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岁以下儿童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呼出气一氧化氮浓度、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水平与哮喘的关系

2022-07-08 02:39罗宇元袁什华深圳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儿科广东深圳518005
吉林医学 2022年5期
关键词:一氧化氮外周血计数

罗宇元,张 进,袁什华,谢 婧,张 婧,张 曼 (深圳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儿科,广东 深圳 518005)

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2016年版)指出:<6岁儿童喘息是学龄前儿童呼吸系统疾病中常见的临床表现,非哮喘的学龄前儿童也可能会发生反复喘息[1]。哮喘可以在任何年龄发生,30%患儿在1岁时有症状,80%~90%哮喘患儿首次症状在4~5岁前,其过程及以后严重程度较难预测,存在很大的可变性。早年发生喘息的儿童有60%~70%在青少年或成年阶段喘息症状不再发生,多数为轻中程度,少数严重难治哮喘多为常年发作[1]。因此从喘息的学龄前儿童中识别出可能发展为持续性哮喘的患儿,并进行有效早期干预是必要的。但是目前尚无特异性的检测方法和指标可作为学龄前喘息儿童哮喘诊断的确诊依据。本研究通过检测喘息患者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呼出气一氧化氮浓度、外周静脉血EOS计数,分析其与哮喘的关系,可为6岁以下儿童哮喘早期干预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9月~2019年8月于本院附属儿科住院的6岁以下的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共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住院时是否喘息分为喘息组与非喘息组,喘息组患者65例,非喘息组患者35例。非喘息组男22例,女13例;年龄4~68个月,平均(40.29±18.20)个月。喘息组男46例,女19例;年龄8~72个月,平均(35.12±18.23)个月。喘息组患者根据后续随诊是否诊断哮喘分为哮喘组与非哮喘组,哮喘组31例,非哮喘组34例。喘息组纳入标准:①年龄0~72个月;②临床表现为咳嗽、喘息,肺部可闻及干啰音;③临床资料齐全;排除标准:胃食管反流、气道异物、先天性血管环畸形及先天性气道疾病及肺部变态反应性等疾病引起的喘息。非喘息组纳入标准:无喘息史及喘息症状的下呼吸道感染患者;排除标准:过敏性鼻炎。非喘息组与喘息组患儿年龄、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哮喘诊断标准参照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2016年版)。本研究已获深圳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研究方法: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IgE)水平测定:采用罗氏E602仪器,Elecsys IgE Ⅱ罗氏原装试剂,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IgE)水平,正常参考值为1~12个月儿童小于15 IU/ml,12~72个月小于60 IU/ml。呼出气一氧化氮浓度(FeNO)测定:采用纳库仑呼气分析仪(产品型号Sunvou-P100,由无锡市尚沃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测定FeNO水平(×10-9mmol/L)。外周静脉血嗜酸性粒细胞(EOS)的比例测定:采用Sysmex XE-5000 血细胞分析仪检测。

1.3观察指标:比较非喘息组与喘息组患者tIgE、外周血EOS计数、FeNO水平有无差异;比较哮喘组与非哮喘组患者tIgE、外周血EOS计数、FeNO水平有无差异。

2 结果

2.1非喘息组与喘息组患者外周血EOS计数、FeNO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喘息组tIgE高于非喘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非喘息组与喘息组患儿外周血EOS计数、tIgE、FeNO比较

2.2喘息患者最终诊断哮喘组与非哮喘组外周血EOS计数、tIgE、FeNO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喘息组中最终诊断哮喘组与非哮喘组外周血EOS计数、tIgE、FeNO比较

3 讨论

3.1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李军文选取患有喘息性疾病的患儿45例作为哮喘组,支气管肺炎35例作为肺炎组,选取同时期在本院体检的健康幼儿45例作为对照组,结果显示EOS水平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李敏等[3]研究160例哮喘患者,雾化吸入沙丁胺醇及布地奈德混悬液2周及3个月后,监测血清嗜酸性粒细胞由治疗前(1.29±0.48)×109/L降至(0.52±0.13)×109/L。本研究发现,喘息组患者与普通下呼吸道感染患者EOS、哮喘组与非哮喘组间EOS水平没有显著差异。随着中国医改不断推进,罗湖医改模式非常成功,儿童常见呼吸道疾病普遍在社康就诊,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治疗在基层社康的广泛应用以及患者出现喘息症状后,一般会在住院前数天至社康就诊或者其他医院门诊就诊,并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这会影响EOS计数结果,故单次EOS水平不能判断喘息患者预后,分析EOS水平应结合患者诊疗过程具体分析。

3.2血清总IgE:付小云等检查256例喘息性疾病患儿及 100例健康儿童tIgE水平,分别为(472.2±89.2)U/ml,(103.1±34.1)U/ml[4]。蔡青等检查65 例婴幼儿喘息患儿及65例健康儿童tIgE,结果分别为(352.32±41.36)U/ml,(108.42±13.38)U/ml[5]。潘学军等检测50例反复喘息婴幼儿及同期健康体检儿50例tIgE,其水平分别为(161.32±24.26)IU/ml,(115.60±13.20)IU/ml[6]。上述三项研究均提示喘息患者与健康人群tIgE有显著差异,喘息组患者明显升高。吴丙美等检测257例1~6岁呼吸道疾病住院患者,喘息组患者tIgE水平(362.5±40.8)IU/ml,非喘息组(102.5±12.5)IU/ml[7]。与本研究结果相似,提示喘息组tIgE水平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65例喘息患者随诊18~55个月,最后有31例患者诊断哮喘,比例为47.7%,考虑住院喘息患者社康转诊上来的患者比例高,部分患者已经有多次喘息有关。6岁以下儿童tIgE正常水平低于60 IU/ml,如果检测结果明显增高6倍以上患者极有可能发展为哮喘。

3.3呼出气一氧化氮水平关系:既往研究发现,在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患者的气道上皮细胞中检测到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哮喘患者呼出气一氧化氮水平较高,表明一氧化氮在哮喘的发病机制中具有一定作用。美国胸科协会指南推荐:在哮喘患者中使用FeNO 监测患者的气道炎性反应,指导哮喘的诊断和治疗[8]。吴丙美等检测257例1~6岁呼吸道疾病住院患者,结果FeNO浓度在1~6岁喘息组[(85.8±36.1)ppb]高于非喘息组[(17.8±8.1)pp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

但是本研究发现,喘息组FeNO水平[(11.46±9.49)ppb]与非喘息组FeNO水平[(8.76±7.12)pp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吴丙美等研究结果不一致。同时,喘息组中最终诊断哮喘患者FeNO水平[(10.89±8.51)ppb]与非哮喘组FeNO水平[(11.97±10.40)pp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可能性是喘息患者住院之前已经在门诊治疗多次,住院后检查FeNO水平已经不能反映患者真实水平,故分析FeNO结果应结合患者诊治经过,评估其参考价值。2020年版儿童支气管哮喘规范化诊治建议指出,虽然FeNO水平与嗜酸性粒细胞性炎性反应密切相关,但测得值变异度较大,影响因素众多,因此在哮喘与非哮喘儿童间FeNO水平有一定程度重叠,并不能有效区分不同种类过敏性疾病人群(如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炎、特应性皮炎)。因此,虽然FeNO 检测是评估气道嗜酸性细胞炎性反应的重要指标之一,但尚不能将其作为儿童哮喘确诊指标,尤其是单次检测的临床意义有限[9]。

综上所述,随着医改不断深入,喘息儿童患者首先至社区医疗机构就诊后,效果不佳再转至区域医疗中心,喘息患者住院后检查EOS计数及FeNO水平协助诊断哮喘或者预测哮喘意义不大。但tIgE水平判断喘息患者预后有一定参考价值,值得临床推广。本研究的不足之处是样本量较小,三甲医院或者区域医疗中心接受的住院患者经常已经多处治疗,部分随诊18个月的患者观察时间还不够,后续仍可能发展为哮喘。因此,还需要更大样本的临床对照研究,延长观察时间进一步验证。

猜你喜欢
一氧化氮外周血计数
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应用吸入一氧化氮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外周血B细胞耗竭治疗在狼疮性肾炎中的应用进展
运动凭什么能让血管变年轻
运动能让血管变年轻
古人计数
ACS患者血清FSTL-1、外周血淋巴细胞中PPAR-γ、 MMP-9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
外周血红细胞膜脂肪酸C20:1n9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研究
递归计数的六种方式
古代的计数方法
古代的人们是如何计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