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背景下关于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分析

2022-07-15 10:29罗雪莲
学周刊 2022年24期
关键词:数学教师数学知识小学生

罗雪莲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发展街小学,甘肃武威 733000)

课堂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主阵地,课堂教学的效果直接关系到小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在新课标背景下,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已经很难适应时代的发展,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如何提升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给小学生提供成长所需的数学资源,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成为小学数学教学的重中之重。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构建富有活力的数学课堂。对于小学数学教师来说,应从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在熟练了解新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创新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小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小学生积极探究和实践,从而全面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方法不得当

数学教师在教学中以教材为主,认为讲完教材内容就算完成了任务,忽视了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感受,使数学课堂出现较大的差距,优等生能够获得持续的进步,而学困生则容易自暴自弃,不能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还有的小学数学教师过于依赖信息技术,无论数学课堂是否需要多媒体课件或者视频,都引导小学生借助多媒体学习,容易影响小学生的思维发散。而且数学教师没有进行解题思路的训练,一味要求小学生按照固定的步骤解题,只要题型稍微变化,小学生就不知所措,对数学学习产生畏难情绪。

(二)师生互动不及时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应是师生双向互动的过程,但是有些小学数学教师却只关心优等生,对于学困生的关心不足,导致学生与教师之间沟通不畅,甚至出现隔阂。目前很多小学仍然是大班额模式,数学教师不能照顾到每个学生,有时候由于教学时间有限,对于学生的提问不能及时回复,阻碍了小学生智力和能力的发展。还有一些小学数学教师虽然设计了丰富的数学实践活动,但只是要求小学生积极参与,教师自己却处于旁观者的地位,课堂教学氛围较为枯燥,不利于小学生的深入学习。

二、新课标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出的新要求

(一)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学生是数学课堂的主体,要通过数学教学强化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以前,数学教师处于课堂教学的中心位置,一切教学活动的开展都是按照教师的思路来进行,小学生只能跟着教师的节奏开展课堂学习,逐渐形成了依赖思想,不会积极主动地动脑思考。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小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加强,对于知识的理解不再局限于表面,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促进了小学生思维的发散。小学数学教师既要做好数学知识的讲解,还要关注小学生的个性发展,激发小学生的数学潜能,让小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二)注重学生能力培养

传统的数学教学只重视教材知识的学习,教学大纲要求什么就讲什么,教材怎样编写就怎样讲,一切教学活动都是为了完成任务,导致很多小学生虽然掌握了数学知识,但却不会灵活运用,在小学阶段就出现了“高分低能”的现象。而在新课标背景下,更加注重小学生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创新能力和自学能力,课堂教学不再是单向的知识传授过程,而是让小学生在原有理论知识的基础上主动探究,教师也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而应成为小学生的引导者和合作者,鼓励小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思考,主动探究解决问题的途径。

(三)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数学与现实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但在实际教学中,很多小学数学教师并没有将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在教学中一味向小学生灌输数学知识,不善于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导致小学生对数学学习失去动力。而新课标对数学做出了具体的描述: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将抽象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所以,小学数学教师要向小学生渗透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提升小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让小学生明白数学学习的价值和意义。

三、新课标背景下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具体策略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新课标要求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要在生动、形象的情境中开展,遵循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使小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所以,小学数学教师要根据教学需要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有效地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小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施展才华,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爱玩是小学生的天性,小学生活泼、好动的性格决定了数学教师要创设游戏情境,将数学知识融于小学生喜欢的游戏活动中,让小学生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掌握数学技能和经验。要做好游戏后的反思工作,要求小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对于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要立即解答,课堂没时间解答的要约好时间进行解答。故事深受小学生的喜爱,小学生不仅喜欢听故事,还会讲故事,小学数学教师可将数学知识巧妙地融入到故事中,调动小学生的参与热情,引导小学生自己编故事,让小学生在故事情境中深度思考,探索出更有价值的数学知识。小学数学教师要重视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可从小学生的生活环境、生活经历、生活感悟出发,为小学生创设生活情境,以小学生熟悉的生活案例引出数学问题,让小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中的数学现象,从生活中学知识,用知识,提高小学生的实践能力。小学数学教师还要积极引入数学史的知识,给小学生讲述数学家刻苦学习的经历,展示我国数学界取得的瞩目成就,分享数学领域的最新成果,让小学生以一种全新的态度审视数学,更加坚定了学习数学的信心。小学生以数学家为榜样,用数学的眼光和理性精神去观察世界,认识世界,为小学生推开一扇数学之窗。

(二)利用信息技术,增强教学效果

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为教育教学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利用信息技术辅助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成为数学教师的共识,不仅可向小学生传递丰富的数学信息,拓宽小学生的思维,还能优化节省书写板书的时间,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在课前预习环节,小学数学教师可将教学内容制作成微课,将其发送到共享平台上,方便小学生自行下载查看。再给小学生发放学习任务单,与微课配套学习,避免小学生走弯路,提高预习质量,为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打好基础。在课堂教学中,小学数学教师可将重难点知识内容制作成微课,以一种新的形式激发小学生的求知欲,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使小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掌握更多的数学知识。而且微课还可随时观看,打破了传统教学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对于一些比较抽象的教学内容,小学数学教师可利用动画进行模拟演示,变抽象为形象,并结合必要的解说和优美的音乐,让小学生身临其境,降低数学知识的学习难度,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不断的探索和积累,小学生会得到很多学习数学的经验,这将成为他们的宝贵财富。小学数学教师还可利用信息技术的人机交互功能辅助教学,通过多媒体教学中的广播、监控、遥控操作等功能,及时获取小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小学生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给予解答,启发小学生的逻辑思维。小学生在课后可利用网络自己查找数学资料,也可通过群聊的方式向数学教师请教,开拓了全新的学习模式,教师及时答疑解惑,夯实了小学生的数学基础。

(三)开展小组合作,鼓励自主探究

新课标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合作精神。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比传统的班级授课效果更好,有效地改善了课堂气氛,促进了小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在开展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首先要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建立小组,达到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效果,让每个小学生在合作中都有展示自我的机会,激发小学生的合作意识。然后,小学数学教师要对小组成员进行分工,或由小组成员自主决定分工,让每个学生在组内担任一定的角色,增进课堂互动的有效性。由小组成员推荐小组长,并且进行定期的更换,以确保小组成员都能够担任小组长。再次,合作是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以前有些数学教师给学生布置完合作任务后就成了旁观者,这样的做法是错误的,会导致小学生低效合作,使优等生更优秀,学困生更沉沦。数学教师要积极参与小组合作,在各个小组间进行巡视,提高小学生的合作技巧,小学生遇到疑难问题可及时向教师求助,消除学习过程中的消极思想,增强小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集体观念,发挥出小组最大的能力,促进学习任务的顺利完成。小组合作学习结束后,小学数学教师还要对小组合作的效果进行点评,让每个小组选拔一名学生展示合作成果,认识到自己与他人的差距,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和提升,提升数学学习能力。

(四)开展分层教学,实现共同进步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采用分层教学法实现了小学生个性化发展和全面发展的有机融合,促进小学生共同进步。小学数学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等,设计差异化的教学目标,对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设计层次较高的目标,促进其更好地发展;对学习能力适中的学生设计中等的目标,启发学生持续进步,向更高一级迈进;对学习能力弱的学生设计基础性的目标,掌握数学基础知识,能够运用到实际中。小学数学教师要设置分层提问策略,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设计不同难度的问题,让每个小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课堂提问中,提高小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获取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为了提高小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小学数学教师对课堂练习也要进行分层设计,推出“自助餐”式的课堂练习,让小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自主选择练习内容,帮助小学生更好地巩固数学知识,使小学生乐意探索数学知识。由于分层教学的特殊性,小学数学教师的评价方式也应当进行改变,根据设计的不同目标,将小学生学习前后进行对比,并将其制作成学生成长电子档案袋,作为学生综合评价的参考。数学教师可将学生学习的视频和图片资源一起放到电子档案袋中,既能够作为一种美好的回忆,也可激励小学生不断努力和创新。在测评制度上,小学数学教师要坚持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充分尊重小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小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自我完善,让小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

(五)建立评价标准,提高学习质量

数学课堂应是动态的,能够生成新的知识和新的思维,小学生要发挥能动性和自觉性,跟随教师一起探究数学知识,提升学习水平。而教师要做好课堂评价工作,因材施教,确保每个小学生都能得到发展。在新的教育时期,小学数学教师应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小学生,建立起科学的评价标准,针对小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系统化的评价,让小学生更全面地认识自我,增加学习数学的动力。

评价应注重“评学”,小学数学课程改革标准强调把“评学”作为课堂评价的重点,处理好“评教”与“评学”的关系,数学教师不仅要评价小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收获,还要关心小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方法、学习态度、数学思维等等,既要看到学生的闪光点,又要指出存在的问题,促进其更加有效地学习。评价应面向全体,有时候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数学教师只是评价班级中的几个优等生,这样会使学困生感到被忽视,伤害学生的上进心,所以数学教师要做到统筹兼顾,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发展先进带后进的作用,帮助每一位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师生之间的关系也变得更和谐融洽。评价应适度,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评价时要把握一个度,不能不评价,也不能乱评价,必须做到实事求是、公正及时、表扬为主、激发情感,这样才能够使小学生重视教师的评价,发展自身多方面的潜能,有利于课改目标的实现。

总之,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性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实现的。小学数学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和素质,改变传统教学理念,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发挥小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还要实施分层教学,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够获得进步,提高小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使其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猜你喜欢
数学教师数学知识小学生
小学数学教师资格证面试研究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浅析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师素养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小学数学教师如何才能提高课堂的趣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