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教融合视角下高校健美操专项教学改革的思考

2022-07-13 02:55仲冰冰
关键词:体教专项运动员

仲冰冰 颜 军

(扬州大学体育学院,225001,江苏扬州 )

1 引 言

在2006年第九届世界健美操锦标赛中,中国健美操队取得了两金、两银、一铜的好成绩, 首次实现了中国健美操队世界锦标赛金牌“零”的突破,震惊世界.所有获奖运动员均是来自不同大学的本科生或研究生,这无疑证明,通过体育与教育相结合,二者共同培养优秀的知识型竞技运动员,是中国体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路径.随着教育实践的发展,原有的体教结合教育模式稍显落后,在体教结合模式的基础上,体教融合这一理论被提出,并迅速受到体育教育专业领域专家学者们的热议.体教融合教育模式是帮助高校健美操专业人才成长的有效途径,是我国健美操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石,同时也为高校健美操专项教学改革提供了借鉴与参考[1].本文从体教融合视角对高校健美操专项教学的改革进行探讨,旨在探索新时代高校健美操专项教学模式,为新型教育实践提供理论参考.

2 相关概念解析

2.1体教融合的定义体教融合是培养高素质体育人才的一种新型教育模式, 其具体内容包括三点:第一,依托体育教育部门的教学优势,整合教育资源,实现人才培养的目的;第二,通过选材一体化的方式, 为培养新时代体育人才提供助力;第三,与优质学校合办运动队,逐步改变过去由体育部门包办的培养模式,使体育教育向着国家依法宏观管理的方向转变[2].

2.2从体教结合到体教融合的教学改革体教融合的发展过程是体育教育不断进步的过程.经过多年的体教结合的实践, 在 2011 年,上海市率先将体育专业队的二、三线队伍与高校和中学进行联合培养,使体教融合模式进入实施阶段[3].2015 年,广东省改革竞赛体制, 体育部门与教育部门联合举办了 2015 年省运会, 两个部门共享资源、利益,共担风险,促进了青少年体育工作的协调健康发展[4].2012 年,为进一步加强体育与教育的结合,江苏省政府组织省体育局、省教育厅, 对 20 余所高校进行调研, 成立了体育联合会, 以省级学校为切入点,推动了体育教学的发展[5].

通过对当前高校体育教育模式的分析可以发现,混合型的教育模式,逐渐成为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的主流,并不断的完善,体教融合成为最有利于高校体育教育的理想模式.在混合型体育教育模式的基础上, 以省、校体育队为切入点,加强体教融合进程,可以实现体育教育资源互补的良性运行.体教融合有利于实现不同领域的资源共享和人才共育.教育部门要充分利用各种体育资源,促进高校体育事业的发展. 体育部门也应利用教育的力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出适合社会发展的全面型人才[6].就高校健美操专项教学而言,在体育与教育部门合作越来越密切的发展趋势下,已经具备了开展体教融合的基本条件. 现代高校健美操教学真正的意义并不是单纯传授健美操运动技能,而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身体健康的理念.健美操运动主要向高校学生传递的思想是运动的精神、不怕吃苦与勇于拼搏的精神.

3 体教融合的内涵

3.1体教融合的目标:促进青少年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伴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国家对于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视程度也不断提升,成立了各种形式的体育类院校和运动训练类学校,对学校体育教育的关注度,也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在根深蒂固的应试教育的教育理念影响下,学校的体育教育往往处于被忽视的地位,从教学实践来看,学校体育教育模式化和形式化的问题突出,在教学目标的设计方面也存在着目标单一的问题.“体教融合”思想的提出,是对传统学校体育教育模式的重要革新.“体教融合”所强调的是学校传统体育教学目标的改变,不再以提升身体素质为单一的教学目标,而是要实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团队合作、顽强拼搏、承担责任、遵守规矩等优良品质的系统培养的全新性目标.

3.2体教融合的新认知:以体育人“体教融合”对体育教育的价值和功能进行了重新的定位,对体育教育的育人功能进行了充分的肯定,并且提出了体育育人的新理念.传统的体育教育,普遍是将体育作为促进体质健康,以及培养运动技能的主要手段,而“体教融合”所提出的以体育人的理念,强调身体技能培养、运动技能提升、思想价值观树立以及其他方面知识体系的丰富完善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的整体.而“体教融合”的最终目标,就是发挥体育育人的功能,实现全面育人,培养复合型高水平人才和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3.3体教融合的新模式:多元主体共治我国体育事业发展以政府为主导,政府相关部门对各方资源进行综合调度,为学校体育教育的开展提供必要基础,并奠定根本性的保障.但是在传统的政府主导的一元治理模式下, 学校体育教学存在种种问题.在 2016 年国务院所印发的《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中指出, 我国体育事业发展从宏观上来看,学校体育仍是发展最为薄弱的环节.由此可以看出,以政府为主导辅助学校进行体育教学的模式存在诸多限制,多元主体共治是学校体育发展的必然之路.

体教融合理论提出了多元主体共治的学校体育发展新模式,为政府主导的多元主体共治的体育教学体系的形成创造了制度条件.具体来看体教融合所阐述的多元主体共治的思想内涵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作为体育教育开展的主要场所,学校可以积极的引导并且支持多方面的社会力量参与到学校体育教学中去,融合各方社会力量,在校内开展多种形式的体育活动;第二,社会体育俱乐部作为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补充,要为学校体育活动的开展提供场地设施,并按照学校体育教育开展的基本要求,为满足学生多方面的体育活动需求提供服务;第三,充分挖掘多渠道的优秀人才,利用丰厚的薪资待遇和良好的职业竞争机制,吸引优秀的退役运动员、教练员以及其他专业性人才,入校担任教师或者是教练员,以弥补当前体育教学中师资力量的不足.

4 高校健美操专项教学从体教结合到体教融合改革中存在的障碍

4.1观念障碍从宏观的角度来说,观念障碍是指在概念的形成过程中对概念的理解受认知的制约,导致异常的思维观念而产生的错误认知.大脑功能正常时,思维观念依照正常过程形成,而当大脑处于某种病理状态中时,大脑则可直接产生某一心理学上无法进行解释的观念.体教融合理论符合辩证发展的规律,在不同时代中,受各种因素的共同影响,在体育教学中,对运动员竞技成绩和文化成绩的培养,各有侧重点.随着近年来我国对体育教育重视程度的提高,加快学校体育事业建设成为了我国高校体育工作的重要任务[7].在新一轮教育领域改革中,能否将体教结合转化为体教融合,是高校健美操专项教学改革成败的关键因素.

4.2制度障碍体教结合模式发展的瓶颈在于体制,体教融合也是如此.高校健美操专项教学的体教融合,需要依靠我国体育教育体制机制的深化改革,这也是体育教育改革的重点.当外部环境变化时,运动员的训练制度和管理制度也需要随之改变,才能保持较高的人才培养质量,才能在世界级的比赛中取得好的成绩,促进体育事业的长远发展和运动员的个人发展.据有关数据统计,我国每年大约有1万名的退役运动员,也就是说每年会有25%的运动员退役.在重要赛事年,运动员的退役率更高,甚至能够达到40%,在这些运动员中,仅有20%的人能够实现再就业[3].严峻的事实表明,退役运动员很难适应激烈的社会竞争,在退役后很难找到一份比较好的工作[8].高校具有很多天然优势,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发展体育事业,对退役运动员而言是个很好的选择,但现在的体制机制并没有提供足够的制度保障.

4.3管理障碍管理体制的完善,是体教融合的保障.目前高校健美操教学中,在管理方面略显不足,管理者大部分由学生担任,从专业的角度来说,学生虽然具备一定的健美操知识,但是缺少管理经验,容易造成管理过程中的矛盾.而随着国家对体育教学的重视,高校运动队的招生政策,以一流的运动员为中心,向两端调整的力度越来越大.对运动员等级的审批结果表明,职业运动员进入高校的要求越来越低,业余运动员进入高校的要求越来越高.在运动员进入高校后,专业选择仅限于少数几个专业,并且根据在比赛中的运动成绩,可以减免一定的学分,这样的教育管理制度为运动员提供了一定的便利,但也不利于运动员文化水平的提高.再者,学校在对健美操专业学生的管理过程中,主要关注学生的训练情况,对于学生文化学习等方面的关注力度不够,这不利于促进健美操专业学生的全面发展.

4.4学训矛盾根据健美操教学的规律和特点,专项技能训练的科学性需要不断提高.但仍有一些教练员的训练方法不能与时俱进,一味的狠练蛮练,导致运动员在长期的疲劳训练中,出现慢性运动损伤,甚至一些教练员认为训练时间与专业成绩成正比,在训练中不断的减少运动员进行文化学习的时间.这样的做法,无疑会影响运动员日后的长远发展,导致运动员在退役后面临就业困难的问题.文化水平较低,是困扰我国运动员的突出问题,它的长期存在,凸显了整个国家体制下体育教学与实践之间的学训矛盾[9].运动员要优先保证体育专项训练,学习成绩并不是硬性要求.不少高校本身也会主动降低对专项运动员文化成绩的要求,或将文化课学分作为比赛中获得优良成绩的奖励,这导致运动员越来越不重视文化学习.更有甚者,一些比赛成绩优异的运动员,可以不参加文化课考试就能申请学籍,这些现象的存在对于高校健美操的训练与教学都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10-12].

5 高校健美操专项教学从体教结合向体教融合转变的策略

5.1转变教育观念树立良好的教育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体教融合视角下对高校健美操专项教学改革的要求,也是健美操专项教学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我国的体育教育观念要变革更新,各高校需要充分认识到体育运动专项教学在学校教育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将运动专项课程纳入到教育活动中,使体育锻炼通过课程教学贯穿于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大力加强娱乐育人的健美操专项教学,有利于实现高校体育健康教育的目标.而高校体育只有通过体育与教育的结合,才能实现自身的良性循环与可持续发展.

图1 体教融合视角下高校健美操专项人才培养模式图

教育部门需要认识到高校是体育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在高校专项训练课程的基础上,建立各级健 美操专项人才培养平台和输送渠道,实现健美操专项技能训练与教育的真正融合(图1).一方面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是现阶段高校健美操专项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在促进学生道德、智力和体质的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学生日后从事健美操专业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有意识地训练具有健美操特长的学生,为其成为专业运动员打下基础.高校阶段是学生各项能力形成的主要阶段,能够为学生选择职业打下基础,也可以为国家队输送高水平的人才.

5.2转变部门职能随着我国高校体育管理体制的改革,体育行政管理部门逐渐从举办体育活动之中抽离出来,体育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能从培养运动员和争取比赛的好成绩,转变为开展全民健身与体育竞技等活动,以此为更多的人民群众提供良好的体育服务.针对高校体育教学,体育部门的主要职责是围绕高校体育教学目标,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建立长效发展机制,动员和协调社会各方面力量支持高校体育竞赛活动,为高校体育竞赛活动提供技术服务,如培训教练、裁判等.就高校健美操专项教学改革而言,中华全国体育联合会主要职责为全面协调健美操教学的组织和管理、承担全国健美操交流的任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奥委会主要职责为组织奥林匹克运动员的选拔包括健美操参赛运动员的选拔(图2).总的来说,体育协会在体育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这其中教育部学体联秘书处承担着高校健美操专项教学从体教结合向体教融合转变的重任.

图2 学生体协联合秘书处的结构图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高校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学生体协的管理权利也变得越来越大,并逐步由政府管理向社会管理过度,这是高校健美操专项教学改革需要重视的问题.一方面在健美操专项教学和竞赛工作的管理上,高校要从直接领导变为间接领导,要从宏观层面对教学进行把控,充分发挥学生体协的管理职能,肩负起促进学生体育竞赛发展的重要任务,同时要改革高校体育社团的制度,使其由单一会员制向多元化会员制转变.另一方面要完善基础设施,组建高校健美操专项运动队,并配备高水平教练员和管理者,制定完善的运动员管理规章制度,充分发挥学生体协的纽带作用(图3).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图3 学生单项体育协会组织结构图

1) 在保留现有有效机构的同时,根据管理职能增加一些新的部门,尤其是执法部门与监督部门,保证学生体协组织机构的合理和完善,通过学生体协促进高校健美操专项教学的顺利开展;

2) 建立科学的教学管理制度和竞赛管理制度,制定一系列规范和标准;

3) 加强指导组织工作,提高学生体协的管理效率,明确分工,合理授权,充分调动各级组织的积极性;

4) 加强学生健美操比赛的投资吸引力,开拓学生比赛市场,增加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在比赛中将所学知识转化、落地,通过以赛代练的方式,提高整体教学质量.

5.3转变运行机制运行机制是人们想方设法建立的规则,它以实现某些目标和某些愿望为出发点和终点.体教融合的教育运行机制,是在完成高校健美操教学发展目标过程中,达成体教融合的具体规则.按照社会学的分类方法,体教融合的运行机制可以分为五个二级机制,即动力机制、整合机制、激励机制、控制机制、保障机制.动力机制的主要功能是为体教融合的运作提供适度的动力;整合机制的主要功能是协调教育实施过程中各方面参与者的利益,并促进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力量相融合;激励机制的主要功能是使学生的行为和价值观,趋于与体教融合所倡导的目标一致,并激发体教融合教育的生命力;控制机制的主要功能是维护体教融合教育教学实施的良好秩序,控制体教融合的教育方向和质量;保证机制的主要功能是保证学生的基本学习条件,维护体教融合教学活动的安全运行.这些机制以体教融合为中心,相互协调.新时代高校健美操专项教学工作,需要遵循以上五种机制,秉承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科学设置健美操教育教学的内容和目标.

图4 体教融合视角下高校健美操专项教学运行机制示意图

5.4转变竞赛目的竞争是健美操教学发展的不竭动力,是调节健美操教学资源分配的杠杆,关系到健美操项目的整体布局与人员培训和培训体系的调整.现阶段,各类知名比赛的相关流程规则已经较为完善,但在高校学生比赛中,却存在着竞赛目的有偏差与竞赛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因此,构建科学合理的竞赛体系,对于高校健美操专项教学的改革而言非常重要,具体来说,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明确高校健美操比赛的目的.在组织学生比赛时,应科学确定各级和各类比赛的目的, 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比赛,通过比赛检验教学的效果, 指导学生进行之后的训练.从体教融合的视角出发, 高校健美操比赛活动需要重视体育的育人作用, 淡化竞赛成绩与名次,注重运动员综合素质的提高,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2) 划分比赛区域,分层进行比赛.由于我国的地域分布广泛,不同地区学校之间也有较大的差别, 一些学校组织学生比赛的资金有限,因此在组织高校健美操学生比赛时,教育部门与体育部门需要从中进行调控,划分出不同的比赛区域(图5).同时,比赛的组织必须遵循以下原则:增加比赛平台以及比赛场地、合理安排比赛时间.

图5 体教融合视角下高校健美操竞赛体系图

3) 加强比赛监督. 为保证比赛的公平、公正进行, 要建立相应的监管体系,制定相关竞赛法规, 并明确不同组织部门的职责, 以便保障比赛的顺利进行(图6).

图6 高校健美操竞赛监督体系图

6 结 语

随着新时代教育事业的发展,体教结合的教育模式稍显落后,在体教结合的基础上,体教融合这一理论被提出,并迅速受到体育、教育领域专家和学者们的热议.教育行政部门抓普及,体育行政部门抓提高,这种长期错位的管理体制造成的“体教分离”是推进“体教深度融合”的重点与难点,也是普及与提高不能有效衔接的根本原因.观念、制度、管理与学训矛盾四方面的障碍,是高校健美操专项教学从体教结合到体教融合转向所面临的的最大困难.针对以上四点问题,建议高校从转变教育观念、转变部门职能、转变管理机制、转变竞赛目的的角度入手,进一步推进体教融合下高校健美操专项教学改革,提高高校美操专项教育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体教专项运动员
中国特色体教融合发展思考——对《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意见》的诠释
中国体教融合推进的现实困境与应对策略
“七选五”阅读专项训练
一位短跑运动员的孤独
我国优秀运动员商业价值的开发
最会挣钱的女运动员
运动员
体育运动学校如何落实体教结合办学模式
“专项巡视”,打虎上山再出发
浅谈体教专业教师的教学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