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探究

2022-07-03 15:19诸映欢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2年30期
关键词:双减小学数学教学

诸映欢

摘要:“双减”政策是指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为落实“双减”政策,明晰课堂教学方向,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要对课堂教学与课后作业设计进行积极改进与创新,以此促进教学优化与改革,真正达到减负增效的目的。基于此,本文详细分析了“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措施。

关键词:“双减”;小学数学;教学

引言

“双减”背景下数学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与各个模块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这给小学数学教师的有效教学带来了很大程度的挑战,需要小学数学教师直面“双减”背景下数学课堂教学中出现的新问题,全面联合其他优秀的教师同行,探索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和方法,以更好地把握“双减”背景下数学课堂教学的基本规律,更为有效地进行基础知识讲解和教授,从而更好地落实核心素养培养目标,助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与提升。

1“双减”政策的相关概述

功利性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学生作业的数量过多,学校只追求数量,不追求质量。校外培训的问题仍然存在,过度培训问题得不到缓解,校外培训价格高,导致退钱难等一系列违法行为频繁出现。为了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要求教育部门在各地开展减轻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负担和校外学习的负担的工作,简称为“双减”政策,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双减”工作的思路不仅在作业和校外辅导这两个点,还有课后指导、减轻学生考试压力、追求质量评价等一系列政策,从系统上全面推进“双减”工作的顺利进行。出台“双减”工作政策的同时,集中开展教学专项治理的活动,把学校、社会、家庭融为一体集中进行管理。在学校内部,提高教学质量和专业知识服务水平,让作业规划更加合理,让学生可以更好地回归到校园中进行学习。在校外方面,使一些教育机构的培训行为管理更加完善,学科类培训的现象尽可能全部消除,使教育水平得到提高。

2“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2.1科学定位教学目标

教学要更加精准化和有效化,不断提升教学的指向性和精准性,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目的性,以更好地实现提质降负的基本要求,在相同时间内高效益和高质量的数学对应的数学基础知识内容,实现教学效益的提升。小学数学教师要进一步强化对“双减”背景下数学课堂教学规律的把握,积极地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和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更为科学合理地定位数学课堂教学目标,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开展数学学习,实现教学效益的提升。例如,在教授《条形统计图》这一内容时,教师要科学定位教学目标。要求数学教师积极地强化对课程标准的研究和解读,并对教材进行认真阅读,分析该节课包括的具体教学模块、不同模块之间的对应关系,同时对知识点进行体系构建,并结合对这些情况的把握,合理设计具有较强概括性、启发性和有针对性的教学目标。如了解条形统计图引入的意义和价值所在、掌握条形统计图绘制和数据读取的方法、能够借助条形统计图解决生活问题等,让明确的目标指引教师的教学方向和学生的学习方向。

2.2掌握整体,了解设计原则

在进行作业改革时,首先要求在数学教学时发现学生的作业是否可以达到预期效果,找到自己的期望和实际状态的不同点,找到这其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改善教学方法,了解改善设计教学的原则,及时修改教学进度,让学生通过自己所了解到的知识与实践结合起來,充分发挥他们的学习热情。通过这些方式,寻找设计的原则。首先要保证目标和作业的一致,而且作业的设计需要与本次教学内容相关,建立学习目标,还有本次学习的目标,然后将知识、理念、价值与作业设计内容相关联。掌握学习的趣味性,按照每个学生的需求,制定具有趣味的作业,让学生享受其中。每次作业设计的数量要符合年龄要求,难度要符合多数学生可以接受的水平。例如,在教学“1-10的认识”后,举行“寻找生活中的数字”实践活动,提倡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字,通过寻找,激发学生的好奇心,通过实践激发学生对数学的热爱。从整体出发,寻找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从设计的原则出发,把兴趣和学习有效结合起来。

2.3创设翻转模式,培养探究习惯

翻转模式更多强调的是学生与教师角色的翻转,也就是在相应的数学课堂中,教师可基于学生的个性化、自主化的学习需求,利用信息技术重新规划教学目标与教学过程,以此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调动起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进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良好习惯。以“长方形与正方形的面积”的教学为例,教师首先可以让学生借助导航和微课视频的形式自学这部分内容,其中导航指的是学生在自学过程中要去思考的问题和完成的任务,包括理解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并能利用长方形与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进行计算,根据学习任务找出需要解决的问题,分析问题等,让学生根据导航目标,一步一步地完成探究任务。接着在课堂上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先在小组内交流自己在自学过程中的收获和疑问,并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将组内汇总的收获与疑问在课堂上进行分享,教师对此进行分类整理,各小组根据前面的研学情况认领问题,在组内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合作探究,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交流探究结果。就这样,课堂是由学生通过合作探究来相互间解决问题完成探究任务的,教师再给予点拨引导,共同寻求方法,理清思路,学生的参与积极性非常高,这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与探究能力方面也能起到一定的效用。

2.4全面实现分层教学

“双减”背景下要求小学数学教师积极地兼顾学生的学习差异,进一步发展学生的个性,并积极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小学数学教师要积极地强化对“双减”政策的研究和解读,并积极地结合“双减”背景下数学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科学引入分层教学模式,并积极地强化分层教学实施,不断地破解分层教学瓶颈,提升分层教学的效益和水平,继而借助分层教学来促进每个学生的不断发展和提升。例如,在教授《小数除法》这一内容时,教师要开展分层教学。在分层教学实施之前,需要教师认真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状态、进退步情况、个人学习能力和水平进行综合化把握,并据此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学习层次。之后,数学教师要结合学生学习层次的不同、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合理设计包括基础理论、提高内容、拓展内容学习的分层任务,让每个学生结合自己的情况有选择地进行学习。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对小学数学教学进行研究发现,教学过程需要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合理有效地解决作业方面遇到的问题,注重教学方式和传授学生的解决技巧,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保持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更新教育理念。

参考文献:

[1]陈明洁.“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提升策略研究[J].新课程研究,2022(07):19-21.

[2]杜艳玲.“双减”背景下落实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对策[J].吉林教育,2022(06):9-11.

[3]陈永畅.落实“双减”政策要求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J].辽宁教育,2022(05):18-22.

[4]马新科.双减政策下小学数学教学优化策略[J].试题与研究,2022(01):147-149.

猜你喜欢
双减小学数学教学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