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损伤标志物联合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诊断的临床意义

2022-07-08 02:40陈静梅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山东济宁272000
吉林医学 2022年5期
关键词:骨骼肌心肌细胞阳性率

周 青,陈静梅 (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山东 济宁 272000)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一种,由于斑块破裂血栓形成、冠状动脉痉挛等原因导致心肌细胞持续缺血坏死。近年来,AMI发病率逐年升高,且有年轻化趋势。因心肌细胞为不可再生细胞,故及时诊断和治疗的意义尤为重要[1]。在早期AMI患者中,部分患者的症状较为典型,但有一部分患者无明显的临床表现,即使心电图图像也不符合心肌梗死的典型表现,导致对早期心肌梗死的确诊有一定的难度[2]。目前临床多采用动脉造影为金标准,但由于其检查时间长,并且同时存在一定的风险,所以患者的接受度并不高[3]。随着临床医学不断的探究,心肌损伤标志物检测逐渐应用于AMI诊断中,具有无创、操作简便、准确率高等优点,备受临床青睐[4]。故本次研究对多个心肌损伤标志物(MYO、TnI、PBNP、CK-MB)进行联合检测,比较单一和联合检测的差异,探讨联合检测多个心肌损伤标志物对AMI早期诊断的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收集 2020年1月~2020年11月我院收治的AMI患者78例为研究组,其中男51例,女27例,平均年龄(65.5±13.4)岁。另外选取同期到本院健康体检的健康者71例为对照组,其中男42例,女29例,平均年龄(59.7±13.9)岁。纳入标准:试验组患者符合《急性冠脉综合征急诊快速诊治指南(2019)》[5]诊断标准。排除标准:合并恶性肿瘤疾病;伴有重要脏器器质性损伤;合并全身严重感染者。本次研究经过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同意。

1.2方法:分别对两组血清标本肌红蛋白(MYO)、肌钙蛋白I(TnI)、B型钠尿肽(PBNP)、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检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

2 结果

2.1一般资料:两组一般资料对比,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15,P>0.05),研究组年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84,P<0.05)。

2.2两组血清MYO、TnI、PBNP、CK-MB水平比较: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两组阳性率比较:联合检测阳性率77例(98.7%),高于单项检测MYO的70例(89.7%),TnI的73例(93.6%)、PBNP的58例(74.4%)和CK-MB的55例(7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血清检测结果比较

3 讨论

MYO广泛存在于人体心肌与骨骼肌中,当患者发生AMI时,血液中的MYO浓度会呈动态上升。但其特异性较差,除了心肌损伤外,肾衰竭、骨骼肌受损、肌萎缩、多发性肌炎等疾病也会引起MYO浓度升高。因此,MYO阳性虽然不能确诊心肌梗死,但对于排除心肌梗死具有重要作用[6]。TnI存在于心肌细胞中,在骨骼肌中部分表达,对于心肌损伤、心肌坏死等有着高度的特异性,可以作为心肌损伤的标记物之一,是临床诊断心肌梗死的“金标准”,辅助AMI的临床诊断[7]。PBNP存在于心肌细胞中,该指标水平可反映心室压力及心功能受损程度,临床多用于心力衰竭的诊断[8],当发生AMI 时,心肌缺血坏死影响患者心脏收缩功能,使室壁张力和心室充盈压力发生改变,增加PBNP表达,最终导致PBNP水平上升[9]。CK-MB是肌酸激酶(CK)的一种,主要存在于心肌细胞外浆层和人体骨骼肌中,在人体含量不到5%[10],是用于检测心肌梗死的黄金标准[6]。

本研究表明AMI患者较健康人血清MYO、TnI、PBNP、CK-MB水平明显升高,且四项联合诊断的阳性率(98.7%)明显高于单项阳性率,说明MYO、TnI、PBNP、CK-MB是AMI早期诊断的敏感和理想指标,联合检测可以提高阳性率,减少误诊和漏诊,建议临床科室联合检测。

猜你喜欢
骨骼肌心肌细胞阳性率
破伤风抗毒素复温时间对破伤风抗毒素皮试阳性率的影响
鸢尾素(Irisin):运动诱导骨骼肌自噬的新靶点
视频宣教结合回授法对肺结核患者病原学阳性率的影响
巨噬细胞在骨骼肌损伤再生中的研究进展
蟾毒灵对低氧/复氧心肌细胞损伤保护作用及机制
破伤风抗毒素复温时间对破伤风抗毒素皮试阳性率的影响
微小核糖核酸-125b-5p抑制Caspase 2蛋白酶活性缓解脂多糖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和氧化应激的研究
济源示范区猪增生性肠炎血清学调查分析报告
FGF21作为运动因子在有氧运动抑制心梗心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探讨
运动与骨骼肌的重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