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苏颗粒联合兰索拉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效果

2022-07-08 02:40刘年华王亮忠萍乡市莲花县人民医院江西萍乡337100
吉林医学 2022年5期
关键词:兰索拉螺杆菌溃疡

刘年华,王亮忠,谢 彬 (萍乡市莲花县人民医院,江西 萍乡 337100)

十二指肠溃疡是一种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环境、胃酸分泌过多等因素相关的常见胃肠道疾病,临床多表现为慢性、节律性、周期性上腹疼痛,若不接受规范治疗,可诱发一系列并发症,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目前临床多采用质子泵抑制剂进行治疗,虽可缓解临床症状,但该药对胃黏膜具有一定刺激性,不利于保护胃部组织,从而影响临床疗效。近年来临床实践表明,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使用中药可显著提升十二指肠溃疡的治疗效果。胃苏颗粒属于一种中成药,具有理气消胀、和胃止痛之效,近年来逐渐应用于胃溃疡治疗中且取得良好疗效[2-3]。基于此,本研究将探讨胃苏颗粒联合兰索拉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9年6月~2021年2月本院收治的十二指肠溃疡患者76例,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根据抽签法分为两组,各38例。试验组男20例,女18例;年龄22~70岁,平均(44.65±3.41)岁;病程0.7~4年,平均(2.25±0.57)年。对照组男18例,女20例;年龄21~69岁,平均(43.89±4.01)岁;病程0.6~4年,平均(2.21±0.60)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排除标准:①纳入标准:均符合《内科学》[4]中相关诊断标准,且经胃镜检查确诊;无肠胃手术治疗史;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无严重溃疡并发症。②排除标准:合并其他严重肠胃疾病;伴有精神疾病,无法正常交流;对本次治疗药物有过敏史;合并重要脏器器质性损伤。

1.3方法:所有患者均采用基础治疗,口服克拉霉素(广东隆信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90087,规格:0.25 g)0.5 g/次,2次/d;口服阿莫西林(悦康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1020396,规格:0.25 g)1 g/次,2次/d。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口服兰索拉唑(湖北潜龙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6197,规格:30 mg)治疗,30 mg/次,1次/d。在对照组基础上,试验组联合胃苏颗粒(扬子江药业集团江苏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10930002,规格:15g/袋)治疗,1袋/次,3次/d,温水冲服。两组均连续治疗1个月,在此期间患者禁止吸烟、饮酒。

1.4观察指标:①临床治疗效果:两组均在治疗1个月后进行疗效评价:临床体征、症状基本消失,胃镜下溃疡面积减少≥50%为显效;患者症状、体征均有明显改善,溃疡面积减少≥30%为有效;未达上述标准甚至加重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②血清炎性因子: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采取两组清晨空腹血5 ml,经3 500 r/min离心10 min后取上层清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1(IL-1)、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③不良反应:记录治疗期间两组恶心、食欲减退、头晕等发生情况。

2 结果

2.1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治疗果效比较[n(%),n=38]

2.2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比较:治疗1个月后,两组患者血清IL-1、CRP、IL-6水平比治疗前降低,且试验组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2.3两组不良反应比较:治疗期间,对照组出现恶心2例、食欲减退1例、头晕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53%;试验组出现恶心1例、食欲减退2例、头晕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16%;组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P=1.000)。

3 讨论

十二指肠溃疡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诱发该病原因较多,其中幽门螺杆菌感染、胃酸分泌增多是诱发疾病的主要原因,因正常生理功能无法中和过多的胃酸使其进入十二指肠,因酸负荷过度进而诱发溃疡,而幽门螺杆菌感染可降低肠黏膜防御能力,导致肠黏膜屏障受损,进而加重溃疡,因此临床治疗该病需遵循清除幽门螺杆菌、抑制胃酸分泌、保护胃肠黏膜等原则[5-6]。

有研究指出,十二指肠溃疡属于一种炎性反应疾病,多种炎性因子在疾病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其中IL-6、IL-1等炎性因子可激活炎性反应,加重损伤胃黏膜;CRP可反映机体炎性反应程度,在机体组织受损或受到感染后,其水平可在短时间内升高,在感染或损伤得到控制后可快速降至正常水平[7]。因此,临床治疗有效降低炎性因子水平对提升治疗效果具有一定意义。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IL-1、CRP、IL-6水平低,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由此可见,十二指肠溃疡患者采用胃苏颗粒联合兰索拉唑治疗可降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提高临床疗效,且安全性较高。分析原因在于,兰索拉唑属于第二代质子泵抑制剂,可特异性的作用于胃壁细胞,进而降低壁细胞内质子泵活性,从而对胃酸分泌起抑制作用,利于提升胃黏膜防御功能,从而促进溃疡愈合[8-9]。胃苏颗粒属于一种中成药,其药物成分中鸡内金可健胃消食;香橼可理气宽中、消胀降痰;佛手可理气化痰、止呕消胀、健脾和胃;紫苏梗可行气宽中;香附可理气宽中、疏肝解郁,诸药联合使用,共奏和胃止痛、理气消胀之效。现代药理表明,胃苏颗粒可抑制胃液分泌,降低胃蛋白酶活性,进而利于促进溃疡愈合,且还可降低胃泌素,减轻机体炎性反应[10-11];且与兰索拉唑联合使用,可发挥协同作用,进一步提升抑酸、清除幽门螺杆菌效果,进而提升胃黏膜防御功能,提升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十二指肠溃疡患者采用胃苏颗粒联合兰索拉唑治疗可降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提高临床疗效,且安全性较高,具有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兰索拉螺杆菌溃疡
注射用兰索拉唑与常用输液的配伍稳定性及禁忌*
香砂六君子汤加减联合兰索拉唑对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观察
兰索拉唑联合胃苏颗粒治疗慢性胃炎及对不良反应发生率影响分析
中西医联合治疗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疗效
探讨浓缩生长因子(CGF)在糖尿病足溃疡创面治疗中对溃疡创面愈合的作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眸慢性溃疡59例临床观察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骨质疏松症相关性研究进展
幽门螺杆菌生物膜的研究进展
大面积烧伤并发消化道溃疡大出血及胸腹腔感染1例
187例消化性溃疡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