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分层教学法在普通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必要性及策略

2022-07-16 03:11宋彦东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2年34期
关键词:分层教学高中数学策略

宋彦东

摘要:高中数学最大的特点就是理论性、逻辑性较强,而高中生的成长经历、兴趣爱好、教育环境以及个体认知、理解能力不同,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数学学习成绩的明显差异。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应用分层教学,是从学生的个体差异出发,因材施教的具体体现,符合新课程标准的教学要求,是从学生个体实际出发,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基本策略。基于此,文章联系教学实际,重点探讨了分层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必要性以及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数学;分层教学;策略

引言:

在傳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于班级内的学生一视同仁,从教学设计、所讲授的知识难度来说基本是一样的,是面向全体学生的,而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习惯并不一样,在接受同样的内容时就会有不一样的结果,有的接受快、有的接受慢,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能解决教学中的这一问题。新课程标准下的分层教学不仅将知识按难度等级进行分层,也将学生按照学习能力进行分层,全面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有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一、分层教学法实施的必要性

传统教育注重优等生、尖子生的培养,忽略中等生、学困生的教育,追求“整齐划一”,不管学生个性差异,不顾学生接受程度和基础状况,好的、差的捆在一起,以优等生、尖子生为教育标准,搞“一刀切”,致使“优等生吃得好,学困生吃不了,教师出力不讨好”,严重打击了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导致成绩两极分化。而在高中数学教学中,采用分层教学,符合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对数学的学习认知、理解和接受程度等存在差异性的客观规律。该教学法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别制订教学计划和阶段目标,进行分层教学,使不同层级的学生在“最合适的区间”取得最好的发展,使他们在数学学习中充满信心和动力,从而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从这个意义上说,针对学生的数学认知能力、领悟能力和接受能力以及兴趣方向的不同,采用分层级教学,既考虑了高中学生的素养差异和内在潜能,又确保了在教学各个环节转化学困生、培育优等生教育目标的落实,尊重了学生客观实际,激发了学生学习热情,增强了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内驱力,适合当前教育现状,符合新课改要求和国家教育改革精神。

二、分层教学法的实施策略

(一)对学生进行分层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是有一定难度的,对学生进行分类会影响学生的自尊心,因此教师在分层时要有一定的技巧。一般情况下,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基础进行分层,分成好、中、差三类,这个层次是不固定的,会随着学习的变化及时进行调整。教师要随时关注分层后学生的表现,尤其是对于分到差组的学生,要进行相应的心理疏导,使学生意识到分层教学是为了更好的学习和发展,正确地看待分层,专心地投入到学习中,以取得更好的成绩。

(二)教学目标中的层次性设计

课堂教学之前,教师可将教学目标进行分层,认真研读教材和参考资料,考虑不同学生所需掌握的知识与技能、所需体会的过程与经验、所需渗透的思想与方法,并制订相应的教学目标。

例如,教学“椭圆”这一课时,笔者设计的分层教学目标如下:针对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要求他们掌握椭圆的定义及标准方程的两种形式;针对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要求他们以掌握椭圆定义及标准方程为基础,用数形结合的方式理解椭圆中a、b、c三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探索共焦点或共焦距的椭圆系方程;针对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要求他们在前两个基础上,学会应用解析几何中研究曲线的一般步骤(得到曲线定义后,建立适当的坐标系,求出并验证曲线的方程)。

(三)设计分层课堂提问

在核心素养理念指导下,教师应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机会,因此,合理设计课堂提问是十分必要的。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回答问题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如果教师向学生们提出的问题太简单,那么处于A层次的学生就根本没有思考的价值。但是如果教师提出的问题具有一定难度,那么处于B、C层次的学生就会无法回答,会影响他们的积极性。对此,教师应根据学生层次设计差异化问题,同时强调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问题探究中来,实现自我发展。

(四)设计分层教学习题

课堂练习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和巩固知识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在传统的数学作业设计中,由于学生的基础水平不同,学习能力较高的同学,能够快速地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而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在完成作业时遇到诸多困难。因此教师就有必要在设计习题时,采用层次化的教学策略。习题的设计十分重要,如何设计才能够让大部分学生接受,并有效渗透核心素养,这是教师教学研究的重点。

例如在《抛物线》一节中,为了让学生对抛物线的定义实现抽象理解,教师设计习题:已知抛物线y=2px上有一点M(2,m)到焦点的距离等于4,求p的值。该题目主要针对C层次学生,确保其根据公式,简单运用数学模型完成计算。此外,教师为B层次学生设计变式:动点M到直线x+4=0的距离比它到点P(2,0)的距离多3,判断点M的轨迹。为A层次学生设计变式:已知抛物线x=2y,点M是抛物线上的动点,点P(12,6),则点M到点P的距离与点M到x轴的距离之和的最小值是多少。这样的习题设计可以展现出数学概念的灵活多变,同时也为不同层次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五)对学生评价进行分层

评价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可以从学生的预习情况、课上表现、作业情况和考试成绩等方面来对学生进行评价,评价涵盖学习的全过程。通过评价也能反映学生的学习状况,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同时,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动态评价,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在学习上要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信,充分发掘学生的潜能,激励学生不断的超越自我,从而实现能力的提升。

结束语

总的说来,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采用分层教学,能够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分配不同的教学任务,以更好的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为学生的个体发展创造条件。通过分层教学,能有利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加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自信心,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和提高,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以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王国华.对高中数学分层教学的研究[J].数学大世界(中旬),2020(08):16.

[2]赵开余.例谈高中数学课堂上的分层教学[J].中学数学,2020(15):87-88.

[3]陈海园.高中数学教学中分层教学法的运用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0(61):69-70.

猜你喜欢
分层教学高中数学策略
如何通过分层教学打造高中化学高效课堂
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研究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分层教学,兼顾全体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分层教学的实践策略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Passage Four