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有效性的研究

2022-07-03 13:47丁碧花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2年30期
关键词:作业设计双减小学数学

丁碧花

摘要: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学生对所学知识加深理解和巩固,提高学科素养的重要载体,是激发学习兴趣和培养学习习惯的重要途径。对教师来说,作业是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反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此改进教学的重要手段。《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也提升了数学作业的设计理念——更加关注思维过程,体会数学的基本思想、综合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教师,我们应积极、正确看待作业改革,努力探讨如何有效布置作业,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本文立足于小学数学教学角度,分析了“双减”政策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有效性的策略。

关键词:“双减”;小学数学;作业设计

引言:“双减”政策的出台,旨在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和减轻校外培训的负担。在此大背景之下,我们更应该考虑如何优化已有的教学模式以及作业设计,如何在减少作业时间以及作业量的基础上,通过更加合理的方式帮助学生认识到作业的重要性,以此达到巩固知识,提高数学素养的目标,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对小学数学作业有着更加深刻且长远的理解。基于以上问题的思考和“双减”政策对作业的要求,我将从作业内容、作业形式、分层设计及作业量的有效性进行探讨。对于“双减”政策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有效性的研究有着鲜明现实意义。

一、丰富作业内容,注意激发兴趣

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我们在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中,应该将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内容作为切入点,结合学生耳熟能详的能够引起他们注意力的事物,来设计和布置作业,不断强化学生完成作业的动机,激发他们完成作业的兴趣。所以,在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有效性的研究中,教师应充分考虑小学生的心智特点,设计童趣性较强的、他们感兴趣的作业,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完成作业练习。

首先,学生的作业内容融入各种课堂活动中。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已非常普及,尤其是希沃白板5给教师设计作业练习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在希沃白板5中有多种类型的课堂活动可供选择。判断题的作业练习有森林运动会的模板,趣味分类中有梦幻岛屿、恐龙火山,青青草原等童趣十足的类型可选择。如果要设计知识配对的内容又有天空之城,潜艇导弹这样的模板可用。要更多的学生参与的课堂活动还有分组竞赛的设计。这些课堂活动都是非常的生动有趣,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的热情。教师把需要学生完成的作业内容融入不同的课堂活动中,效果是非常好的。尤其是对低年级的学生在“双减”之下不留书面家庭作业,依托课后服务在校内这样的方式很实用。

其次,学生作业内容也可融入当下生活中的时政热点或热门话题。数学来源于生活,把一些现实的数学问题融入生活情境中,让学生探究解决方法,能更好把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展示出来。比如我们在设计作业内容时可以把今年北京第24届冬奥会和第13届冬残奥会的吉祥物“冰墩墩”和“雪容融”融入作业题中:冰墩墩50元/个,雪容融40元/个,老师要购买13个冰墩墩,13个雪容融,一共需要多少钱?(两种方法可加分)。

二、创新作业形式,强化实践能力

在对传统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中,在内容和形式上比较单一是一个很难突破的难题,这会使得学生认为作业是枯燥和乏味的,而且远离生活实际。所以,在小学数学作业布置中,作业的形式应当尽量丰富多彩,要充分利用小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在学习中主动探究,使学生持久地保持学习热情,并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主动探究能力。

其一我们可以布置日记类的作业。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总会有一些自己的发现、体会和感受,但这些问题会随着时间的流失而被遗忘,为了把这些闪光点和记忆更好的保留下去,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日记的形式书写记录这些内容,并将其当作作业来布置完成,使学生充满感情的完成作业,进而把作业的个性化更好的体现出来。比如北师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学习了“圆的认识”之后有一个“试一试”活动:车轮为什么是圆的呢?就可以指导学生把探索活动的过程和发现写成数学日记。还有就是圆周率的历史、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的不同方式,都可以让学生以数学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既巩固了学习的知识,又发展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一举多得。

其次,我们还可以布置一些操作类的作业。这类作业应有利于学生动手实践,使学生手脑并用,对于学生思维的创新意义重大。例如在“七巧板”的讲解中,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利用七巧板拼贴出来各种各样的图案,并自己对这些图案进行命名。还有就是学习一年级的图形的认识前让学生借助圆柱、正方体、长方体等立体图形,画出一个个平面图形,得到平面图形的直观体会。

最后,针对不同学段的学生,作业设计形式也应体现出自年龄特征。“双减”政策下对于低年级学生不布置书面作业,可以侧重简单小制作、小调查、小阅读等实践类的作业。比如学习了《认识人民币》后,可以布置学生到超市里走一走,看一看,观察商品的价格,体会人民币在生活中的功能和作用。而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可以给学生布置绘制树状图、思维导图等方面的作业,然后针对作业梳理出涉及的重难点内容。这样的作业形式学生乐于接受,成效显而易见。

三、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注重作业层次性

作为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学生是不同的个体,认知水平和智力发展不一致,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自然存在差异,作业分层设计也是因材施教在教学中的体现。教师应该尊重学生之间存在的个体差异性,针对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设计有层次性的,适宜其个性发展的作业。作业分层设计可以分为A类作业基础题,是学生必做的练习,为本课时最基本的知识点。B类作业提高题,是学生选做题,但也鼓励学生完成,是本课时知识点的运用。C类作业挑战题,针对本课时知识点,提升学生能力的选做题,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能够扩展思维。教师分层次地布置作业,能让每一位学生在不断地进步中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满足学生作业个性化需求。

四、合理控制作业数量,防止作业疲劳

“双减”政策实施后,对作业总量有严格的管理。小学一、二年级是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小学三至六年级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总时间不超过60分钟。作业量上做“减法”,就意味着教师们需要更进一步提高课堂效率,在备课、作业设计上做“加法”。小学数学教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应该避免布置学生大量抄写、机械重复的作业,不布置与课堂内容无关的作业,不布置难度过大,学生无法完成的作业。在充分了解学情的基础上,注重“分层”作业,落实“基础+提升+扩展”的作业设计策略,严格控制作业的数量,防止学生因为作业任务重而出现疲劳的状态,从而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习数学知识。

结论:总之,在当前“双减”政策下,教师要正确看待作业改革,严格落实作业管理的制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重新审视家庭作业的功能,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在控制好作业数量和质量的同时,丰富作业内容,创新作业形式,尊重个性差异,精心设计,科学编排,推动“双减”工作落地见效,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彬彬.混合教學模式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21.

[2]杨宏.例谈小学数学作业的趣味化设计和个性化评价[J].小学教学参考,2021(11):56-57.

[3]赖晓君.数学回归生活——小学低年级数学实践类作业的设计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1(04):136-137.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01-01.

猜你喜欢
作业设计双减小学数学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探讨
新课标下高中化学作业设计探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