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锁托槽矫治器对儿童牙颌畸形矫正效果及美观度的影响

2022-07-11 09:13宋均琴宋娜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2年11期
关键词:牙列矫治器美观

宋均琴 宋娜

牙颌畸形是儿童口腔科较为常见的一类疾病,以遗传因素和后天环境因素为主要病因。儿童牙颌畸形一般以上下牙弓咬合异常、牙齿排列不齐等为主要症状表现,病情严重者可能出现下巴前翘、颅面畸形、上颌前突等严重后果[1]。对于儿童来说,以上疾病后果,不仅会影响儿童正常的面部、口腔发育,同时会严重降低儿童的美观度,甚至影响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2]。对于牙颌畸形患儿,尽早给予患儿科学有效地矫正,是控制病情恶化,促进儿童健康成长的关键。但传统的矫正方案由于疼痛感明显、容易损伤软组织等缺陷,并不适用于儿童患者。具体来说,牙颌畸形矫正的治疗周期相对较长,疼痛明显会直接降低患儿的依从度,甚至导致患儿的对抗和不配合,直接影响治疗效果。自所托槽矫治器对比传统矫治器,不需要弹力橡胶圈结扎,或不锈钢结扎,自身结构存在开关滑盖等弹性结构,可以有效减小矫正的疼痛感,同时优化矫正效果。文章即择选枣庄市口腔医院2019年8月—2020年8月收治的80例牙颌畸形患儿为研究对象,就自锁托槽矫治器的矫正效果,进行了分组对比研究,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2019年8月—2020年8月内,随机选择枣庄市口腔医院收治的牙颌畸形患儿8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方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个患儿例数均等,均为40例。对照组患儿中男20例,女20例,年龄4~14岁,平均年龄(9.27±1.43)岁。畸形主要有3种表现类型,分别是不齐牙齿排列、前牙前突、以及牙弓形态异常,牙列拥挤度2.0~7.0 mm,平均牙列拥挤度(4.32±1.06)mm;研究组患儿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5~13岁,平均年龄(9.28±1.53)岁。畸形主要有3种表现类型,分别是不齐牙齿排列、前牙前突、以及牙弓形态异常,牙列拥挤度3.0~8.0 mm,平均牙列拥挤度(4.38±1.05)mm。两组患儿各项基线资料对比,包括年龄、性别、畸形表现、牙列拥挤度等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1)所有患儿均经临床检查确诊为牙颌畸形,患者表现与《口腔正畸学》对牙颌畸形的定义相吻合[3];(2)患儿年龄未满14周岁;(3)患儿牙列完整,下切牙拥挤不明显;(4)本组研究获得儿童和家长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5)本组研究经枣庄市口腔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

排除标准:(1)排除合并严重口腔疾病患儿;(2)排除有正畸治疗史的患儿;(3)排除资料不全,以及中途中断治疗的患儿。

1.2 方法

两组患儿治疗方法不同,但由同一组医师负责治疗。两组患儿行相同的一般处理方案,包括检查口腔卫生、口腔牙列拍摄等,同时需建立模拟模型,制定个性化非拔牙的矫治器正畸方案。

对照组患儿行传统金属托槽器矫正治疗方案。分别在上下牙弓放置0.36 mm规格的镍软丝,使用结扎丝完成固定,每月需进行一次复诊。患儿在进食过程中可以暂时取下托槽器,其余时间应坚持佩戴。

研究组患儿行自锁托槽矫治器治疗方案。自锁托槽放置在患儿上颌位置,该过程需配合平面导板进行,同样使用0.36 mm规格的镍软丝进行固定,每2个月进行一次复诊。患儿在进食过程中可以暂时取下托槽器,其余时间应坚持佩戴。

两组患儿均接受6个月的矫正治疗,并在6个月后对比临床疗效、美观度等指标。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研究对象的临床疗效。(1)显效:治疗后,患儿牙齿排列达到紧密整齐要求,无牙龈退缩症状。(2)有效:治疗后,存在牙齿拥挤表现,但前牙前突改善明显,牙齿存在轻度的松动。(3)无效:患儿接受治疗后,各项临床症状均无好转。有效率加显效率即为治疗有效率[4]。

采用VAS视觉模拟评分方法,分别就患儿接受矫治治疗1 d和1周的疼痛评分进行对比。疼痛评分共分为10级,分值越高,表示疼痛感越强烈。

对比两组患儿6个月治疗后的美观度,美观度分为美观、较美观和不美观3个标准。其中,美观表示“微笑时上颌牙龈先露在2.0 mm内”;较美观表示“微笑时上颌牙龈显露2.0~4.0 mm”;不美观表示“微笑时上颌牙龈显露部分超过4.0 mm”[5]。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通过19.0版本的SPSS统计学软件包进行检验。其中,计量资料表示为(±s),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表示为(n,%),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治疗有效率对比

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对比结果,见表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儿治疗有效率对比表

2.2 两组患儿矫正后1 d和1周的疼痛评分对比

两组患儿矫正后1 d和1周的疼痛评分对比结果,见表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患儿矫正后1 d和1周的疼痛评分对比表(分,±s)

表2 两组患儿矫正后1 d和1周的疼痛评分对比表(分,±s)

2.3 两组患儿美观度对比

两组患儿美观度对比结果,见表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两组患儿美观度对比表

3 讨论

近几年,我国医疗事业发展迅速,儿童在生长发育阶段可能出现牙颌畸形问题,除基础性的牙齿排列异常问题外,逐渐发展为以颌面部和牙齿不协调为根本病因的多种畸形疾病。遗传和后天获得因素是导致牙颌畸形的两个主要因素。举例来说,妊娠期孕妇如长期处于有害物质环境,就会明显增加胎儿先天性牙颌畸形问题的发生风险,儿童不健康的生活习惯也可能导致牙颌畸形问题的发生。同时,食物在伴随人类文明发展的过程中,从生食变为熟软,人类的咀嚼功能存在明显的退化趋势,口颌系统退化明显,并且颌骨的退化明显快于牙齿,这就给牙颌畸形埋下了隐患[6]。具体来说,遗传因素方面包含母体因素、胎儿因素、发育障碍3类主要因素。母体因素的常见问题包括营养不良、妊娠初期患病等,以缺少维生素、矿物质、中毒、风疹等较为多见。胎儿因素以创伤、病变、体位等原因导致的宫内压力异常较为多见,如子宫狭窄导致的羊水压力失常,就可能导致一侧面部的颜面畸形。发育障碍是胎儿生长发育过程中某个阶段出现的问题,如上颌突、下颌突等,这些都可能导致发育障碍畸形,临床以多生牙、牙齿大小异常等较为多见。后天因素主要是指全身性疾病、乳牙期和替牙期局部障碍等因素。全身性疾病以急性、慢性疾病、内分泌功能异常、营养不良等疾病较为多见,常见疾病有麻疹、水痘、胃肠炎、小儿麻痹、甲状腺功能亢进、营养不良等。乳牙期及替牙期的局部障碍以乳牙早失、恒牙早失、乳牙下沉等问题较为多见。对于牙颌畸形患儿,尽早给予患儿科学有效的矫正治疗,帮助患儿矫正畸形,是控制畸形恶化发展,促进患儿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传统的金属托槽器矫治方法,虽然可以保障一定的矫治效果,但矫正治疗过程中患儿的疼痛感较为明显和强烈,治疗周期较长,患儿依从性较差,因此整体的矫治效果并不理想[7]。从患儿的角度,由于年龄较小,认知水平不足,对于传统的金属托槽器矫治方法本身具有一定的抗拒心理,加之持续的疼痛感受,很容易加强患儿的内心抗拒,不配合治疗的进行,降低治疗效果。自锁托槽矫治器对于传统金属托槽矫治器,在结构上增加了闭锁装置,可以通过转动或滑动的托槽盖,将正畸钢丝锁闭在托槽槽沟内部。通过这种设计,不仅进一步增强了矫治器的矫正治疗效果,同时明显降低了矫正治疗过程中患儿承担的疼痛[8]。同时,由于自锁托槽矫治器摒弃了结扎丝等附件,患儿更容易进行口腔的清洁,可以更好地保护患儿口腔健康,避免发生炎症。另一方面,自锁托槽矫治器钢丝与托槽间的摩擦力大大降低,由此可进一步抑制细菌的黏附生长,也避免了患儿牙周组织受到损害和不良影响[9]。滑动摩擦力是正畸治疗过程中,尤其是牙齿移动过程中,无法取消的一种力,摩擦力的大小直接影响牙移位的实际矫治力,最终影响矫治效果。对单个牙齿进行矫正移动时,矫治力中明显的一部分,约全部力的50%被用于克服摩擦力。在实际治疗应用中,摩擦力的大小受多方面因素影响,而系统摩擦力是最主要的一类因素,尤其以弓丝和托槽为代表。弓丝入槽选择的方式直接决定了摩擦力的大小,传统模式下结扎式的操作和结构,会明显增加弓丝与托槽间的摩擦力,由此可能导致牙齿发生非矫正作用的移动。与此相比,自锁托槽由于没有结扎结构,其系统的摩擦阻力明显降低,可以有效减少无效的牙滑动,提高矫治效果。从美观度的角度,自锁托槽矫治器可以确保颌骨处于相对良好的位置,笑线与下唇基本保持平行,上唇形态可以得到良好的保持,由此有效减少了下切牙的暴露,进一步提高了牙颌畸形矫正治疗的美观度[10]。此外,从疾病恶化发展的角度,牙颌畸形会直接导致患儿牙齿排列不齐的不良后果,受此影响患儿进行刷牙等口腔清洁活动时,很难保障清洁的有效和彻底,牙齿间隙很容易存留有大量的食物残渣和污垢[11]。这种环境为细菌的生长和滋生提供了便利条件,而细菌的大量滋生就容易增加牙龈炎、龋齿等疾病的发生风险,危害患儿的牙周组织健康。选择自锁托槽矫治器,它不仅可以抑制细菌的生长,并且更容易进行清理,口腔清洁的有效性可以保障,体积也对比传统金属矫治器更小,更适合儿童牙颌畸形患者佩戴和使用,对于提高患儿依从度和治疗效果,具有积极的作用[12-13]。

本组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为95.0%,矫治后1周的疼痛评分为(1.61±0.42)分,美观率为95.0%,而对照组的治疗有效仅为80.0%,矫治后1周的疼痛评分为(3.58±1.02)分,美观率仅有7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在儿童牙颌畸形矫正治疗过程中采用自锁托槽矫治器,可明显降低矫正治疗中的疼痛,提高临床疗效和患儿的美观度,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猜你喜欢
牙列矫治器美观
Twin-Block矫治器在正畸治疗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牙列间隙患者正畸与修复治疗后复发的临床分析
口腔正畸联合修复治疗在牙列缺损合并牙颌畸形患者中的应用
汽车轮胎与翼子板视觉美观性分析
新型上颌垫矫治器治疗乳前牙反的临床应用
Maglady遮阳伞
隐形MA与双板矫治器治疗早期骨性Ⅱ类下颌后缩错的临床疗效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与固定矫治器用于口腔正畸治疗的临床比较
正畸与修复联合治疗牙列缺损伴牙颌畸形的应用效果分析
友宏科技:实用比美观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