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肾替代治疗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PCT、IL-17、IL-6、HMGB1水平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

2022-07-06 07:03王月兴邓丽娟曾凡清苟晓盼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22年12期
关键词:机体炎症因子

王月兴,邓丽娟,曾凡清,苟晓盼

(武警四川省总队医院 消化内科,四川 乐山 614000)

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SAP)是诸多因素协同作用激活人体胰腺中的胰酶,促使胰腺局部发生炎症,同时伴发全身炎症反应及组织、器官功能衰竭等消化系统相关病症。SAP 病理过程会生成许多炎症因子及毒素,进入血液后患者会出现急性肾损伤,因此病死率高,且预后较差[1-2]。目前,早期临床上多采用平衡水电解质、抗炎及补液等方法缓解SAP 病情,但预后欠佳[3]。持续肾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能有效清除SAP 患者机体中炎性介质,在短时间内纠正内环境紊乱,显著改善免疫受损情况,降低多脏器功能受损或休克等风险,改善预后[4-5]。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protein B1, HMGB1)为一类较高保守核蛋白,在机体真核细胞里广泛存在。近年来有研究证实,HMGB1 在SAP 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6]。武警四川省总队医院对SAP 患者进行CRRT 治疗,通过观察疗效以评估该疗法对患者炎症相关因子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 PCT)、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17, IL-17)、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 IL-6)、HMGB1 水平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旨在为后续治疗提供借鉴,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8 年10 月—2020 年10 月武警四川省总队医院收治的182 例SAP 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91 例。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2.1纳入标准①符合CRRT 标准[7],增强MRI、CT 检查提示SAP,患者并发多器官衰竭、胰腺坏死及脓肿,腹部体征明显;②首次SAP 发作,且发病后24 h 内入院;③入院前未进行过CRRT 等治疗。

1.2.2排除标准①急性肾损伤;②恶性肿瘤;③入院时患者生命体征严重不稳定;④合并糖尿病、高血压及肝炎等慢性病症;⑤近半年内有腹部手术史;⑥妊娠或哺乳期女性;⑦临床资料不齐。

1.3 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包括胃肠减压、吸氧、禁食,并予以抗生素、营养支持、质子泵抑制剂和生长抑素等治疗。依据患者病情,适度采用血管活性剂治疗,严重者实施机械通气。连续治疗72 h~5 d。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CRRT 治疗,采取中心静脉置管构建血管通路,通过CRRT 血滤机(型号:Aqurairs,美国爱德华生命科学有限公司),结合使用聚矾膜透析器(型号:PES18LF,上海佩尼医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实施持续性血液滤过。采用稀释法进行稀释,血流量设置为200~300 mL/min,血流量置换维持在4 000~6 000 mL/h,超滤量依照患者病情予以调整。CRRT治疗1次/d,12~24 h/次,依照病情变化,重复治疗3~5 次。治疗期间监测患者凝血情况,适当选择低分子肝素抗凝,若出血倾向严重,则不使用肝素,并实时监测患者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

1.4 观察指标

1.4.1疗效①显效:经治疗后患者腹胀、恶心、疼痛等临床症状消失,实验室相关指标恢复到正常值;②有效:经治疗后患者腹胀、恶心、疼痛等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实验室相关指标基本恢复;③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甚至恶化[8]。总有效率=(有效+显效)/总例数×100%。

1.4.2PCT、IL-17、IL-6、HMGB1水平 全部患者清晨采集外周血4 mL,3 000 r/min 离心10 min,取血清置于-80℃冷冻保存待测。选用酶联免疫分析仪(型号:AMR-100/100T,杭州奥盛仪器有限公司)检测PCT(货号:PCT:SP10720)、IL-17(货号:SP10179)、IL-6(货号SP10234)及HMGB1(货号:SP11733)水平。

1.5 统计学方法

数据分析采用SPSS 25.0 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用χ2检验。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基线资料比较

两组性别、年龄、病程、发病原因、严重程度床边指数(bedside index for severity in acute pancreatitis, BISAP)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基线资料比较 (n=91)

2.2 疗效比较

治疗后,两组总有效率比较,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62,P=0.022),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见表2。

表2 两组疗效比较 [n=91,例(%)]

2.3 两组治疗前后炎症相关因子的变化

两组治疗前及治疗72 h 后PCT、IL-17、IL-6、HMGB1 的差值比较,经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下降更明显。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炎症相关因子的差值比较 (n=91,±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炎症相关因子的差值比较 (n=91,±s)

组别对照组观察组t 值P 值PCT/(ng/mL)-13.85±9.85-19.42±7.98 4.191 0.000 IL-17/(pg/mL)-71.82±67.08-106.76±87.94 2.545 0.006 IL-6/(pg/mL)-40.98±16.02-68.96±15.15 12.105 0.000 HMGB1/(μg/L)-1.79±0.99-8.82±3.02 15.780 0.000

2.4 不同预后组炎症相关因子比较

依照全部患者临床结局,把好转出院患者作为存活组(48 例),住院期间因SAP 死亡患者作为死亡组(34例)。两组PCT、IL-17、IL-6、HMGB1水平比较,经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存活组PCT、IL-17、IL-6及HMGB1水平低于死亡组。见表4。

表4 不同预后组炎症相关因子比较 (±s)

表4 不同预后组炎症相关因子比较 (±s)

组别死亡组存活组t 值P 值n 34 48 PCT/(ng/mL)28.45±6.31 21.39±6.58 5.684 0.000 IL-17/(pg/mL)234.59±68.53 198.34±60.32 3.079 0.000 IL-6/(pg/mL)135.24±13.36 119.43±10.58 7.461 0.000 HMGB1/(μg/L)13.19±1.52 10.68±1.45 9.021 0.000

2.5 血清PCT、IL-17、IL-6、HMGB1 单独及联合检测对SAP死亡的预测价值

血清HMGB1 单独检测敏感性最高,为97.06%(95% CI:0.847,0.999),依次高于联合检测、IL-6、PCT、IL-17 单独检测的敏感性。联合检测的特异性最高,为92.57%(95% CI:0.871,0.962),依次高于PCT、IL-6、IL-17、HMGB1 单独检测的特异性;联合检测的AUC 最大,为0.983(95% CI:0.952,0.996),依次高于HMGB1、IL-6、PCT、IL-17 单独检测的AUC(P<0.05)。见表5 和图1。

图1 血清PCT、IL-17、IL-6、HMGB1单独及联合检测预测SAP死亡的ROC曲线

表5 血清PCT、IL-17、IL-6、HMGB1单独及联合检测预测SAP死亡的效能分析参数

3 讨论

SAP 病情险恶,并发症多,每年因SAP 入院治疗的患者约有4.3 万例,病死率约为20%~30%[9]。过量的炎症因子、细胞因子释放引发级联反应,造成瀑布效应,损伤胰腺组织及其周边组织,导致免疫功能失常,导致诸多脏器功能障碍,进而危及生命安全[10]。为此,尽早清除并减少机体血液内炎症因子对治疗SAP 至关重要。伴随血液净化等技术逐渐发展,CRRT 对清除中大分子的炎性介质有显著优势,逐步成为治疗SAP 的有效手段[11]。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血清IL-17、IL-6 促进机体激活并释放许多炎症因子,并通过血液循环使患者出现全身炎症反应[12-13]。本研究中,观察组治疗72 h 后血清PCT、IL-17、IL-6、HMGB1 水平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提示CRRT 治疗能显著改善机体炎症因子水平。分析其原因为:CRRT 利用过滤器的半透膜,对机体释放的过量炎症因子进行吸附,有效缓解SAP 患者的炎症,进而清除胰酶及肌酐,维持机体电解质的平衡[14-15]。PCT 为多功能性免疫调节蛋白,可有效反映机体全身炎症反应活跃度,患者感染后3~4 h 便能检测出PCT 水平升高,为评估SAP 病情严重程度的可靠指标[16-17]。IL-17 是一类活化的致炎因子,能有效激活机体T 细胞,并刺激内皮细胞和上皮细胞生成多样细胞因子,引发炎症反应[18]。IL-6 为临床检测较多的炎症细胞因子,重症感染期间,其水平显著提高,变化迅速,4~6 h 达峰值,且能维持8~24 h,与SAP 发生、发展和感染性胰腺坏死等关系密切,故血清IL-6 能作为SAP 患者的感染评估指标[19-20]。HMGB1 为促炎因子,对基因转录调节及稳定机体核小体等具有重要作用。正常状态下,机体HMGB1 水平较低;而炎症反应期间,巨噬细胞和活化单核细胞能分泌出许多HMGB1,加剧炎症反应[21-22]。本研究中存活组血清PCT、IL-17、IL-6、HMGB1 水平低于死亡组,说明炎症因子释放越多,机体炎症反应越重,预示SAP 患者预后越差。ROC曲线结果显示,血清PCT、IL-17、IL-6、HMGB1 均对SAP 患者的死亡有一定预测价值,其联合检测预测SAP 患者死亡的效能最佳,其次为HMGB1、IL-6、PCT,IL-17 最低。说明联合检测能有效评估SAP 患者病情严重程度。

综上所述,CRRT 治疗SAP 疗效显著,能有效减少机体炎症相关因子。血清PCT、IL-17、IL-6、HMGB1 水平升高与SAP 患者病情关系密切,联合检测可以预测SAP 患者不良预后。

猜你喜欢
机体炎症因子
我刊2021年影响因子年报
锻炼肌肉或有助于抵抗慢性炎症
Ω-3补充剂或能有效减缓机体衰老
脯氨酰顺反异构酶Pin 1和免疫炎症
奶牛瘤胃健康、机体健康和繁殖性能的关系
《感染、炎症、修复》杂志版权转让约定
欢迎订阅《感染、炎症、修复》杂志
一些关于无穷多个素因子的问题
邓俊峰作品选
山药被称“长寿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