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设计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研究

2022-07-11 08:24罗连杰
大学·课外阅读 2022年5期
关键词:思政元素环境设计课程思政

罗连杰

摘  要:课程思政是目前本科教学改革的热点,是深化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的关键環节。环境设计专业课程教学中蕴含大量的思政元素,但存在与课程融合度不高、载体途经有限等问题。文章以建筑设计初步课程为例,分析目前课程教学现状,结合地域环境和人才培养特色,针对学生学情特点,挖掘可融入的思政元素,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四方面探讨课程思政的建设,强化教师思政意识,优化思政教学成效,以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课程思政;环境设计;建筑设计初步;思政元素;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4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2)15-0133-04

新时代本科教育要求推进四个回归,即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和回归梦想。高校应不断加强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强调学问精神。结合地方院校所处的地域环境,立足学校办学定位,基于人才培养特色,针对学生学情特点,明确思政育人目标和内容重点,深入探索课程思政与环境设计专业课程教学的融合,以优化思政教学成效,提高课程教学效果,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促进专业的建设与发展[1]。

一、环境设计专业课程思政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环境设计专业课程思政的重要性

环境设计专业隶属于艺术学门类下的设计学类,学生绝大部分是“00后”的艺术生,个性比较张扬,思维比较活跃,学习习惯容易自由、随性和散漫。并且学生文化基础和设计理论较为薄弱,自主学习、自主探索的主观能动性不强。在环境设计专业培养方案里,除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外,学生平常学习中接触到思政方面的内容较为不足。许多课程专业性太强,在教学过程中人文精神、责任意识、价值塑造和思想道德修养等教学目的容易被忽略;或者思政元素过于生硬,没有很好地与专业教学结合,导致思政效果不够理想,学生对个人品质、职业素养等方面的养成不够重视和主动。

(二)环境设计专业课程思政的必要性

面临新时代新要求,面对专业教学现状,为不断促进学科建设和发展、完善教学体系建设、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效果、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专业课程教学中迫切需要思政教育。教师应结合环境设计专业的特色和优势,积极合理增进专业课程的知识性和人文性,深入挖掘思政元素。环境设计专业课中蕴含大量思政元素,这些元素经过挖掘和设计引导,融入专业教学内容中,可充分发挥在育人环节的导向作用,正确引导学生的价值观和职业素养,培养出符合新时代新要求的专业人才。同时,课程思政建设有利于教师教学能力和师德师风的培养。教师作为教学的设计组织者,在进行课程思政的过程中,也在不断强化育人意识,不断自省和完善自身的教学素养和道德品质,促进教师自身发展[2]。

二、建筑设计初步课程教学现状

(一)教学内容吸引力不足

建筑设计初步课程是环境设计专业的专业基础核心课,主要进行建筑基础理论及建筑设计知识的初步学习,是环境设计专业的一门设计启蒙课程,综合性和实践性较强。在教学内容安排上,主要围绕建筑概论、建筑空间、建筑结构与材料、建筑设计方法等内容展开。

但建筑设计初步的教学内容综合性太强,偏向工科的思维特点与学生的学习和思维习惯不够贴合,教学内容稍显沉闷枯燥,吸引力不足。建筑设计初步课程教学也在不断改革建设。结合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基础,尝试将创新思维能力训练融入传统课程教学。同时,结合学科评估要求和社会热点,教学重点从以绘图和识图基础为主,转变为空间训练、形式认知与设计表达,逐步提升创新能力。

为增加教学内容吸引力,更应积极拓展课程教学的温度。在现有知识和能力的学习培养中,教师可以融入传统建筑艺术、建筑文化的内容,既能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可融入国内建筑大师事迹及作品,既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又强化学生的家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教师可融入对当下实事及行业热点的关注和思考,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行业责任担当。

(二)教学方式灵活性不够

建筑设计初步课程采用传统课堂知识传授式的教学方式,略显单一,灵活性不足,不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习的引导者。特别是在建筑基础理论知识的教学中,过于单一的教学方式会使课堂枯燥乏味。教师可以加强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增加教学方式的层次性和多样性,活跃课堂氛围;结合学情特点和课程特色,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例如建筑空间的教学,教师可以采用体验式教学方法,将课堂拓展到教室外,增加学生学习兴趣。

(三)思政元素挖掘较浅

建筑设计初步课程作为环境设计专业的设计启蒙课程,具有很深的思政内涵和思政教育责任,对培养学生了解国家、行业发展理念,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培养文化自信、生态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有着重要意义。建筑作为国家发展和文化历史的物质载体,其本身就蕴含了丰富的思政元素,例如文化自信、民族情怀、家国观念、工匠精神、生态环保、职业品质和道德修养等价值观念,都需要将上述观念挖掘并融入课程教学中。但在当下的课程教学中,教师对思政元素的关注不够,挖掘深度不足,需要在课程建设中不断加强思政内涵建设,加强价值观念的引导和教育。

三、建筑设计初步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思路

(一)明晰课程思政育人教学目标

建筑设计初步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初步的建筑理论及相关专业基础知识,进行循序渐进的设计思维和专业基本技能训练,培养学生的造型创造能力、形与色调能力、鉴赏能力与表达能力,以利于今后更高层次的专业学习和研究。高校应结合院校特色和地域环境,除了基本知识的理论学习,创新思维的启发与设计方法的训练外,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能力、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并且,要让学生建立基本的建筑思维,具有专业的初步认知、分析、鉴赏能力,提升其理论联系实际的创新能力。

将思政教育融入课程教学中,应实现价值引领与知识传授相统一的教学目标。

1. 幫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课程教学中,加强通识教育,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穿插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职业道德、团队精神以及传统文化等内容,启发学生进行更多的人生思考,心系社会并有时代担当。

2. 帮助学生提升国家观念和文化自信。教师应引导学生在面对各国文化不断输入的背景下,正确、客观地认识当代中国特色,培养热爱祖国、热爱民族、拥有全球视野和家国情怀的新时代技术性人才;弘扬中国传统建筑文化,鼓励学生学习和探索具有中国文化特色或地域特色的建筑设计作品。

3. 加强道德修养。教师应培养学生求真务实、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塑造踏实严谨、细心专注、追求卓越、吃苦耐劳的职业品质,并且具有健康的审美趣味和乐观的生活态度[4]。

4. 增强和谐共生意识。教师应培养学生的科学和创新精神,注重生态文明的传承和保护,引导学生建立和发展绿色建筑思维,增强建筑与环境和谐共生的生态意识。

(二)深挖思政元素,深化教学内容

课程思政的重点在于课程本身,思政元素的融入不应生搬硬套、牵强生涩,而应润物细无声,有机融入课程教学的全过程中。建筑设计初步课程思政教学的融入元素有:弘扬传统建筑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发扬工匠精神,树立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关注生态环保,增强和谐共生意识;思考当下实事,提升民族情怀和家国观念。

1. 文化自信

在建筑历史发展、建筑结构与材料的教学内容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中西方建筑发展差异,加强我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学习,了解传统建筑的结构优势,培养学生对中国建筑文化的自信,感悟传统建筑的精湛技艺和魅力,培养保护传统建筑文化遗产的自觉性。在建筑发展介绍中,教师可列举近代中国建筑文化不自信的典型案例,对比现在越来越自信的发展现象,引导学生培养文化认同感、自豪感、责任感。此外,通过建筑与环境的认知学习,引导学生积极关注当地地域文化,鼓励学生探索地域建筑设计作品,培养地域文化自信和保护意识。

2. 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继承和发扬,它代表着追求求真务实、精益求精和爱岗敬业等劳动精神和职业素养,日益受到社会关注和重视[5]。将工匠精神融入课程教学的设计实践阶段,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品质和道德修养。设计实践需要学生完成小型的建筑设计,建筑设计过程非常需要专注、严谨、细致和耐心,特别是在遇到细小繁杂的问题时,如设计方案的反复修改打磨、设计制图的严谨规范等,都需要学生本着工匠精神的态度踏实完成。失之毫厘,谬之千里,大到用地总体规划,小到制图单位标注,都不能半点马虎。教师可设计实践分组进行,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同时结合企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引导学生了解和遵循相关的行业规范和要求,强化学生的职业道德和素养。

3. 生态环保

绿色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是当下社会热点。在建筑结构与材料、建筑设计实践教学内容中,教师可加强绿色环保新型材料的学习和应用,引导学生积极了解低碳建筑、绿色建筑的发展趋势,思考建筑、室内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尝试设计健康、高效、适用的使用空间,加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意识。

4. 社会担当与家国情怀

在建筑空间、建筑设计实践教学内容中,应引导学生关心思考当下实事。例如在乡村振兴的国家政策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乡村建筑遗产,思考如何通过设计助力美丽乡村建设,培养学生的社会担当和爱国情怀。

(三)革新教学方法,活跃课堂氛围

1. 单元式教学,循序渐进,各有侧重

不同于建筑学学科教学需求,环境设计专业的建筑设计初步课程课时短、内容多,教学目的、学生基础也不尽相同。结合学科背景和艺术学学生学情基础,利用单元式教学,循序渐进地学习教学内容。将课程分为4个单元,即初看建筑、空间之形、结构逻辑与材料语言、设计实践,由浅入深地进行设计入门引导和兴趣激发。每个单元都有主要的思政教育内容,例如初看建筑单元,可侧重文化自信元素的融入;空间之形单元,可侧重家国情怀与社会担当意识的培养;结构逻辑与材料语言,可侧重绿色生态,和谐共生意识的强化;设计实践单元,可侧重工匠精神、生态环保、文化自信等思政元素的综合融入,利用实践深化思政教育内容,增强课程教学效果。

2. 探索多层次的教学方法

传统教学中,校内课堂是主要的教学场所,学生的真实体验感较弱,学习兴趣不高。传统知识填充式的教学方法更是容易使得课堂枯燥,缺乏吸引力。探索多层次的教学方法,提高课程教学效果。

教师可通过启发式、讨论式、实践式教学,活跃课堂氛围,突出学生主体精神,促进学生主观能动性、责任意识与创新精神的培养。例如在初看建筑单元,教师可利用启发式、案例式教学,开展“建筑大师”专题学习,特别是了解国内著名建筑师如梁思成、林徽因、杨廷宝、王澍等,了解他们的学习过程,学习他们的代表作品和人文素养,体悟他们的爱国之情和民族情怀,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和社会责任感[6]。利用体验式教学,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展览馆等场所,深入理解空间、功能、材料之用的同时,加强传统文化的学习和设计思考。

课程教学的重点难都在设计实践单元,其也是课时占比最多的部分。设计实践时,教师可采用项目式教学方法,发布设计任务与要求,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结合所学理论知识,在实践运用的驱动下,发挥想象力与创新精神,完成设计任务,丰富设计体验,通过小组合作、社会调查与分析以及鼓励学生参与相关竞赛等方式,培养学生参与意识与团结协作能力,强化学生的责任感,发挥探索精神和科学创新精神;同时,通过课程汇报与答辩,翻转课堂教学,以学生交流为主,老师引导为辅,锻炼表达交流能力,培养创新能力和综合专业素养[7]。

3. 灵活利用信息技术,建设多样学习环境

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发展和数字资源的丰富可以使思政教育巧妙渗透教学全过程。教师可通过社会调研、参观体验、参加讲座等方式,增加混合学习的机会,促进学生交流与深入思考。利用交互式协作/讨论、慕课、视频会议、虚拟现实等多种形式,创建虚拟学习环境。通过混合学习与虚拟学习,教师可打造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将学习环境拓展到传统课堂外,提升学习兴趣,活跃学习氛围。通过学习通等教学平台,建设课程数字资料库,拓宽学生视野,启发创新思路。

(四)改革评价模式,增进学生交流

相關院校应制定合理的课程评价模式,特别是思政教学评价,可以有效掌握和检测思政课程融入专业课程的教学成效。建筑设计初步课程传统评价模式是采用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相结合的形式,应根据课程思政的要求,在传统评价模式的基础上,提高思政考核所占比重。思政考核包括考察学生的人格品质、学习态度、文化意识、工匠精神等方面,不仅考查学生专业知识与实践能力,也关注学生课堂学习、设计实践过程的态度。

在平时过程评价中,针对学生课程学习中的德行、态度、能力和作业成绩进行全面考核,可以采用学生互评或自评的方式进行[8]。除了关注学生对课程理论知识的掌握、实践能力的锻炼,利用课程数字教学资源的自主学习能力外,应更重视学生是否具备正确的三观、开阔的视野、良好的职业素养。

在期末成果评价中,结合课程设计任务和学生完成成果,教师可邀请行业企业专家共同参与,可以采用学生互评、师生共评的方式进行,重视评价学生在完成设计任务的过程中,表现出的职业素养、品格道德、合作和奉献精神等方面。此外,课程设计任务往往需由团队合作共同完成,教师可以在分组实践合作中让学生互相评价,考查团队协作意识和合作能力。互相评价、互相监督的方式也能促进学生互学、互助、互促,增进学生交流[9]。

参考文献:

[1] 李国娟. 课程思政建设必须牢牢把握五个关键环节[J]. 中国高等教育,2017(Z3):28-29.

[2] 陈晶. 新文科背景下环境设计专业课程思政初探[J]. 大学,2021(40):76-78.

[3] 刘岚. 基于环境设计专业培养目标的 《建筑设计初步》 课程设计探索[J]. 现代装饰(理论),2016(09):267-268.

[4] 郝慧敏. 《建筑设计初步一》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与实践[J]. 房地产世界,2021(22):26-28.

[5] 周峻岭,王伯勋,曾丽娟,等. 基于“课程思政”视域下环境设计专业工匠精神的培养路径[J]. 大众文艺,2021(22):168-169.

[6] 尹春然. 基于“课程思政”背景下建筑设计课程改革路径研究[J].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0,33(11):113-114.

[7] 陈宜瑜. 建筑类高校设计基础课程的课堂教学创新探究——以安徽建筑大学建筑设计初步课程为例[J]. 教育教学论坛,2020(36):165-167.

[8] 盛佳依. 思政课程融入环境设计专业教学研究[J]. 智库时代,2019(17):76-77.

[9] 唐婧.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程融入思政教育的探究——以高校《工程制图》课程为例[J]. 安徽建筑,2020,27(03):171-173.

(荐稿人:孙娜蒙,安徽财经大学副教授)

(责任编辑:邹宇铭)

猜你喜欢
思政元素环境设计课程思政
浅谈思政元素在大学英语教育中的应用
大学语文课程中的思政元素
《大学语文》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的研究
思政元素融入《政治经济学》教学探索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乡村传统民居环境设计改造与保护略谈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环境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传统民居装饰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探讨
环境设计理念下的城市中心建筑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