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式教学法助力高中地理教学

2022-07-11 06:42邹凯
知识窗·教师版 2022年5期
关键词:问题式教学法逻辑性人文性

邹凯

摘要:新课程改革创新了教学模式,要求教师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并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型合作学习,并鼓励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和深入思考提高学习效率。地理学科因其独特的人文性和逻辑性特征,备受人们的重视。在调整教学方式时,教师要擅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掌握适合的学习方法。基于此。文章从不同方面对问题式教学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高中地理  问题式教学法  人文性  逻辑性

与初中地理教学相比,高中地理教学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科学态度,正因如此,教师要格外重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实践性。高中学习任务量大,传统教学模式忽视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导致学生对地理知识缺乏探究兴趣。然而,问题式教学法是结合教学内容来设置特定问题,让学生思考和解决,有助于学生形成自主探究的学习意识。因此,教师可以应用问题式教学法,有效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提高学生挖掘问题的能力,从而高效地理解和掌握地理知识。

一、问题式教学法的特征

(一)突破传统教学的局限

纵观传统地理课堂教学,教师口头讲解占据了课堂的大部分时间,学生长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缺乏自主学习意识,无法明确学习目标,找不到学习内容的重点和难点。久而久之,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逐渐弱化,自学能力和实践能力得不到提高。与此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过分注重班级学习的整体性和一致性,不能兼顾不同学生的学习差异,统一的教学方式导致地理基础薄弱的学生难以跟上教学进度,对地理学习逐渐失去信心,产生厌学的消极情绪。

问题式教学法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激发了学生的思考,完善了学生的学习思路,活跃了课堂气氛,使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可以自主发言。因此,地理教师可结合学生的学情,适当调整教学节奏,把控课堂进度,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将所学知识内化为自身学习体系。

(二)打造开放教学模式

问题式教学法集合了当前许多新型教学法的优点,强调学生的思维开拓和实际运用能力,鼓励学生通过讨论和回答问题深化理论知识,强化学习能力。问题式教学法以问题的形式激发学生思考,为学生提供了更加开放、多元的自主探究空间,促使学生深入探究地理知识,并与日常生活相结合,引导学生借助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三)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新课程改革的驱动下,课堂教学逐渐转变为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模式。问题式教学法更加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它将教师和学生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使得师生关系更加融洽,课堂氛围更加和谐,提升了“教”与“学”的协调性和高效性,有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时刻关注自己的学习动态,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从而提升学习效率。

二、将问题式教学法融入高中地理教学的优势

(一)增強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问题式教学法通过设置问题情境并以问题链的形式贯穿整节课,引领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深入理解所学知识。同时,问题式教学法指导学生基于现实生活,深入了解问题背后的地理原理,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促使学生熟练掌握所学知识。此外,问题式教学法强调学生的合作探究,鼓励学生和小组团队进行信息共享,提高收集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促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建立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地理实践能力,能够快速解决难题。

高中地理作为一门开放性学科,学生在深刻理解知识和分析问题的过程中需要大量查阅资料,掌握最新信息,如学生会通过不断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获取第一手资料,甚至参与主题项目研究和实验模拟,最大限度地利用已有经验和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找到合理的解决方案。

(二)有效活跃学生的思维

学科知识并非静态存在的,思维也不是一成不变的,知识与思维都要处于主动思考和积极探究层面,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问题是启发思维和智慧的源头,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在问题中活跃思维。问题式教学法打破了传统“灌输式”教学的弊端,在一连串待解决的问题中,学生会产生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最大限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不仅如此,在教学中,师生从单向的知识灌输转变为双向的交流互动,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思考欲。而在思考和解决问题中,学生借助已积累的知识和技能,形成解决问题的思路,并在解决问题中提高思维能力,推动地理逻辑思维的进步与发展。

(三)促进学生形成核心素养

地理核心素养是学生学习和掌握地理知识后形成的地理价值观、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地理核心素养包括人地协调观、地理实践力、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等,所以在应用问题式教学时,教师应结合资源、人口、环境等区域发展非平衡问题设置问题情境,引领学生形成正确的地理观。

在分析和解答问题中,学生发现只有遵循自然客观规律,人与自然的关系才能有效发展。与此同时,在探究和解决问题中,教师可合理运用空间定位,基于区域特性,综合、系统且全面地分析区域地理特征,其中包括自然环境和一系列人文活动,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与区域认知能力。此外,问题式教学法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所以在指导学生分析问题时,教师可开展野外实际考察、项目调查、社会调研、试验模拟等一系列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行动意识与地理实践能力。

(四)提升学生知识理解水平

问题式教学法最为显著的特征,是教师指导学生围绕问题的逻辑线索梳理所学知识,形成清晰有序的知识脉络,让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自主探究。传统的课堂教学缺乏激发学生思考的问题训练,学生只是聆听教师的讲解,缺乏深入思考,容易遗忘所学知识。问题式教学法以问题导入地理知识,引领学生深度探究问题,并在情境中深入感悟知识,强化对所学地理知识的理解,在一定程度上还能强化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实现学生的综合发展目标。

三、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问题式教学法的策略

(一)主题式问题教学

主题式问题教学由导学、问题情境、教学主题三个方面组成,教师根据教学目标选取鲜明的教学主题,整体上把握教学内容,再围绕教学内容营造真实的问题情境,同时关注各个知识间的紧密联系,以及问题中涵盖的教学思想。在主题式问题教学中,学生能不断增强知识迁移能力,完善认知结构,拓展认知体系,提升地理核心素养。

以“分析亚洲水田农业形成区位因素”教学为例,其教学要求是结合具体实例阐述农业区位因素。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某区域农业发展的真实案例,并创设问题情境,为学生指明学习方向。“阐述”为理解层次,所以学生在理解和掌握该章节知识时,只需理解农业区位因素内涵,以及影响区位因素变化和区位选择产生的影响即可。探究“亚洲水田农业形成区位因素”具有相对丰富的信息量,并配备一系列进阶问题链,再加上教学内容涵盖农业区域因素知识点,教师需将农业区位因素变化素材融入教学中,才能让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因此,地理教师可将思维起点设置为亚洲水稻,搜集与其相关的时事材料,并创设水稻种植区区位因素变化的关联性情境。海水稻研制与生产等一系列工作是中国在推进世界粮食安全方面的重大科研进展,所以教师可将海水稻作为关联性主题,再整合相关材料,形成完整的水稻种植情境主题脉络。

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三段情境材料,材料一为袁隆平院士荣获“共和国勋章”的视频,并提出问题:“为什么袁隆平院士能获得共和国勋章?”“他和他的科研團队对中国粮食安全具有哪些突出贡献”等问题。材料二是亚洲季风区水田农业分布图、亚洲水田农业形成主要区位因素图、亚洲不同城市年内各月气温与降水量图,并提出:“描述亚洲水稻主要分布区域范围”“分析亚洲水稻主要分布区域地形、气候以及人口特征”“哪些因素影响亚洲水田农业”等问题。材料三是播放海水稻播种、收割视频,以及海水稻的生长习性,同时为学生提供袁隆平院士和他的科研团队研究的海水稻在2019年取得的成果,并提出:“新疆地区实现海水稻大面积种植会受哪些区位因素变化影响”“盐碱地种植海水稻对我国粮食安全有哪些重要意义和影响”等问题。

(二)项目式问题教学

项目式问题教学,即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项目形式完成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和任务,学生结合已有知识和经验,制订科学合理解决问题的方案,再以实验报告、知识结构体系、小论文等形式展示项目成果。从本质层面分析,项目式探究学习属于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将大问题细分为不同层次的小问题,在解决小问题的基础上,深化对大问题的理解,从而产生解决大问题的思路。

教师可从以下方面着手:首先,立项阶段。教师需分析教材收录的活动情境,并结合乡土地理资源明确地理项目式学习主题。其次,教师设置需达到的地理核心素养目标,并以任务形式呈现项目内容,让每个学生均能参与其中并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再次,师生评选优秀的成果和总结该章节的收获。以“调查当地特色文化景观及其保护情况”教学活动为例,该章节强调人地关系现状、演变和可持续发展情况。地理教师可将乡土旅游资源本土化,增强的学生地理核心素养,促使学生发自内心地热爱家乡。

(三)议题式问题教学

议题式教学,即围绕相关教学内容,依据热点事件设计议题,以探究合作形式引领学生探究知识,增强学生的思辨能力与创新思维。该教学活动更加注重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并基于科学角度分析现实世界中地理知识的应用。

以“分析小岛国忧虑背景”为例,地理教师先认真分析该活动的内容与形式,再分析情境中涵盖的地理知识。由于小岛国联盟非常重视全球气候变化对相关岛屿国家造成的威胁,地理教师可通过上述背景设置辩论议题:“究竟谁该为小岛国联盟忧虑负责?”在此过程中,教师没有为学生直接输出答案,而是让学生自主搜集材料和论据,形成观点。

参考文献:

[1]付媛媛,户清丽,李洁琼.基于问题式教学的高中地理新教材“活动”栏目教学策略——以人教版高中地理新教材必修模块为例[J].地理教育,2021(5).

[2]曾清源.高中地理问题式教学的实践探索——以“动植物系列微专题”复习课为例[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21(4).

[3]郭春喜.基于主题的高中地理问题式教学设计策略——以“区域特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教学为例[J].江苏教育(中学教学版),2021(9).

(作者单位:安徽省濉溪中学)

猜你喜欢
问题式教学法逻辑性人文性
逻辑性
浅谈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小学生个性化学习
浅谈法律解释的重要性和方法
高中语文问题式教学法策略研究之人物传记的教学
工具性与人文性结合的俄语专业实践教学
由《星际穿越》看科幻电影的人文性
巧引路轻点拨,豁然开朗
译林版英语教材的人文特点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