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科大概念培养高中生历史解释能力教学策略

2022-07-06 22:06薛立林
中学生报·教育教学研究 2022年21期
关键词:高中生

薛立林

【摘要】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基于学科大概念下的历史教学,是以历史大概念为核心来展开的历史课堂教学,基于历史大概念,可以通过不同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并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将其应用于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

【关键词】学科大概念;高中生;历史解释能力

历史大概念是历史思维的细胞,因此想要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就要让学生明确历史大概念。在历史研究与学习过程中,从理解到解释历史概念是学习历史的主要过程。历史大概念是历史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因此教师要重视历史大概念的学习,并提升学生历史解释能力。

一、历史大概念概述

历史概念是基于过去客观存在的史实,对过去发生的事实进行的本质概括,同时也是对历史事件或历史事件发生过程的反映。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了解历史概念是如何形成与发展的,让学生能够接触到历史大概念所承载的历史变迁,以及不同时期对于史实的评判标准。在历史大概念的形成过程中,已经融入的史学与历史人物的评价与解释,因此历史大概念本身也包含了历史解释。

二、基于学科大概念培养高中生历史解释能力的教学策略

历史解释能力可分为结构性解释、因果性解释与评价性解释,教师要针对不同的课堂教学内容,培养学生不同的历史解释能力,并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

(一)结构性解释的教学策略

结构性解释是根据历史学家对历史的描述与研究,对历史结构进行陈述。历史学家通过加工所形成的历史学,成为了学生能够接触到的史实。当前人们能够接触到的史实都是由历史学家进行的结构性描述,这些历史描述有可能是真实的历史,也有可能是加工过后的历史,并非历史的本身。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接触历史学家对于史实的陈述与描述,培养学生的结构性解释能力。

例如在世界的多极化这一课时的教学中,可以利用短时段、中时段与长时段解释多极化。在短时段中主要讲解历史现象,自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出现了迅猛的多极化发展,这就是一种历史现象,学生能够了解当时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在中时段讲解历史趋势,自20世纪50~70年代,多极化在两极格局下出现,这就是一种历史趋势,向学生讲述日本与西欧等国家的崛起;长时段讲述历史结构,自15世纪以来,新航路开辟象征着全球化与多极化的开端。在此之前,世界存在着多个文明,但不能称之为多极,因为只有一个全球彼此相联系的结构才能称之为多极世界。

(二)因果性解释教学策略

因果性解释是基于历史学家对历史事实进行的纵向因果角度分析,重视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历史事件是由多方面因素共同引發的,会受到其他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与历史人物的影响,在解释时也会出现多元性的解释。在因果性解释过程中,涉及对历史原本年代的正确认识,学生要了解历史关键事件、人物与文化等方面的知识,以便对历史证据进行详细正确的分析与辨别,了解当时的社会形态以及文化特征。

分析历史原因是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一项重点与难点,因此在对历史概念进行因果性解释时,教师要对内容进行适当的补充,通过挖掘史料,让学生形成证据意识,正确地辨别史料,分析史料的正确度与有效性。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中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代入角色,也可以让学生自行整理口述资料。当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与长辈聊天时,如果留心倾听,就能够发现在某些时期的真实历史情况,使学生学会在生活中发掘史料。例如在《大国崛起之危机新政》这部影片中,学生能够直接接触到1929~1933年经济危机所带来的破坏,影片中所描述的画面比教材文字更加具有体现力与感染力。教师通过使用影片史料,让学生感受罗斯福上台时美国的社会景象。通过影视资料让学生产生历史共鸣,并将学生带入到历史情境中。

(三)评价性解释教学策略

评价性解释又叫做多元史观解释,是历史学家基于自己的价值观下对历史事实的评判。学生在价值观下解释历史,要根据历史史实与事实,通过充分的证据与多重推理发表自己的想法。在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解释中,可以使用评价性解释。

在甲午海战这一历史大概念中,教师首先要学生明确甲午战争是什么性质的战争,这时就可以使用评价性解释。甲午战争发生在1894年,是中日两国之间的战争,首先爆发在朝鲜国土,随后迁移到黄海。1894年处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当前绝大部分的资本主义国家都处于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的重要阶段,掀起了瓜分狂潮。中国学者认为在甲午海战中,中国属于正义方,日本属于侵略方。但是在日本方面对于甲午战争有着不同的观点,同时也伴随着争议。在甲午海战爆发之初,日本方面宣扬是为了保证朝鲜的长久独立,为了促进世界文明的进步,因此其称之为甲午战争为“义战”。在二战过后,日本历史学界又出现了新的观点,有历史学者认为,当时的日本政府对北洋水师的不断壮大感到了畏惧,甲午海战是基于国土防卫所引发的战争。日本在甲午战争之后成为了帝国主义列强,同时也是亚洲最具有侵略性的国家,因此甲午战争是日本在即将完成第二次工业革命之际,资本输出的迫切要求。

历史解释是培养学生历史思维的重要措施,通过史料证实、时空观念与历史解释来加深学生的价值观、历史观与世界观,历史解释能力是学生历史核心素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需要形成的一项核心能力。历史解释能力是学生在认识理解历史基础上对历史的一种表达与阐述能力,也是评判学生历史学习能力的重要指标。

参考文献:

[1]陈小珍.基于“历史解释”的高中历史教学研究[J].天津教育,2021(18):105-107.

猜你喜欢
高中生
第十九届“新作文杯”高中生放胆作文征集活动获奖名单
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2020年7、8期合刊
高中英语教学如何加强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高中生英语学习焦虑现状研究
项目教学模式下高中生计算思维的培养策略
高中生校内过度使用手机的危害及对策
中国出了本(高中生)
浅析高中英语教学中激发高中生学习动机的方法
中国出了本《高中生》助你高考得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