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WOS 数据库的国外语言景观研究可视化图谱分析❋

2022-07-02 12:02
外语与翻译 2022年2期
关键词:聚类期刊景观

白 丽 梅

崔 腾 江

西北师范大学

辜 向 东

重 庆 大 学

1 引言

“语言景观”这一概念由Landry & Bourhis(1997:25)提出,是“出现在公共路牌、广告牌、街名、商铺招牌以及政府楼宇的公共路牌之上的语言共同构成某个属地、地区或城市群的语言景观”。语言景观是符号学、社会语言学、应用语言学领域的热门话题,吸引了符号学家、社会语言学家以及心理学家的关注。语言景观的核心背景是“公共空间”。语言景观研究关注公共空间和场所中的语言使用问题,不仅考察语言使用的特点和规律,更重要的是探究语言选择背后所蕴含的政策取向、权势、身份等问题。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国外学者在语言景观研究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理论研究而言,Bourdieu(1990)的文化资本理论、Iedema(2001)的再符号化理论、Scollon & Scollon(2003)的场所符号学理论、Spolsky(2009) 的公共标牌语言选择理论、Huebner(2009) 的SPEAKING 交际模型、Ben-Rafael, Shohamy, Amara & Trumper-Hecht(2006)和Ben-Rafael(2009)的语言景观构建原则、Blommaert(2013)的全球化社会语言学视角、Trumper-Hecht(2010)的语言景观三维分析模型等,从跨学科视角丰富了语言景观理论构建。

同时,研究者从不同角度对国外语言景观进行实证研究,如多语或多方言研究(Gorter 2006;Huebner 2006;Albury 2021)、语言政策和语言规划研究(Backhaus 2009;Lado 2011)、地区性或少数民族语言使用研究(Cenoz & Gorter 2006)、英语的国际传播和扩散研究(Begum & Sinha 2021)、身份构建和文化认同(Calvi & Uberti-Bona2020)、语言景观的历史维度研究(Tufi 2020)、再符号化研究(Iedema 2001,2003)等。

在综述性研究方面,章柏成(2015),巫喜丽、战菊、刘晓波(2017),杜禹、刘齐生(2021),王晓军、朱豫(2021),付文莉、白丽梅(2020)等学者对不同阶段的国内语言景观研究进行了综述性研究;李丽生(2015),徐茗(2017),李光慧、徐茗、卢松(2017),孔珍(2018),戈特(2020)等对国外语言景观研究进行了较全面的综述与引介。现有的对国外语言景观研究的综述类文献中,只有两篇论文运用了CiteSpace 可视化软件,对语言景观的相关文献进行了知识图谱分析,但时间都截止至2017 年,未包括最新的研究语料,还有研究未给出具体的知识图谱。

本文主要借助CiteSpace 信息可视化技术,以Web of Science 核心合集数据库所收录的语言景观文献为研究语料,从年度发文量、期刊和学科领域分布、关键词共现网络、高被引期刊、高被引文献、研究前沿六个维度对1997—2021 年国外语言景观最新的研究成果进行全面分析,探讨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及前沿话题。

2 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2.1 数据来源

本研究数据资料来源于Web of Science 核心合集数据库(包含SCI-EXPANDED, SSCI, A &HCI),以linguistic landscape 为主题词进行主题检索,时间跨度设置为1997—2021 年,文献类型选择为“论文”和“在线发表”,检索截止时间为2022年1 月7 日。剔除检索结果中明显与语言景观不相关的论文后,累计获得有效文献493 篇。将这些文献的主要信息(论文题目、作者、作者单位、摘要、关键词、引用的参考文献、高被引论文等)下载下来,保存类型为纯文本文档,以便进行可视化分析。

2.2 研究方法和工具

CiteSpace 是一款可视化文献分析软件,能够显示某一研究领域在一定时期的发展趋势,展示这一研究领域中的热点话题、重要文献和前沿动态。本文从年度发文量和期刊及学科领域分布维度,分析国外语言景观研究历年来发文情况和期刊趋势,以及学科间关系;从关键词共现网络维度分析语言景观研究领域的研究现状和热点词汇;从高被引期刊和高被引文献维度分析该研究领域的高质量期刊与经典文献;从研究前沿维度分析语言景观研究的前沿话题与热点领域。

3 基于CiteSpace 的国外语言景观研究可视化分析

3.1 年度发文趋势

图1 表明,国外语言景观研究发文量总体呈上升趋势。1997 年发表第1 篇语言景观的文献后至2010 年逐年增加;2011 年至2018 年发文量总体上升,2016 年稍有回落,但起伏不大;自2019 年递增趋势明显,较前一年发文量超1 倍,2021 年达到峰值95 篇。由此可知,国外语言景观研究经历了早期萌芽阶段(1997—2011)、稳步增长阶段(2012—2018)和快速发展阶段(2019—2021)。

3.2 期刊及学科领域分布

国外语言景观文献总数分布于209 种不同类型的期刊,其中发文量在10 篇(包括10 篇)以上的学术期刊共有8 种。这8 种期刊的发文数量达到161 篇,达到文献总数的32.7%(如图2 所示),这表明国外语言景观已形成稳定的发文期刊群。其中,发文量排在前三的为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ultilingualism,Journal of Multilingual and Multicultural Development和World Englishes(见图2)。

图2 1997—2021 年国外语言景观期刊分布

国外语言景观不仅涉及语言学学科,还呈现出与相关学科交叉发展的趋势。如图3 所示,国外语言景观研究所涉及的学科包括语言学、符号学、社会学、教育学、翻译学、心理学、旅游学、人种学(发文量排名前10 的学科)。近年来,以心理学、旅游学、经济学的视角为主要代表的一系列研究,充分展现了语言景观研究的跨学科特性,形成了新的学术研究生长点:从心理学视角深入研究人们对于语言景观的一种视觉认知;从语言经济学的角度深入研究商业标牌在商务活动中所产生的社会经济效益;从旅游学的角度研究当地语言景观对旅游业发展所带来的影响。这些研究案例进一步佐证了语言景观研究的跨学科特性。

图3 1997—2021 年国外语言景观学科分布

3.3 研究热点

为了解国外语言景观研究的热点课题,本文借助CiteSpace 对1997—2021 年间的文献关键词进行了可视化分析。解析共现知识图谱的两个关键因素是:关键词词频和中心性。节点代表文献中的关键词,节点出现的次数与关键词的频率大小成正比。节点数值越大越能说明该节点关键词在该研究领域中数值越高,是高频关键词,也是研究重点。中心性反映连线与传递信息的多少,中心性越高,表明该关键词位置越重要,节点间连线代表其共现关系。图4 中排在前列的十个节点分别是:linguistic landscape、language、language policy、English、 multilingualism、 space、 identity、 discourse、multimodality、bilingualism。表1 列举了国外语言景观前十个高频词和中心性的关键词信息。

综合表1 和相关文献,可将当前语言景观热点研究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图4 1997—2021 年国外语言景观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

表1 国外语言景观关键词信息(1997—2021)

(1)双语、多语景观研究

Gorter(2006)把语言景观看作是研究多语言使用的一种新路径。Suuriniemi(2021)在芬兰国家核心课程所要求的多语制和芬兰课堂多元化的背景下对教材中提到或可见的所有语言进行编码,发现多语制被边缘化。Raos(2018)研究了欧盟成员国的语言景观,通过对城镇的道路、街道、广场和公共建筑上的双语或多语路标的考察后发现,语言多样性是欧盟所倡导的基本价值观之一。Inal et al(2021)从伊斯坦布尔收集的语言景观数据显示了土耳其语、英语和阿拉伯语的相互作用,探讨了全球化和移民带来的多样性是如何在土耳其背景下产生多种语言、文字和模式的有趣组合,是英语在各种工具性用途中的普遍使用以及日益明显的多语言性使得语言景观充满了语言活力。

(2)语言景观与空间

从公共空间的角度探究语言景观的构建、语言背后选择的含义与动机,历来受到很多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Calvi & Uberti-Bona(2020)以米兰两个多民族社区移民商贩的店铺标识为研究对象,描述了拉丁美洲社区语言景观在多语言城市空间的定位策略,以及他们参与的身份协商过程。Tang(2020)考察了新加坡不同空间的四种官方语言,但这些语言有等级之分,英语因其在公共场所、双语教育政策、众多口语推广活动和媒体的语言使用而成为主导语言,地位高于马来语、汉语和泰米尔语。

(3)语言景观与身份

语言景观不但要考察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的语言使用的特征与规律,更重要的是探究人们对于语言的选择背后所蕴含的深层次的身份、权势等方面的问题。Wroblewski(2020)用语言人类学的方法分析了亚马逊城市特纳的语言景观中的多语言现象,研究发现公共标牌能映射出语言背后的意识形态、身份建构、群体认同以及代表的权利。Kasanga(2019)认为许多以英语为母语的矿业和贸易跨国公司成员将自己的外国身份融入到刚果民主共和国的卢本巴希,使其语言景观发展成一个语言丰富、色彩绚丽的马赛克。

(4)语言景观与语言政策

语言景观能从很大程度上体现出语言政策实施的具体情况。每个国家的官方语言政策会要求人们在规定的公共空间中使用该语言。语言景观虽然受到语言政策的制约会对其产生重要的影响,但往往由于语言认同、经济因素以及全球化背景下英语的广泛传播等因素,语言政策和语言在实际的使用中往往有所差异。Lado(2011)在对巴西的瓦伦西亚城市的语言景观进行研究后发现,官方语言政策和现实生活中语言的实际使用不一致甚至有所冲突。Kroon(2021)对2001 年至2018 年间在厄立特里亚首都阿斯马拉进行了语言景观研究。阿斯马拉不同统治时期的历史痕迹作为历史和当代语言政策的反映,共同构建了阿斯马拉的公共空间并赋予其意义。

3.4 高被引期刊

期刊共被引分析有利于了解该学科在研究领域分布的特征,有助于掌握该学科在研究领域的核心期刊群,为研究者提供重要的资料来源借鉴。图5 和表2 直观地阐述了国外语言景观研究的高被引期刊,这些期刊是语言景观研究中引用的主要研究对象和结论传播的主要载体。World Englishes和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lingualism在2012 年和2014 年分别设置了语言景观相关研究的专号。此外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lingualism、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ultilingualism以及Journal of Multilingual and Multicultural Development等杂志经常定期发表与语言景观密切相关的学术文章。World Englishes于2012 年推出了5 篇关于英语的专题论文,在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样化的背景下,作者对英语与本地语言之间的使用和排列情况进行了深入的系统性分析。2015 年,John Benjamins 出版公司正式推出语言景观专刊Linguistic Landscapes: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标志着国外关于语言景观的研究已经有了专业学术期刊,其研究也逐渐走向成熟。

图5 国外语言景观高被引期刊共现网络图谱(1997—2021)

表2 排名前10 的国外语言景观高被引期刊列表

表3 列出了国外语言景观研究最多产的前15家科研单位。发文量排在前两位的科研机构是亚洲的马来亚大学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欧洲的科研机构共9 所院校,分别是根特大学、利物浦大学、于韦斯屈莱大学、利莫瑞克大学、蒂尔堡大学、斯德哥尔摩大学、阿拉曼卡大学、马德里康普顿斯大学、卢森堡大学;美国的纽约市立大学发文量也排在前列;大洋洲的墨尔本大学、乐卓博大学和非洲的奥兰治自由邦大学也榜上有名。由此可见,欧洲国家研究语言景观的发文量处于领先地位,亚洲国家紧随其后。

表3 排名前15 的国外语言景观研究科研机构

3.5 文献共被引

CiteSpace 共被引文献能呈现出此研究领域的重要研究成果和具有典型性的关键文献,文献共被引次数一直以来被学术界认定为评价论著影响力的重要指标之一。被引频次越高,该文献影响力越大;中心性高的文献则表明对该研究领域产生了重要的作用。图6 和表4 详细列举了国外语言景观文献共被引的信息。

(1)Shohamy et al.(2010)从语言意识形态、语言政策、语言景观研究方法和语言景观建设四个维度的新理念深入探究了语言景观的构成及其产生的影响因素。Linguistic Landscape in the City不仅是对已有语言景观研究的补充,更从不同的角度考察了世界各大城市中的语言景观,为日后的语言景观研究奠定了基础。Backhaus(2007)以国际化大都市东京呈现的语言景观为案例,佐证了英语以及其他语言的重要性,表明了语言景观研究对多语现象分析有很大帮助。Linguistic Landscapes: A Comparative Study of Urban MultiLingualism in Tokyo是第一部完全以语言景观为研究对象的综合性专著,是语言景观这一新兴研究领域的早期研究成果。Jaworski & Thurlow(2010)将研究领域进一步扩展到了符号学,指出不但要关注空间、地点、语言环境,更应该从政治、社会、语言等多个角度深入研究符号之间的关系,这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国外语言景观的研究。此外,Rubdy& Said(2015)探讨了语言政治、语言政策、语言等级的观念,与之密切联系的意识形态和语言身份建构的冲突、排他与异见,该书籍作为较为晚近的研究成果,引用频次虽未排在前列,但为语言景观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点。

(2)高中心性则表明该文献在此研究中提出了重要理论或具有创新意义的转折文献,如排在第三位的Blommaert(2013)中心性最高(0.15),其原因是该文主张将语言景观研究置于全球化的超多样性的背景下,将复杂性与移动性作为基本原则,把特定的标牌转向遗传空间和历史空间,确立了通过人种志研究语言景观的必要性。表4 中列举的高被引文献为国外语言景观的研究及发展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3.6 研究前沿

被引文献反映的是一个领域的研究基础,在图谱中表示为节点信息:施引文献则能反映一个领域的研究前沿,通过聚类可以显示施引信息。

表4 排名前15 的文献被引次数列表

图7 国外语言景观文献共被引网络聚类图谱

图7 所示的聚类标签是从施引文献的关键词中采用LLR 算法提取出来的,因此该聚类代表了国外语言景观的研究前沿。语言景观中的文献共被引网络被划分为11 个聚类,其中最大的5 个聚类如表5 所示。

表5 国外语言景观文献共被引图谱五大聚类表

分析这些聚类标签可以发现,公共空间和多语创造在5 个聚类中都有出现,这表明公共空间和多语创造仍然是研究者感兴趣的领域;值得注意的是在聚类#1 中,教学与语言景观联系在一起,说明语言景观研究从公共空间转移到教育层面;在聚类#2 中,历史考察、符号组合、多语景观等热词相继出现;聚类#3 中,从不同地区的语言景观研究呈现出区域性特点与差异;聚类#4 中,语言景观研究与时政紧密结合,抗议标牌首次出现在研究前沿中;聚类#5 中,少数民族语言成为研究前沿,甚至还有性别多样性。这些标签表明国外语言景观研究前沿范围广泛,涉及领域多样。

4 结论与启示

本研究通过可视化软件CiteSpace 对Web of Science 核心合集1997—2021 年收录的关于语言景观研究的文献进行梳理,分别从年度发文量、期刊及学科领域分布、关键词共现网络、高被引期刊、高被引文献、研究前沿等方面进行梳理,发现国外语言景观研究呈现以下显著特点:

第一,已形成明显的阶段性态势。国外语言景观研究分为三个阶段:早期萌芽阶段(1997—2011)、稳定增长阶段(2012—2018)、快速发展阶段(2019—2021)。1997 年和2007 年为重要节点:Landry & Bourhis(1997)首次界定语言景观定义,指出语言景观两大功能。Backhaus(2007)出版首部语言景观为主题的专著。

第二,理论视角丰富,多元化研究热点凸显。文化资本理论、再符号化理论、场所符号学理论、公共标牌语言选择理论、SPEAKING 交际模型、语言景观构建原则、语言景观三维分析模型等,从跨学科视角呈现多元发展态势。同时,语言景观研究顺应时代变迁与潮流,不断开拓新的研究视角。对多语兼用与多元文化、身份构建与文化认同、英语国际传播、语言政策与规划、地区性或少数民族多语研究、语言景观多模态研究、语言景观与语言教学、虚拟空间语言景观等研究热点的关注度持续上升,并从多维领域开展深层次互动。

第三,体现跨学科格局,初步形成学术共同体。国外语言景观的研究越来越呈现多视角、跨学科研究趋势,形成以语言学为内核,并与社会学、生态学、符号学、人类学、地理学、教育学、经济学等学科辐射的交叉融合态势,每年举办国际专题研讨会,设有语言景观专刊Linguistic Landscape,学术研究共同体初步成型。

第四,研究内容六多六少。综合近年研究成果发现,国外语言景观研究在研究广度和深度方面都在不断扩展,但总体来说,语言景观共时研究较多,历时研究较少;静态研究较多,动态研究较少;发达城市研究较多,乡村小镇研究较少;物理空间研究较多,虚拟空间研究较少;语言文字符号研究较多,非语言、多模态符号研究较少;单一场所研究较多,多场所语言景观对比研究较少。

对国外语言景观研究进行系统性的梳理,对推进国内语言景观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国内语言景观研究逐渐成为语言学发展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基础性研究课题。近年来,国内语言景观研究逐渐步入到稳步发展的时期,呈现出快速上升的趋势。但与国外语言景观研究相比,在理论框架、研究方法、研究深度与广度、语言景观分析模型构建等方面仍有所欠缺。在今后的研究中,首先,应重视质化和量化结合的实证研究,拓宽研究深度和广度,加强对虚拟空间、乡村语言景观、多模态语言景观等的动态、历时研究,从跨学科视角关注语言政策、文化认同、经济社会等象征意义;此外,在全球化语言接触背景下,从全球化的动态视角探究言语社区的语言景观和语言生态,探析多语现象和文化内在普遍规律,保护语言文化遗产,促进多民族和谐共存为必然方向;其次,随着现代语言技术的动态发展,语言景观的数据收集和分析方法也在不断更新,如眼动仪、ERP、5G 技术等新型技术及计量学分析软件应有效地融入语言景观数据收集和分析中;最后,亟需加强对国外研究的批判性借鉴,不断提升国内理论研究水平,逐步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语言景观体系,推动国内外研究双向学术对话。

猜你喜欢
聚类期刊景观
期刊更名启事
期刊简介
一种傅里叶域海量数据高速谱聚类方法
景观别墅
景观软装在地产景观的应用及市场前景
一种改进K-means聚类的近邻传播最大最小距离算法
AR-Grams:一种应用于网络舆情热点发现的文本聚类方法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景观平面图》
期刊审稿进度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