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高速铁路网规划研究

2022-07-07 06:54
交通企业管理 2022年4期
关键词:铁路网新干线高铁

□ 陈 旭

高铁网规划是新时代铁路网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铁路高质量发展、建设交通强国、服务“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环节。经历了2004年、2008年、2016年《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我国高铁网实现了飞跃式发展。2019年9月党中央、国务院印发《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开启了我国高铁发展的新篇章。在此背景下,如何进一步做好高铁网规划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而梳理国内外高铁网规划并进行对比分析尤为重要。笔者以法国、日本、中国为对象,梳理高铁网规划历程、发展现状及规划,并进行对比分析。

一、法国高铁网规划

1. 高铁主骨架形成(1971—2010年)

自1971年法国批准建设东南线,掀起了高铁建设高潮。1971—2010年法国建成了4 个方向的高铁主骨架:东南线系统(东南线、东南延伸线、地中海线)、大西洋线系统、北方线系统、东欧线系统,以及推进互联互通的巴黎地区联络线。总体来看,呈现以巴黎为中心的放射状,国内实现了与勒芒、图尔、里昂等主要城市的通达,国外实现了与英国、比利时、荷兰、德国、意大利等周边国家的通达。

2. 高铁最新发展及规划(2011年—)

近年来,法国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调整政策,重视提升铁路在综合交通中的地位。2011年提出了《国家交通基础设施计划(SNIT)》,围绕“保证运输基础设施的使用质量、提高运输系统的服务质量、改善铁路系统的整体性能、更新运输系统的融资和治理机制”,提出了国家项目层次结构:第一优先事项(2014—2030年)、第二优先事项(2030—2050年)、更远的项目(2050年—)。第一优先事项,根据项目投资额与可用资金保持一致的原则确定。①西南铁路项目(波尔多—图卢兹、波尔多—达克斯)实现巴黎与图卢兹的3 小时联通;为蒙托邦及蒙德马尔桑提供高铁服务;实现大西洋走廊上货运从公路到铁路的转移。②巴黎—奥尔良—克莱蒙—里昂:通过新建线路实现巴黎与里昂的联通,缓解既有东南线的运输能力紧张;服务奥弗涅、勃艮第和中部地区,满足法国中部地区的运输需求。③法兰西岛互联:与既有的互联东线结合,实现了北线、东欧线、东南线等线路之间的联通,解决跨线运营问题;减轻枢纽引入压力;方便列车达到戴高乐机场和奥利机场。④莱茵—罗讷:由第戎地区为中心的三个星形分支组成,实现了南北线路和东西线路之间的互联互通,增加了运输组织灵活性。⑤普罗旺斯新路线—蔚蓝海岸:重点连接马赛和尼斯两大铁路节点。⑥蒙彼利埃—佩皮尼昂:缩短巴黎至巴塞罗那的运输时间,缓解既有线路运输能力紧张。⑦巴黎诺曼底新线:填补高速铁路网的空白;缓解既有网络的运输能力饱和。法国现状及规划高铁网如图1 所示。

图1 法国现状及规划高速铁路网

二、日本高铁网规划

1. 高铁网规划历程

日本高铁网规划分为3个阶段,如图2所示。①第一阶段(1970年以前)。1950年连接三大都市圈的东海道本线运量饱和,加上东京举办1964年奥运会,兴建新的快速铁路迫在眉睫,规划建设了东海道新干线。②第二阶段(1970年以后)。东海道新干线运营后,其便利性、高速性、安全性得到了广泛支持。因此,日本决定在全国推广新干线,制定了《全国新干线铁道整备法》。根据指定法案对新干线的整体规划,1971年批准了东北新干线(东京—盛冈)和上越新干线(东京—新潟),1973年批准了东北新干线(盛冈—青森)、北海道新干线(青森—札幌)、北陆新干线(东京—大阪)、九州新干线(鹿儿岛线及长崎线)。本次规划奠定了日本高铁网的整体格局。③高速磁浮规划。2011年日本决定建设中央新干线(东京—大阪),最高运营速度为505 公里/小时。目前建成了山梨试验线,预计2027年建成东京—名古屋段,2037年建成名古屋—大阪段。

图2 日本现状及规划新干线示意图

2. 高铁网现状及规划

目前,日本已经建成9 条新干线,常规新干线有7条,分别为东北新干线(320 公里/小时)、山阳新干线(275~300 公里/小时)、东海道新干线(285 公里/小时)、北陆新干线(260 公里/小时)、北海道新干线(260公里/小时)、上越新干线(240 公里/小时);迷你新干线有2 条,分别为山形新干线(130 公里/小时)、秋田新干线(130 公里/小时)。其中,北海道新干线、北陆新干线、九州新干线均为部分区段通车。日本在建新干线有4 条,分别为北海道新干线(新函馆北斗—札幌段)、北陆新干线(金泽—敦贺段)、九州新干线(长崎线,武雄温泉—长崎段)、中央新干线(高速磁浮)。日本规划新干线有2 条,分别为北陆新干线(敦贺~新大阪段)、九州新干线(长崎线,新鳥栖—武雄温泉段)。总体上看,日本新干线呈现以东京为中心的放射状,有效衔接了东京、名古屋、京阪神三大都市圈,有效串联了8 大区域及47 个一级行政区划,有力支撑了日本人口流动和经济社会发展。

三、我国高铁网规划

经过十个“五年”计划(1953—2000年),我国铁路建设速度加快,路网规模扩大,能力持续提高,骨架网基本形成。尽管我国铁路有了很大的发展,但仍然存在如下问题:①铁路运输能力在总体上仍然不足;②“客运快速化”的需求需要进一步满足。在此背景下,2004年国务院审议通过了《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突破五年的计划期,着眼于铁路中长期的发展。随后,2008年、2016年开展了两轮修编工作。三个版本《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的详细信息见表1 所列。

表1 三版中长期铁路网规划

四、国内外高铁网规划对比分析

1. 高铁发展初级阶段

在高铁发展初期,各个国家都进行了有益尝试。法国修建了连接巴黎和里昂两大城市的东南线,日本修建了东海道新干线,我国修建了京津城际。总体来看,这些线路均连接了主要城市,在建成运营后获得了良好的效果,掀起了高速铁路建设的高潮。

2. 高铁网发展及规划过程

在高铁网迅速发展阶段,各个国家均制定了相应的规划。法国于2012年制定了《国家交通基础设施计划(SNIT)》,规划分为2014—2030年、2030—2050年、2050 以远3 个阶段。日本于1970年制定了《全国新干线铁道整备法》,指导日本半个世纪的高铁建设。我国于2004年制定了《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并于2008年、2016年开展了修编。各个国家的高铁网规划具有以下特点。

(1)法国《国家交通基础设施计划(SNIT)》。规划由21 世纪交通委员会负责编制,编委会由10 名人员构成,是自上而下的规划。规划具有分阶段、资金约束、项目明确等特点,对法国高铁发展具有较强的指导性。

(2)日本《全国新干线铁道整备法》。明确提出了日本高速铁路项目,并以法律的形式进行规定,具有极强的约束性和指导性。自1970年发布以来,一直未进行修编,具有极强的稳定性。

(3)我国《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由国家发改委、交通运输部、中国国家铁路集团等单位组织编制,在广泛征求各省市意见基础上,由国务院通过并发布,具有较强的约束性、指导性、迭代性。

3. 未来高铁网规划

同我国一样,法国、日本等国家高铁都进入了高质量发展的阶段。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各个国家在高铁网规划方面有如下考虑。

(1)增加路网覆盖,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目前,各个国家均已经构建了高速铁路网主骨架,在此基础上,增加路网覆盖、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成为当前重要的考虑。法国规划的西南铁路项目、普罗旺斯新路线—蔚蓝海岸、巴黎诺曼底新线等项目;日本在建及规划的北海道新干线、九州新干线等均位于人口相对较少的地区,其建设的重要目的是增加路网覆盖率,促进区域协同发展。

(2)增强主要客流廊道,缓解通道能力紧张。在高铁发展的初期,主要城市间已经修建了高铁。随着客流的增长,既有高铁能力饱和,开始谋划第二高铁。法国在1983年建成了第一条高铁东南线(巴黎—里昂),在目前能力饱和的情况下,规划了巴黎—奥尔良—克莱蒙—里昂高铁。该线路与东南线均承担巴黎与里昂之间的客流,但线路走向不同,进一步扩大了覆盖面。日本在1964年修建了东海道新干线,串联东京、名古屋、京阪神三大都市圈。目前正在建设北陆新干线,衔接东京都市圈和京阪神都市圈,线路走向不同,进一步扩大了覆盖面;正在谋划中央新干线进一步缩短时空距离。我国目前建设的京沪第二高铁具有缓解京沪高铁能力饱和的功能,但是线路走向不同,进一步增加了覆盖面。

(3)用好既有铁路存量,适度开展新线建设。在普速铁路发展成熟及高铁成网的阶段,要充分利用好铁路存量,发挥既有铁路的运输能力。法国在高铁发展时优先利用既有铁路,在既有铁路能力出现紧张时考虑新建高铁。

(4)规划区域连接线及枢纽工程,增强运输组织灵活性。在高铁成网的阶段,要规划区域连接线及枢纽工程,完善路网结构,增强运输组织灵活性。法国规划的法兰西岛互联实现了北线、东欧线、东南线等多条线路之间的联通,规划的莱茵—罗讷线实现了南北线和东西线之间的互联,规划的蒙彼利埃—佩皮尼昂线解决了尼姆—蒙彼利埃线和佩皮尼昂—菲格雷斯线之间的最后联通问题。

(5)合理把握建设进度,增强资金约束性。法国、日本都经历了高铁发展的飞速增长期。目前,各国在新建项目时均充分考虑建设资金约束,适当放缓了建设进度。法国在制定《国家交通基础设施计划(SNIT)》时,依据法国基础设施融资局(AFITF)可用资金提出两种方案,以建设资金作为第一约束;日本新干线尤其是北海道新干线、中央新干线建设时充分延长了建设时间。

(6)合理确定技术标准,构建多层次高铁网络。未来高铁网规划不应盲目追求高速度,全部采用350公里/小时等技术标准,应根据服务地区、客流情况、工程投资等合理确定。日本新干线铁路网采用了320、300、285、275、260、240、130 等多种技术标准,人口稀少及偏远地区技术标准相对较低,如北海道新干线、九州新干线(鹿儿岛线及长崎线)技术标准为260公里/小时。

(7)积极推动国际铁路,与周边国家互联互通。法国已经建设的北线,以及规划的西南铁路项目、蒙彼利埃—佩皮尼昂线等均为了实现与周边国家的联通。

(8)适度发挥铁路拉动投资作用。目前,欧洲主要国家、日本、我国经济增速都已经放缓,要适度发挥铁路稳投资的作用。如2008年金融危机后,受法国“国家经济复苏计划”推动,法国加快了高铁的建设步伐。

五、结语

对比国内外高速铁路网规划发现,在高铁网发展的初期,各个国家都进行了高铁试验段的有益尝试;在高铁迅速发展阶段,各个国家均制定了相应的规划,但规划的制定主体、研究年度、考虑因素、规划内容等方面具有较大的差异;在目前高铁主骨架形成的阶段,为实现高铁高质量发展,各个国家未来高速铁路网规划考虑了增加路网覆盖、增强主要客流廊道、用好既有铁路存量、增强运输组织灵活性、增强建设资金约束性、合理确定技术标准、积极建设国际铁路,进一步发挥铁路稳投资的作用。

猜你喜欢
铁路网新干线高铁
中秋节:62万人坐着高铁游云南
深圳经惠州至汕尾高速铁路功能定位研究
基于ArcGISforJS的烟台港铁路网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高铁会飞吗
日本新干线高铁网持续发展
奥运新干线
新干线的四维童话(外二首)
贵州20余个铁路项目纳入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
日本3条新干线停驶引混乱
第一次坐高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