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酸氟伏沙明片联合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效果分析

2022-07-08 02:40李书元天津建华医院精神科天津300380
吉林医学 2022年5期
关键词:马来酸糖脂阿立哌唑

郭 宏,李书元 (天津建华医院精神科,天津 300380)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较为严重的精神疾病,常发病于青壮年,症状多表现为幻觉和妄想。该病主要由于神经递质受体功能异常引起,且具有病程时间长且反复发作的特点,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产生了严重影响[1]。临床上常使用抗精神药物对此症进行控制和治疗。阿立哌唑是一种新型的抗精神分裂症药物,可用于各种精神疾病的治疗,并能对伴发的情感症状有效改善,降低复发率[2]。单纯使用阿立哌唑,临床疗效不佳,且会增加患者的抗药性和依赖性。马来酸氟伏沙明片也是一种抗精神抑郁药物,其临床试验已收获较好的效果,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等症状[3]。因此,本文为了探讨马来酸氟伏沙明片联合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效果,选取我院2020年1月~2021年2月收治的16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20年1月~2021年2月收治的16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各84例。对照组男36例,女48例;年龄20~55岁,平均(38.05±7.31)岁;病程2~5年,平均(3.21±0.67)年。联合组男38例,女46例;年龄23~59岁,平均(39.78±7.12)岁;病程2~5年,平均(3.18±0.59)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依据《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4]中对精神分裂症描述,符合其特征者;②近1周内未服用其他抗精神疾病药物;③其他临床指标正常且资料完整者。排除标准:①心、肺、肾等存在严重功能障碍者;②患有恶性肿瘤者;③对本次研究用药禁忌者;④临床资料不全且不配合治疗者。本次研究经过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同意。

1.2方法:对照组采用阿立哌唑治疗,初始剂量10 mg/d,1次/d。用药2周后,根据病情酌情调整剂量为20~30 mg/d,用药周期为2个月(本次治疗使用的阿立哌唑为成都康弘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提供,国药准字:H20041501,规格型号:5 mg×20 s)。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辅以马来酸氟伏沙明片治疗,初始剂量为50 mg/d,1次/d,晚上服用。随用药观察病情状况,可适当增加剂量为100~300 mg/d,若用药剂量超过150 mg/d,需分次服用,连续用药2个月后观察疗效(本次治疗使用的马来酸氟伏沙明片为丽珠集团丽珠制药厂提供,国药准字:H20058921,包装规格:50 mg×15片×4板/盒)。

1.3观察指标:①临床疗效[5]:患者治疗后PANSS评分降低≥75%,视为痊愈;PANSS评分降低介于50%和75%之间,视为显效;当PANSS评分降低介于25%到50%之间,判定为有效;若PANSS评分降低小于25%,则为无效。总有效率=(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②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6]:PANSS由阳性症状量表7项(包括妄想、概念紊乱等)、阴性症状量表7项(包括情感迟钝、退缩等)与一般精神病例症状量表16项(包括焦虑、负罪感等)组成,共计30小项。每项具有7个评分标准,按严重程度分为:无、很轻、轻度、中度、偏重、重度以及极重度,计分按层次分别记1~7分。得分越高病情越严重;③抑郁状态比较:治疗前后分别对患者进行抑郁状态评估,采用患者健康问卷抑郁量表(PHQ-9),该表共有9个条目,按严重程度分为四个等级,分别计分为0~3分,共计27分,分值高者抑郁状态越严重;④糖脂代谢指标:治疗前后分别采取患者空腹时上肢静脉血5 ml,使用离心机经2 000 r/min的转速进行离心10 min,将血清分离出,保存于-40℃的冰箱中。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验患者血清中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及三酰甘油(TG)水平。

2 结果

2.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联合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9.2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PANSS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阳性症状得分、阴性症状得分、一般精神症状得分以及PANSS总分均出现下降的趋势,但联合组下降幅度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n=84]

表2 两组PANSS评分比较分,n=84)

2.3两组抑郁状态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抑郁状态评分均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相比于对照组,联合组的下降幅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两组糖脂代谢指标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糖脂代谢指标(FPG、TC、TG)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上升,但对照组上升趋势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3 两组PHQ-9评分比较分,n=84)

表4 两组糖脂代谢指标比较

3 讨论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致残性较高的精神疾病,其发病通常与遗传、神经功能受损以及外部环境因素相关。临床上对其治疗的方法通常分为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如电休克治疗,虽可减轻患者症状,但同时存在有窒息的风险以及改变患者短暂记忆等,使得非药物治疗饱受争议[7]。药物治疗能够调节患者脑中神经递质的表达,改善精神症状,因此将其作为治疗精神分裂症的首选手段。传统的经典类抗精神症状的研究药物对阳性症状患者比较显著,但对于阴性症状患者的效果不明显,且具有一定的副作用,影响治疗效果。

阿立派唑是一种喹啉类衍生物,属于非经典类抗精神药物。它是多巴胺(DA)递质的稳定剂,对多巴胺能神经系统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它能够与DA和5-羟色胺(5-HT)受体具有很高的亲和力。主要是通过激动D2和5-HT1A受体及拮抗5-HT2A受体来达到控制或缓解精神分裂患者的病情的作用[8]。据相关研究[9]表明,精神分裂症患者常伴随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等症状,并表示联合用药可有效对多种症状进行较好的控制,也能减少单一用药对药物的依赖性和副作用。马来酸氟伏沙明是一种具有单环结构的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它可以选择性作用于中枢神经突触前膜,抑制对5-羟色胺的再摄取,从而增加了突触间隙中5-羟色胺的有效浓度,实现抗抑郁作用[3]。另外,马来酸氟伏沙明对α和β肾上腺素、多巴胺、5-羟色胺受体等均没有亲和性,从而也就不具有与此类相关受体所产生的口干、便秘等不良反应。

本文研究数据表明,在临床疗效方面:联合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89.29%)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76.19%)。通过治疗,两组患者在PANSS评分中都表现出下降的趋势,证明治疗均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联合组下降的幅度更显著,表明联合组疗效显著。这主要可能是马来酸氟伏沙明对于中枢神经突触前膜中5-羟色胺再摄取的抑制作用,使得突触间的5-羟色胺有效浓度增多,缓解了精神分裂症状。由于马来酸氟伏沙明具有抗抑郁效果,因此在抗抑郁状态比较中,联合组取得了更好的抗抑郁效果。另外,相关研究[10]表明,长期服用非经典抗精神药物会导致患者体内糖脂代谢紊乱,增加患病率。通过对患者糖脂代谢指标(FPG、TC、TG)检测发现,联合组FPG、TC、TG水平几乎不上升,而对照组则上升的较为明显,表明联合用药减轻了因阿立派唑引起糖脂水平的升高。

综上所述,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使用马来酸氟伏沙明片联合阿立哌唑进行治疗,疗效明显,有效控制和缓解精神分裂者阳性、阴性症状,增强抗抑郁效果,稳定糖脂代谢水平,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猜你喜欢
马来酸糖脂阿立哌唑
天冬氨酸氨氯地平合成工艺研究*
胆汁酸代谢与T2DM糖脂代谢紊乱的研究概述
荧光法测定溶液和食品添加剂中的马来酸
辣木叶水提取物减缓奥氮平诱导的小鼠糖脂代谢紊乱
180天长期密闭环境对志愿者骨代谢、糖脂代谢的影响及其相关性分析
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糖脂代谢及骨密度特点
阿立哌唑在治疗精神疾病中的应用进展
马来酸噻吗洛尔磷脂复合物的制备及性质表征
阿立哌唑与喹硫平用于晚发型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对比
阿立哌唑对利培酮所致儿童和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高催乳素血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