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网+”背景的图书馆图书资料管理探析

2022-07-03 14:24王伊
文化产业 2022年17期
关键词:图书资料管理人员图书

王伊

图书是文化知识的载体,也是人们进行文化传播的重要方式。长久以来,图书在发展社会文化事业的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人们的求知欲,使人们的精神文化水平得到了有效提升。图书馆是搜集、整理、收藏图书资料以供人阅览、参考的机构,有助于提升人们的文化素养。近年来,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不断提高,对图书资料的需求也越来越高。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最新研究成果在图书馆发展建设中的融入,网络图书的数量与质量也随之提高,为图书馆图书资料管理带来了挑战与发展机会。图书馆的管理模式对图书馆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是图书馆发展的核心内容,这就需要管理图书资料的工作人员主动适应新形势,不断优化自身工作,使不同读者的个性化需求得到更好的满足。

“互联网+”时代以及图书馆图书资料管理的特点

“互联网+”时代的特点

“互联网+”时代就是将互联网信息技术中的最新研究成果在各行各业建设与发展的过程中有效地加以利用,与社会各行各业的建设、发展进程相融合,从而优化自身的发展模式,甚至塑造全新的发展模式,促进行业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互联网+”时代的个性化特征也非常明显,如重塑结构、创新驱动、跨界融合等,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网络技术在图书馆管理中也有一定的应用和发展,所以图书馆在管理图书资料时,应该与“互联网+”时代的特点相结合,将“互联网+”时代的特征有机融入图书资料管理工作中,继而使图书资料管理工作更具有时代特征,逐渐促进图书资料管理工作更加标准化、高效化、常态化,推动图书馆图书资料管理工作向更高層次迈进[ 1 ]。

新时代图书馆图书资料管理的特点

传统的图书馆管理是对图书馆中的各种图书、馆内设施、工作人员以及读者的管理,其中,对图书资料的管理,则是由图书管理人员通过对书籍资料的分类、录入、编排、维护、修缮等操作来实现。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图书馆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互联网技术的影响,使图书资料管理具有新的特点:

1.主动性

在互联网时代,用户的需求已经无法通过传统的图书资料管理得到满足,图书馆应该积极改革和创新管理工作,实现自身从被动到主动的转变,与用户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对自身的服务进行优化。

2.开放性

在应用互联网技术的过程中突破时空局限,使图书资料在社会中被更好地推广,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来完成查阅、搜集、组织、加工以及管理信息等环节,很多图书馆完成了开放型图书管理系统的建设,利用互联网使自身的信息服务变得更加优质、高效。

3.公益性

图书馆的服务有公益性质,在管理过程中应该以服务社会为基本理念,在为用户提供服务的同时,充分利用自身掌握的资源,可提供部分有偿信息服务,将无偿服务与有偿服务有效结合,以提高图书馆的经济效益,更好地创新与优化图书资料管理工作。

4.多样性

现阶段,人们对图书资料的要求越来越多样化,图书馆要想提升自身图书资料的竞争力,就应该在为用户提供服务的基础上,使服务变得更加多样化[ 2 ]。另外,图书资料管理的内容也在不断增加,除了提供基础的图书资料外,管理人员还需要查阅、翻译、检索以及加工信息[ 3 ]。

“互联网+”时代给图书馆图书资料管理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改变管理格局

目前,图书馆中的图书资料大多以纸质书籍为载体,纸质书籍的数量有限,通常会出现读者难以借阅到指定书籍的问题,并且诸多因素的影响导致书籍容易受损,也严重影响图书馆用户的体验感;在图书资料的整理、借阅、搬运等过程中,极易存在图书丢失的问题,不但会给图书馆带来一定程度的经济损失,还会导致图书资源的利用率较低[ 4 ]。基于此,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设“移动图书馆”,将传统的图书馆变为“互联网+图书馆”,通过各种措施提升图书管理水平。互联网技术的有效应用,能够提升图书馆的图书资料管理效率,有效解决图书资源利用率低的问题,真正实现图书资源全面共享。

减轻工作压力

在传统的图书资料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除了管理图书资料外,还需要考虑如何提升图书馆的服务质量[ 5 ]。尤其是在规模较大的图书馆,管理图书资料的工作人员需要承担的管理任务量也非常大,并且容易由于人为因素的影响导致工作失误,严重影响图书资料的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合理利用互联网技术,能够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量,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同时还可以使图书馆的整体管理水平得到明显提升。

促进服务升级

不断发展的“互联网+”技术推动了图书馆服务模式的创新与发展,促进了“互联网+”全新服务模式的形成,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及物联网等技术的应用,对传统的服务模式进行解构并重组,减少了读者的操作步骤,使人们获取图书资源的方式变得更加丰富,使图书馆提供的服务变得更加多样化与个性化。人们不但可以根据自身的阅读需求,进行实体文献和纸质图书的阅读,还可以借助电脑、手机等设备,通过简单的索引操作,对数字文献进行阅读和下载,图书馆服务的流程变得更加简单。同时,信息化技术还能将不同区域甚至全国范围内的各图书馆的图书资源整合在特定的资源库下,使读者能获取与之相对应的更多的图书资料。而随着智能技术的推广,图书馆能够根据读者所收集资料的题目、关键词、具体内容等,以信息提醒的形式将相关的图书资料推送到读者的客户端,以此提升图书馆的服务效率,改善读者的阅读体验[ 6 ]。

丰富存储形式

纸质的图书资料存在分享性低以及不利于流通的缺点。但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对图书馆的图书资料进行了扩展,图书馆通过对图书资料实施信息化管理,打破固化格局,为人们提供电子读物等更多品类的图书资料及其获取方式,使图书馆可以与其他收藏图书的机构及个人实现资源的全面共享。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图书馆利用图书资料的效率,并且可以在减少资源浪费现象的同时,降低图书馆的支出。

图书馆图书资料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管理意识薄弱

图书馆的本质是用来存储信息,并通过妥善的管理方便使用者查阅资料。而现阶段,部分图书馆仍然只用单一的方式划分和存放图书资料,所以无法有效地将图书资料提供给所需要的人。此外,在实际工作中,负责管理图书资料的工作人员没有充分认识到自身工作的意义,对图书资料使用者进行严格而烦琐的借阅程序审核,使得图书管理工作流于形式,影响借阅者再次借阅的动力,极大地限制了图书资料的使用效率。同时,图书资料管理者的管理意识不强,对图书和资料的管理仅限于进行相应的陈列、摆放,无法为使用者提供良好的幫助,这样不但无法充分发挥图书资料的价值,图书馆的积极作用也得不到展现[ 7 ]。

管理不够科学

在落实图书资料管理工作的过程中,普遍存在管理方法不合理的情况,对图书资料的利用效率产生了严重影响,使图书资料的实际使用价值无法得到有效发挥[ 8 ]。在管理图书资料的过程中,使用较为封闭的图书资料管理模式,不能充分利用现代化图书资料管理方法,很难真正提升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由于现阶段使用的管理方法不够科学,尽管管理人员的工作任务较为繁重,却没有真正优化图书资料管理模式,所以并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图书资料的使用价值。

传统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

目前,大多数图书馆都是先根据文献载体形式对传统纸质图书资料进行分类,然后再进行阅览区分类。通常读者想阅读不同类型的书籍时,要游走多个区域,特别是部分图书时常存在不在馆、缺损、孤本等一系列问题,给读者的阅读带来诸多不便,极大地降低了图书资源的利用率。

文献检索途径繁杂

当前,不少图书馆的文献获取渠道普遍单一,读者需要亲自到馆进行图书借阅,或者需要通过固定IP地址访问才能获取有效的数字资源。很多图书馆内部建立的数据库由于缺少先进技术保障,特别是读者在检索文献资料的过程中,一般都会应用到不同数据库中的不同检索引擎,使得读者的阅读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大降低。

硬件条件不足

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会受到所使用的管理设备性能的影响[ 9 ]。现阶段,在开展实际工作时部分图书馆仍然使用较为传统的目录柜以及书架等管理设备,随着互联网技术以及信息技术的不断普及和发展,这些设备无法使智能化以及信息化的发展要求得到满足,致使图书资料管理工作难以与时代的发展趋势相适应。然而,要想利用先进技术促进图书馆各项事业的发展,必然要加大图书馆的设备购置和经费投入,如果经费不足,便会制约图书馆网络平台的建设,导致数据库建设成效降低。

“互联网+”时代优化图书馆图书资源管理工作的措施

拓宽资金获取渠道,丰富图书资源

在“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图书馆应逐渐转变传统方式和途径以获取资金,可通过付费的形式,提升社会组织参与图书馆发展的意愿,将社会经济体作为图书馆发展的中坚力量,可通过发展商业推广模式吸引资金流入网络平台的实际运营中。负责管理图书资料的人员在开展日常工作时,应该加强各部门之间的交流,努力使各个部门之间的关系更加协调,从而使自身工作获得更多的人力、物力支持。同时,应该对购入电子图书和数据库的建设工作加以重视。这不但需要积极利用有效的措施提升图书资料的网络化管理水平,还应该对电子图书资源进行不断扩充,使图书资料向着多样化和全面化方向发展。

加强数字化资源建设,构建网络图书馆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人们逐步迈进大数据时代,图书馆的传统纸质资料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所以必须要充分重视数字资源的建设工作,有效满足人们的各种需求。

首先,需要完成纸质图书向数字资源的转化,管理图书资料的工作人员应该通过信息技术将图书馆收藏的纸质图书资料转化为数字资源。如通过压缩、光学识别、扫描等技术将图书资料的内容放入光盘或硬盘等载体上。当然,在进行实际操作时应该与图书馆的发展现状和收藏特点相结合,不过为了使信息共享程度得到有效增强,最好是将图书资料数字资源上传到网络云端,建立图书资料数据库,由此强化“互联网+”时代下图书馆文献资料的利用率。

其次,应该不断完善图书馆的基础设施建设。现阶段,我国图书馆的整体基础设施相对落后,普遍存在信息传递质量较低的问题,这非常不利于现代化图书馆的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图书馆中的人流量,并且降低了实际工作效率。在“互联网+”时代要想有效地优化管理图书资料的工作,必须将工作重心放在为人们查询信息提供方便上,使图书馆的信息化程度更高,充分结合互联网技术与纸质图书资料,使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变得更加多样化。

再次,通过发展电子书籍使图书资源实现保护与共享共存。电子书籍具有轻便、快捷等优点,在网络化时代的发展中,电子书籍可使资源共享达到最大化,随时随地查阅想要阅读的书籍;且电子书籍的保存较为简便,弥补了纸质书籍不易保存的缺点,特别是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保存一些绝版、贵重书籍,充分发挥图书馆的保护职能。

最后,为了使人们能够更好地使用数字资源,还必须完成多个数据库的建立。数据库是图书资料存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图书馆务必对读者的阅读需求展开深入调研,应该在充分了解人们阅读需求的前提下,合理地设立搜索引擎,详细地分析网络上的各种信息,有效地连接相关联的信息,并且根据不同信息类型建立更多优质的数据库,通过有效划分阅读群体,根据受众不同的阅读偏好提供个性化服务,给予受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完善相关管理制度,提高人员综合素养

要想有效地管理图书馆的图书资料,需要不断地完善图书管理的各项制度,并且保证这些制度有效地落实在实际工作中,使图书管理模式形成一个完备的有机整体。同时,图书资料管理人员是信息化管理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信息化管理的实践者、主导者,应该结合培训、交流等措施强化管理人员的管理理念,增强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养,促进其在优化图书资料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提升其管理图书资料的效率,使图书管理制度更加符合实际。以此为前提开展其他工作,管理人员应该与实际需求相结合,稳步推行借阅、归档等工作,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为图书馆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

图书馆应该通过建立完善的考核体系和奖惩制度,明确各部门工作人员的工作范围和工作职责,将责任明确落实到每一位工作人员身上。将科学合理的考核制度作为调动图书馆管理人员积极性的有效措施之一,严格落实奖惩制度,端正管理人员的服务态度,调动工作积极性,纠正不合理的工作行为,对于表现不好的管理人员要及时提醒或处罚,对积极努力、具有创新精神的管理人员要进行表彰和奖励,使图书资料的管理更加完善。促进图书资料管理人员在工作的过程中,更加主动地结合先进的理念以及技术不断地创新和改革管理工作,积极引进先进的系统平台,促进图书资料价值得到更好的发挥。

促进精细化管理,优化资源配置

每个图书馆都存在有限的图书资料,要想使有限的资源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需要对资源进行更加精细的配置。首先,应该重视图书的采购、借阅、补充等工作。其次,要与图书馆图书资料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建立和完善线上线下借阅系统,使借阅平台与人们的需求相符合。同时,还应该优化图书资料的资金管理工作,细化各项资金的投入和产出,使资金的利用更加有效,在保障图书资料质量的同时,最大程度地避免资金的浪费。此外,在图书馆网络建设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信息化建设,促进馆与馆之间的资源共享,从而使图书资源得到最大程度的应用。

加强信息数据管理,避免安全隐患

信息安全是网络图书馆平台运行的关键,实现图书馆图书资料管理的数字化和网络化,必然会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所以应该加强对网络安全管理等相关工作的重视,有效地保障图书馆图书资料的安全[ 1 0 ]。首先,应该配备专门的网络安全部门和工作人员,提高人员队伍的专业性和技术水平,构建便于图书馆工作人员之间交流的局域网,严格把控图书馆管理人员的信息、用户的信息和财产安全以及电子读物数据信息的安全,在有效建设和维护图书资料管理系统的同时,避免各种网络问题所导致的数据损失,为稳定运行图书资料管理工作提供保障。同时,为了更好地满足互联网飞速发展环境下对于网络图书馆维护的需求,应对图书资料管理者开展提高其现代化信息技术水平和职业水平的培训。其次,应该对图书资料信息管理网络环境进行优化,虽然这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信息被破坏和剽窃的几率,但却能够有效地提升圖书资料的管理效率。定期进行硬件和软件的保养和维护,对网络信息技术可能带来的弊端进行有效预防,保证图书资料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综上所述,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图书馆管理的改革已成为必然。图书资料管理人员应该在对时代的发展趋势进行充分认识的前提下,针对当前在图书资料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改进,加强革新意识,积极转变自身的服务意识、工作态度以及工作方式。在图书资料管理工作中积极引进科学的管理手段,通过各种措施全面提升管理人员自身综合素质,使图书资料管理体系更加健全。有效地提升图书资料服务品质,使图书资料的价值得到充分发挥。同时,拓展图书馆的发展空间,更好地满足现代读者的需求,推动图书馆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席姣.“互联网+”环境下的公共图书馆图书资料管理分析[J].采写编,2021(05):187-188.

[2]王丽荣.“互联网+”背景下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创新研究——基于杭州图书馆双“悦”服务案例分析[J].兰台世界,2017(18):78-81.

[3]符秋眉.“互联网+”背景下图书馆服务模式的变革与创新探析[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7,29(09):173-176.

[4]田红伟.“互联网+”时代公共图书馆的高校图书资料管理[J].教育教学论坛,2020(30):365-366.

[5]陈丽萍.互联网+背景下图书馆的服务创新与发展——以东华大学图书馆为例[C]//全国纺织服装信息研究会.第十届全国纺织服装信息研究会馆长论坛暨201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出版社不详],2016:43-49.

[6]邵丝媞.互联网+背景下地方公共图书馆的SWOT分析——基于宝鸡市图书馆业务统计数据[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9(01):252-255.

[7]曾乾炳,余京文,唐燕凌.“互联网+中小学图书馆(室)”背景下基于大数据的精准管理实践案例[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7(24):38-41.

[8]刘江红,贺延辉,赵桂荣.“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图书馆智慧型学科服务探析[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7,29(11):15-18.

[9]胡晶晶.“互联网+”环境下的公共图书馆图书管理[J].兰台内外,2021(14):54-56.

[10]尹瑞芳.“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传统图书馆管理面临的挑战与机遇[J].科技风,2016(18):108.

猜你喜欢
图书资料管理人员图书
信息化背景下图书资料管理方法分析
如何提高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的探讨
图书馆图书资料在信息时代的管理与建设
班里有个图书角
我国成人教育管理人员专业化建设问题探讨
值得孩子阅读的100种图书
图书资料如何做好动态管理
5年前的选择决定今天
摘一束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