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伊适应模式对主动脉夹层患者心理状态、生活质量的影响

2022-07-08 07:11张玉超王正梅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2年4期
关键词:罗伊夹层主动脉

郑 娟,马 艳,张玉超,王 丽,王正梅

1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心胸外科,江苏 淮安 223300

2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血管外科,江苏 淮安 223300

3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综合7系统,江苏 淮安 223300

主动脉夹层是由于主动脉内膜破裂,主动脉腔内的血液从主动脉内膜撕裂处进入主动脉中膜,使中膜沿主动脉长轴方向扩展形成主动脉壁的真假两腔的分离状态[1-3]。主动脉夹层具有病情危重、预后不良等特点[4-5]。主动脉夹层患者临床表现为突发胸背部疼痛,疼痛剧烈,难以忍受,表现为刀割或撕裂样,少数起病缓慢者疼痛可不显著,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疼痛常发生于前胸和肩胛间区,而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疼痛常发生于背部和腹部[6-8]。高血压和动脉硬化是主动脉夹层的主要病因,而主动脉夹层的疼痛作为一种应激反应源可诱发患者出现较为严重的负性情绪,进一步升高患者血压、加快心率,对临床治疗及预后造成不良影响。罗伊适应模式是指通过控制各种刺激因素,减轻患者负性情绪,提高患者配合度的一种干预模式。该理论认将“人”视作一个整体的适应系统,生命过程就是对内外环境中各种刺激不断适应的过程,增强适应性能够提高患者整体健康水平。罗伊适应模式适用于各种疾病临床干预,特别是急性发作且对患者心理产生强刺激性的疾病。因此,本研究探讨罗伊适应模式对主动脉夹层患者心理状态、生活质量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8年1月至2021年4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收治主动脉夹层患者临床资料。纳入标准:(1)经医学影像学检查结合患者临床表现符合指南[9]中主动脉夹层诊断标准;(2)接受手术治疗;(3)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1)入院时存在意识障碍;(2)合并精神性疾病、心理功能障碍、认知功能障碍、沟通障碍;(3)有手术治疗禁忌证;(4)合并恶性肿瘤;(5)生存期<6个月;(6)处于妊娠期、哺乳期等特殊生理时期。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最终纳入88例患者,根据干预方式不同分为常规组和罗伊组,各44例。常规组中,男性36例,女性8例;年龄33~78岁,平均(56.27±11.02)岁;合并症:高血压33例,冠心病2例,糖尿病1例;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34例,高中5例,大专及以上5例。罗伊组中,男性35例,女性9例;年龄30~77岁,平均(55.66±11.27)岁;合并症:高血压33例,糖尿病1例,冠心病1例,马方综合征1例;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34例,高中4例,大专及以上6例。两组患者临床特征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由本院接同一组手术团队进行手术操作。常规组给予常规干预方法,包括,完善入院检查、术前宣教、术后临床监测和常规抗感染等治疗。

罗伊组给予罗伊适应模式干预,观察患者并与其进行有效沟通,收集患者在自我概念、生理功能、角色功能、相互依赖等方面的行为信息,分析患者的行为属于无效反应或适应性反应,分析患者存在的刺激因素及刺激因素所属类型(固有刺激、相关刺激、主要刺激)种类,据此制定出自我概念、生理功能、角色功能、相互依赖等方面的干预方案。(1)自我概念,患者对于疾病本身多缺乏正确认知,加之院内的陌生环境可对患者造成较大的心理压力,引发多种负性情绪;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以易于接受的方式向患者进行疾病知识的讲解,解答患者疑问,阐述目前主动脉夹层的临床治疗水平,以真实的良好预后病例鼓舞患者积极面对,向患者说明术中、术后可能面对的风险与处理预案,预防患者术前发生强烈情绪波动导致血压、心率等血流动力学指标的过度波动造成主动脉瘤破裂。(2)生理功能,主动脉夹层围手术期患者的疼痛感具有较大的个体差异性,而疼痛是一项主要的刺激神经因素。根据患者的习惯,为其营造舒适的术后休养环境,通过阅读、音乐等方法分散患者注意力减轻患者疼痛,各项临床治疗操作注意轻柔、准确;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10]评估患者疼痛程度,对于VAS≥4分的患者向主管医师报告后遵医嘱给予药物镇痛;其他生理症状给予对症干预。(3)角色功能,主动脉夹层多急性发病,术后患者主要症状得到缓解,但需要面长期休养和治疗,此时患者诸多生活习惯出现重大改变且部分日常活动功能与耐力受限,工作中诸多事项为此暂停或取消,从而易诱发患者的负性情绪,可通过与家属、同事等进行沟通,讲解患者所需要的家庭、社会支持,帮助患者获得相应支持。(4)相互依赖,与患者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有效沟通,建立起相互信任的医患关系,提高患者的主观能动性与积极性,利用微信、短信等现代信息交互平台,提高沟通效率。医护人员定期对罗伊适应模式的实施情况进行总结,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修正,提高整体措施的适用性。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临床指标(收缩压、舒张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疼痛程度、心理状态、生活质量评分及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疼痛程度采用VAS评估,评分为0~10分,评分越高提示疼痛感越强烈。心理状态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估[11]。SAS和SDS评分范围为20~80分,SAS≥50分提示存在焦虑,SDS≥53分提示存在抑郁,评分越高提示焦虑或抑郁程度越严重。生活质量采用36条目健康调查简表(the MOS 36-item short form health survey,SF-36) 评 估[12]。SF-36共包含8个项目,评分范围为0~100分,评分越高提示生活质量越好。患者自我管理能力采用本院自拟调查问卷,包含饮食、运动、遵医用药、症状监测、急症处理5个方面,评分范围为0~5分,完全不掌握计0分,可掌握20%及以下计1分,掌握21%~50%计2分,掌握51%~80%计3分,掌握81%及以上计4分,达到4分标准且可主动联络医护人员并可主动积极自学计5分。问卷的一致性信度Cronbach's α系数为0.89,效度系数为0.78。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指标的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各临床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均低于干预前,血氧饱和度高于干预前;且罗伊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均低于常规组患者,血氧饱和度高于常规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临床指标的比较(±s)

表1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临床指标的比较(±s)

注:与本组干预前比较,*P<0.05;1 mmHg=0.133 kPa

指标 时间 常规组(n=44) 罗伊组(n=44) t值 P值收缩压(mmHg) 干预前 162.52±12.60 163.24±12.94 0.262 0.794干预后 129.61±11.07* 122.69±7.87* 3.379 0.001舒张压(mmHg) 干预前 97.82±5.80 97.89±6.65 0.046 0.964干预后 90.33±3.97* 82.75±2.69* 10.499 <0.01心率(次/分钟) 干预前 97.32±3.47 97.69±4.01 0.468 0.641干预后 87.38±1.93* 81.07±1.25* 18.234 <0.01血氧饱和度(%) 干预前 87.39±3.68 87.17±3.35 0.285 0.776干预后 90.88±2.30* 97.83±1.11* 18.022 <0.01

2.2 疼痛程度及心理状态的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VAS、SAS和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VAS、SAS、SD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罗伊组患者VAS、SAS、SDS评分均低于常规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VAS、SAS、SDS评分的比较(±s)

表2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VAS、SAS、SDS评分的比较(±s)

注:与本组干预前比较,*P<0.05

量表 时间 常规组(n=44)罗伊组(n=44) t值 P值VAS 干预前 5.98±0.85 6.01±0.96 0.152 0.879干预后 4.66±0.44* 2.54±0.30* 26.352 <0.01 SAS 干预前 49.73±7.39 51.11±6.69 0.922 0.359干预后 46.20±3.61* 41.32±2.83* 7.059 <0.01 SDS 干预前 53.30±4.40 53.34±3.52 0.054 0.957干预后 48.82±3.32* 44.32±2.81* 6.869 <0.01

2.3 自我管理能力的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各项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罗伊组患者饮食、运动、遵医用药、症状监测、急症处理评分均高于常规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表3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评分的比较(±s)

表3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评分的比较(±s)

注:与本组干预前比较,*P<0.05

指标 时间 常规组(n=44)罗伊组(n=44) t值 P值饮食 干预前 1.75±0.75 1.68±0.60 0.47 0.639干预后 2.36±0.78* 3.77±0.68* 9.046<0.01运动 干预前 1.09±0.29 1.07±0.25 0.39 0.698干预后 2.32±0.47*3.48±0.51*11.129 <0.01遵医用药 干预前 1.48±0.51 1.39±0.49 0.8550.395干预后 2.77±0.48*4.39±0.54*14.91 <0.01症状监测 干预前 1.05±0.21 1.02±0.15 0.5820.562干预后 2.32±0.47*4.30±0.46*19.886<0.01急症处理 干预前 1.05±0.21 1.02±0.15 0.5820.562干预后 2.48±0.55*4.84±0.37*23.672<0.01

2.4 生活质量的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各项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罗伊组患者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常规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4)

表4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

表4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

注:与本组干预前比较,*P<0.05

指标 时间 常规组(n=44)罗伊组(n=44) t值 P值躯体疼痛 干预前 35.75±7.57 36.36±8.83 0.3500.727干预后 59.11±12.47*73.09±12.60*5.231<0.01生理功能 干预前 50.18±5.07 49.61±4.42 0.5600.577干预后 75.95±8.57*85.73±6.03* 6.187<0.01生理职能 干预前 44.02±4.82 44.45±5.60 0.3880.699干预后 59.50±5.94*82.25±7.45*15.839<0.01精力 干预前 49.84±4.67 49.23±4.27 0.6430.522干预后 62.89±5.90*86.52±6.81*17.400<0.01社会功能 干预前 47.16±5.98 47.41±6.38 0.1900.85干预后 73.30±4.79*87.86±6.03*12.553<0.01精神健康 干预前 43.09±3.70 42.89±2.77 0.2930.770干预后 59.89±7.02*76.36±7.50*10.639<0.01情感职能 干预前 40.98±5.94 40.48±5.91 0.3960.693干预后 62.66±5.90*83.30±5.88*16.424<0.01总体健康 干预前 44.23±3.64 43.48±2.46 1.1320.261干预后 59.11±4.04* 74.64±4.76*16.500<0.01

3 讨论

主动脉夹层属于主动脉内膜撕裂或分离形成血肿的一种血管病变,具有起病急骤、发展迅速、病情危重等特点[13-15]。由于急性发病的主动脉夹层患者多无心理准备,因此易在生理病变的基础上合并心理改变,而不良的心理状态又易诱发患者生理病情进展[16-17]。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主动脉夹层的治疗水平也不断提升,治疗创伤逐渐缩小[18-19]。但有效缓解患者心理障碍、取得患者的积极配合依然是主动脉夹层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以症状为主的干预理念无法发挥发挥理想功效,随着以人为本的医疗服务理念在临床医疗中逐渐推广,罗伊适应模式得到广泛关注。罗伊适应模式是从自我概念、角色功能、生理功能、相互依赖4个方面给予综合干预。本研究中,罗伊组患者采用罗伊适应模式干预,给予患者心理与生理的双重干预,使患者更好地适应入院、手术治疗及术后恢复的全过程。在制定罗伊干预措施前收集患者的相关信息,从中分析出对患者影响的因素,据此制定干预措施,能够提高干预措施的针对性,更适用于每例患者。

本研究结果显示,罗伊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均低于常规组患者,血氧饱和度高于常规组患者,提示应用罗伊适应模式能够进一步改善主动脉夹层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罗伊组患者VAS、SAS、SDS评分均低于常规组患者,提示罗伊适应模式通过提高患者心理适应性发挥改善患者心理状态、缓解疼痛程度的作用。曾晓红等[20]研究认为,罗伊适应模式可辅助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瘤患者缓解围手术期焦虑情绪,与本研究结果相符。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罗伊组患者饮食、运动、遵医用药、症状监测、急症处理评分均高于常规组患者,提示罗伊适应模式通过提高患者对治疗的适应性,充分调动了患者的积极性,使其积极主动配合治疗,从而良好掌握自我管理方法。罗伊组患者躯体疼痛、生理功能、生理职能、精力、社会功能、精神健康、情感职能、总体健康评分均高于常规组患者,表明罗伊适应模式能够从生理、心理上提高患者对治疗、院内陌生环境、疾病发生后生活工作变化的适应性,从而更好地配合治疗,提高了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罗伊适应模式能够通过提高主动脉夹层患者的生理、心理适应性,缓解患者负性情绪,改善患者心理状态,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罗伊夹层主动脉
蜂窝夹层结构的制备与应用进展
颈部动脉夹层磁共振成像多序列评估与信号解读
压缩载荷下钢质Ⅰ型夹层梁极限承载能力分析
预见性疼痛护理在支架置入术治疗主动脉夹层中的应用效果
主动脉也会长溃疡
不得不防的“健康杀手” ——主动脉夹层
重逢的安全帽:一个善念的凯旋
福尔摩斯·斑点带子(下)
还原主动脉夹层疾病
关于主动脉夹层的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