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乡人文精神融入地方高校特色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以温州大学为例

2022-07-01 05:30杨效泉
八桂侨刊 2022年2期
关键词:温州人华侨温州

杨效泉

(温州大学,浙江 温州 325000)

侨乡即华侨的故乡,一般指清末以来侨外人口众多并与海外华人社会保持密切联系的区域①温建钦:《跨学科视野下潮汕侨乡研究述评》,《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20 年第5 期。。我国侨乡众多,且分布广泛,尤以广东、福建、浙江、海南、广西等为盛。长久以来,侨乡人文精神以其独特的人脉优势、人文底蕴和资源禀赋,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也为当地高校以侨为特色立校、兴校、强校提供了重要依据和强大依靠。温州是全国著名侨乡、浙江重点侨区,温州人精神是广大海内外温州人在长期奋斗发展中积淀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和文化符号,是我国侨乡人文精神中极具代表性、区域性和特色性的一支。多年来,温州人精神始终贯穿于在温高校创办、建设和发展的全过程,成为在温高校办学治校、特色发展的文化支撑,尤其是作为一所温州人自己办起来的高校,温州大学不仅有弘扬和发展温州人精神的责任和义务,更有将温州人精神融入学校侨特色发展的基础与必要。

关于侨乡人文精神与地方高校互动关系的研究主要聚焦在广东、福建等传统侨乡,研究学者大多来自暨南大学、华侨大学两所代表性的华侨高等院校,研究视域也基本局限于两校范围:广东的暨南大学是我国华侨最高学府,来自暨南大学的夏泉在其著作《薪火与弦歌——华侨高等教育研究》中,深刻阐释了暨南大学在向世界传播中华文化、培育优秀华侨华人过程中所作出的重要贡献①夏泉:《薪火与弦歌——华侨高等教育研究》,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年版。;同为暨南大学的纪宗安②纪宗安:《复兴与腾飞——广东改革开放30 年与华侨高等教育》,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4 年版。、高德鸿③高德鸿:《华侨华人文化与华侨高等教育》,《八桂侨史》1999 年第3 期。、罗发龙④罗发龙:《华侨高等教育“培养什么人”的历史探析——以暨南大学为例》,《八桂侨刊》2019 年第4 期。等学者,也都从不同侧面对广东人文精神与暨南大学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了一些有益探讨。福建的华侨大学是我国另一所高水平的华侨高等院校,来自华侨大学的王焕芝在其著作《华侨高等教育研究》中,立足侨乡福建和华侨大学,系统描述了新时期华侨华人文化对华侨高等教育的影响、东南亚华文教育对华侨高等教育的启示以及华侨高等教育与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互动关系⑤王焕芝:《华侨高等教育研究》,北京:九州出版社,2009 年版。;同为华侨大学的刘红光⑥刘红光:《论我国华侨高等教育的历史与发展》,《兰台世界》2016 年第17 期。、李翼闽⑦李翼闽:《新时期华侨大学教育管理研究》,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2 年版。、任智勇⑧任智勇、姚植兴:《廖承志与新中国华侨高等教育的兴办——以国立华侨大学为例》,《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7 年第3 期。等学者也都以华侨大学为个案进行探讨,极大地丰富了侨乡人文精神与地方高校互动关系的研究成果。此外,浙江温州大学谢树华的《涉侨高等教育的理论维度、时代价值与地方探索——以温州大学为例》⑨谢树华:《涉侨高等教育的理论维度、时代价值与地方探索——以温州大学为例》,《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6 期。等少数研究成果跳出暨南大学、华侨大学范畴,从其他涉侨高校切入开展区域或院校研究,对于本研究具有一定的启迪与参考价值。

有鉴于此,本研究试图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时代语境下,将研究视域从粤、闽等传统侨乡的个别华侨高等学府身上移开,聚焦长三角区域这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和华侨华人回国投资创业的主要聚集地,以长三角区域内涉侨高校的代表——温州大学为例,提炼将温州人精神融入温州大学侨特色发展的价值作用,探索将温州人精神融入温州大学侨特色发展的实现路径,既是我国高校因地制宜、特色发展的内在需求,也为全国各地侨乡将当地侨乡人文精神融入地方高校特色发展提供了地域性更广、受众面更大、代表性更强的参考与借鉴。

一、温州人精神的历史嬗变与时代内涵

温州人精神是温州优秀文化的集中表现⑩胡剑谨:《续写创新史温州改革开放40 年研究》,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8 年版,第215 页。,它既诞生于温州传统文化,呈现鲜明的地域特色和传统属性;又发迹于改革开放之中,兼具深刻的现实价值与时代内涵。

(一)温州人精神源远流长的嬗变历程

温州具有5000 多年文明史、2200 多年行政建制史和近1700 年的城市建设史,是一座人文底蕴极其深厚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⑪瓯江平:《读懂厚重温州坚定文化自信》,《温州日报》2017 年9 月18 日,第1 版。,素有“东南邹鲁”“人文渊薮”之美誉。在温州悠久、庞大的文化体系中,以“事功学说”为核心的永嘉学派无疑是个中翘楚、文脉正宗,其倡导的“义利并举、农商并重、经世致用”事功思想,流传千年、影响至今,成为温州思想文化的主脉。也正是根植于温州区域传统文化这片肥沃的土壤上,尤其是在永嘉学派的孕育和涵养下,逐渐奠定了温州人敢于开拓进取的精神品格,造就了温州人善于创新创业的精神特质,形塑成为温州人精神的价值雏形。

改革开放以来,无数温州人凭着温州人精神,勇于克服“三少一差”“七山二水一分田”⑫“三少一差”,是对改革开放前的温州人均耕地少、国家投资少、可用资源少和交通条件差等情况的概括;“七山二水一分田”,是对温州山多耕地少的恶劣自然资源和地理地貌的形象概括。的困难,敢于突破计划经济体制的桎梏,立足温州,走向世界,创造出举世闻名的“温州模式”,推动温州成为我国重要的改革开放先行区和民营经济发祥地。与此同时,温州人精神的表述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从“四千”精神的概括(即“走遍千山万水、说尽千言万语、想尽千方百计、尝遍千辛万苦”,是对20 世纪80 年代温州人闯市场的生动写照),到“四自”精神的总结(即“自主改革、自担风险、自强不息、自求发展”,是20 世纪90 年代温州对温州人精神的概括提炼);从20 世纪末著名经济学家钟朋荣关于“创业、自主、开拓、创造”的精准定义,到2018 世界温州人大会主旨大会上时任浙江省副省长、温州市委书记陈伟俊关于“改革、探路、开拓、奋斗、奉献”的全新提炼,再到2020 年在全市激扬新时代温州人精神大会上时任浙江省委常委、温州市委书记陈伟俊关于“追求卓越、守正出新、富于创造、大气包容、美美与共、奋斗奋进”①陈伟俊:《全市激扬新时代温州人精神大会召开在新征程上续写好新时代温州创新史》,http://wzszw.wenzhou.gov.cn/art/2020/4/17/art_1258561_42602498.html.的全面提升……每一次嬗变,都更加适应了时代的变革发展,更加契合了温州人的价值追求。

(二)温州人精神闪耀时代的深刻内涵

伟大时代催生伟大精神,伟大精神成就伟大事业。正如2020 年4 月16 日,时任浙江省委常委、温州市委书记陈伟俊在全市激扬新时代温州人精神大会上所强调的:“温州人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精神、浙江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植于温州悠久灿烂的历史、薪火相传的文脉,是长期奋斗发展中积淀下来的宝贵财富,始终激励着温州人民励精图治、勇立潮头。”陈伟俊的讲话,生动诠释了温州人精神之于温州和温州人民的极端重要性,有力昭示了温州人精神闪耀时代的深刻内涵。

虽然不同时期、不同人群对于温州人精神的定义及表述不尽相同,但深蕴其中的内涵价值与呈现出来的精神特征却始终是一致的,即都是一种镌刻在温州人骨子里的“敢为人先”的文化基因,都是一种温州人所独有的“特别能创业创新”的精神表达。多年来,这种以“敢为人先、特别能创业创新”为内涵和特征的温州人精神,渗透于温州经济、社会、政治等方方面面,对温州人的行为、思维乃至价值观的构建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②杨效泉:《文化基因视域下温州文化、温州精神对温州模式的影响》,《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 年第2 期。,成为温州城和温州人不断攻坚克难、赶超跨越的强大文化基因和宝贵精神财富。

图1 温州人精神的历史嬗变和时代内涵示意图

二、温州人精神融入温州大学侨特色发展的重要价值

当前,温州大学正在全力创建以侨为特色“省部共建”高校,将温州人精神融入学校侨特色发展之中,既有利于进一步弘扬和发展温州人精神,更有利于温州大学凝练特色、发挥优势、做大做强,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现实效益和时代价值。

(一)将温州人精神融入温州大学侨特色发展,是温州大学“因侨而生”的渊源所系

温州大学的创办、建设与发展,与一大批有着强烈爱国爱乡情怀、秉承温州人精神的温籍华侨密不可分。20 世纪80 年代初,原温州大学的筹建不仅得到了温州党委政府和温州本土人民的大力支持——他们通过“三元券”的形式,一共筹集了249 万元建校资金;更得到了广大世界温州人的鼎力相助——许多常年旅居海外的温籍华侨得知消息后,纷纷慷慨解囊、千里驰援,捐款高达403 万元,爱国楼、爱乡楼、春晖楼、星洲楼、林昌横教学楼、任岩松礼堂、育英图书馆等近三分之一的学校建筑都是由温籍华侨捐建,林三渔振兴中华奖学金、陈岳书奖学金、王国桢助学金、姚宏影奖学金、国梁助学金、新生勤勉奖、孙雨澄奖学金、王锡龙勤勉奖、许定康奖学金等一系列奖(助)学金均为温籍华侨所设立①谢树华:《涉侨高等教育的理论维度、时代价值与地方探索——以温州大学为例》,《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6 期。。此外,黄溯初、金嵘轩、苏步青、谷超豪等一大批对温州大学建设与发展作出卓绝贡献的先贤大家,他们不仅是赫赫有名的大教育家、大实业家或政界人士,同时也都是有着丰富海外留学经历的温籍华侨。

放眼温州大学近90 年的漫长办学历史,处处留有海内外温州人捐资助学的善行义举,处处彰显着温州人精神推动温州大学发展的磅礴伟力,温州大学的侨特色有着与温州人精神一脉相承的发展轨迹。因此可以说,温州大学是“因侨而生”,温州大学的发展历程可以看作是温州人尤其是温籍华侨传承与弘扬温州人精神的过程,是温州人精神在温州大学的具体实践——没有秉承和弘扬温州人精神的温籍华侨,就没有今天的温州大学;而今天的温州大学,早已同温州城和温州人融为一体、共生共荣,伟大的温州人精神天然存在于温州大学的血脉里、镌刻在温州大学的基因中。在学校侨特色发展过程中传承温州人精神,温州大学不仅基础扎实、条件独厚,更是责无旁贷、宿命所在。

(二)将温州人精神融入温州大学侨特色发展,是温州大学传承和发展温州人精神的应有之义

温州大学的精神体系有着与温州人精神一衣带水的文化传承,两者具有高度一致的价值追求。以温州大学精神体系中最能代表学校价值追求的校训为例,2007 年3 月,在广泛征集、充分论证和综合考量的基础上,学校深入结合自身办学历史,并积极融入温州人精神内涵,最终将校训确定为“求学问是,敢为人先”。校训的前半句“求学问是”,是形容高校师生的天职,意为勤奋好学、严谨治学、追求真理,告诫温大人应以求真务实、探究学问为毕生事业,乃温州大学之身份象征;校训的后半句“敢为人先”,则完全传承了温州人精神的重要精髓和深刻内涵,意为开拓进取、敢想敢为、追求卓越,要求温大人应当敢于冲破旧藩篱的束缚,勇于探索新的发展道路,充分体现了温大人作为温州人(或新温州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所特有的文化特征和地域属性。

多年来,温州大学精神体系不断发挥育人作用、彰显育人价值,激励着一代又一代温大人攻坚克难、砥砺前行,成为助推温州大学迈进浙江省重点高校行列、跻身博士学位授予单位行列的强大精神动力,也必将在温州大学创建以侨为特色“省部共建”高校的过程中发挥更大作用。因此可以说,温州大学的精神体系已经发展成为温州人精神不可或缺的重要一支,是温州人精神与温州大学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将温州人精神进一步有机融入学校侨特色发展之中,从温州人精神中汲取力量和养分,既是温州大学创建以侨为特色“省部共建”高校的现实需要,也是进一步传承好、发展好温州人精神,让温州人精神在温高校广阔的育人舞台上持续发扬光大、闪耀光芒的题中应有之义。

(三)将温州人精神融入温州大学侨特色发展,是温州大学弘扬伟大精神、成就伟大事业、助力伟大复兴的生动诠释

2018 年3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热情讴歌了中华民族伟大精神,亲手擘画了中华民族伟大事业,深情展望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他指出:“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伟大民族精神,为中国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①习近平《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求是》2020 年第10 期。。”正如习总书记所言,在5000 多年漫漫中华民族文明史、100 周年峥嵘中国共产党建党史、70 余年辉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史中,我们创造出了许多伟大的精神,如延安精神、红船精神等等,而正是这些伟大精神,给予中华民族薪火相传、赓续绵延的不尽动力,给予我们国家绝处逢生、万象更新的强大支撑。温州人精神作为瓯越文化与时代精神相结合的产物,与延安精神、红船精神等一众伟大精神相同,是我们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同中华传统文化一脉相承的地方优秀文化代表。

温州人精神是温州这座城市的灵魂,它既有厚重的文化底蕴与历史传承,又有创新的现实追求和时代烙印,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温州的生动实践,是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的温州化。在温州大学侨特色发展过程中传承和弘扬温州人精神,不断释放蕴藏其中的人文魅力和时代内涵,让原本抽象的精神具体化,让原本感性的认识理性化,让原本内在的情感外向化,以温大人的实际行动,不断佐证温州人精神不是束之高阁的典故和高悬于楣的教条,而是融于温州人现实生活中可感知、可遵循、可利用的集体智慧②曹宣明:《英雄精神的时代价值及其弘扬路径》,《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 年第6 期。。将温州人精神进一步有机融入学校侨特色发展之中,以温州人精神之深蕴涵养温州大学侨特色凝练,以温州人精神之伟力推动温州大学侨事业发展,无疑是弘扬伟大精神、成就伟大事业、助力伟大复兴在温州特别是在温州大学的生动诠释。

三、温州人精神融入温州大学侨特色发展的实现路径

2002 年12 月23 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在温州调研时指出:“温州人敢为人先、特别能创业的精神是浙江的一笔宝贵财富,‘浙江精神’就包含着温州人的精神,我们一定要与时俱进,进一步发扬光大这种精神③习近平:《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 年版,第488 页。。”习总书记关于温州人精神的重要论述,为温州大学将温州人精神有机融入学校侨特色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正如2020 年12 月5 日,温州大学党委书记谢树华在温州电视台公共频道首播的电视思政系列节目中强调的:“当前,温州大学正全力创建以侨为特色‘省部共建’高校,并将其作为传承和弘扬新时代温州人精神的重要举措④谢树华:《走向世界的新温州人精神》,http://www.wzxc.gov.cn/system/2021/02/02/013977849.shtml。”温州大学要在办学治校过程中坚定不移地继承好、弘扬好温州人精神,深入发掘蕴藏在学校侨资源中丰富的温州人精神内涵,构建“理论-实践-文化”三位一体的温州人精神系统融入温州大学侨特色发展的育人体系,以温州人精神助推温州大学侨事业发展。

(一)以课堂教学为主:开设温州人精神专题课程,进一步充实温州大学侨教育内涵

无论时代如何发展、教育如何改革,课堂始终是教育的主战场,课堂教学始终是人才培养的主渠道。将温州人精神引入高校课堂,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作用,是将温州人精神有机融入温州大学侨特色发展之中最为直接的一种途径。

在温州,最早将温州人精神正式引入学校的是温州瑞安的中小学⑤浙江新闻:“温州精神列入中小学课程 父辈一创业精神应继承”,http://zjnews.zjol.com.cn/05zjnews/system/2005/07/18/0 06237669.shtml,经过十余年的课程开发,温州市的基础教育已经形成了较为系统的温州人精神课程体系。反观在温高校,仅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在开发校本教材《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创业教育教材:温州人精神简明读本》中引入了“温州人精神”的概念并开设相应课程。与中小学生相比,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确立、成型的关键时期,有着极强的可塑性和接受能力,更易受到温州人精神的影响,更需要通过加强温州人精神的教育来实现在温高校大学生的情感认同、价值认同和文化认同。那么,如何将温州人精神有效引入高校课堂教学呢?

以嘉庚精神与厦门大学、集美大学等在厦高校彼此融合、协同发展的经验和做法为例。陈嘉庚先生是我国著名的爱国华侨领袖,他一生中创办过多所学校,其中厦门大学、集美大学、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等在厦高校都尊称其为“校主”,同时将嘉庚精神作为学校精神,或是写入校训,并且这些高校都专门开设了大量与“嘉庚精神”相关的课程作为大学生必修课,一大批专家学者编撰了与“嘉庚精神”相关的教材读本,如1999 年教育部雷克啸编著的《陈嘉庚精神》、2007 年集美大学林斯丰编著的《陈嘉庚精神读本》、2010 年及2014 年集美大学林德时编著的《嘉庚精神及厦门发展》和《嘉庚精神简明读本》、2011 年厦门工商旅游学校庄敏琦编著的《嘉庚精神》等等,传承和弘扬嘉庚精神不遗余力。

温州大学要切实担负起传承和弘扬温州人精神的责任,通过学习在厦高校将嘉庚精神引入课堂教学的典型做法,把温州人精神教育纳入日常教育管理工作之中,加快构建以温州人精神为主要内容的通识课程或校本课程体系。一是要鼓励和引导专任教师和科研人员编写以温州人精神为主题的著作或读本,并择优遴选为教材。二是要根据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学生入学的第一学期和毕业前一学期开设温州人精神专题课程,纳入通识教育体系,设定规范的教学、实践和考核要求,并赋予相应的学时和学分。三是要进一步创新教育内容和形式,拓展教育途径和载体,充分发挥温州人精神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作用,在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中有意识地加入温州人精神元素,比如可以在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中融入温州人精神的创业创新元素,推动温州人精神所彰显的“敢为人先,特别能创业创新”的价值观与温州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华侨教育的办学特色相得益彰、互为融合。

(二)以第二课堂为辅:开展温州人精神主题实践,进一步丰富温州大学侨活动载体

第二课堂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是课堂教学之外的第二大育人载体。随着高校对第二课堂的认可和重视,高校社团、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第二课堂在大学生学习和生活中占据的比重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在价值观念多元化、学习形式多样化的新时代背景下,第二课堂所具有的灵活性、实践性、新颖性等特点,能够有效弥补课堂教学在时间、空间和形式上的缺陷,其重要性日益凸显。将温州人精神引入第二课堂,能够更好地发挥第二课堂实践育人的作用,是将温州人精神有机融入温州大学侨特色发展之中最为有效的一种途径。

近年来,温州大学深入推进第二课堂建设,高度重视学生在校期间参与创新创业、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文化艺术、体育活动等方面的经历和表现,在“挑战杯”“大艺展”“互联网+”等诸多全国高水平课外活动和竞赛中取得佳绩。温州大学在第二课堂的前期建设经验和成果,为更好将温州人精神融入学校侨特色发展之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以嘉庚精神和在厦高校——集美大学为例。集美大学位于集美学村,周边丰富的与嘉庚精神息息相关的场所如陈嘉庚祖屋、陈嘉庚故居、嘉庚公园、嘉庚纪念馆等等,为集美大学在第二课堂中传承和弘扬嘉庚精神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实践资源。因此,集美大学常态化组织学生到上述场所开展志愿服务、社会实践、义工活动等,如组织党员学生到鳌园为游客介绍陈嘉庚先生生平。学校成立了陈嘉庚精神读书班、陈嘉庚研究所以及研究嘉庚精神的学生社团等等,积极组织、举办各类与嘉庚精神有关的征文活动、文艺汇演等等。

温州大学要坚持立足温州实际,通过借鉴集美大学将嘉庚精神引入第二课堂的“他山之石”,寓温州人精神之教于第二课堂之乐,深入发掘学校特有的侨资源,扎实开展独具特色、一脉相承的温州人精神实践探索,加快打造符合温州区域发展、契合在温学子成长的第二课堂体系。温州人精神蕴藏在侨乡温州的各个角落,温州大学要充分利用好温州丰富的侨乡资源,深入挖掘蕴藏在温州侨乡资源的温州人精神教育元素,将温大的侨特色、温州的侨资源与温州人精神紧密结合、有效捆绑。要鼓励和引导大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在社区、乡村、田野、企业等场所开展第二课堂,比如可以到瓯海丽岙、文成玉壶等温州传统侨乡以及世界温州人家园、世界温州人大会等涉侨平台参观学习、社会实践或志愿服务,通过鲜活、真实的事例,让大学生在第二课堂的直观体验中,加深对温州人精神丰富内涵的了解并上升为理性认识与价值观念,更加切身地去感受和体会温州人精神是如何通过“侨”这个载体助推温州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

(三)以文化建设为媒:写好温州人精神命题作文,进一步营造温州大学侨文化氛围

文化建设是大学内涵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办学特色的重要体现①辜建德:《集美大学办学特色的文化内涵》,《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 年第1 期。。一所大学经历过什么样的历史,就会形成什么样的文化;形成了什么样的文化,就会教出什么样的学生。温州大学的文化史,就是一部温州人民赓续、传承温州人精神的奋斗史,就是一部温籍华侨回报桑梓、反哺家乡的创业史。最是精神有力量,最是文化育人心。将温州人精神引入校园文化建设,能够更好地发挥温州人精神“润物细无声”的文化人作用,是将温州人精神有机融入温州大学侨特色发展之中极为潜移默化、但也是最为长效的一种途径。

当前,温州大学已基本形成以校训为核心,以校歌、校史、校情、校风、教风、学风等为载体的校园文化体系,以“求学问是,敢为人先”的校训精神和“光大国族,造福人群”的人文精神为主要内容的校园特色文化不断彰显。不过,从温州大学以侨为特色“省部共建”高校建设的视角来看,其温州人精神传承与校园文化建设尤其是侨文化氛围之间的逻辑关联依然不够紧密。

依然以嘉庚精神与集美大学为例。在长期办学实践中,集美大学始终坚持以“嘉庚精神立校,诚毅品格树人”为思路,以陈嘉庚先生所提“诚毅”二字为校训,把嘉庚精神运用于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着力将嘉庚精神内化为全校师生的优良品质和自觉行动;重点打造陈嘉庚先生铜像、陈嘉庚语录碑廊、“诚毅”校训石刻等一系列文化景观,打造能够承载嘉庚精神的物质形象,将嘉庚精神贯穿于学校文化建设的各方面和立德树人的全过程②颜承志、黄福泉:《基于嘉庚精神的校本文化传承与创新》,《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 年第12 期。。

温州大学要以温州文化高地的自觉和自信,对标对表集美大学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传承和弘扬嘉庚精神的先进经验,牢牢把握温州人精神的核心内涵,在全力建设以侨为特色“省部共建”高校中坚定扛起弘扬和发展温州人精神的担当。一是要在学校侨特色建设中,实现传承和弘扬温州人精神的制度化。要系统提炼学校近九十年来的办学传统和人文积淀,不断凝练学校新的人文精神和办学理念,将大学精神与温州人精神深度融合、全面贯通,构建兼具温州特色、温大特点为核心的学校精神文化制度体系;要高度重视和加强对温大精神体系的教育和宣传工作,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对师生的教化和熏陶作用,切实增强师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使学校精神文化体系成为全校师生共同遵循的价值观,成为内聚人心、外树形象的宝贵财富。二是要在学校侨特色建设中,实现传承和弘扬温州人精神阵地化。要创新形式,丰富载体,避免传统模式下“说教式”的乏味教学和强制灌输,赋予“罗山讲堂”“国旗文化”“校园文化节”“华峰品德奖”等校园文化品牌更多的温州人精神元素,充分发挥品牌文化的示范引领和育人价值;建好校史馆、发绣馆、国旗广场、谷超豪纪念馆等精神文化阵地,用好华侨学院、浙江华侨网络学院、欧洲华文教育研究所等涉侨平台,办好校友节、“中国寻根之旅”夏令营等活动,形成“一花一木皆有温州人精神底蕴、一楼一阁尽显温州大学侨特色”的校园文化景观,将学校真正打造成为世界温州人的精神家园。

四、结语

温州大学的历史沿革、文化渊源和区位属性,决定了温州大学不仅有弘扬和发展温州人精神的责任和义务,更有将温州人精神融入学校侨特色发展的基础与必要。过去,温州大学大力弘扬温州人精神,形成了自己鲜明的办学特色,创造了“因侨而生、因侨而盛”的辉煌历史;未来,温州大学更要进一步赓续传承温州人精神,将温州人精神真正融入课堂教学、第二课堂和文化建设之中,借助温州人精神之磅礴伟力,推动温州大学全力创建以侨为特色“省部共建”高校,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内涵、更具特色的发展。

(责任编辑:黄世棉)

猜你喜欢
温州人华侨温州
我的华侨老师
温州瑞奥工贸有限公司
温州瑞奥工贸有限公司
好玩的温州乐园
华侨华人贺祖国70华诞: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
海外华侨华人咏盛典
华侨华人庆“国庆”度“中秋”
在欧洲邂逅温州人
手工艺·温州发绣
鹿城温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