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奋斗幸福观的新时代教育价值探析

2022-07-10 13:44兰俊才彭军林
文教资料 2022年8期
关键词:教育价值新时代

兰俊才 彭军林

摘 要: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本文主要从奋斗幸福观的内涵解读,提出了奋斗幸福观中劳动精神为教育力量之源、理想信念为教育核心精神、责任意识为教育担当使命、生命教育为教育根本途径等四条教育价值,对奋斗幸福观做了深度解读。

关键词:奋斗幸福观 新时代 教育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多次强调:“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者拥有的时代,奋斗与幸福二者为辩证关系,二者相互促进,加速了新时期幸福观的发展。从教育领域来讲,奋斗幸福观也有指导性意义。幸福观教育能够帮助学生对幸福获得更准确地认知,进而通过劳动来体验和创造幸福,树立正确的学习方向及发展追求。所以,深入分析奋斗幸福观内涵,探索其在新时代当中的教育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一、习近平奋斗幸福观的内涵分析

(一)幸福和修身的契合

修身即立德修身,主要指使自己的心灵得到净化、纯洁。个人修身不仅包含为人、修身、处世的智慧,还包含始终要有一颗平常心去应对日常的烦恼和不幸。从容地应对才能使个体有良好的感受,更具幸福感。幸福和修身二者相辅相成,因为立德修身反映了个体的行为和思维方式,良好的道德观能够规范个体行为,统一人的思维方式。中国自古以来非常重视道德教育,而这种道德教育是终身的。习近平总书记认为,青年人的价值观和其人生走向息息相关,其精神格局能够决定人生格局,道德无论是对个人还是对社会都具有基础性意义。人生、社会二者与德行和幸福之间的关系相似,只有对人生幸福进行正确解读,找到其和修身立德之间的一致性,才能真正开启幸福人生,为人生幸福的实现奠定良好的基础。这些都说明修身立德是人生幸福的前提和基础,幸福和修身是相契合的。

(二)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的一致

个人幸福是指人自身的幸福感,人们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获得身心愉悦,提高个人幸福感和获得感。社会幸福是指政府在施政的过程中注重人们的幸福体验,关注民生,通过各项措施使人们过上幸福生活的一种理念。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的关系实质上是个人与社会关系在幸福层面的反映。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二者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影响。个人幸福以社会幸福为指引,因为人们在追求个人幸福时所做的行为或活动都是在社会中进行的,这就决定了个人离不开社会。同样地,个人幸福也离不开社会幸福,只有社会幸福了、国家幸福了,才会有我们个人的幸福。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解决人口温饱问题以后,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现实需求日益增加,对于物质和文化等方面要求更高,对于法治、民主、安全和正义各方面需求也在不断增长。个人幸福和社会整体幸福二者联系紧密,党和国家始终将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为幸福观建设的核心内涵,通过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彰显党的责任意识和为人类谋幸福的担当。[1]因此,引导广大青年学生要跳出个人小幸福,放眼社会大幸福,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努力奋斗,这样不仅能够创造小家幸福,更能够创造大家、国家的幸福。

(三)物质幸福和精神幸福的共享

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两大形式。物质幸福特指纯粹物质上的拥有、享受,使人获得的幸福感。精神幸福特指独立的外在事物使人产生心灵上的愉悦。马克思认为,真正的幸福是物质幸福与精神幸福的有机统一。人们的幸福生活既需要物质基础,也需要精神补充。物质需要的满足是实现幸福的重要条件,但只有优越的物质条件不一定就会获得幸福。因此,物质幸福和精神幸福是相辅相成的,二者不可割裂。新时代大学生不能仅仅以物质上的富足为荣,更应关注精神需要的满足和精神生活的充实。只有自觉追求积极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才能不断提升精神境界、发挥奋斗精神。淡泊明志、宁静致远,高度重视精神幸福的创造,才能让物质幸福和精神幸福实现共融共享。

(四)理想和現实的统一

追求理想也是一种幸福,但是真正的幸福要从理想和现实的辩证统一来看。在追求理想中,青年大学生常常会感觉到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从而对生活和学习产生困惑,感到迷茫,不知道自己读大学的真正目的,不了解实现远大理想的艰巨性。认清理想与现实的辩证统一,才能处理好理想与现实的关系。理想源自现实并高于现实,所有的理想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的,都需要通过艰苦奋斗。实现理想是一种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的任务,理想越远大,实现的过程就越复杂、越艰难。理想需要实际行动才能变为现实,新时代青年学生在学习上要敢于吃苦、勤奋钻研;在生活中要勤俭节约、向善向上;在工作中要奋发有为、勇于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个体需要以积极的心态,树立人生追求和远大理想,响应时代呼唤,为人民美好生活和中国梦的实现付出努力和辛勤劳动。只有理想与现实之间高度统一,才能实现理想,展现奋斗幸福观的核心内涵。

二、新时期习近平奋斗幸福观的教育价值解读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因此需要从思想方面、能力方面、素养方面、知识方面做好准备工作。通过奋斗幸福观教育价值的挖掘,并将其应用在教育当中,才能够让人适应新时期环境的变化,抓住机遇,勇于迎接挑战。

(一)奋斗幸福观中劳动精神为教育力量之源

奋斗幸福观的教育价值,劳动精神是其中之一。要想充分运用奋斗幸福观实施教育,就要将其中的劳动精神弘扬出去,坚守幸福源头,以劳动创造世界、改变世界。劳动与教育早期结合能够成为改造社会的有效手段。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当中明确提出在教育领域应该弘扬和传承劳动精神。教师通过引导,让学生尊重劳动、崇尚劳动,体会劳动的光荣性和伟大性,并且深入理解“劳动最美丽、劳动最光荣”的内涵,在未来能够以辛勤的劳动服务社会、奉献社会。这一论述当中充分体现出劳动教育的内涵及价值。利用劳动教育,发挥劳动幸福观的教育价值,使其成为教育力量的源泉。劳动教育和常规实践锻炼不同,在“五育”教育体系当中,劳动教育也有基础性作用,通过劳动教育不但能够“树德”与“增智”,而且有助于“强体”和“审美”。所以充分运用奋斗幸福观的教育理念,将劳动教育作为载体,让学生形成劳动意识、崇尚劳动精神、体会劳动价值,在系列过程收获劳动幸福感,这一过程和奋斗幸福观的核心思想之间高度契合。[2]

与此同时,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当中,劳动也是奋斗的另一种表达形式,幸福是需要通过奋斗来创造的,也是通过劳动而创造,就像马克思提出的,“历史会将因共同目标而奋斗使自身成为高尚之人的一群人称之为伟人,能够为大多数人生活幸福为之奋斗个人也是幸福的人”。劳动精神的弘扬是在艰苦环境之下仍然具有进取的精神,彰显个体主观能动性,将劳动实践转化为理想幸福,融入现实生活当中。所以弘扬劳动内在精神,能够充分发挥其教育价值,引导学生尊重劳动、享受劳动,通过劳动创造幸福的生活。

(二)奋斗幸福观中理想信念是教育的核心精神

在奋斗幸福观当中,理想信念教育可视为其精神内涵,运用奋斗幸福观的教育价值,需要不断坚定信念和理想,牢牢把握幸福方向。就如马克思所说的,“所有人付出的奋斗都和其利益休戚相关”。人们需要通过共同信念的构建,才能明确自身需求,并通过长期实践,达到最终目标。而理想信念就是人们对于未来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中国共产党百余年奋斗历程表明,只有坚定理想与信念,才能成为国家和民族的精神支柱。从教育领域来讲,人生发展需要思想基础作为支撑,有思想、有理想才能找到人生航标。所以运用奋斗幸福观的教育价值,需要坚守理想和信念教育,才能稳定后辈心智,使新时代大学生能够避免诱惑,在坚定理想信念中、在艰苦奋斗中最终收获幸福。奋斗幸福观属于科学价值观,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理想信念是奋斗幸福观教育的核心,也是人们的灵魂支柱。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理想信念可视为青年学生奋斗的动力,换句话说,缺乏理想信念,或者理想信念不坚定,那么所谓“奋斗”也必然会成为无本之木。故而,在奋斗幸福观教育中,将理想信念作为教育重点,旨在培养青年大学生的奋斗信念,使其形成崇高的价值观,明确自身的精神需求。以鲜明的旗帜展开理想信念教育,使其凝聚成强大的精神动力,并向幸福出发。[3]

(三)奋斗幸福观中责任意识是教育的使命担当

深挖奋斗幸福观的教育价值,可以看出责任意识体现了奋斗幸福观教育的使命担当。在实施奋斗幸福观教育时,应该树立高度的责任感,将幸福目标加以明确。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国人共同的梦想。奋斗虽然是幸福的,但是奋斗过程也是艰辛的历程,如果没有这些曲折的经历,没有坎坷的道路,就难以称之为真正的奋斗。所以,我们要发挥奋斗幸福观教育优势,引导新时代大学生正视历史,牢记使命,自觉担负起应尽的责任使命,以民族复兴作为使命担当,为人民幸福生活而不懈奋斗,为国家繁荣昌盛而不懈奋斗,努力走好新时代奋斗的“长征路”。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需要正确面对顺境和逆境。顺境和逆境是人生历程中两种不同的境遇,在顺境中我们更容易实现自己的理想,但是在逆境中成长起来需要更多的努力和勇气。通过艰苦奋斗到达的目标比在顺境中实现的目标更具成就感和收获感。因此,青年大学生要明确奋斗目标,享受奋斗过程,遇到逆境不后退;要认清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关系,既能看到奋斗以后美好目标及远大前程,又不能忽视在此过程需要经历的艰辛,通过在逆境中磨炼意志战胜困难,丰富人生经历,获得真正的幸福感,实现人生价值。

(四)奋斗幸福观中生命教育是教育的根本途径

在奋斗幸福观教育中,生命体验这一内容是实现其教育价值的根本途径。运用奋斗幸福观展开教育工作,需要强化受教育者生命层面体验,提高其创造和感受幸福的能力,并且能够展开自我教育。让学生自主回归生命体验与自我感觉,具体而言,需要引导学生正确理解生命,并且珍爱生命。教育的起点是生命,同时生命教育也是教育的最终目标。发挥奋斗幸福观的教育优势,让师生之间建立生命间平等对话,让学生对生命意义展开思考,提高其对生命价值的认同和珍视感,使其明确生命本身就是奋斗的一种形式,如果没有奋斗的过程,我們的生命也会失去价值和意义。只有不断奋斗,才能克服各种困难,赋予有限的生命无限的价值。在教育过程中,对学生实施激励教育,让其能够快乐地生活、愉快地学习,以此感受到身心愉悦,从而提高幸福感。强化奋斗幸福观的教育内涵,需要将生命教育落到实处,引领学生感悟和体验生活,能够运用发展的眼光感受幸福生活,以积极的态度面对挫折,提高其征服困难的决心。将奋斗幸福观当中的生命体验教育作为重要方法,设计贴近生活教育实际的内容,提高教育质量,可丰富新时期教育的人文内涵。[4]

三、结语

新时期奋斗幸福观的提出传达的是共产党人的幸福观,其在价值观和实现路径上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一脉相承。所以,深入挖掘奋斗幸福观富含的教育价值,彰显其理论指导的作用,通过劳动精神的传承,让奋斗幸福观成为教育领域的力量源泉,利用理想信念,丰富奋斗幸福观的内涵,凸显责任意识,肩负教育者的使命担当,培养出更多拥有新时代精神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 夏小华.习近平奋斗幸福观的哲学基础及其当代价值[J].党政论坛,2021(1):14-16.

[2] 尹圣瑶,王树松.马克思主义幸福观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J].时代报告,2020(11):66-67.

[3] 刘进.论习近平奋斗幸福观的科学内涵及其对大学生发展的教育价值[J].高教学刊,2020(24):18-21.

[4] 徐晓宁,王玮.高校奋斗幸福观教育的时代价值与现实内涵[J].中国高等教育,2019(8):54-56.

[5] 邹章华. 美好生活:儒家传统幸福伦理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合构[J]. 理论导刊,2021(2):108-115.

[6] 杜向民,李文聪,张嘉翔. 论习近平幸福观的三重逻辑[J]. 理论导刊,2021(2):17-22.

[7] 钱佳蓓. 浅析大学生幸福观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J]. 教育现代化,2020(56):176-178.

[8] 林建辉.讲好中国故事: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使命[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9(5):117-120.

基金项目:湖南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资助项目“习近平奋斗幸福观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与实践” (20C50)。

猜你喜欢
教育价值新时代
小学数学概率统计的教育价值与教学例析
论教育价值与教育目的的关系
从教育价值探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创新
搁浅的“新时代”,“朴氏外交”因何三鼓而竭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初中语文教材中情感元素的教育价值研究
“儿童读经热”对当代语文教育的影响
从三个角度体现“Project单元”的教育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