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特色作业设计的研究

2022-07-03 12:33王丽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2年30期
关键词:作业设计双减小学数学

王丽

摘要:数学特色作业是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身心特点,结合生活实际,精心设计的以实践性、教育性、趣味性、创造性的学生主体活动为主要形式,以学生主动参与、独立操作、积极探索为主要特征,以启迪思维、培养能力,促使学生素质全面发展为目的的一种作业形式。本研究的重要意义就在于:进一步重视特色作业,更好地设计出特色作业,使学生的压力得到真正的减轻,让学生在快乐中完成作业,以达到减负增效的终极目的。

关键词:双减;小学数学;特色作业;作业设计

引言

新课标倡导作业的综合性、娱乐性和趣味性,数学作业设置的形式和种类也是非常繁多的。比如,有想象型作业、探究型作业、竞赛型作业、实践型作业、趣味性作业,这些作业的特色性使学生愿意学习数学,使作业的完成度更高。因此,在进行数学特色作业的设计当中,教师也应加强对此方面的认知,更好的彰显数学作业设计的特色性,使得教学成效得到有效的提升。

一、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一)选题意义

“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特色作业设计的研究,立足教学实践,力求打破传统作业重复机械练习、枯燥乏味的局限,试图减轻学生作业負担,满足学生特色作业的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转变学生作业观念,变“要我做作业”为“我要做作业”。在作业的尝试过程中,我们本着自主性、趣味性、开放性、多层次性的原则,在作业形式、作业内容、作业评价等方面的特色作业设计进行了初步的探索。课题选题能够紧扣时代脉搏,突出小学数学作业特色化设计的教学特点,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和实践意义。

(二)研究价值

“双减”政策不仅仅是减轻了学生的负担,更减轻了家长的负担,将学生从繁重的学业中解脱出来,摆脱了传统的作业模式,以一种新颖的形式完成作业,这减轻了学生的负担,更拓展了课外学习的空间,让学生乐于学习,也减轻了家长辅导作业的压力,让家长从中得到释放。传统的作业形式忽视了学生的发展、思维能力的训练和提高,浪费了学生大量的课外时间,打消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甚至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导致厌学心理的产生,因而直接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本课题研究的重要意义在于:进一步重视特色作业的趣味性、层次性、开放性,同时关注作业的实践性、综合性和选择性,通过改变单一的接受性作业形式,积极探索接受与体验、研究、发现相结合的新型作业,探索独立自主与合作交流相结合的作业方式和彰显个性的选择性作业方式。并通过丰富多彩的作业形式与作业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快乐中完成作业,以达到减负增效的终极目的。

二、“双减”的内涵

“双减”是指在教育上,因课业而产生一些不堪重负的现象,国家果断出台一项政策,即在2021年7月24日提出《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旨在减轻学生课外作业过重的负担和减轻家长因课外辅导而产生过重的经济负担,简称“双减”。

“双减”的宗旨是落实立德树人,减量提质,进一步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减轻学生过多作业负担,让学生有更多时间和精力发展综合素养、提升综合能力。“减负”不只是减轻身体负担,更重要的是缓解心理压力,突出全面育人,“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和可持续的发展。

三、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1.通过文献研究,掌握国内外小学数学特色作业设计研究现状以及在理论和实践上的进展。吸收借鉴优秀的成果,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思辨和理论综合。

2.通过调查,了解当前数学教师与学生对于特色作业的看法及做法,与实验前状况进行比较研究。

3.在教学实践中,以备课组为基本单位,集中优秀经验,形成合力,齐心探讨,力求发现有效的指导策略,力求以清楚的数据、科学的论证,提供事实性材料,评定前阶段工作,启动下阶段工作。

4.通过个案追踪的研究方法进行考察与分析,以发现问题,探寻规律。

5.及时进行收集整理材料,撰写课题研究论文及心得体会,加工修改研究案例,完成结题研究报告。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个案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等方法,采取边研究、边总结、边完善的研究方式组织实施。

1.调查研究法:调查研究学生作业的数量、时间、评价、作业习惯及作业效果。通过调查了解到教师在作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2.文献研究法:查阅与本课题相关的基础理论,并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来研究分析,在相关理论的指导下进行数学特色作业的优化设计。

3.实验法:课题组成员即按照课题研究目标,有计划地进行分析研究、不断实验和总结。

4.个案研究法:通过个案追踪调查分析,了解作业的方式、效果与习惯,便于针对性地研究。

5.数理分析法:在研究过程中,不断收集本校学生作业的相关数据,进行综合分析,找到解决我校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6.经验总结法:对课题研究的实施情况进行认真分析,归纳总结,形成对教学实践有指导意义的研究成果,并及时撰写课题研究经验总结报告。

四、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

1.师资保障: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都是学校的教学骨干,他们做事认识,教学严谨,善于思考、喜欢钻研,进行科学研究能做到一丝不苟、持之以恒。

2.资料保证:利用我校图书馆、阅览室丰富的图书资源,便捷的互联网络等途径可以获得研究所需各种资料和信息。

3.科研保障:参研教师为一线中青年教师,教学经验丰富,现代化教学技术熟练,为课题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技术保障;参研教师能不断加强理论学习,转变教育观念,树立现代素质教育观,对课题研究有浓厚兴趣。同时,学校与教科研部门及教育专家建立长效联系机制,能及时获得教科研部门及教育专家对课题研究的指导。

4.时间保证:由于本课题与我们自身教学的相关性大,无论是在教学工作中还是在工作之余,我们都可以有充足的时间进行本课题的资料的收集,信息和数据的整理、加工,形成有价值的论文、课题报告等。

5.制度保障:学校有专门的教科研管理制度,课题组的各位成员能各司其责,确保课题研究工作按时有序地进行。

结束语

小学数学学习是为以后的学习打基础的,学生的全面发展又与数学密不可分。数学作业设计,是小学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学生作业的设计在保证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获得巩固训练的同时,也要体现一定的弹性,满足学生不同的需求,使全体学生都得到相应的发展。与此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在作业的过程中,检查所学知识掌握情况,寻找自身存在的不足,进行有针对性的改善,从而达到“人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张春平.浅谈小学数学特色作业设计[J].神州·上旬刊,2018(08).

[2]张春娟.农村小学数学课外特色作业设计探究[J].知识文库,2018(23).

[3]冷冰.特色作业开启幸福数学之门---小学数学特色作业设计[J].教育综合视线,2019(08).

[4]宋玉凤.小学数学特色作业设计策略探讨[J].基础教育参考,2021(01).

[5]卜珊珊.浅谈小学数学特色作业的设计[J].中国教师,2021,6(10).

猜你喜欢
作业设计双减小学数学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探讨
新课标下高中化学作业设计探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