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高校与企业科技创新耦合协调发展研究

2022-07-05 17:54王盛
宁波通讯·综合版 2022年5期
关键词:耦合科技成果宁波

王盛

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促进创新链和产业链的融合,加快构建龙头企业牵头、高校院所支撑、各创新主体相互协同的创新联合体,提高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成效。高校是创新的重要源头,企业是创新的重要实体。建立高校与企业科技创新长效对接机制,打通企业承接转化重大创新项目的通道,对消除科技创新中的“孤岛现象”、推动技术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化具有重要作用。

近年来,宁波研发投入、产业技术研究院数量、技术交易额等主要创新指标实现大幅增长。2021年,宁波在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排行榜中居第15位。然而,同其他先进城市相比,宁波仍存在科教资源相对薄弱、高能级创新平台数量不够、科技成果产出丰富但实际转化能力不足等问题。因此,深入剖析宁波高校与企业科技创新耦合协调发展优势、问题及相应对策,对提升宁波科技创新能级和核心竞争力,充分发挥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引领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高校与企业科技创新耦合协调发展表现

作为创新体系中的两大主体,高校和企业处于创新链不同环节且功能定位各异,但两者在创新基础、创新资源、创新环境等方面存在多种形式的相互关联和作用,具有耦合发展的利益基础和整体耦合效应。主要表现为以下三方面。

一是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开展基础性研究,有助于企业获取先进的技术和人才,缓解企业自身研发条件和技术资源匮乏带来的成本压力和竞争风险。二是产业的“链”状结构以专业分工为基础,由此产生的多学科需求可有效解决高校学科设置与企业需求不匹配的问题,有利于激发高校学科集群优势和交叉优势。三是企业与高校协同开展以应用为导向的基础研究,联合开发关键核心技术,有助于加快高校科研成果转移转化,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宁波高校与企业科技创新耦合协调发展优势及问题

相关数据显示,近年来,宁波高校与企业科技创新耦合协调发展呈现良好态势,两个创新主体相互促进、有序发展,但从具体实践来看,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高校科技创新迸发新活力,但成果转化动能和交叉学科的科技成果产出不足。近年来,宁波高校科技创新发展呈现良好态势。今年1月,宁波大学科技成果转化中心(浙江创新中心分中心)揭牌成立,将进一步释放宁波大学与浙江创新中心科技资源活力和创新潜力,加快先进技术和产品落地转化。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先后创建国家科技部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研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等多个科研创新平台,助推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浙江万里学院、宁波工程学院、宁波财经学院等高校开展科教协同、产教融合改革试点,对接科技园区等创新实践平台,科创能力稳步提升。然而,高校唯论文、唯帽子、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等“五唯”问题依然存在,部分科研工作者重基础研究轻应用研究、轻市场情况和企业需求,科技成果转化动能明显不足。交叉学科是通过不同学科之间的相互交叉和渗透,共同解决某些重要问题的学科门类,已成为科技创新的重要源泉,而宁波高校优势特色学科的交叉融合建设仍有待加强,交叉学科科技成果产出能力有待提高。

区域创新能级持续攀高,但企业关键要素支撑不足。2021年,宁波在“2021科技创新百强市”榜单中居全国第10位(不含直辖市),鄞州区在“2021科技创新百强区”榜单中位列第三,慈溪市在“2021科技创新百强县市”榜单中位列第十。2021年,全市完成专利授权7.2万件,其中发明专利7819件;认定登记技术合同3824项,增长15.3%;完成技术交易额319.5亿元,增长17.7%。然而,宁波企业缺少对前沿技术前瞻性和合理性的研发布局,原创性、颠覆性的产品开发较少。企业技术研发多集中在应用开发环节,缺少基础研究积累,部分关键基础材料、核心基础零部件仍然依赖进口,存在不同程度的“卡脖子”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产业发展。同时,企业发展中仍存在人才、资金等关键要素支撑不足问题,尤其是中小企业面临的核心人才流失、融资渠道不通畅等问题已成为制约中小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桎梏。

科技创新服务水平稳步提升,但仍存在科技服务中介机构能级不高、功能单一、专业人才缺乏等问题。近年来,宁波十分重视建设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大力支持高校、科研院所等单位与高技术产业相关企业共建研发机构、转移机构和转化服务平台。尤其是面对科技成果转化中存在的问题,政府部门也从多个角度积极寻找“破题”方法,主动充当高校和企业合作的“中间人”,妥善协调合作相关方的利益关切和需求,促使高校和企业之间建立起互利共赢的良好合作关系。但与先进城市相比,宁波科技创新服务水平尚存差距。例如,服务机构职能不健全,服务缺乏专业性,复合型转移转化人才欠缺,等等。尤其是企业数据动态网络覆盖面不够广,无法及时有效地为高校及科研院所提供技术需求信息,难以满足高校及科研院所高质量创新成果的转化要求。

促进宁波高校与企业科技创新耦合协调发展的对策

激发高校科技创新的集群优势和交叉优势,大力提升高校原始创新能力,满足企业创新发展中对前沿技术、颠覆性技术的跨学科需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推进学科交叉融合与交叉学科建设,要加强学科之间协同创新,加强对原创性、系统性、引领性研究的支持。发达国家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均出自优势特色学科的交叉融合建设,并与区域经济产业化发展紧密结合。因此,宁波应围绕国际科学前沿和国家战略需求,充分发挥高校多学科和人才汇聚的优势,逐步推进高校学科交叉融合和交叉学科孵化建設,开辟新的学科增长点。引育一批在新兴前沿交叉领域的高端人才,形成一批学科交叉融合与交叉学科建设的创新团队。同时,引导高校与企业建立深层次、实质性的校企合作,协同开展以应用为导向的基础研究,真正满足企业对源头技术和知识供给的需求。

聚焦企业发展瓶颈和需求,充分发挥政府“有形之手”的作用,建立高校与企业科技创新的长效对接机制。政府部门应找准定位,充分利用优势项目,以点到面,发挥产业链汇聚融合创新资源的基础作用,建立健全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的激励机制,逐步构建起一支高素质的技术人才队伍。同时,政府部门应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资金投入体系,加大企业资金投入力度,打破中小企业的发展桎梏。政府部门还应优化区域科技创新主体要素环境,把握好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这三个着力点,加快建立企业主导产业技术创新的体制,充分发挥市场在创新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以及其对科技成果的评价和筛选作用,采取以市场为纽带的产学研一体化组织形式,将高校基础研究与对创新技术的商业前景判断结合起来,推动高校和企业相互协调配合,形成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的利益共同体,使高校与企业科技创新在不断磨合碰撞中实现无缝对接。

建立健全科技创新的市场服务体系,拓展优势,补齐短板,深化高校和企业的科技合作交流。构建多层次多元化的科技创新“平台型”市场服务体系。一方面可通过发布产业共性技术指南,深入跟踪梳理企业创新需求,持续开展前沿技术征集发布、颠覆性技术评选等活动,打造产业技术创新的风向标;另一方面可通过建设行业应用场景平台,以问题库、项目库、成果库、人才库等数据库为内核,以应用场景为驱动,推动要素集成,实现精准对接。建立完善的科技创新市场服务体系,为高校和企业提供技术扩散、成果转化、科技评估、资源配置、决策与管理咨询等专业化科技服务,使具有市场潜力的科研成果优化定型为市场可接受的产品,并通过企业为科研成果的产业化创新提供条件,实现需求到技术、技术到产业之间的“断点”续接,有效降低高校和企业两大创新主体间的“知识势差”,促进两者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共同发展。

未来,宁波应以建设宁波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核心引领,坚持自主创新和开放创新协同发展,以重大科技前沿与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接轨国际前沿研究机构,高起点、高层次开展国际科技创新合作,在新材料、工业互联网、关键核心基础件等三大科创高地建设中精准定位,奋力建成高水平创新型城市。

本文系2022年度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浙江省高校科技创新与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耦合协调的时空分异及格局演化研究”(编号:2022SCG088)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宁波财经学院)责任编辑:姚颖超F756F1E0-FB9E-4900-9524-0BA39FE94D71

猜你喜欢
耦合科技成果宁波
高效降解菌耦合颗粒生物活性炭处理印染废水
仓储稻谷热湿耦合传递及黄变的数值模拟
一图看懂宁波金融“五强”提升工程
着力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一图读懂宁波
线上平台解决“转化难”
拖起明天的希望
新疆人口与经济耦合关系研究
新疆人口与经济耦合关系研究
基于INTESIM睪ISCI的流固耦合仿真软件技术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