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5种樟属木材解剖特征比较

2022-07-08 05:43樊振国黄仲华黄伟惠张海根
广西林业科学 2022年3期
关键词:阔叶香樟穿孔

樊振国,黄仲华,黄伟惠,李 雄,张海根

(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四川成都 610066)

樟科(Lauraceae)樟属(Cinnamomum)植物约有250 种,主要分布在亚洲热带、亚热带及太平洋岛屿;我国有46 种,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地区[1-3]。樟科植物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林树种,不仅是林业、工业和药业原料的来源,也是园林及绿化的重要树种[4]。樟木作为优良材种之一,主要用于建筑、装饰和家具制造等。不同种的木材在结构和材性上存在差异,对其进行解剖结构特征分析有助于植物分类鉴定和木材加工利用。 国内外对樟科木材解剖构造方面的研究已有报道,齐文玉等[5]分析黄枝润楠(Machilus versicolora)木材的结构特征,高振忠等[6]、孙瑾等[7]、林松[8]、Stern[9]和Record 等[10]研究樟科同属或不同属木材的共性特征与差异,为樟科植物的分类和识别及木材利用提供了大量资料。目前,樟属植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良种选育[11]、抗逆生理[12],化学成分提取[13]及绿化[14-15]等方面。本研究利用生物显微镜,观察四川5 种樟属常见树种的木材结构,包括香樟(C. camphora)、油樟(C. longepaniculatum)、阔叶樟(C. platyphyllum)、银叶桂(C.mairei)和川桂(C. wilsonii),并对其进行比较,以期为樟科植物分类鉴定及其木材加工利用提供更多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本研究采用的5种樟属木材标本均由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标本馆提供(表1)。

表1 研究材料及来源Tab.1 Materials and sources

1.2 主要仪器设备

数显恒温水浴锅(HH-4,常州国华电器有限公司)、电热鼓风干燥箱(CS101-3EB,重庆惠达试验仪器有限公司)、滑走式切片机(Leica SM2010R,徕卡仪器有限公司)和生物显微镜(LW3200T,上海领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3 试验方法

1.3.1 木材切片制作

参照GB/T 29894-2013[16],将试样切成2 cm ×2 cm × 2 cm 小块,采用水煮法软化至试样沉入水底。清洗后,用滑走式切片机将试样切成横、径和弦向切片,厚度为10 ~20µm。用番红溶液染色24 h,经不同浓度酒精(50%、70%、90%和100%)脱水和二甲苯透明处理后,用中性树脂胶封片。待树脂胶阴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切片。

1.3.2 离析材料

采用Franklin法对试样分子进行离析[17]。切5 ~6根火柴杆大小的小木梗,放入贴有标签的试管中,在试管中注入冰醋酸与双氧水(30%)的混合液(V∶V=1∶1),水浴加热至小木梗变白;用水反复清洗木纤维4 ~5次后,对木纤维进行染色、脱水、透明和树胶封片处理;在显微镜下观察管孔和木纤维的形态特征并进行测量。各木材分子的离析材料随机测量50个[18]。采用Excel 软件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各解剖分子分级按《中国木材志》[3]附录标准划分。

2 结果与分析

2.1 导管

5 种樟属木材均生长轮明显,轮间呈深色带;散孔材至半散孔材;管孔为单管孔(图1a1-1,b1-1,c1-1,d1-1,e1-1)及径列复管孔2 ~5 个(多数2 ~3个)(图1a1-2,b1-2,c1-2,d1-2,e1-2),稀呈管孔团(图1a1-3,b1-3,c1-3,d4-3,e4-3);由于导管分子端部重叠,管孔间或弦向成对(图1a1-4,b4-4,c4-4,d4-4,e4-4);管孔横切面为圆形、椭圆形、卵圆形或略具多边形轮廓;散生或斜列;具侵填体(图1a4-5,b1-5,c1-5,d4-5,e4-5);螺纹加厚未见。5种木材中,油樟和银叶桂的管孔分布频率均为11个/mm2;香樟和阔叶樟的管孔分布频率均为15 个/mm2;川桂的管孔分布频率为18个/mm2(表2)。导管长度平均值为355.02 ~506.94 µm,导管长度中等,阔叶樟的导管最短,川桂的导管最长。阔叶樟和川桂导管弦向直径平均值分别为88.01 和99.24 µm,结构甚细;香樟、油樟和银叶桂导管弦向直径平均值分别为130.11、110.18 和115.10µm,结构细。依据《中国木材志》[3]附录中的木材解剖分子分级规定,5 种木材管孔均略少,阔叶樟和川桂的管孔略小,香樟、油樟和银叶桂的管孔中等。导管穿孔板主要为单穿孔(图1a2-12,b2-12,b4-12,c2-12,c4-12,d2-12,e2-12),极少数为梯状穿孔(图1a4-13,b2-13,b4-13,c4-13,d4-13,e4-13);穿孔板倾斜或略倾斜;管间纹孔式互列(图1a4-11,b3-11,b4-11,c2-11,d4-11,e3-11)。

表2 5种樟属木材解剖定量特征Tab.2 Quantitative characteristics of five Cinnamomum woods

图1 木材三切面微观构造Fig.1 Wood microstructures of three sections

2.2 轴向薄壁组织

5 种木材的轴向薄壁组织主要为环管状(图1a1-6,b1-6,c1-6,d1-6,e1-6),少数为环管束状(图1a1-8,b1-8,c1-8,d1-8,e1-8)、翼状(图1a1-9,b1-9,c1-9,d1-9,e1-9)及星散状(图1a1-10,b1-10,c1-10,d1-10,e1-10)。香樟、油樟和阔叶樟3种木材中具轮界状轴向薄壁组织(图1a1-7,b1-7,c1-7)。在轴向薄壁组织中,香樟、油樟和阔叶樟油细胞或粘液细胞多,银叶桂和川桂油细胞或粘液细胞少(图1a2-14,b3-14,c3-14,d3-14,e3-14)。

2.3 木纤维

5 种木材纤维平均长度为984.54 ~1 108.43µm,分布在900 ~1 600µm 之间,长度中等;平均弦向直径约21µm,大小中等;长宽比为47.99 ~55.63(表2)。纤维壁薄,纤维双壁平均厚度为7.62 ~9.90µm;具缘纹孔数多、明显,呈圆形。分割木纤维偶见。

2.4 木射线

木射线均非叠生。木射线平均密度为6 ~8根/mm2,密度中等;为单列和多列射线;单列射线极少,高度均为10 个细胞以下,一般为1 ~9 个细胞;多列射线较多,射线宽为2 ~3个细胞;香樟、油樟和阔叶樟的射线高度为3 ~26(多数4 ~20)个细胞,银叶桂和川桂为3 ~47(多数5 ~35)个细胞(表2)。香樟、油樟和阔叶樟木材射线组织多数为异形Ⅱ型(图1a3-16,b3-16,c3-16),稀异形Ⅲ型(图1a3-17,b3-17,c3-17);其他两种木材射线组织为异形Ⅱ(图1d3-16,e3-16)及Ⅲ型(图1d3-17,e4-17)。5 种木材的射线内,部分细胞含有树胶,晶体未见;有油细胞或粘液细胞(图1a3-14,b4-14,c4-14,d4-14,e4-14),但数量略有差异,香樟、油樟和阔叶樟数量多,银叶桂和川桂数量少。5 种木材射线-导管间纹孔式主要为刻痕状及大圆状(图1a4-18,b4-18,c4-18,d4-18,e4-18)。

3 讨论与结论

通过解剖研究比较发现,5 种樟属木材结构较相似。生长轮明显,轮间具深色带;散孔材至半散孔材,单管孔及径列复管孔,单穿孔及少数梯状穿孔,管间纹孔式互列。轴向薄壁组织主要为环管状,少数环管束状、翼状及星散状,香樟、油樟和阔叶樟还具有轮界状轴向薄壁组织。分割木纤维偶见。木射线单列极少,多列宽为2 ~3 个细胞,异形Ⅲ和Ⅱ型,部分细胞内含有树胶。轴向薄壁组织和木射线中均有油细胞或粘液细胞。导管与射线间纹孔式为刻痕状及大圆状。

5 种木材种间存在一定差异。川桂木材的管孔分布比其他4 种木材多,导管长度最长。阔叶樟和川桂木材的管孔略小,结构甚细;香樟、油樟和银叶桂木材的管孔中等,结构细。香樟、油樟和阔叶樟木材的油细胞或粘液细胞多,射线组织多数为异形Ⅱ型,稀异形Ⅲ型;银叶桂和川桂木材的油细胞或粘液细胞少,射线组织为异形Ⅱ型和Ⅲ型。

Stern[9]、Record 等[10]和张振军等[19]观察樟属植物的木材结构,发现木材的生长轮明显,管孔为单穿孔、少数为梯状穿孔,管间纹孔式互列,轴向薄壁组织主要为环管状,射线或轴向薄壁组织中均含有油细胞或粘液细胞。这些特征与本研究中5种樟属木材的解剖结果一致。川桂油细胞或粘液细胞少,与孙瑾等[7]的结论一致;川桂的管孔穿孔板为单穿孔及少数梯状穿孔,与孙瑾等[7]观察的仅有单穿孔存在差异;张振军等[19]研究发现,樟属木材为散孔材(香樟为散孔材至半散孔材),油细胞或粘液细胞多,与本研究中5种木材全部为散孔材至半散孔材,银叶桂和川桂油细胞或粘液细胞少的特征有差异。分析其原因,可能是由于样本树木的生长环境不同,其在解剖特征上存在差异。

通过解剖,发现四川5种樟属木材具侵填体,木材的耐久性较高,但透水性差,改性剂不易渗入,影响木材改性效果。一般而言,长宽比大于35 的木材适用于造纸[20]。5 种木纤维的长宽比约为48 ~56,可用于造纸。

单管孔比复管孔和管孔团原始;梯状穿孔比单穿孔原始;单列木射线比多列木射线原始,多列木射线组织两端不具有长翼,为进化类型;傍管型薄壁组织比离管型进化[21-23]。本研究中,5种樟属木材的结构中,单管孔数量比复管孔和管孔团多;具单穿孔,同时保留极少数梯状穿孔;木材均为散孔材至半散孔材,单列木射线稀少且短,多列木射线为异形Ⅱ及Ⅲ型,两端不具有长翼;具有轴向薄壁组织,主要为环管状,少数为环管束状、翼状、星散状及轮界状。由此可知,5 种樟属木材从总体结构特征上表现为过渡型,即进化中保留着原始性状。

猜你喜欢
阔叶香樟穿孔
中国进口阔叶锯材价格传导问题研究
小花园观赏草种植实例
——低维护的小型观赏草阔叶山麦冬
江南的香樟
第5期香樟经济学Seminar(西安)征文通知
外伤性鼓膜穿孔的护理效果
香樟树,樟树香
鼻石致鼻中隔巨大穿孔1例
关于美国阔叶木外销委员会(AHEC)
頤和園十七孔橋再現“金光穿孔”景象
晚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