭》,《闽台文 化研 究》2020年第3 期。。

华侨的不满并未促使英殖政府就此废除注册条例,在反注册条例的风潮中,陈新政⑥槟城文教先驱,后国民政府发布《国民政府命令》,追封其为烈士,赞扬“其精诚易烈,足树侨界风声,乃以迫于强权,竞使赉志以殁”。参见邝国祥编:《槟城散记》,星洲世界书局有限公司印行,1958 年版,第141 页。、钟乐臣、庄希泉、余佩皋、宋木林等华侨教育领导人因带头奔走请愿遭英属殖民政府驱逐出境。1923 年,为缓解华侨的反抗,英属殖民政府也提出给予华侨学校津贴的政策。由于殖民政府的诚意受到质疑,有意愿主动申请殖民政府教育津贴的华校并不多(1927 年的统计,海峡殖民地申请津贴的华校有5 间,马来联邦有59 间)⑦Yung Yuet-Hing,Contributions of the Chinese to Education in the Straits Settlements and the Federated Malay Sates 1900-1941,Kuala Lumpur:University of Malaya,1967,p80.。还有部分华侨学校,因不愿注册或遭英殖民政府取消注册而毅然关闭。

在荷属东印度,当地华侨对殖民政府的华侨教育压制政策态度两极分化,并灵活采取措施以抵消殖民教育政策给华侨教育带来的恶劣影响。除极少数主张取消华校、提倡荷文教育的华侨外,大部分华侨仍坚持开办华侨学校。为缓解来自殖民政府的压力,荷属华侨对教育进行了一系列“改进”。1926 年,荷印华侨学务总会召开“华侨教育研究会”,提出:1.将荷属华侨学校教育方针以祖国教育部门所订方针为主,改为“养成健全之华侨,发扬中华民族精神,培植适于东南亚之充实生活能力,增进各民族感情。”2.敦促学务总会删改国内(中国)教材,并编辑东南亚学校教材。3.外语教学不只限定一种,提出巫文、荷文和英文兼顾等。4.设立两年制师范学校,培养师资等⑧温广益,蔡仁龙等编著:《印度尼西亚华侨史》,北京:海洋出版社,1986 年版,第466 页。。这些“改进”措施,强调华侨教育立足南洋本土、规避政治风险,是该时期荷属华侨抵御殖民法令的主要内容。

相较之,法属殖民政府对华侨教育的限制则偏向“温和”。所有的法令和规定只是对越南的华侨教育有一定程度的限制,将华侨学校按照外侨学校的规定来管理,而非消灭华侨教育。因此,当地华侨对殖民政府教育法令的抗争力度也相对平缓。1929 年,西堤侨领带领七府公所,具呈当时的南圻总督,要求殖民当局取消该项条例。各公立、私立学校也随即一致为后盾,促使当局放松限制⑨徐善福、林明华:《越南华侨史》,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年版,第234 页。。

在各地华侨的积极作为下,东南亚华侨教育不仅没有被殖民者扼杀,反而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具体表现为以下方面:

其一,华侨学校数量和生源持续增长。数据显示,至1930 年,英属海峡殖民地的华校增至339 间,学生24 059 人,教员共1 077 人;在马来联邦,华校数量增至377 间,学生22 308 人,教员903 人①星洲日报社编:《星洲十年(文化)》,台北:文海出版社,1977 年,第656、692、705、716、729 页。。与英校相比,华校在当地仍占据明显优势。如在马来联邦,1930 年就读于英校的华族学生占比28.5%;而就读华校的学生占比为71.5%②Philip Loh Fook Seng,Seeds of Separation:Educational Policy in Malay 1874—1940,Kuala Lumpur: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5,p.92.。1930 年后,这一比例差距更是进一步增大。荷属华校虽受荷华学校挤压,数量也仍庞大。到20 世纪30 年代初期,全印尼地区的华侨学校约有450 所,学生约45 000 名,华校数量约为荷华学校的4 倍,学生则是荷华学校的1 倍③乐天:《东印度华侨国民教育概况》,载《巴城新报二十五周年纪念特刊》,1935 年版,第91 页。。同样在法属越南,至1930 年,该地共有华侨学校35 所,学生5 000 人④周聿峨:《东南亚华文教育》,暨南大学出版社,1996 年版,第361 页。。从以上数据可看出,尽管受到殖民政府的政策打压,华侨教育“更形发展,几如雨后春笋”⑤陈嘉庚:《南侨回忆录》,香港草原出版社,1979 年版,第204 页。。

其二,华侨教育体制结构进一步优化。与20 世纪初期相比,20 年代以来华侨教育完成了私塾到新式教育的过渡,在学校体制、岗位设置等方面有大幅度的改进。华校办学层次进一步细化,分为幼稚园、初小、高级中学、英文等不同层次。公民、英文、自然、训育、商业等新式课程均有增设,教材大多出自商务印书馆或中华书局,以国语教授为主(或国语、方言并用)⑥《108 所华侨学校内容之统计》,载钱鹤编:《东南亚华侨学校之调查与统计(乙篇)》,暨南大学东南亚文化事业部,民国十九年初版,第483—490 页。。华校的办学条件各有差异,但经费多数由华侨社团、董事或华商捐赠。体制结构上的优化,使华侨教育体系的建构趋于稳固、健全。

其三,东南亚华校和中国本土的互动增强,是超出东南亚殖民政府意料的。当华侨教育无法得到殖民政府的善意时,东南亚华侨转而寻求中国政府的支持。英属注册条例出台后,当地华侨即派代表回国请外交总长对英使提出交涉,希望得到北洋政府的支持。同时,华侨学校的教科书也依赖中国供应,由中国编著的教材成为当时马来亚华侨学校教材的主要来源。在荷属地区,如1924—1927 四年间,各地上百间华侨平民学校相继开办⑦司徒赞:《荷兰统治时期的印度尼西亚华侨教育简史》,载暨南大学东南亚研究所编:《东南亚研究资料》,1963 年第1期,第53 页。。这些学校专门招收贫侨子女、工人和店员入学,教授反帝反封建内容的知识,密切配合祖国的革命斗争。

20 世纪20 年代后,东南亚华侨在国内侨乡大力投资教育。据统计,1925—1927 年在晋江的120 所学校中,私立学校占比63.5%,而这些私立学校中70%由华侨开办⑧郭梁,蔡仁龙,刘晓民:《关于福建华侨办学沿革史的部份调查》,《东南亚问题》1986 年第2 期。。同时,国立暨南大学的生源也十分可观。据1929 年1 月1 日该校教务处统计,国立暨南大学共有华侨学生775 名。其中来自荷属地区的侨生最多,共342 名;其次是来自英属地区的侨生252 名;美属菲律宾地区36 人;法属安南13 名。1926 年至1929 年,暨南高中师范科共毕业学生122 人,其中不乏数量的学生于毕业后前往东南亚各地侨校服务⑨《国立暨南大学华侨学生人数统计表》,载钱鹤编:《东南亚华侨学校之调查与统计(乙篇)》,暨南大学东南亚文化事业部,民国十九年初版,第547—553 页。。

结 语

本文梳理了一战前后东南亚华侨教育快速发展的概况:侨校和侨生数量大增;学制和管理机制优化以及东南亚华侨教育与中国本土的跨国互动增强等。这些表现同时也招致英荷法殖民政府的芥蒂,压制华侨教育发展的法令和政策因此出台。以英属海峡殖民地、马来联邦、荷属东印度以及法属南圻为典型,广大华侨针对殖民教育政策展开了激烈抗争,东南亚华侨教育终得以在艰难中存续和发展。

在东南亚,华侨向来被西方殖民政府视作弱国侨民,对其从未有平等之对待,更遑论给予华侨任何教育权利。一战后,东南亚华侨针对殖民政府华侨教育苛令的抗争因而具有重要历史意义:首先,这是华侨捍卫自身教育权利的成功尝试。经过此次抗争,西方殖民政府压制华侨教育的企图被击退;东南亚华侨的教育需求和权益得到捍卫。其次,华侨在抗争中加强团结并组织起来。此次抗争,参与华侨人数较多、规模较大,各地华侨组建了统一的教育领导机构,扩大了华侨教育体系。再者,华侨对母国的联系和认同进一步加深,并涌现出如陈嘉庚、李清泉、邱元荣等著名侨领,而中下层华侨对宗亲、家乡的发展同样关注,从而加深了对中国的认同①庄国土:《从民族主义到爱国主义:1911—1941 年间东南亚华侨对中国认同的变化》,《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 年第4 期,第113 页。。

猜你喜欢
殖民华侨东南亚
我的华侨老师
后殖民批评的“去殖民性”
——跨文化研究的一个新趋势
活捉一只“怪怪虫 ”
华侨华人贺祖国70华诞: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
海外华侨华人咏盛典
暴力、历史与殖民——论《尤利西斯》中的暴力政治
华侨华人庆“国庆”度“中秋”
奇幻迷香 寻味东南亚
美俄聚焦东南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