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猴群抚养的无名女孩

2022-07-08 23:42伯纳黛特·贾科马佐
海外文摘 2022年7期
关键词:丛林中玛丽娜猴群

伯纳黛特·贾科马佐

玛丽娜·查普曼说,她是个“猴孩”。玛丽娜在20世纪50年代初出生于哥伦比亚,四岁时在家门口被人拐走,后不知因何缘故被遗弃在丛林中。一群卷尾猴收养了她,并在后来五年多的时间里教会了她爬树、觅食和开坚果等丛林生存技能。

长期的猴群生活让她失去了已有的语言能力,但是学会了用猴子的声音、表情和肢体动作与猴子们进行交流。她通过观察猴子并向它们学习而侥幸活了下来,直到她最终遇到了一群猎人。

虽然这些猎人把她带出了丛林,但这却不是一次善意的营救。他们把她卖到了库库塔的一家妓院。不久后,她从妓院逃走了,但刚出虎口又入狼窝,成了当地一个黑手党家庭的佣工,直到几年之后才真正获救。

一位好心人收养了她,后来,她跟随这位好心人移居至英国约克郡。从那以后,玛丽娜就一直待在那里。在2013年出版回忆录之前,她已经结婚成家,有了自己的孩子。尽管专家们对她所说经历中的某些细节有所怀疑,但也很少有人表示完全不相信。

玛丽娜回忆中能追溯到的第一件事情是有人悄悄来到她的身后,用一只胳膊搂住她的脖子,并用一块布捂住了她的口鼻,然后,她两眼一黑,就什么都不知道了。

她在一辆卡车中醒来,一群男人把她从车上赶了下来并把她抛弃在丛林里。她回忆说,她曾想过也许他们会回来,但他们没有。

“如果你一生中从未被拥抱过,而这只小动物搂着你的肩,抚摸你的脸,我告诉你,这是世界上最友善的抚摸。”

玛丽娜说,从那时起到她十岁左右,她一直生活在丛林中,很少或根本没有人与她接触,她只能与一群卷尾猴为伍。她对《卫报》记者讲述道:“一开始,这些卷尾猴只是能接纳我而已,并不真的爱我。但是,有一天,一只小猴子把手搭在了我的肩上。如果你一生中从未被拥抱过,而这只小动物搂着你的肩,抚摸你的脸,我告诉你,这是世界上最友善的抚摸。”

一开始,玛丽娜仅仅是靠与她生活在一起的卷尾猴留下的残羹为生。她很快意识到,如果她跟着那些拿着大串香蕉的猴子,就可能得到吃的,因为这些猴子手中的香蕉有时会掉到地上,她可以捡起来吃。

玛丽娜会模仿猴子们爬树,用工具敲开坚果,用四肢行走,她甚至声称自己从猴子那里学会了如何在树上睡觉。她说,有一次,她的肚子非常疼,一只和蔼可亲的老猴子救了她的命。“它紧紧地握着我的手臂,然后开始轻轻地摇晃我、推我,好像要把我赶到别的地方去。”玛丽娜回忆说。老猴子把她带到一条泥泞的小溪边,强迫她把头伸进去。她喝了一大口水后,便开始呕吐,随后病情好转,不久就康复了。从那时起,她就把老猴子当作“爷爷”,她也开始被更多的猴子视为同类,这些猴子开始为她梳洗打扮并与她分享食物。

2013年,玛丽娜与女儿瓦妮莎·詹姆斯合著了一本回忆录,讲述了玛丽娜在丛林中的时光,书名为《无名女孩:一个被猴群抚养的孩子的神奇故事》。许多出版商都对玛丽娜书中所述经历的真实性表示怀疑,并因此拒绝出版该书,但最终,一家很有影响力的出版社接了她的故事,这让知道并相信玛丽娜“猴孩”经历的人越来越多。

玛丽娜·查普曼的回忆录一经出版,便引发了不少争议。

回忆录出版之后,不断有专家对故事的真实性提出质疑。灵长类动物学家指出,书中所讲述的关于猴子的许多行为是没有事实依据的,比如玛丽娜声称卷尾猴在树上筑巢铺床。科学家还指出,即使在四五岁的时候,玛丽娜的体型也会是卷尾猴的两倍多,也就是说,她更可能被卷尾猴视为捕食者,而不是朋友。对此,玛丽娜有自己的解释。“动物有一种本能,它们知道孩子不会伤害它们。”她对《太阳报》记者说,“它们有自己的判断力,不管体型大小,它们能看出你是不是个孩子,而且由于天天相处,它们也会习惯看到你。”

但玛丽娜也承认,书名的副标题有一定的误导性:在与猴群生活期间,她主要是从观察中学习生存技能,猴子们并没有真正把她当作它们的孩子一样抚养。

玛丽娜记不起儿时发生的事情了。四岁时的绑架事件似乎是她人生最早的记忆,而那之前的一切都是空白。她说:“我一直在努力回忆,但什么也想不起来。”

2007年,玛丽娜与女儿甚至为此去了哥伦比亚,试图通过旧地重游、触景生情来唤起一些记忆,但都无济于事。即便是后来的丛林生活,她也只想起了一些记忆碎片。为了写成书,她和女儿将这些记忆碎片按照时间顺序拼接在一起,用瓦妮莎的话来说,在拼接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或真或假的糊状混合体”。瓦妮莎还说:“在哥伦比亚,当妈妈看到巴西坚果荚、小香蕉或看到她外孙玩一根树枝时,都会激发她想起一些事情。”

玛丽娜曾试图通过故地重游来唤起儿时的记忆。

一些专家对猴群抚养并救治玛丽娜的故事表示质疑。

但圣路易斯大学的生物人类学家凯瑟琳·麦金农认為,玛丽娜很可能记错了一些事情,尽管她未指责其撒谎,但话里话外还是流露出了怀疑。麦金农提到,如果那个老猴子“爷爷”帮助玛丽娜治病的情节可信的话,那么“爷爷”的目的可能被善意解读了,它实际上更可能是想淹死玛丽娜。同时,麦金农对玛丽娜这样的小女孩在完全陌生的丛林中所表现出的生存能力同样持怀疑态度。“我认为,在缺乏丛林知识又没有人指导她如何在丛林中生存的情况下,她几乎不可能获得存活所需要的营养。”麦金农说。

虽然专家们普遍不太相信玛丽娜·查普曼的故事,但这一点儿也没有影响到《无名女孩》一书的畅销。瓦妮莎说,专家们的批评并没有给她和母亲带来烦恼。“我们并不想证明什么。”她说,“我们只是在讲述我们的家庭故事,别人的想法并不重要。”

[编译自美国ati网站]

编辑:马果娜

猜你喜欢
丛林中玛丽娜猴群
印度猴群杀人母亲与4个孩子遇难
猴子吃灵芝
伦讷的计划
悬崖上的猴群
女子患“恐音症” 别人呼吸声音大也能让其恼怒
澳女子患“恐音症” 别人呼吸声音大也能让其恼怒
丛林中的爱沙尼亚狙击手
猴群逸事
抑郁≠抑郁症
丛林中的昆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