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双减背景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

2022-07-03 13:47张福存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2年30期
关键词:作业设计双减政策

张福存

摘要: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明确提出了“全面减少作业量、减少学生过重、减轻学生过重负担”“改善作业设计质量”等方面的要求。这要求在减轻了学生负担,便要提高其作业质量。小学数学教师对于作业的布置不能单纯围绕应试一方面,教师要彻底转变观念,从根本上杜绝“题海战术”,应更多地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等方面,应指导学生学会自主探究,从而通过提高作业质量来提高其思维质量。

关键词:“双减”政策;小学数学;作业设计

前言

前一段時间有一部电视连续剧《小舍得》,我想很多人听过吧。这是一部与各阶段教育“焦虑”所相关的电视剧,其很好的反映出了当下教育领域所存在的问题。“鸡娃”的背后,是家长对未来的焦虑,这一典型表现为“教育内卷”。一是家长盲目跟从,不能跟上竞争,孩子花很多时间训练、进修,导致了教育的“戏剧效应”日益严重,影响了儿童的身心,而与此同时,许多一线的老师也自觉地承受着压力。实际上,教育“内卷化”问题早已引起学界的重视。前几年,教育部在进行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五项管理》,目的是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五大问题:强化对学生的学习、睡眠、运动、阅读、体格的管理,使教育回归实质,由人们观看电影的戏剧效应的“被迫演出”逐渐回归到“观看演出”的状态,而如今的双减政策更是再次落实了这一教育革新。

一、目前小学数学教学中作业布置存在的问题

首先,教育目光短浅的问题很突出。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思想的熏陶,我国的数学教学设计中出现了一些短视现象,没有从长远的眼光来看待家庭作业的设计,仅仅注重提高数学应试分数而忽略综合素质的培养,这与素质教育的理念是不一致的。通常情况下,家庭作业的设计仅仅是为了帮助学生们巩固和提升他们的理论基础,持续性增加他们的任务量,而忽视了他们的实际学习效果,从而一定程度上加剧其负担。由于部分教师不理解现行“双减”的基本需求,所以作业布置是为了使他们更好地掌握所学硬性知识,而不能从关键能力、素质教育的观点来进行科学的教学,从而使他们的整体素质发展受到限制,使数学教学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和功能。

二、“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设置策略

“双减”虽称减负,但远非单纯减轻学生学习压力上的负担。其核心问题在于,过多的培训与任务量直接影响了素质教育结果的真实性,对应试成绩的过分看重妨碍了素质教育的真正施行,扭曲了教育教学的根本价值取向,让素质教育的目的由“德智体美劳”偏移向了“成绩”二字,这无疑是教育发展的一种病症。因此在“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应更注重趣味性,更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及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1)优化作业设计思路,突出作业思维扩展

“双减”政策“减负”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作业规划,强调教师不布置机械化、重复性、惩罚性的作业,这是教师们新的需求。因此,在降低作业总量的前提下,如何在实现数学核心素养的前提下,实现数学核心素养,是目前数学教育中的一个重大课题。关注“双减”和“语言能力”这两个重要因素,使教师在进行周测、单元测验、月考等方面的考试时,应该更多地考虑“控制”和“形式”。

在“控制”方面,首先要对任务的总数量进行控制,比如每天只有少量的问题。其次是对任务的完成时间进行控制,比如只需要几分钟就能做出来的问题。第三部分是对任务完成的控制,例如在课堂上或在课堂上进行,或在辅助教学中进行。在“形式”方面,有两种变化。第一个变化来自于命题的表象。原来的作业是僵化的,现在改为情景式、探究式题型,以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培养综合素养。

如,在学习了“比”这部分知识时,教师可转变以往硬性的作业布置方式,而是引入“名侦探柯南”故事:

“一家首饰行出现重大盗窃案件,当柯南赶到案发地点时,在地上找到了23公分(厘米)的足迹,根据这个线索,可以推断出犯罪嫌疑人的身高及大致体型,你可知这是什么逻辑?”教师随后公布脚部尺寸与身高体重的大致关系,并以此不知课后作业,学生便会自行去地把身高的数据与足痕的长短相关联,进而考虑到二者比例,这对于调节学生的学习状态有着较为明显的作用。

(2)设计趣味性作业,激发学生兴趣

教师在设计数学作业时,要确保作业的内容与形式更有趣味性、新颖性,使小学生对数学作业产生兴趣,并在兴趣的激发下自主完成数学作业,提高作业完成的效率与质量。教师要了解学生对数学的兴趣需求。然后,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优化作业内容及形式。

如,教师针对“位置与方向”一课进行作业设计时,便可采取一种更具趣味性的模式,“同学们,老师为大家分配一个任务好不好,你们能不能在今天晚上回家的图中观察学校与自己家的方位,然后将家与学校按照现实中的方位绘制在白纸上呢?”此种趣味、开放的数学作业更能让学生在很大程度上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从而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作业内容,深入理解作业训练内容的具体内涵,而这也是“双减”在培养学生想象力、思维能力等综合素质方面所提出的要求。

(3)丰富作业规划形式,回归双减本质

目前学术界对作业设计、作业批改、作业反馈等三个方面的研究都比较重视,但缺乏在认知性、象征性、策略性等非理性方面的考量,致使学校管理理论体系形成缺陷。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学校在对作业管理的认识上的偏狭。而只有正确认识双减政策的时代意义与价值,转变观念,把握其本质与内在逻辑,制定合理的管理战略,提升管理效率。而立德树人思想要贯彻落实,就必须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深化作业管理的内涵发展,坚持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生命线。

要确保数学教学的效率,就必须创新作业方式,给学生提供更多选择,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需要和能力,自行选择作业类型。而充实教学内容,可有效提升数学教师职业素养,教师应深入研究教材内容,积极创新数学作业设计思想,把作业设计提高到专业化水平。设计作业不仅仅局限于表面,更要将学生实际的思维状态植入其中,作业必须具备实用性、动态性。教师应根据单元或者课时内容的特点,根据学生身心成长的特点,进行特征性地作业布置,引导学生们在作业过程中通过对作业内容独特的思考,以点燃思维,碰撞思维,产生思维的火花,通过这种“内嵌式的学习”的体验与探索,让学生们获得一种更深层次的数学学习体验,继而在根本上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结语

总而言之,在双减背景下,教师在进行小学数学的作业设计时,必须重视“量”与“效”这两种相互制约、互相促进的因素,应着重学生整体思维能力的培养,要在做到“减轻作业负担”的情况下,做到“提升作业质量”,要协同教育部门、学校、家长等各部分力量共同贯彻双减政策所提出的作业减负提质目标。而坚守学校这片主战场,就是坚守“双降”的阵线,只要坚守阵线,“双减”就会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钱利.减负提质,促全面发展——双减背景下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探究[J].读与写,2022(19):121-123.

[2]李芳芳."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实践策略探究[J].教师,2022(9):51-53.

[3]黄小艳.“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策略研究[J].读与写,2022(19):232-234.

猜你喜欢
作业设计双减政策
“三提高”“两保障”: “双减”政策落地生根的有效策略
“双减”政策下的课堂教学
China allows couples to have three children 中国出台三孩政策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股指冲高回落 多方政策救市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探讨
新课标下高中化学作业设计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