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对节假期隐形加班说不

2022-07-05 22:08吕若琦
职工法律天地·上半月 2022年10期
关键词:加班费隐形受访者

吕若琦

假日加班引争议

这两年每至节日,时常会出现有人在街上抱着电脑处理工作的新闻,每次都会引发社会各界的感慨和广泛关注。在旅游的人群中,这样的举动颇为反常,不合休闲度假的情理,但其实更重要的是戳中了打工人的泪点,在节假日还要处理工作上的事,打工人真的不容易。

网友余先生说,他刚外出旅游公司就打来电话催着看合同,突然感到那些出门旅游抱着笔记本办公的事挺真实的,要不是迫不得已被人催促,谁愿意带着电脑出门。“有些工作说来就来,出门度假了,工作突然也来了,你怎么办?只有立即处理了。”

小叶庆幸地表示,打工人工作休闲两不误,有一年国庆节到云南旅游,刚到景区不久,领导便急着要三季度的报表,欢快的心情一下变得焦虑不安,不得不就地找了个地方开始做表,路过的游客投来惊讶的眼光,纷纷议论出来旅行了还要工作,当时心中五味杂陈。

“放假前就接到通知,大家节日期间务必保持通讯工具畅通,要随时能联系得上,遇到紧急任务必须随叫随到。”韦女士说,谁不想开开心心尽情过一个假期?但身在职场,真是身不由己。建议单位在节日期间更加人性化,节前有相应的安排,如果不是特别紧急或重要的事,轻易不要打扰员工度假。

近半人隐形加班

加班是绝大多数职场人的常态。脉脉发布的《2021职场人加班真相调查报告》显示,只有21%的受访者表示自己基本不加班,剩下的大多数人只是在加班形式上各异。

“大小周”“996”等是这些年广为流传的加班模式,通常在互联网公司盛行。值得关注的是,48%的受访者处于“灵活机动的加班”。他们工作时间与私人时间并不分明,在所谓“弹性”工时中,被“隐形加班”了。业内人士表示,这种灵活的加班方式很難界定哪个时间算“加班”,因此也很难有加班费。

王先生虽然平时正常上下班,但他下班后,经常收到微信工作群下发的工作任务,不得不立即着手处理。今年“五一”期间,他在工作群接到领导的通知,要求一上班便提交一个前四月的总结材料,同时要有冲刺上半年任务的建议和措施。接到任务的他这个假期过得有压力了,紧赶慢赶,终于如期交了材料。他苦笑着说,这样在工作时间之外做事的隐形加班经常有,好像已成了每个人的义务,没有加班费的。“希望找到工作与生活的界限,特别是对于工作时间之外的加班,应根据工作量和时间,给予一定的补偿。”

但让不少职场人失望的是,40%的加班行为被企业置之不理,只有19%的企业会给员工加班费,23%的企业则会给员工调休。

在加班这件事上,并非付出越多就能得到更多的回报。调查显示,仅有11%的受访者因为加班而获得升职加薪,六成职场人士没有加班带来的职场变化。还有29%的加班人只能安慰自己,加班可以增长能力,有助于未来的职业发展。

为何仍有近八成的职场人士经常加班?调查发现,近六成的受访者因为发生突发紧急事件而加班,紧随其后的是工作流程安排不当导致的效率低下。另有23%的受访者表示,周围人都在加班,自己被迫加入到加班行列。

下班后闪烁的微信工作群的消息依然需要面对。调查显示,秒回工作信息已经成为考察职场人敬业度的标准之一。有52%的受访者认为下班后有必要秒回企业微信,只有四分之一的受访者则表示下班后属于私人时间,没必要回消息。

虽然52%的职场人表示“永远不会爱上加班”,但其余的职场人,则想在加班中能找寻到其他意义。其中38%的职场人寄望于通过加班实现“升职加薪”;11%的受访者通过加班“逃避寂寞”;7%的人因“办公室有喜欢的人”而享受加班;躲避无聊的婚姻和累人的孩子,也是部分人爱加班的理由。

【说法】 “隐形加班”应付加班费

目前除了节假日被“隐形加班”外,随着一些新兴工种的出现,还有不少单位以不在单位上班为由不支付加班费。对于不需要去单位,用微信等通讯软件“遥控”员工在休息时间加班,是否有加班费呢?

律师指出,员工按照单位的要求在上班时间以外完成单位布置的工作,属于加班范畴,企业要支付加班费用,劳动者维权要留存相关证据。

那么面对假期被侵占的无奈,你又该如何维权,追讨迷失的加班费呢?

律师支招

1.及时维权:很多劳动者是等到离职后才去维权,其实已错过了维权的时间。如果到劳动监察部门举报、投诉单位拖欠加班费,要注意时效期为两年。

2.平时要做个有心人,注意保留一些证据。采取多种手段刻意留下加班工作的相关证据,比如短信、电子邮件等。至于在立法层面,现有法律法规的内容对劳动者的保护已经基本到位了,关键是实操过程中劳动者要注意保留证据。

如果用人单位有考勤制度的,可复制一份自己留存。如果加班情况考勤无法反映,则应注意在实际加班时,对自己所做的工作进行记录,可将开会时间、地点、参加人数、会议内容记录下来。例如单位如用QQ通知你加班,请截屏保留证据讨加班费;如果是在单位内网上公布加班人员名单的,也请截屏,如果张贴书面加班通知的,请拍照保存等。

3.寻求法律规定的保护:虽然加班工资案件的关键在于加班时间的确定,劳动者因无法掌握单位的考勤资源,故难以对加班时间进行充分举证;若要求单位举证,则单位提供的考勤记录往往得不到劳动者认可。但根据最高法发布的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可以知道劳动者有证据证明用人单位掌握管理加班事实存在的证据,用人单位不提供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不利后果。

考虑到用人单位一方在劳动争议过程中,往往占据着信息和资源的优势,特别是掌握和管理着劳动者的档案、工资发放、社会保险费缴纳等情况和材料,劳动者一般无法取得,因此对用人单位承担举证责任做了特别规定:即与争议事项有关的证据属于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用人单位应当提供,用人单位不提供的,应当承担不利后果。其中就包括了工资和加班费。

猜你喜欢
加班费隐形受访者
公司支付了加班费就可以随意延长加班时间吗?
今天,你休闲了吗?
关于安全,需要注意的几件小事
低碳生活从我做起
五成受访者认为自己未养成好的阅读习惯
隐形人
自愿加班,有没有加班费?
我变成了一个隐形人
英国医生最高获得37.5万英镑的高额加班费
“0感无暇” 隐形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