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民歌文化的继承、保护及发展

2022-07-03 14:53慕虎平
文化产业 2022年16期
关键词:陕北民歌文化

慕虎平

陕北地区历史背景以及地域环境促使陕北民歌具有独特的文化意蕴。陕北民歌具有丰富的体裁,将方言、虚词以及叠词等融入创作中,也有多样化的唱法,如滑音、平腔以及直音,蕴含了鲜明的人文情怀以及文化底蕴。陕北民歌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对其加以传承、保护以及发扬有着重要价值。

陕北民歌文化的发展现状

陕北地域融合了诸多文化,也促进了陕北民歌发展,为陕北民歌文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然而陕北民歌的其发展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以及挑战,如民歌观念有待更新、缺少传承人以及民歌文化有待创新发展。

民歌观念有待更新

经过漫长岁月的积淀与洗礼,陕北人民创造出极具“黄土”特色的陕北民歌。长久的保守闭塞,也为陕北地区赋予了神秘感,其孕育了中华文明,还为中国革命提供了有力支持。传统陕北民歌以农耕文明为主,在时代发展的影响下,现代工业文明逐渐替代了农耕文明[ 1 ]。现代文明给陕北民歌思想也带来了一定冲击。在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影响下,人们的思想观念以及生活方式等发生了一定变化。特别是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发展更为迅速,但因缺少对红色文化的现实需求,严重制约了陕北民歌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导致陕北民歌慢慢走向消亡。

缺少传承人

民歌是一种地域性文化,基于时代发展的影响,与之相比,现代文化更受大众的欢迎。深受现代文明的影响,大部分年轻人都在城市中生活,并未感受过黄土文化生活,即使有喜爱民歌的年轻人,也多以模仿为主,难以将陕北民歌的灵魂展现出来。因深受快节奏生活的影响,部分年轻人略显浮躁,难以全身心地扎根于黄土地,感悟黄土情,故而缺少能够将陕北民歌文化以及意蕴传承下去的人才。

有待创新发展

在中国民歌之中,陕北民歌是瑰宝。然而现阶段在唱法以及选曲等方面,陕北民歌失去了部分原生态的内容,难以将其真谛以及内涵等充分展现出来,在编排以及舞台造型等方面,也未能及时进行创新,现代元素不足。部分民歌被反复表演,“羊肚子手巾”的形象较为刻意,感染力不够,难以将听众带动起来[ 2 ]。

陕北民歌文化内涵

陕北民歌在文化背景、地域特征、地方方言、情感表现以及艺术魅力等方面颇具特色,也正因其特点汇集成陕北民歌特殊的文化内涵。

文化背景

陕北民歌由多民族特性融合而成。因而其文化背景并非是单一的,而是由多地域以及多民族文化融合而成,其主要有两方面特征。一方面,陕北民歌的内容具备复杂性,其内容繁多,且现存民歌数量较多。另一方面,陕北民歌风格相对豪放,其是黄河流域民歌的一种,因地理环境的影响,当地人民大多性格豪迈,陕北民歌也就彰显了当地人民的个性特色。

地域特征

陕北民歌地域特征可以展现在唱腔以及唱词方面。由于陕北地区具备特殊的地势条件,民歌唱腔在该地势条件下形成了高昂唱腔,其穿透力强且气势雄壮,仿佛咆哮。该唱腔可以将民歌内容有效传递,也能将人们思乡之情有效激发出来。

陕北地区地势崎岖、交通不便,故而陕北民歌以男女由于地势因素而婚恋困难的情况为主要内容。因地势因素,陕北民歌有诸多描写地形地势的曲目[ 3 ]。比如,歌曲《圪梁梁》,是对刻骨铭心的恋情的描写,为连圪梁以及山坡等赋予了活力。

地方方言

任何地区的民歌都具有当地的方言特色,陕北民歌也一样。陕北方言大多是后鼻音。后鼻音会代替前鼻音的一些发音,比如“今”发音是“京”以及“温”发音是“翁”等,会存在鼻音偏重的感觉。虽然这并非陕北地区独有的,但是也逐渐演变为地域性特征。虽然听起来让人感觉声音沉闷,但是结合咆哮式唱法,可以充分展现出陕北民歌豪放以及朴实的风格。陕北民歌歌唱来源以当地生活化方言为主,因而具备自然生动、接地气的特点,有着较重的生活气息,进而被广大民众喜爱[ 4 ]。特别是当地俚语,如果融入陕北民歌中,能够爆发出更加强大的力量,使人感到黄河奔腾的力量感。

情感表现

对于陕北民歌而言,其情感表现可以分成前后两个部分。一部分以悲情色彩为主,陕北民歌主要是对劳动人民生活的描写,叙述了劳动人民的苦难,因而歌曲中悲情色彩鲜明。另一部分为喜剧色彩,是在工农红军到达陕北根据地后形成的。

艺术魅力

陕北民歌的艺术魅力主要体现在演唱以及唱词两方面,其演唱有着鲜明的亲和力,并且不会受到任何束缚,表现出了群众的生活方式,是群众的精神食粮。其唱词可以将人们内心的真情实感表现出来,拉近了和听众之间的距离,可以使听众感受到陕北民歌的艺术魅力。对于陕北民歌的演唱,大多数演唱者都是仰头高歌,进而将民歌的大气磅礴表现出来。陕北民歌不仅含有方言,也运用了诸多叠词以及衬词等,比兴手法也较为常用,这都使其更具艺术魅力。

陕北民歌文化价值

陕北民歌在语言、历史、民俗、地理等方面都具有鲜明的文化价值,应对其文化价值加以全面了解。其一,陕北民歌最为鲜明的特征就是运用了诸多俚语以及方言,地道的方言促使陕北民歌更具地域特性,质朴的唱法将陕北民歌蕴含的文化与情感充分表達出来[ 5 ]。其二,无论哪个地方的民歌都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价值,陕北民歌也不例外。陕北民歌内含诸多陕北地区的历史文化,许多歌曲都可以体现当地的民俗文化以及风土人情。赏析陕北民歌可以进一步了解陕北地区的历史文化,特别是记叙性的歌曲,可以清晰地讲述陕北地区的重大事件,给历史文化的考证奠定良好基础。其三,陕北民歌也描述了大量的民俗文化,主要有神话体系以及特殊风俗。陕北民歌有大量内容是对神明的祈求,可以将部分神话内容加以还原。陕北地区具有诸多特殊风俗,来自各民族的习俗,在一些陕北民歌中有这些习俗的描述,如《十二节令歌》以及《过年歌》等[ 6 ]。陕北民歌源于陕北地区独特的地形地貌,人们通常使用“吼”的形式进行交流,进而陕北民歌逐渐形成“吼”的演唱方式。陕北民歌蕴含了丰富的地理知识,能够展现出陕北地区地理情况以及变迁。

陕北民歌文化的继承、保护及发展的策略

应结合实际情况,不断寻找行之有效的策略以继承、保护以及发展陕北民歌文化。

扩展传播范围

在传承和发展陕北民歌文化的过程中,有效扩大其传播范围至关重要,要让更多人关注以及了解陕北民歌,感受其魅力。陕北民歌地域性极强,应合理运用新媒体平台,将其传播范围有效扩大,通过新媒体平台,构建出多元化媒介传播体系,如创建微博账号以及微信公众号等,将线上与线下有机结合起来,进而将传播范围有效扩大;也应对陕北民歌文化的宣传力度全面提高,及时转变宣传理念,创新宣传方法。例如,通过抖音以及快手等平台,制作陕北民歌文化的短视频,分享给网友[ 7 ]。又如,通过直播形式,宣传陕北民歌文化,充分运用自媒体的价值,提升陕北民歌的感染力以及影响力。

勇于创新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人们审美情趣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因而陕北民歌应与时俱进,融入流行音乐以及摇滚音乐等元素,从而更加丰富、更具吸引力,满足现阶段人们的实际审美需求。例如,《山丹丹》以及《米脂婆姨绥德汉》的成功演出,其以大型舞剧以及秧歌剧等形式对陕北民歌加以创新,促进了其发展。《山丹丹》将歌曲、舞蹈以及戏剧有机结合,其中含有大量的信天游曲目。《米脂婆姨绥德汉》含有合唱、对唱以及独唱,共有60多个唱段,每个唱段都是一首陕北民歌。在传承以及发展陕北民歌文化的过程中,应对陕北民歌的演唱形式、曲目特点等多方面进行创新与优化,要满足时代需求,从而为其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强化对外交流

陕北民歌文化既具有民族性,也具有鲜明的世界性,陕北民歌可以展现出当地群众的生活场景以及精神世界,因而应强化其的对外交流,全面展现其文化魅力,以增强吸引力与影响力。我们应不断借鉴以及学习优秀的文化理念,扬长避短,创新交流模式。首先,应注重文化演绎,在陕北民歌中融入红色基因,创作出陕北民歌文化产品或者作品,有效提升陕北民歌文化的竞争力,增强文化交流以及输出。其次,还应重视区域合作,构建联合营销体系,注重文化交流以及研讨,定期展开陕北民歌文化的学术研讨会,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促进理论创新以及发展[ 8 ]。

促进本土普及化

原本人们所共识的陕北民歌,在现阶段对于大部分陕北年轻人来讲,都相对陌生,他们甚至连基本唱法都不了解,这也使得陕北民歌的群众基础薄弱。只有群众了解并喜爱陕北民歌,才能促进陕北民歌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因而应促进其本土普及化。应运用多元化的形式组织相关活动,如陕北民歌演艺、陕北民歌文化竞赛,定期展开陕北民歌大赛,促使陕北民歌融入陕北民众的生活之中。

发挥政府的引领作用

陕北民歌蕴含了丰富的红色文化,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因而陕西省政府应充分发挥自身引领作用,加强对陕北民歌文化的宣传力度,并通过科学合理的保护措施促进其发展,全面提高对陕北民歌的重视程度。首先,政府应加强资金方面的投资,为民歌宣传、人才培养、创作等方面提供资金支持。还应完善政策方面的建设,促进文化体制不断完善。其次,政府应充分运用现代媒体,推广陕北民歌,为其发展提供新的发展空间以及机遇。例如,将陕北民歌与相声、小品等艺术形式相结合,可以讓人耳目一新,还能有效增强陕北民歌的吸引力,促进其发展。最后,政府应积极为陕北民歌创建发展平台,扩大其影响力。

联系实际生活

陕北民歌离不开陕北人民的生活,陕北民歌之所以能够经久不衰,主要是其可以展现出群众的真实生活,使陕北人民有一种亲切感。随着时代发展,现阶段陕北民歌仍应基于群众的实际生活,以群众视角表达出群众的所思所想,进而创作出更多优秀的作品。将陕北民歌和现代生活联系起来,应秉持传承原则,保持其特色和传统,深入挖掘其文化内涵,进而满足现代人们的实际审美需求,促使民歌作品更具生活气息以及新时代精神。

注重人才培养

人才对于各行各业发展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因而应注重传承人的培养,促进艺术文化创新,扩大人才队伍,为陕北民歌发展提供后继力量。谭维维的《华阴老腔一声喊》通过民间乐器,展现出中国式摇滚,也使更多人了解了华阴老腔。陕北民歌也可以对这种音乐形式加以学习与借鉴,在传统艺术中有机结合现代音乐元素以及特色文化,促使陕北民歌更具时代性[ 9 ]。这不仅可以吸引更多年轻人的注意,还可以为其发展注入全新的活力,进而为陕北民歌文化传承以及发展提供有力支持。除此之外,还应转变陕北民歌的传授方法,传统传授方法是通过民间艺人进行传唱或者师父教唱,口传心授的方法导致民歌的规范性以及效率较低,进而将传承难度提高了。应积极开设专业的陕北民歌班,使得陕北民歌教学更加专业化,为陕北民歌传承与发展奠定人才基础。

总而言之,时代的迅速发展,为陕北民歌文化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应以保护陕北民歌音乐美学与艺术特征为前提,对外来音乐文化的优势进行借鉴,提高陕北民歌文化的意蕴;应采取适当的措施,不断继承、保护及发展陕北民歌文化;应扩展传播范围,勇于创新,强化对外交流,促进本土普及化,充分发挥政府的引领作用,联系实际生活以及注重人才培养,促进陕西民歌文化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周超男.陕北民歌的艺术特征与演唱方法研究[J].大众文艺,2021(12):58-59.

[2]臧小艳,贺智利.陕北非遗中的红色文化基因保护与传承——以陕北民歌为例[J].品位·经典,2021(07):32-35+47.

[3]张娜.试析陕北民歌钢琴改编曲的文化背景与创作特征[J].榆林学院学报,2021,31(01):32-35.

[4]赵一鸣.关于陕北民歌的文化价值分析及其产业化发展的策略探讨[J].北方文学,2020(35):61-62.

[5]杨延文.浅析陕北民歌的传承与发展[J].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20(04):86-88+91.

[6]张娜.陕北民歌文化的前提反思与精神实质——兼论陕北民歌改编钢琴曲的文化创新路径[J].四川戏剧,2020(08):108-110.

[7]赵一鸣.基于新媒体视域下陕北民歌艺术传承[J].艺术品鉴,2020(35):10-11.

[8]贺海珍.榆林文化对外传播研究——以陕北民歌外译为例[J].现代英语,2020(13):49-51.

[9]李姝咝.陕北民歌之文化内涵初步探析[J].音乐创作,2019(01):78-84.

猜你喜欢
陕北民歌文化
明清之际陕北民间信仰与自然灾害调查研究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畲族民歌:《朋友,请你喝杯酒》
谁远谁近?
陕北民歌的地方风格与艺术特征
《陕北老人》
穿花衣 唱民歌
莫文蔚:民歌也可以很前卫
融入文化教“犹豫”等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