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民俗文化空间下虚拟文化空间拓展策略探析

2022-07-03 14:24姚孺婧
文化产业 2022年17期
关键词:虚拟空间民俗文化文创

姚孺婧

民俗文化遗产是极为宝贵的文化资源,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内生力量,发展民俗文化空间尤为重要。安徽的民俗文化遗产继承了优秀传统文化基因,其作为活态传承的重要民俗资源,目前大多以实体文化空间为载体进行展现。如列入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徽州祠祭”“肘阁抬阁”以及地方性的庙会、社火、灯会等。由于人文环境的变迁,部分民俗文化遭受极大冲击,尤其是依赖生活方式或宗教信仰的这部分民俗文化。近年来,国家虽然先后出台了系列相关政策,同时从人力、物力等方面加强保护民俗文化,但社会环境变化极大,使民俗文化原有的生存空间受到挤压,民俗文化空间的营造跟不上时代步伐,民俗文化的参与度也在逐渐减弱。这些年我国民众的文化参与由现实世界向虚拟空间转移,虚拟空间成为缓解民众负面情绪的稳定剂。安徽也开展了一些针对虚拟空间的文化活动。如安徽宣城近两年举办的“三月三,敬亭山”民俗文化旅游月线上活动,通过研学展演、录制活动现场视频等方式在各类新媒体平台展播。2021年春节期间,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要求各地方单位结合当地风俗习惯、文化资源等,统一以“文化进万家·云上过大年”为主题,提供更多线上文化服务,充分利用各类平台传播分享,满足群众可参与、可分享、可评价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虽然各类文化空间向数字化的虚拟空间拓展已经逐渐成为一种趋势,但安徽的民俗文化空间并没有形成具有品牌化和影响力的服务平台。网络虚拟空间环境除了有助于拓展文化空间内涵之外,还使传统文化参与方式出现了极大的转变,个体对文化需求的变化也非常明显,在虚拟文化空间开展文化参与行为随之日益增多。如何通过虚拟文化空间的营造更好地为广大民众提供文化参与服务,成了值得关注的问题。

虚拟文化空间的概念与特征

虚拟文化空间的概念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这种变化在生活各领域均有体现。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虚拟空间兴起并实现快速发展,影响范围也不断延伸。如今各种文化的物理空间逐步向虚拟空间拓展。1982年加拿大科幻小说家威廉·吉布森在描述虚拟空间时,最先使用赛博空间(Cyberspace)这个术语予以描述。关于虚拟空间的定义,具体可分为三个层面:其一是基于虚拟现实(VR)等新技术形成的虚拟空间,主要聚焦的是VR场景的设计和技术应用问题。其二是基于网络科技形成的互联网空间,此类虚拟空间着重关注网络信息传播、技术功能与人们各类需求的适配问题。其三是注重强调空间社会属性这方面,特别是社会性要素和空间消费行为之间的关系。就虚拟文化空间这个概念而言,实际上就是从第三点理论中分化发展而来的,其着重关注的是精神文化空间。虚拟文化空间是互联网时代下的产物,能为开展文化活动提供场所;此外,还能提供数字化文化资源等;并在此基础上能形成特定空间运行逻辑以及相应的行为规范等。当下,虚拟文化空间主要是针对品牌产品消费、知识兴趣拓展、社交工具(包括博客空间、社交空间、游戏空间和论坛空间等类型)使用,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虚拟文化空间范围会不断扩展。

虚拟文化空间的特征

1.时空超越性

传统现实的文化空间强调“在场”的必要性,将蕴含文化内涵的物质载体聚合在具有地域性的活动空间下,如博物馆、历史古镇、传统村落、寺庙、祠堂等文化空间在进行文化生产时会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具有一定的空间独占性。虚拟文化空间超越了现实的文化场景,实现了“脱域”现象,通过对地理空间的再现或重构,使现实世界得到空间上的升级,这意味着传统的时空关系的分离。利用数字互联技术,穿越时间与空间,将两者叠加,在虚拟空间中将历史文化资源沿着时间脉络串联起来,可以“活化”民俗文化空间。与现实空间相比,虚拟文化空间能够超越地域局限,无论文化的参与者在现实空间中身处何地,都能在虚拟空间中感受民俗文化的意蕴。

2.空间开放性

首先,虚拟文化空间相比传统文化记忆空间更具有开放性。虚拟文化空间不受地域限制,其范围内的信息可以随意跨越地域界限,为文化参与提供了更多路径,参与者可以通过互动平台实现信息共享。其次,虚拟文化空间具有特殊性,形成了“去中心化”新型網络内容生产过程。众所周知,在现实社会中存在等级中心,也就是围绕权力和财富所形成的中心,而没有权力和财富的大部分群体均处于中心的边缘地带,无法融入中心圈。在虚拟空间环境下,所有人都可自由接收、生产及传递信息,人们采取虚拟方式和社会空间进行联系,并对现实生活产生影响,这个过程中权力发生转移,形成信息传递的多元化。

3.空间沉浸性

沉浸是以人为中心,在时空下对文字、图像、影像等信息接收的状态,是在交互过程中形成的一种主观感受,包括情感、信仰、喜好、认知形象、生理和心理反应。沉浸性顾名思义就是沉浸于其中,是人们处于虚拟环境中切实感受到的真实程度。当虚拟环境越逼真时,人们的这种沉浸性也就越强,这是一种显著正相关关系。随着数字技术、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介入,社会空间、文化活动、经济活动都被信息化,各种信息以数字形式被传输,将真实空间和虚拟空间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民俗虚拟文化空间发展的意义

激发民俗文化挖掘潜力

对安徽民俗文化进行分析可知,物质、社会与价值都是民俗文化资源,其价值不容忽视,在乡村振兴时代下更需获得滋养及发展。事实上,从另一个视角来说,想要推动乡村振兴发展,积极发展民俗文化产业至关重要,以此为抓手带动经济发展,实现乡村振兴助力。在“民俗文化+”背景下推动民俗文化发展,可依托于信息技术助力民俗文化发展,强化人们的民俗文化意识,不断提升宣传效果,为民俗文化的有效传播奠定坚实基础。

推动民俗文化活态传播

民俗文化具有重大内在价值,具体体现在生产和消费方面,并以此来沿袭民俗文化自身价值。在这个过程中,消费者能提升文化素养,从而促使民俗文化实现有效传承。由此可见,合理开发及利用民俗文化具有诸多方面的积极作用,能避免民俗文化资源出现枯竭,同时还能据此创造出新的民俗文化素材,为民俗文化实现长期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拓展民俗文化的内在空间

要保证民俗文化具有适合的生存空间,只有这样,才能促使民俗文化实现有效传播,这是基础,同时也是前提。若未能和社会生活相联系,就无法体现民俗文化的内在意义和价值,也无法保持其旺盛的生命力,这不仅会导致民俗文化无法获得有效传播,还有可能会和新时代脱节。互联网问世并快速发展,使民俗文化传播界限被打破,并催生了虚拟空间等新事物。通过虚拟文化空间可快速传播文化资源,用户可直接在线进行文化参与和消费。这些行为让民俗文化快速流变,消除了民俗文化自身的地域限制,获得大众广泛的文化认同。

安徽民俗向虚拟文化空间拓展策略

加大民俗文化空间数字内容生产

安徽民俗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内容生产是虚拟空间建设的基础。在创造民俗文化空间的过程中,首先要加大对现有民俗文化内容的数字化生产,使民俗文化的传播有基础数据支撑。政府与科研单位、文化单位等基层组织应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加大虚拟文化空间基础内容挖掘与生产。如依托西递、宏村等皖南古村落以及林家滩文化、大运河等文化遗产,可以利用数码成像、三维全景、虚拟现实等新技术,组织生产记录民俗文化内容;也应该调动群众自主生产内容的积极性,在人们的生产、生活过程中,利用普及的移动媒介记录参与民俗文化。通过网络化手段把文化遗产等展示给用户,为各方面学术研究、文艺创作提供原始素材。充分发挥“人-机”交流互动作用,引导人们积极参与到中华文化遗产传承等相应工作中,形成合力以促使传统文化实现有效传播。如各大博物馆推出的“在家云游博物馆”“云直播博物馆”等活动成为人们足不出户即可学习娱乐的方式之一。

搭建民俗文化空间数字服务平台

近年来,故宫博物院和上海博物馆等影响力较大的博物馆都以馆藏文化遗产为基础开发文化体验移动端服务平台。如故宫博物院发布的“数字故宫”小程序,可以与观众一同在文物世界里探索、在古建全景间漫游、在慢直播中走过故宫的四季。部分文化巡展也利用科技与文化旅游相融合的手段,成功地举办了一些具有影响力的文化服務体验空间。如“奇幻敦煌沉浸艺术展”以敦煌图案艺术为核心,融合了浙江籍艺术家“敦煌守护神”常书鸿与其女儿“敦煌之花”常沙娜的临摹精品,以父女血脉相连的故事为起点向观众讲述敦煌艺术文化。广西开启的《清明上河图》虚拟现实科技艺术沉浸特展,通过多领域连接,注重营造视听冲击和真实感,利用全息AI动态长卷生动展现了画中北宋都城东京的生活场景,还有角色穿越、非遗体验、文化展演、VR游戏等丰富的情景体验项目。安徽民俗文化空间的拓展,需建立一个涉及全国民俗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平台,并充分发挥其作用。政府、企业以及高校应共同努力,联合探索出一条产学研深度融合之路,实现民俗虚拟文化空间的拓展。

加强政策推动现实空间的数字转型

安徽依托传统民俗文化的产业类型单一,文化消费结构单一,消费促进生产的氛围没有形成。随着我国经济的转型升级,乡村经济振兴发展,驱动文化产业融合升级,也成为助力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新的突破口。虚拟文化空间可以拓宽旅游产业的广度,丰富和创新旅游体验。基于物联网、5G、VR、AR等数字科技手段,整合有形资源与无形资源,连接现实场景与虚拟场景,实现本地空间与异地空间的融合,实现一景多看、旧景新看、古景今看,创造旅游新场景、新体验、新业态、新商机,从而提高产业自身韧性。如杭州临安河桥镇结合国漫成立国内首个“虚拟文化空间”,借助新科技和IP加持成为火爆的数字景区,其主打沉浸式演出、光影夜游和主题观光。融合了动漫、古镇、夜游的全新体验模式,让拥有1300余年历史的古镇,焕发出全新光彩。

拓展民俗文化相关的数字文创产品

数字文创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风口。数字文创产品不仅不受传统文化传播途径的约束,还有助于加快文化传播。这体现在人们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参与各种文化活动,而不受时间及空间等因素的影响或制约。数字文创产品使人们对文化形成新的认知,并对其进行深入思考。数字文创产品具有特殊性,也承载着传承文化的重大使命,是一种新文化传播方式。它不仅能体现出文化的互动性,同时还能体现出文化的参与性、娱乐性等特点。数字文创的表达方式更加多元化,利用小程序、小游戏、表情包等传播媒介可以还原文化原型,一张创意的图片、一张炫酷的GIF动图乃至于文物的某一标志性元素都可能成为数字文创,这也使得文物创新的边界不断地被拓宽,数字化技术与传统文化的跨界交融也使文创产业不再仅仅是生产某一具体的物品,更多的是以文物为依托传递一种文化理念,以引发情感共鸣。如商汤科技与敦煌文创双方围绕“敦煌文创”IP共同推出的首个数字文创产品《千年一瞬——敦煌九色鹿限定数字壁画》采用了区块链技术验证,确保每一块“数字壁画”均独一无二。它既可以作为实物摆件供人欣赏,又融合了商汤“AI+AR”技术带来的沉浸式体验,为数字文创赋予了全新的视觉感官和互动玩法。

当下积极发展安徽民俗文化空间下的虚拟文化空间意义重大,它具有传统文化空间所不能比拟的优势,并且可以为传统文化空间注入新的活力。当下安徽民俗文化下的虚拟空间拓展还处于萌芽状态,民俗文化空间的IP打造也处于摸索阶段,如何促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俗文化等实现产业化,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发展模式。我们不应局限于文化参与的传统模式,而是应积极创新文化参与方式,促使民俗文化实现有效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R/OL].(2022-02-22)[2022-06-10].http://www.gov.cn/zhengce/2022-02/22/ content_5675035.htm.

[2]中安在线.安徽:“云上过大年”将提供线上文化大餐[EB/OL].(2021-02-03)[2022-06-10].https://www.163. com/dy/article/G1TC8R3G0514R9NK.html.

[3]陈波,彭心睿.虚拟文化空间场景维度及评价研究——以“云游博物馆”为例[J].江汉论坛,2021(04):134-144.

[4]陈琰.新媒体环境下观看范式的重构[D].南京:南京艺术学院,2016.

【基金项目】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智慧博物馆形态下安徽民俗类非遗交互式传播模式研究”(AHSKQ2019D087)。

猜你喜欢
虚拟空间民俗文化文创
国外元宇宙领域研究现状、热点及启示
刘力萍文创作品
文创雪糕
提高民俗文化意识,延续民俗文化
地方民俗文化的传承
《长沙茶馆文创产品设计》
铧芯文创
探析伏牛山文化圈特色民俗文化传承创新中的存在问题与解决对策
上海自然博物馆展示空间与虚拟空间研究
浅议河北民俗文化档案资源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