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溴马隆治疗痛风伴高尿酸血症对患者肾功能、血清BUA水平的影响

2022-07-08 02:40贵州盘江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总医院贵州盘州561601
吉林医学 2022年5期
关键词:高尿酸血尿酸痛风

方 亚,杨 彬 [贵州盘江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总医院,贵州 盘州 561601]

痛风主要是指由于血尿酸水平异常升高使得尿酸结晶沉积在关节内而引起的一种疾病。当结晶沉积后会使关节内以及关节四周发生疼痛。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血尿酸水平升高以及反复发作性急性关节炎等,病情严重者还会出现肾功能损伤以及关节破坏,对患者机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高尿酸血症是由于嘌呤代谢异常所引起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临床大部分痛风患者均合并高尿酸血症。当前,临床治疗痛风主要采取药物干预,常用药物为别嘌醇,其能够有效抑制机体内尿酸生长,进而控制患者机体尿酸水平[1]。但是在长期应用过程中发现,单纯使用该种药物会使患者出现骨髓抑制、肾毒性以及超敏反应综合征等异常情况,进而对疾病预后产生不利影响[2]。苯溴马隆能够促进尿酸排泄,从而降低机体内尿酸水平。有研究指出,对痛风患者使用苯溴马隆治疗,可获得良好的用药效果[3]。但目前临床在该方面尚未形成统一结论,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痛风治疗效果的提升。为此,本研究对试验组患者使用苯溴马隆治疗,取得良好的干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9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82例痛风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常规组各41例。试验组男15例,女26例;平均年龄(48.96±5.22)岁;平均病程(3.90±1.12)年。常规组男16例,女25例;平均年龄(49.12±5.29)岁;平均病程(3.87±1.06)年。两组无痛风石者例数比为36∶37,有痛风石者例数依次是5∶4。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全部患者在通过开展临床检查后均确诊为痛风[4];②患者均合并有高尿酸血症;③近2周内无痛风发作史的患者;④近1个月内未使用水杨酸类制剂或是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进行治疗者;⑤患者及其家属存在知情权,在充分了解研究内容后自愿签署相关文书。排除标准:①继发性高尿酸血症患者[5];②存在胃肠道手术史或是有胃肠道严重病变,可能会对药物吸收产生不利影响者;③机体肝肾功能存在显著异常者;④对本次研究所选择的药物存在过敏症状者。本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

1.2研究方法:全部患者在入院后均开展相应检查措施,并指导其减少嘌呤含量丰富食物摄入量,严禁烟酒,对其血压以及血脂等异常情况进行对症治疗,开展健康宣教等。在此基础上,予以常规组患者别嘌醇片(0.1 g/片,合肥久联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4021248)口服治疗,0.1 g/次,1次/d。予以试验组患者苯溴马隆片(50 mg/片,昆山龙灯瑞迪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80056),50 mg/次,1次/d。两组均在早餐前用药,并持续用药8周。

1.3观察项目:①比较每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干预后血尿酸水平下降超过60%,患者自觉临床表现以及症状均有显著改善属于效果优异;干预后血尿酸水平下降在20%~60%之间,患者自觉临床表现以及症状均有一定好转属于效果一般;干预后血尿酸水平下降不足20%,患者自觉临床表现和症状均无改变属于效果差[6]。治疗总有效率=(一般例数+优异例数)÷总例数×100%。②分别在干预前后采集每组患者空腹上臂静脉血样本3 ml,将其放置在3 000 r/min的离心机内进行持续15 min离心处理,收集血清后检测其中血清尿酸、肌酐以及尿素氮水平。对比每组患者干预前后肾功能以及血清尿酸水平。③比较干预前后每组患者VAS得分。分别于干预前后使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每组患者疼痛感进行评估,得分在0~10分之间,最终得分越高则代表患者疼痛感越明显。④比较每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主要不良反应包含肝功能异常、白细胞减少、皮肤瘙痒以及皮疹。

2 结果

2.1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常规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0.49%,低于试验组的95.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干预前后两组肾功能以及血清尿酸水平比较:干预前两组患者血肌酐、血尿素氮以及血尿酸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常规组患者血肌酐、血尿素氮以及血尿酸水平均高于试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n(%),n=41]

表2 干预前后两组肾功能以及血清尿酸水平比较

2.3干预前后两组VAS得分比较:干预前两组患者VAS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常规组患者VAS得分高于试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3 干预前后两组VAS得分比较分,n=41)

表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n(%),n=41]

3 讨论

痛风属于临床常见且复杂的关节炎疾病,不同年龄段均可患病。痛风患者时常会在夜间发生突发性关节疼痛,且发病急。发病的关节最终会红肿以及发炎,水肿后组织则会变软,使得活动受限,对患者日常生活产生不利影响。据临床一项调查显示,有5%~12%的高尿酸血症患者最终会发展为痛风[7]。当前,临床对于痛风合并高尿酸血症尚缺乏病因性治疗措施,通常是控制血尿酸水平,避免尿酸盐大量沉积在肾脏,从而改善疾病预后。为提升临床痛风合并高尿酸血症治疗效果,临床将探寻何种有效的治疗药物作为研究重点。

别嘌醇片及其代谢产物氧嘌呤醇均能抑制黄嘌呤氧化酶,避免黄嘌呤以及次黄嘌呤代谢成为尿酸,一定程度上减少尿酸生成量。促使血液以及尿液内尿酸水平下降至溶解度以下,避免尿酸形成结晶沉积在关节和其他组织内,同时还可促进痛风患者组织内尿酸结晶重新溶解。另外,别嘌醇还可抑制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转换酶作用,进而减少新嘌呤合成。但是在用药后患者会出现各种不良反应,进而降低其用药依从性,对疾病预后产生不利影响。在曹静雯等人的研究中,其对痛风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使用苯溴马隆治疗,用药后总有效率是92.86%[8]。因此其认为患者采用苯溴马隆治疗可提升治疗效果。在本次研究中,使用苯溴马隆可提升治疗效果,显著改善患者肾功能,降低血尿酸水平。苯溴马隆属于非竞争性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一般在口服用药后4 h,血药浓度即可达到峰值,半衰期是12~13 h,同时能够抑制近曲小管-阴离子交换剂,进而阻碍肾小管对血尿酸的重吸收,显著降低尿酸水平。研究可知,痛风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因尿酸盐结晶以及沉积,会对血管内皮细胞造成损害,进而损伤肾组织,使得患者肾功能逐渐降低,产生炎性反应等。当痛风反复发作时,炎性反应情况也会明显加重,导致患者机体炎性因子水平异常升高,进一步加重痛风。使用苯溴马隆能够显著降低血尿酸水平,进而抑制尿酸盐结晶形成,避免其对肾功能以及骨关节等造成较大损伤,进而不仅能够改善患者肾功能,还可抑制炎性反应,使机体炎性反应因子水平下降,从而改善疼痛感。本研究提示苯溴马隆存在良好的用药安全性。

综上所述,痛风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使用苯溴马隆治疗,可降低血尿酸水平,改善肾功能以及机体疼痛感,提升治疗效果,同时不良反应少,符合临床对用药安全性的需求。

猜你喜欢
高尿酸血尿酸痛风
被痛风症“缠上”,如何科学进食
高尿酸患者用药多讲究
血尿酸高了怎么办?
痛风的治疗
高尿酸血症的治疗
SGLT2抑制剂对血尿酸影响的研究进展
自拟痛风方联合中药离子导入治疗痛风高尿酸血症的临床疗效
尿酸高易导致全身受损
痛风:改善生活方式防复发
痛风患者怎么吃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