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龙舟和冰上龙舟看传统体育文化的自信与创新

2022-07-14 09:32董立兵汲智勇
冰雪运动 2022年1期
关键词:体育文化创新

董立兵 汲智勇

摘 要:为了进一步推动冰上龙舟运动发展,促进传统体育文化创新,采用文献资料、實地考察、专家访谈等方法,深入探讨龙舟文化、冰上龙舟、传统文化创新,并力图揭示有效开展冰上龙舟的方法,促进传统体育文化创新的策略。开展冰上龙舟运动促进全民健身,应因时、因地顺应社会需求,方能有效弘扬优秀传统体育文化。冰上龙舟文化创新成果,能为其他传统体育项目的发展创新提供借鉴,促进冰雪运动发展,推动传统体育文化传播,扩大我国传统体育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

关键词:体育文化;创新;龙舟文化;冰上龙舟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488(2022)01-0088-04

Confidence and Innovation of Traditional Sports Culture

——on Dragon Boat Culture and Ice Dragon Boat

DONG Li-bing1,JI Zhi-yong2

(1. Sports Department of 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Jiangsu 210031, China; 2.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 Jiangsu 210023, 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further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ice dragon boat and promote the innovation of traditional sports culture, with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field investigation and expert interview to deeply explore the innovation of dragon boat culture, ice dragon boat and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tries to reveal the effective methods to carry out ice dragon boat and the strategies to promote the innovation of traditional sports culture. The conclusion is that we should carry out ice dragon boat to promote the national fitness according to the time and local conditions and social needs; through the innovation of ice dragon culture, we can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innovation of other traditional sports,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ice sports, promote the spread of traditional sports culture, and expand the influence of traditional sports culture in the world.

Key words: sports culture,innovation,Dragon Boat culture,ice Dragon Boat

1 引言

2017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习近平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报告,报告中两次提到体育相关内容:全民健身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主旋律更加响亮,正能量更加强劲,文化自信得到彰显,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大幅提升;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筹办好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加强中外人文交流,以我为主、兼收并蓄[1]。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指出:“坚定文化自信,离不开对中华民族历史的认知和运用”。我们今天的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其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今天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2]。龙舟运动作为我国优秀传统体育项目,深的民众喜欢,“龙的传人”更是我们中国人的标签。本研究正是在传统体育文化的基础上,对根植于传统体育项目“龙舟”创新发展而来的“冰上龙舟”这一新兴体育项目加以分析和探讨,研究如何更好地对传统体育文化进行传承和创新。并借助北京冬季奥运会,激发国人对冰上运动的热情,促进国人积极参与冬季体育运动,增强体魄,提高我国冰上项目运动员的竞技水平,进一步推动冰雪运动的可持续发展[3]。本研究主要是从传统体育文化内涵、文化自信、文化创新、冰上龙舟蕴含的体育文化等几个方面展开,为龙舟的文化继承与创新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为冰上龙舟如何开展,提供可行性的指导意见和建设规划。

2 龙舟文化的特性

2.1 龙舟文化的民族性

不同的人类群体由于赖以生存的自然条件差异和由地缘因素带来的不同文化共生关系的影响,常常会形成不同的价值系统、思维模式和行为倾向[4]。在此基础上,便产生了使某一社会群体区别于其他群体的文化特质,便是文化的民族性。龙舟文化最显著的特征就是民族性,也是龙舟文化的内核,是区别于其他体育项目的根本特征。美国学者露丝·本尼迪克特说过:文化是通过某个民族的活动而表现出来的一种思维和行动方式,一种使这个民族不同于其他任何民族的方式。龙舟文化如何进行变迁与创新的前提是保持民族性。

2.2 龙舟文化的变迁

《山海经·南山经》中有云:“自招摇之山至箕尾之山,凡两千九百五十里,其神,皆鸟首而龙身。”这里说的神便是图腾,鸟首龙身。图腾是一个部族或团族的祖先,这种遗迹到汉代依然存于少数民族地区。《后汉书·西南夷传》中记载:“种人,皆刻画其身,像龙文”。刺绘龙纹,便是在自己的身上绘成龙的形象,象龙子便是表明自己是龙的后代,是龙图腾部族的子孙。龙作为一种图腾符号,是一种生命的符号,集中体现了古代中国人对生命的追求,象征着人们对生命循环、生生不息的愿望[5]。龙舟实际上是人们在崇龙祭龙的活动中,对龙图腾的符号化、经验化的具象物,是龙图腾实物化、世俗化的一种存在。龙舟竞渡最原始的寓意应是先民一种崇拜祭祀龙图腾的祭祀仪式,具有降神、祭神、娱神的巫术功能[6]。龙从而演变成了中华民族的象征,经过世世代代的渲染,获得了加强社会传统、巩固民族团结的特定文化功能;龙作为一种图腾崇拜,体现了超越自然的神话力量,塑造了民族的庇护神,是民族自尊心的物化,也是民族精神力量的物化。

3 龙舟文化的创新:冰上龙舟

3.1 冰上龙舟起源

冰上龙舟是将传统龙舟运动与中国北方民间常见的“冰车”“冰爬犁”形式相结合,在原有龙舟竞赛方式基础上改造而延伸出的新型龙舟运动形式。既保留了传统龙舟运动的技巧性与竞技性,也打破了龙舟运动季节的局限性。冰上龙舟的出现,可以说是传统体育的继承与创新,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蕴含的崇拜、娱乐、健身等思想得到延续和发展[7]。中国龙舟协会官方网站在2018年版《中国冰上龙舟竞赛规则与龙舟竞赛裁判法》中对冰上龙舟的概念有了明确的界定,“冰上龙舟运动是水上龙舟运动延伸到冰面上,由众多划手依靠冰钎扒冰的动作,使龙舟利用在舟底的冰刀、刹车和转向装置向前快速滑动的冰上运动项目,舟的首位饰以龙舟、龙尾,配备鼓、舵,以此保持中国民俗传统”。

3.2 冰上龙舟发展带来的文化创新和文化自信

3.2.1 民族文化融合

中国版图经纬跨度大,东南西北自然地理差异巨大,长期地理因素的影响,使各民族在语言、宗教、习俗等方面表现出各不相同的特点,具有很强的地域性;体育活动也是如此,总体是南人善舟,北人樂骑[8]。然而,冰上龙舟的出现却改变了这一地域的局限性。2017年新疆首届冰上龙舟大赛的举办,一位参赛运动员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今天我和我的民族亲戚参加了这次冰上龙舟赛,感觉特别高兴,龙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冰上运动是哈萨克族喜爱的传统运动,冰上龙舟把两种文化交织融合在一块,这就是我们各个民族一家亲。冰上龙舟大赛在新疆的举办,继承和弘扬了中华传统文化,创新了龙舟运动形式,推动了冬季群众体育活动和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深入开展,增进民族团结,促进各族人民之间的交流、交往、交融。

3.2.2 娱乐与全民健身更好的融合

冰上龙舟是新兴的冰雪运动项目,具有很强的娱乐性,参与门槛低,只要身体健康、爱好体育,即可参加冰上龙舟健身。2013年8月31日,习近平会见参加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表彰会、全国体育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表彰会代表时说到:“全民健身是全体人民增强体魄、健康生活的基础和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涵,是每一个人成长和实现幸福生活的重要基础。”2020年在内蒙古举行的第十四届全国冬季运动会,设置了冰上龙舟等群众比赛项目。在全运会设置群众比赛项目,是国家体育总局推进全运会改革的重大举措,旨在让普通老百姓能够参与全运会,分享体育竞赛带来的乐趣,践行“全运惠民,健康中国”的理念,而娱乐、健身、全民参与在冰上龙舟这个项目上得到了完美的融合。

国家体育总局群体司赛事活动处处长何红宇对冰上龙舟的娱乐性、健身性有一个全面的评价[9]:“参加冰上龙舟比赛的群众体验冰雪运动的快乐,产生强烈的幸福感和获得感。通过参加比赛,运动员将美好的冰雪活动体会和感受传播到全国各地,激起更多群众对冰雪运动的向往和热情,带动人们参与冰雪运动,推动实施北冰南展西扩东进计划,实现‘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目标”。2017年新疆首届冰上龙舟大赛上,国家体育总局社体中心副主任尹国臣作了总结性评价[10]:“这不仅仅是一场体育赛事,而是要弘扬中华文化,发扬民族精神,展示同舟共济、齐心协力、挑战严寒、奋勇争先的团队风采”。

3.2.3 增加国际交流和影响力

随着冰上龙舟项目的不断发展,受到越来越多的人喜欢,逐渐走向规模化、国际化。据统计,目前有至少26个国家和地区参与了冰上龙舟项目。2018年,第一届世界冰上龙舟俱乐部锦标赛暨2018~2019年度中国冰上龙舟公开赛系列赛(吉林站)在吉林省吉林市举办[11],本次比赛对冰上龙舟来说开启了走向世界的大门。国际龙舟联合会主席麦克·托马斯说道:“本次比赛是国际龙舟联合会和中国龙舟协会联合促进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龙舟运动不断国际化、规范化发展,从而实现龙舟入奥目标而首次举办的世界性冰上龙舟赛事。”这次比赛同样实现龙了舟运动水上、冰上全模式发展,同时肩负了北京冬奥会前把具有中国特色、中国元素的龙舟项目推广加入奥运会的重要使命。通过提升国家冰雪运动的软实力,促进其硬实力更富有人性的持续发展,以彰显国家冰雪运动“人本”“和谐”之特色。

3.2.4 文化推动与文化自信

通过冰上龙舟这种国际化的运动方式,不仅可以推动龙舟项目走向世界,而且可以通过龙舟这一媒介,提高中国文化在世界的影响力。从文化本身来讲,只有在交流和传播的过程中才能得以生存,不同文化间的差异性和相同性为他们之间的对话提供了可能[12]。优秀的文化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它可以不受地域、宗教、政治等因素的制约而广泛传播,从而促进世界不同地区之间文化的交流和融合,这正是龙舟文化所具有的包容性和普适性。冰上龙舟作为龙舟文化的载体,在宣传并传播中国优秀文化的同时,提升了我国文化的整体影响力,增强了我国文化的世界性认同和文化自信。

3.3 冰上龙舟的推广

通过文化传播来提升一个国家的国际影响力已经是现代的共识,我们可以通过冰上龙舟这个文化载体,宣传我国传统体育文化,实现与其他文化的交流与对话,打造自己独特的文化品牌,进行文化输出,被更多的国家了解、认可并享用。

3.3.1 以冬奥会为契机,扩大群众基础

我们将以北京冬奥会为契机,推动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平衡发展,推进全民健身事业,不断提升人民健康水平。2022年北京冬奥会为冰雪项目的开展提供了一个大的平台,2019年3月,在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以 2022 年北京冬奥会为契机大力发展冰雪运动的意见》(简称《意见》)中,第三项“大力普及群众性冰雪运动”第十条规定:“大力开展冰雪运动进机关、进校园、进部队、进厂矿、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等活动,鼓励各地依托当地自然和人文资源,发展形式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冰雪健身项目,推广民族民俗冰雪项目。积极引导社会力量举办业余冰雪赛事,着力打造群众性冰雪精品赛事。”《意见》特意强调了民俗冰雪项目,逐步在国内(主要是北方)推广,扩大群众基础,举办各类职工、群众赛事[13],有助于让冰上龙舟真正成为老百姓喜闻乐见、乐在其中的群众健身项目。可以借鉴2008年奥运会武术项目操作方式,采取各种方式把冰上龙舟展现在世界人民的面前,把“同舟共济,奋勇争先”的龙舟精神展现在世人面前;官方可以以此为切入点,把冰上龙舟这个背负传统的创新项目带入快速发展轨道。

3.3.2 借鉴龙舟比赛的品牌效应、项目设置、发展路径

可以实施品牌战略,任何旅游项目,只要被游人接受, 参与者越多越有名气,越可能成为名牌[14]。可以借助传统文化习俗“二月二龙抬头”,在北方设置“冰上龙舟大赛”,并在各地区设置分站赛,逐渐创立自己的品牌赛事,有序申办和举办冰上龙舟国际高水平专业赛事。鼓励、引导、支持社会力量打造精品赛事和活动。

回顾龙舟在国内的发展历程,1976年香港举办首次国际龙舟邀请赛,1984年龙舟被列为全国正式开展的体育项目,1985年成立龙舟协会,1991年成立国际龙舟联合会(IDBF),截至今天,先后举办了百余场全国赛事、十余场国际赛事,龙舟运动的发展稳步前行。冰上龙舟可以借助龙舟这个大平台的现有条件,如,成熟赛事机制、高水平的裁判队伍、现代化的体育展示等,制定融入国内、国际各种大赛事和综合赛事的规划,逐步提高其项目实力,增加影响力。

3.3.3 发展冰上龙舟相关产业

冰雪体育文化若是想长久得到发展,既需要现代化的场地和硬件设施,又需要优质的服务和环境,因此我们必须建立起冰雪体育文化的品牌,以精准、优质、舒适的服务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最终形成以体育文化为核心的产业链[15]。冰上龙舟的创新与发展不能脱离母体,并且要充分认识母体文化的重要性。节日是人类在感知时间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种社会秩序,它以文化象征的方式,将个体与群体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16]。可推动建立一批产业规模较大的、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市场竞争力较强的冰上龙舟产业企业,兴建一批复合型冰上龙舟旅游基地和运动中心。发展冰上龙舟健身休闲产业,推动旅游产业发展,促进冰上龙舟产业与相关产业深度融合,提供多样化产品和服务,能让与冰上龙舟相关的旅游、健身、休闲有机融合,实现产业化发展。鼓励、支持超高清视频、虚拟现实等新技术手段在冰上龙舟赛事直播和转播中的应用,也能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壮大。

4 结语

冰上龙舟的开展与推广为龙舟运动发展、龙舟文化的创新、传统文化的自信带来了活力,促进了冰雪运动的发展。冰上龙舟项目是传统和现代相遇,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结合健身理念而产生的新的运动项目,可以为其他传统体育项目提供借鉴。运动项目的创新背后是传统文化的创新和传承,冰上龙舟是文化的载体与外显。冰上龙舟项目的推广和传播可以提高民族自豪感、增强民族凝聚力,通过以冰上龙舟为纽带,可以向世界介绍本民族的文化,塑造积极的国家形象,扩大民族文化的影响力以及跨文化竞争力。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李殿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N].韶关日报,2019-11-09(004).

[3]、朱琳琳,张伟,王城民.北京冬奥会背景下我国冰球运动发展研究[J].冰雪运动,2018,40(1):15-18.

[4]、张凤江.文化哲学概论[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6:

57-60.

[5]、周次保.龙舟文化论[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17:3-5.

[6]、林友标,章舜娇.龙舟[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8:8-10.

[7]、李智鵬,于洋,宋文利.黑龙江省冰上龙舟运动发展的SWOT分析[J].冰雪运动,2020,42(6):25-28.

[8]、李波,张笑昆,王麟,等.现代冰雪运动文化的形成、发展与传播[J].冰雪运动,2019,41(6):68-71.

[9]、林剑.“十四冬”设群众比赛项目传播运动快乐[N].中国体育报,2019-12-02(005).

[10]、刘春燕,王梅,刘安,等.冰雪为媒远客来 龙舟竞技展风采:十师北屯市举办2017新疆首届冰上龙舟大赛[J].兵团工运,2017(2):6-7.

[11]、佟岗.强国梦背景下国家冰雪运动文化建设探索[J].冰雪运动,2015,37(4):64-67.

[12]、刘滨.我国冬季体育文化力的建设[J].冰雪运动,2010,32

(5):62-66.

[13]、王忠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下群众冰雪体育对社会建设的促进[J].冰雪运动,2014,36(6):16-19.

[14]、李波,张笑昆,王麟,等.冰雪运动文化的历史演变与传承[J].冰雪运动,2019,41(5):88-91.

[15]、张志哲.冰雪体育文化传承与拓展研究[J].冰雪运动,2016,38(3):37-40.

[16]、隋超,张军,刘立君,等.我国冰上龙舟发展对策的研究[J].冰雪运动,2020,42(6):37-41.

收稿日期:2020-11-12

第一作者简介:董立兵(1980-),男,江苏丰人,硕士,讲师, 研究方向为体育教育与民族传统体育。

猜你喜欢
体育文化创新
对我国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研究
试析我国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
高校学生体育比赛与校园体育文化内涵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