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腔镜下清宫术前宫颈注射垂体后叶素治疗Ⅰ型剖宫产瘢痕妊娠的效果观察

2022-07-01 06:42孙利业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2年5期
关键词:孕囊宫腔镜瘢痕

孙利业

(河南省许昌市立医院妇产科 许昌 461000)

剖宫产瘢痕妊娠是指剖宫产术后妊娠胚囊在剖宫产瘢痕处着床,为剖宫产远期并发症,与术后子宫肌层受损、切口愈合不良有关,也是相对罕见的异位妊娠,随着孕周增加可出现大出血、子宫破裂、凶险性前置胎盘、胎盘植入等危急症,威胁患者生命安全[1~2]。相关数据显示,剖宫产瘢痕妊娠占异位妊娠发生率的1%左右[3]。随着二孩政策的开放,剖宫产瘢痕妊娠的发生率明显升高,严重威胁妇女健康。对于剖宫产瘢痕妊娠的治疗,虽然目前临床尚无确切方案,但以药物疗法、病灶切术最为常见,且治疗方案的选择可能一定程度上会对患者卵巢功能产生影响,增加宫腔粘连发生风险,继而影响生育功能,不利于患者预后[3~4]。本研究以Ⅰ型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宫腔镜下清宫术前宫颈注射垂体后叶素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80例Ⅰ型剖宫产瘢痕妊娠者为对象,以数字号(1~80)形式随机分设组别,即对照组、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年龄 27~40 岁,平均(34.25±2.31)岁;孕次 2~5 次,平均(3.19±0.65)次;剖宫产产次 1~2次;停经时间 45~50 d,平均(48.69±3.22)d;孕囊最大径线(2.30±0.98)cm。观察组年龄 28~41 岁,平均(33.47±3.25)岁;孕次 2~5 次,平均(3.31±0.85)次;剖宫产产次 1~2 次;停经时间 46~52 d,平均(48.78±3.26)d;孕囊最大径线(2.41±1.08)cm。两组年龄、孕次、剖宫产产次、停经时间和孕囊最大径线等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及家属对研究内容知情,自愿参与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结合停经史、血尿妊娠试验等明确诊断为妊娠,既往患者存在子宫下段剖宫产史,B 超检查显示孕囊部分位于宫腔内,部分着床于子宫瘢痕处,孕囊与膀胱间的子宫肌层厚度>3 mm[4];孕周时间未超过10 周;无高血压疾病、宫腔镜手术禁忌证;对研究内容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Ⅱ、Ⅲ型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存在垂体后叶素使用禁忌证者;合并生殖道感染者;生命体征不稳定者;伴有严重精神疾病者;合并肝肾功能障碍者;合并心肺功能异常者;合并恶性肿瘤者。

1.3 治疗方法 (1)对照组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联合清宫术。完善术前准备,局部麻醉后进行右侧股动脉穿刺,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引导下置入导管鞘,经导管鞘插管进行子宫动脉、髂内动脉造影,明确动脉走行后给予明胶海绵进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栓塞结束后再次进行双侧造影确定子宫动脉闭塞后退出导管,随后拔除导管鞘,加压包扎止血。术后穿刺侧肢体制动至少8 h,穿刺点给予沙袋压迫,嘱咐患者绝对卧床24 h。于48~72 h 内进行清宫术,协助患者取膀胱截石位,开放静脉通道,静脉全麻,会阴部消毒,铺巾。在B 超监测下,明确孕囊部位,置入宫腔镜,于53 kPa 负压下将妊娠组织吸出,并将吸出的组织送病理检查,探查妊娠组织残留、宫腔粘连等情况,于直视下彻底清除残留妊娠组织及治疗宫腔粘连。术后给予常规抗感染及缩宫素治疗。(2)观察组患者清宫术前给予宫颈注射垂体后叶素。协助患者取膀胱截石位,开放静脉通道,静脉全麻,会阴部消毒,铺巾。于子宫颈体交界处注射垂体后叶注射液(国药准字H34022977)6 U 与生理盐水10 ml 混合液,应用超声对病灶位置探查,在直视下将宫腔镜置入,观察病灶,同时明确妊娠病灶部位与四周情况。完全切除妊娠病灶,选用滚球或电极环电凝止血,确保子宫形态完整。术后予以抗生素、缩宫素治疗,指导患者出院后定期复查,随访半年。

1.4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愈:血清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呈进行性下降,术后1月内恢复正常,复查B 超显示患者无妊娠组织宫腔残留;失败:血清β-HCG 降低不显著甚至出现上升,出现需要二次治疗的并发症,如腹腔内出血、瘢痕处包块增大、腹痛剧烈等[5]。(2)比较两组临床指标,包括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阴道持续出血时间、月经来潮时间及血清β-HCG 复常时间。(3)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子宫压痛、生殖道感染、月经减少(1/3 既往月经量)和下肢麻木无力等。

1.5 统计学分析 数据处理采用SPSS25.0 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观察组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 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2.2 两组临床指标对比 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血清β-HCG 复常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月经来潮时间、住院时间和术后阴道持续出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表2 两组临床指标对比()

表2 两组临床指标对比()

组别 n 术中出血量(ml) 住院时间(d) 血清β-HCG 复常时间(d)月经来潮时间(d) 术后阴道持续出血时间(d)对照组观察组40 40 t P 74.82±9.57 75.27±8.86 0.452 0.897 10.25±2.17 5.64±2.30 9.276 0.000 32.72±4.58 33.33±4.28 0.697 0.583 41.08±4.37 32.45±4.22 14.382 0.000 9.96±1.48 5.21±1.67 7.892 0.000

2.3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3 讨论

剖宫产瘢痕妊娠的具体病因尚不明确,可能的病理机制假说有窦道和壁龛假说、损伤与炎症反应假说、滋养细胞行为生物学假说,其中以窦道和壁龛假说最能解释瘢痕妊娠植入机制[6]。剖宫产瘢痕妊娠可导致大出血、子宫破裂、胎盘植入等严重并发症,因此需要早期诊断及终止妊娠,以保障患者的生育功能。根据相关专家研究[7],以孕囊生长方向以及子宫前壁肌层厚度3 mm 为界限,将剖宫产瘢痕妊娠分为Ⅰ型和Ⅱ型。Ⅰ型剖宫产瘢痕妊娠表现为:妊娠孕囊部分或大部分在子宫前壁瘢痕处,少数达宫底,妊娠孕囊与膀胱间子宫肌层厚度在3 mm 以上,孕囊明显拉长、变形,下端成锐角,瘢痕处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影。可见低阻血流。针对剖宫产瘢痕妊娠应尽早终止妊娠,避免引发一系列的严重并发症,威胁患者生命安全[8]。

子宫动脉栓塞联合清宫术为Ⅰ型剖宫产瘢痕妊娠的常用治疗方案,但有研究认为患者术后宫腔粘连、血栓形成和下肢疼痛等并发症发生率高,能一定程度影响其卵巢功能[9]。垂体后叶素内含血管升压素、缩宫素,为从哺乳动物脑垂体后叶提取制成的水溶性成分,其中所含的血管升压素成分可以有效收缩毛细血管及小动脉,达到快速止血目的;缩宫素成分可强烈收缩子宫平滑肌,进一步增强止血效果,且价格经济实惠、药物获取方便,被广泛应用于妇科手术中[10~11]。同时配合宫腔镜进行清宫术治疗,可直视宫腔内妊娠组织的大小、部位、血供等情况,直接定位剥离、清除妊娠囊及陈旧的妊娠组织,避免对子宫内膜损伤,同时明确有无病灶残留,减少因盲目操作导致的出血,使出血量减少,保证妊娠残留物清除彻底、无残留,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存在纵隔子宫、宫腔粘连等异常情况时,也可直接进行处理,增强治疗效果,且术后创面较小,无须进行二次手术,对患者恢复后再次妊娠十分有利[12~14]。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疗效、住院时间、术后阴道持续出血时间、月经来潮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说明宫腔镜下清宫术前宫颈注射垂体后叶素治疗Ⅰ型剖宫产瘢痕妊娠效果显著,可在增强临床疗效的同时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患者预后转归。

综上所述,宫腔镜下清宫术前宫颈注射垂体后叶素治疗Ⅰ型剖宫产瘢痕妊娠效果显著,可在增强临床疗效的同时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患者预后转归。本研究不足之处在于未长期随访患者再生育情况,今后将做进一步深入探讨。

猜你喜欢
孕囊宫腔镜瘢痕
手指瘢痕挛缩治疗的再认识
植入型切口妊娠孕囊植入深度的MRI特点分析*
宫腔镜技术培训教学模式探讨
瘢痕也可能会癌变
1.5T磁共振多序列成像对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的诊断价值研究⋆
手术联合CO2点阵激光、硅胶瘢痕贴治疗增生性瘢痕的疗效观察
宫腔镜下电切术与刨削系统治疗多发性子宫内膜息肉的效果比较
宫腔镜下诊刮电切术和冷刀切除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疗效对比
宫腔镜联合腹腔镜对子宫肌瘤患者的治疗作用及预后分析
超声对早孕胚胎停止发育60例的观察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