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线上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以省级线上优秀课堂建筑力学课程为例

2022-07-05 11:52
集宁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力学互联网+建筑

张 莉

(安徽审计职业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为满足现实教学多样化的需求,国家开始大力推进“互联网+教育”的教育新政策,线上教学已成为一种必备的教学模式。2020 年12 月,笔者所讲授的建筑力学这门课程于安徽省教育厅发布的皖教秘高[2020]155 号文件中被立项为省级线上教学优秀课程项目。在这门课的线上教学开展过程中,笔者和教学团队成员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以期为线上教学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1 建筑力学课程的概况

建筑力学这门课程是笔者所在的工程系工程管理专业群中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首先,建筑力学课程是高职学生后续需要学习的如建筑结构课程、平法与钢筋算量课程等多门学科专业课的必备基础。其次,它是学生毕业后在工程实践中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重要工具[1]。建筑力学这门课是高职学生普遍认为比较难学的课程,挂科率较高,其具有工程实用性强、概念多、公式多和计算多的特点[2],而且建筑力学课程内容具有很强的连续性,一环连着一环,若其中有一环脱节,后面的学习就会越来越难,以致于完全不懂。由此,如何将这门课在线上授课的模式下讲得通俗易懂,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每一个知识点,是授课教师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

2 授课对象的学情分析

建筑力学课程的授课对象是大学一年级的学生。处于该学习阶段的学生在大学一年级第一学期已经学习了高等数学、建筑工程材料、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等课程,已初步具备了一定的数学知识基础,对工程结构及构件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但对于学习建筑力学这门课来说,他们现阶段还存在一些问题:

(1)工程管理专业群中有部分专业是文理兼招的,存在部分学生数学基础以及物理中的力学基础知识薄弱的现象。

(2)部分学生对工程结构和构件的空间想象力不足。建筑力学这门课主要的研究对象就是工程构件和结构,对于工程实际受力问题的解决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学生对建筑结构和构件的了解较少,在学习建筑力学这门课的过程中缺少一定的空间想象力。

(3)部分学生的自主性和学习积极性不够,自控能力差,缺乏对课程学习的兴趣。有研究显示,近50%大学生的课堂注意力集中时间低于60%[3],他们缺乏参与学习的能力和兴趣,更倾向于接受“快餐式”知识的传播。

3 建筑力学课程线上教学实践

3.1 线上教学活动设计与教学资源选择

线上教学与线下面授教学模式完全不同。虽然教学模式发生了变化,但是课程的教学目标以及教学大纲的要求并不会改变[4]。在不能面对面监管学生学习状态的情况下,保障线上教学活动的效果则是更为重要的教学目标之一。虽然工程管理专业群各专业培养目标不同,但是对于建筑力学这门课来说,各专业的培养目标都是一样的。这门课的学习是使学生正确认识建筑结构受力、建筑结构设计与施工的基石[5]。通过对教学内容和学情的分析,确定本课程内容的总体目标为:懂约束、会画受力图、知晓力系平衡,能计算力,会解决工程实际问题。

3.1.1 教学内容分析与优化

根据各专业的培养要求,为其后续相关课程的掌握和学习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本着“必需、够用”的原则,针对线上课程教学的特点,教学团队将知识点和教学内容做了详细的梳理,制订了云课堂授课计划。线上教学无法直接监管学生的学习状态,教学效果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兴趣。故,建筑力学这门课的授课教师为激发学生在线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学习这门课的主动性,将授课内容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相应的优化和调整:

(1)授课方式:每次直播授课时长不再限制在45分钟,将每个章节的主要知识点进行拆分,知识点的讲解控制在15分钟左右,然后以实训或互动的方式,加强练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授课课件:在日常线下教学中,授课教师使用多媒体授课的同时偶尔也将会一些知识以板书的形式展示给学生,比如一些理论公式的推导,某些例题的推算和绘图过程等。考虑到线上授课的局限性,授课教师需要重新调整优化课件,尽可能地将所有授课内容展示在课件中。

3.1.2 教学资源与教学平台的选择

教学团队整合线上教学资源,多途径多平台实施课程教学。考虑到各信息化教学平台各有优缺点,结合建筑力学这门课的特点,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实施过程中既使用了线上直播教学平台,也使用了线上课程学习、考核及成绩管理平台,还使用了便于线上答疑和师生互动的平台等。

(1)QQ 聊天软件:在开始线上教学之前,授课教师就建立了建筑力学课程群。在课程群内定期发布学习公告、批改作业、上传学习资料,同时也便于一对一与学生交流,及时为学生进行答疑解惑。

(2)职教云:学院网站现有的教学资源类平台,能够提供建筑力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视频、题库),同时还可以发布作业、测试、学习任务、签到等,对学生在线学习情况进行多方位地统计和分析。

(3)腾讯课堂:主要用来在线直播授课及考勤。除此之外,授课教师还能够查看学生的在线学习时长,监管学生的在线学习情况,在直播授课过程中与学生实时互动。同时,学生也能够在课后查看直播回放,便于反复学习。

(4)广联达建筑云课APP:建筑云课APP 中有建筑力学课程的各章节主要内容的讲解视频,主要用于知识的拓展,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更多的渠道。

3.1.3 教学方法与策略

为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线上授课的效果,建筑力学课程以学生为学习主体,教师为课程教学主导,通过学习任务的驱动,并合理科学地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指导全体学生阶梯式逐步完成学习任务目标(具体教学策略见图1)。

图1 建筑力学课程线上教学策略

首先,理论结合实践,针对不同章节的知识点分别布置作业和课下实践,引导学生从力学的角度去思考生活中的一些现象,结合所学理论知识去观察身边的建筑和构件,增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正确理解和有效掌握。

其次,完成以学习任务为核心驱动,引导广大学生积极自主地参与学习。教师每周在职教云平台发布该周学习任务,完成测试。学生带着测试中出现的错误和预习时不明白之处去观看直播,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授课教师也会根据测试的结果,调整授课计划,重点讲解出现错误较多的知识点,提高授课效率。

第三,注重过程性考核。2020 年春季学期建筑力学课程采用了累加式,重能力、求创新的全过程考核模式(具体方法见图2)。累加式,即多环节考核成绩综合后形成一门课的期末考核成绩。比如建筑力学这门课中的课件学习进度、测试、作业完成情况、自学任务单完成情况、线上期末考试等各个环节的成绩均占一定比重,综合评定每位学生的课程最终成绩。不管是平时的作业,还是测试,授课教师团队都从考核每位学生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上的角度出题,引导他们不仅要会学,更应该做到会用,激发他们自主探究的创新精神。

图2 建筑力学课程线上教学考核

3.1.4 教学团队分工协作

为提升建筑力学课程的线上教学质量,提高教学工作效率,成立了包括系主任在内的2 名教师和班级学委助教组成的教学团队。团队中授课教师相互分工协作,明确教学任务(教学章节)的主讲老师和辅助教师,并细化主讲教师和辅助教师的教学内容,同时做好学习任务的发布工作并及时解决学生反馈的各种问题。各班级学委助教协助老师开展班级管理,收集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并及时反馈给每周的辅助老师,及时督促学生按时进入网络直播课堂,帮助教师做好学习资料的收集工作。

3.2 融入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建设的目的是立德树人。专业课程的学习不但能使学生获得专业知识[6],也是一个很好的让学生接受思政教育的机会。建筑力学作为一门具有较高专业性的课程,关系着建筑工程的施工安全和建造质量。以力学对建筑工程的设计、施工、造价、施工质量、施工安全等方面产生的影响为切入点,融入和建筑力学课程相关的案例。例如,授课教师将武汉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在应急条件下的建设设计与施工过程等在线上向全体同学进行分享,讲医院设计师和技术人员的故事,讲力学在这次医院的装配式建筑中的使用等,把疫情时期的故事转化成了教学内容,让“学校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同频共振。一方面引导学生们树立崇高的职业使命感,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怀,另一方面也借此让学生们了解当前的行业动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4 建筑力学课程线上教学效果分析

对建筑力学这门课的线上教学效果进行分析,笔者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

4.1 课程期末考核成绩

2019级工造1班和2班是建筑力学课程线上授课的对象之一,两个班为一个授课班级,共85人。期末考核是在职教云平台上完成的,采取全过程考核方式,具体包括线上学习时长、作业完成情况、测试情况、在线直播表现及期末考试等方面。图3是职教云平台对这个授课班级学生成绩的分析柱状图。由图可见, 80~100分的有36人,占比42.35%;60~80分的有42人,占比49.41%;不及格的有7人(包括1名缺考者),占比8.24%,通过率91.76%,全体学生考核成绩符合正态分布,而且与往届相比,采用过程性考核方式降低了学生的挂科率。

图3 2019 工造1&2 班建筑力学课程期末考核成绩分布图

4.2 学生反馈

为了了解学生对这次线上教学的感受,授课教师通过腾讯问卷平台在授课结束后对2019工造1、2班做了问卷调查。调查问卷的主要内容为:

(1)和面授授课方式相比,这种多平台结合的线上授课模式是否能够接受?(选择题)

(2)学习完建筑力学这门课后,你觉得对自己解决工程实际问题是否有帮助?(选择题)

(3)对以后的教学授课方式有什么建议?(简答题)

此次问卷调研的对象为85人,回收了有效的问卷78份。授课团队的教师们根据这些调查结果做出了统计分析。对于问题(1),选择完全接受、接受、一般和不能接受等四个选项的学生比例分别为有78.2%、15.6%、6.2%和0%;对于问题(2),选择非常有帮助、有帮助、一般和没有帮助等四个选项的学生比例分别为65.3%、21.8%、9.7%和3.2%;对于问题(3),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是“线上和线下结合”,其次是“增加实践环节”。

综上所述,建筑力学这门课的线上教学实施效果是明显的,达到了理想的教学目标。

5 建筑力学课程线上教学反思

采取纯线上教学模式,对教学工作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对于建筑力学这门课来说,经过一个学期的线上教学,能够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对于授课教师来说,尝试了全新的教学方法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这些都是不小的收获,但在线上教学实施的过程中笔者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5.1 课堂直播时难以监管学生在线学习状态

和线下面授课堂不同,在线上直播课堂中授课教师无法直接观察到学生的表情和动作,无法了解学生在直播上课期间的听课状态。如,在上直播课时,学生是真的在线认真听讲,跟着老师的授课节奏走,还是只是表面上进入课堂但是却在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这是授课教师无法在网络的这一端能够确定的现象。

5.2 在线教学师生互动有难度

在线师生互动比面授互动要困难很多,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授课过程中良好的网络状况无法得以保障;②教学直播平台存在连麦效果不佳,语音传输滞后的现象;③实施一次课堂在线互动往往需要较长时间,影响课程进度。

5.3 在线教学缺乏良好的实践效果

建筑力学是一门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课程,日常教学中需要展示相应的构件和结构模型,用实物来了解构件和构件间的约束方式、某种结构类型的特点等,以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从而提高学习兴趣和对知识的理解力。授课教师难以通过线上教学方式对学生全方位地展示这些模型,只能通过学生的想象力来思考,这就难以取得良好的实践效果。那么,如何有效解决以上这些实际问题,使得在线课堂互动能够顺利有效地进行,提升在线课堂的实际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在线学习的兴趣,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

6 结语

文章以建筑力学课程为例,从课程概况、学情分析、线上教学实践途径、教学效果分析、课程反思等方面阐述了该课程线上教学实施的措施和方法及取得的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对线上教学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总结,为同类课程线上教学的实施提供了教学案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现阶段,信息化教学已经成为我国教学发展的趋势,它有着传统教学方式无法比拟的优势[7]。“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如何将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有效地融合在一起,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也是一个值得高校一线教学工作者积极思考的问题。

猜你喜欢
力学互联网+建筑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弟子规·余力学文(十)
弟子规·余力学文(六)
弟子规·余力学文(四)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建筑的“芯”
力学 等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