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立哌唑联合丙戊酸钠治疗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的研究

2022-07-01 06:42康工程杨森彬欧阳蕾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2年5期
关键词:阿立哌唑缓释片酸钠

康工程 杨森彬 欧阳蕾

(福建省厦门市仙岳医院精神科 厦门 361012)

双相情感障碍(BD)是指在伴有典型抑郁发作同时也伴有躁狂发作的精神障碍疾病,此病无特定发病年龄,其临床表现较为复杂,在存在典型抑郁表现时部分患者或会存在躁狂发作,其情绪低落及高涨、言语减少及增多、疲惫乏力及精力旺盛等表现均可交替出现[1]。BD 患者的不同情绪通常是交替发生且不规则呈现的,随着其语言、睡眠功能的紊乱,患者或进一步出现焦虑、强迫甚至妄想等精神异常状态[2]。目前临床上尚未明确BD 的发病机制,考虑可能与患者自身的神经递质、神经内分泌异常及家族遗传、心理社会等因素相关,针对此类患者,临床一般会在保证安全用药、综合治理、联合用药等基础上结合其临床表现予以相应的治疗干预手段,对于躁狂发作的BD 患者,丙戊酸盐为其首选推荐药物,此药可在BD 躁狂急性发作期起到显著的治疗效果,其疗效也已得到多方研究证实[3]。阿立哌唑是一种多巴胺D2受体部分激动剂,此药目前在临床上常被用于治疗各类精神分裂患者。本研究探讨阿立哌唑联合丙戊酸钠缓释片治疗BD 躁狂发作患者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80例在2019年12月至2021年6月期间至我院治疗的BD 躁狂发作患者进行临床研究,以随机对照原则,采用电脑分组法的方式将以上患者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中男 22例(55.00%),女 18例(45.00%);均处于 22~38岁之间,均值(30.15±7.85)岁。研究组中男21例(52.50%),女 19例(47.50%);均处于 20~40 岁之间,均值(30.25±7.75)岁,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对比研究性。本研究符合院内医学伦理会提出的相关研究标准并获批准,批准文号:2019-KY-017。

1.2 入组标准 所有患者符合《ICD-10 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4]中所提出的BD 临床诊断标准,且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躁狂发作,首次躁狂发作患者专用量表(BRMS)评分[5]均在16 分以上;均自愿参与研究,其家属均已知悉本研究,均已在知情同意书签字确认。排除伴有精神分裂症状者、伴有严重暴力倾向或自杀行为者、参与本研究前14 d 内接受过相关药物控制治疗者、依从性较差拒绝配合者。

1.3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入组后先统一接受丙戊酸钠缓释片(国药准字H20010595)口服治疗,首次服用需保证单日剂量为500 mg,分早晚2 次服用,后酌情增加剂量,至第3 天时单日用药剂量需达到1 000 mg,至第7 天单日剂量达1 500 mg 后可结合患者症状酌情调整用药剂量,单日用药剂量控制在1 000~2 000 mg 后持续治疗8 周后观察疗效。研究组在上述基础上采用阿立哌唑片(国药准字H20041507)配合治疗,首次服用本品的推荐口服剂量为10 mg/次,1 次/d,后可根据患者恢复情况酌情增加剂量,此药不会受到进食影响,在1 d 内任何时段均可服用,持续用药8 周后观察疗效。

1.4 观察指标

1.4.1 主要观察指标 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体征指标及症状改善情况作为疗效主要评估标准,体征指标包括体质量、血清泌乳素、总胆固醇等。采用BD 躁狂发作患者专用量表以及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评分评估临床症状,其中 BRMS 包含 13个条目,均采用0~4 五级评分法计分,<5 分提示无躁狂发作,6~10 分即可确认存在躁狂表现,若最终结果大于22 分则表现患者躁狂症状较为严重。CGI 共包括病情严重程度(SI)、疗效总评(GI)、疗效指数(EI)等三项内容,前两项均采用0~7 八级评分法计分,EI 采用 1~4 四级评分法计分,总分 18 分,分值越高表明疗效越差[6]。

1.4.2 次要观察指标 将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生活质量作为疗效次要评估指标。首先统计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再采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分对其不良反应严重程度进行综合评估,其中本研究患者用药后不良反应主要有贫血、震颤、发热、恶心呕吐等4 种,总发生率=(贫血例数+震颤例数+发热例数+恶心呕吐例数)/总例数×100%;TESS 评分标准[7]:此量表共包含 34个条目,分值均按0~4 分进行评估,分值越高表明其副反应越严重;生活质量统一采用简明健康生活状况量表(SF-36)以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进行评估,SF-36 评分标准[8]:此量表包括生理(0~56 分)、心理(0~20 分)、社会(0~12 分)、精神等(0~26 分)多方面功能,分值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ADL 评分标准[9]:此量表主要用于评估患者日常独立生活能力,包括进食、穿衣、修饰洗漱、大小便控制、床-椅转移、平地行走、上下楼梯等多个基本生活技能,采用0、5 分或 0、10、15 分计分,分值 1~100 分,分值与独立生活能力呈正相关。

1.5 统计学方法 数据均纳入统计学软件SPSS22.0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当P<0.05 时表明组间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体征指标对比 治疗前,两组的体征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各指标无明显变化,但对照组较治疗前增加,而研究组的体质量、血清泌乳素、总胆固醇水平均较对照组更低(P<0.05)。见表 1。

表1 两组临床体征指标对比()

表1 两组临床体征指标对比()

注:同组治疗前后评分对比,*P<0.05。

总胆固醇(mmol/L)治疗前 治疗后研究组对照组组别 n 体质量(kg)治疗前 治疗后血清泌乳素(ng/ml)治疗前 治疗后40 40 t P 65.32±1.15 65.11±1.25 0.782 0.437 65.22±2.27 70.26±2.36*9.735 0.000 10.44±1.14 10.32±1.35 0.430 0.669 10.72±1.82 24.18±1.46*36.485 0.000 4.25±0.31 4.26±0.25 0.159 0.874 4.28±0.14 4.92±0.88*4.516 0.000

2.2 两组 BRMS、CGI、TESS 评分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 BRMS、CGI、TES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上述评分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且研究组的BRMS、CGI、TESS 评分较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 BRMS、CGI、TESS 评分对比(分,)

表2 两组 BRMS、CGI、TESS 评分对比(分,)

注:同组治疗前后评分对比,*P<0.05。

组别 n BRMS治疗前 治疗后CGI治疗前 治疗后 TESS研究组对照组40 40 t P 18.44±5.32 18.25±5.61 0.155 0.877 6.25±1.14*10.33±1.76*12.306 0.000 14.42±2.27 14.36±2.14 0.122 0.904 5.36±0.31*8.28±0.69*24.414 0.000 36.74±3.61 49.32±3.82 15.138 0.000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对照组经丙戊酸钠缓释片治疗后的不良反应主要为贫血及震颤,研究组联合阿立哌唑治疗后的不良反应主要有发热、恶心呕吐等。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例(%)]

2.4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对比 治疗前,两组的生活质量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生活质量较治疗前明显提升,且研究组SF-36、ADL 评分均较对照组更高(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对比(分,)

表4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对比(分,)

注:同组治疗前后评分对比,*P<0.05。

ADL治疗前 治疗后研究组对照组组别 n SF-36治疗前 治疗后40 40 t P 52.34±2.28 52.11±2.36 0.443 0.659 80.45±5.62*71.33±5.31*7.460 0.000 40.24±1.16 40.33±1.25 0.334 0.739 75.46±2.28*70.33±2.21*10.218 0.000

3 讨论

BD 患者在躁狂发作时往往会存在明显的冲动及攻击行为,在此情况下患者极易对自身及周围其他人造成伤害,这对患者家庭及社会均会造成较大负担,在其病情发作期间进行治疗往往也存在较大困难。临床通常会将其既往病史、躯体、精神状况评估结果与实验室相关指标检查结果相结合后再进行诊断[10]。BRMS 是目前专用于BD 躁狂患者症状诊断及严重程度评估的量表,对此类患者病情进行准确评估对指导其后续治疗、促进其症状康复、降低其病情复发率均有着重要意义[11]。但需注意的是,BD患者既会存在典型的抑郁症状,也会伴有不规则的躁狂发作,因此在对其进行诊断时需与单相抑郁、焦虑障碍、人格障碍及精神分裂等患者相鉴别。

本研究通过对两组患者实施不同药物治疗后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丙戊酸钠缓释片的药物作用下其躁狂症状均有一定改善。丙戊酸钠缓释片此前是一种常见的抗癫痫药,其作用机制为通过改善患者血浆中的药物浓度来影响γ-氨基丁酸(GABA)合成,从而对该物质产生抑制效果,丙戊酸钠缓释片几乎可达到100%的生物利用率,给药后可快速分解在人体血液中,再通过脑脊液进入人体大脑。本研究中两组患者均统一予以丙戊酸钠缓释片进行口服治疗,其治疗后的躁狂发作症状及临床整体疗效均有一定改善,两组患者的BRMS、CGI 评分均有所下降,但相比之下,研究组采用阿立哌唑配合治疗所取得的治疗效果更好,阿立哌唑的药理机制主要体现在对5-HT1A受体部分激动及5-HT2A受体拮抗下的介导作用,此药在抗精神分裂方面有着显著效果,故此前是精神分裂患者的首选用药。研究组患者经两者联合治疗后,其临床基础体征指标未发生明显改变,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内患者的体质量、血清泌乳素、总胆固醇等水平与治疗前无明显差异,但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指标水平存在明显差异,与陈雪莲等[12]研究结果近似,该学者认为阿立哌唑联合丙戊酸钠缓释片治疗BD 躁狂发作患者的疗效显著,并且不会对患者血脂指标造成影响,也不会导致患者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但对照组经单独丙戊酸钠治疗后,出现了明显的体质量增加、血清泌乳素、血脂指标异常等现象,考虑可能与本研究中两种药物均可能导致患者出现药物毒副反应相关。目前临床研究已表明,丙戊酸钠可导致患者出现血小板下降以及机体震颤反应,而阿立哌唑的临床药物实验结果显示,此药或可导致患者出现消化道反应和全身发热表现[13~14]。但从TESS 评分结果可看出,两组患者对不良反应均为可耐受,或许由于个体差异,两组患者所产生的不良反应均有一定特异性。张志勇等[15]表示,阿立哌唑联合丙戊酸钠缓释片能够有效控制躁狂症患者病情进展,可提升患者社会功能,两者合用的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以上结论与本研究结论基本一致。此外,本研究针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进行了对比分析,经不同药物治疗后,两组的生活质量均有改善,独立生活能力有一定提升,但相比之下,研究组在两者联合治疗后的SF-36、ADL 评分均较对照组更高,其生活质量改善效果更好。

综上所述,阿立哌唑联合丙戊酸钠缓释片在显著改善患者动作、语言、睡眠等方面情况及躁狂症状的同时,不会导致患者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两者联用可具有较高临床价值,建议可作进一步推广。

猜你喜欢
阿立哌唑缓释片酸钠
足量应用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冠心病的效果评价
玻璃酸钠+rhEGF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症
富马酸喹硫平片联合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双相障碍抑郁发作的疗效观察
体外冲击波联合玻璃酸钠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
骨质疏松症采用阿仑膦酸钠联合注射用骨肽治疗的效果
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老年人能用“退热栓”吗
部分控缓释制剂可掰开服用
阿立哌唑对利培酮所致儿童和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高催乳素血症的影响
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阿立哌唑和奥氮平治疗对其糖脂代谢、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